【中國科學報】壓縮空氣儲能:從追趕到領先的跨越

2020-12-20 中國科學院

國際首套10MW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示範系統

  儲能是解決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提高常規電力系統和區域能源系統效率、安全性和經濟性的迫切需要,被稱為能源革命的支撐技術,是國家大力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而壓縮空氣儲能(CAES)具有規模大、單位成本低、壽命長、安全環保等諸多優點,備受業內的關注。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儲能研發中心在國際學術期刊《能源》(Energy)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用計算流體力學的方法建立了壓縮空氣儲能透平膨脹機內部流場三維數值模型,研究了透平膨脹機氣動效率和磨損量隨葉頂間隙和膨脹比的變化規律,找到了在保證對透平膨脹機效率影響較小的前提下,可顯著降低磨損量的最佳葉頂間隙取值範圍和透平膨脹機運行工況區間。

  從追趕到領先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陳海生研究員告訴《中國科學報》,傳統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一種源於燃氣輪機技術的儲能系統。在用電低谷,通過電動機帶動壓縮機將空氣壓縮並儲存於儲氣室中,使電能轉化為空氣的內能存儲起來;在用電高峰,高壓空氣從儲氣室釋放,進入燃燒室同燃料一起燃燒,然後驅動透平做功,帶動發電機發電。

  然而,陳海生介紹,傳統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存在依賴儲氣洞穴、依賴化石燃料以及系統效率較低等瓶頸問題。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紀律告訴記者,工程熱物理所通過十餘年的努力,突破了1~10MW壓縮空氣儲能各項關鍵技術,於2013年在廊坊建成國際首套1.5MW新型壓縮空氣儲能示範系統,於2016年在貴州畢節建成國際首套也是目前唯一一套10MW新型壓縮空氣儲能示範系統,效率達60.2%,是全球目前效率最高的壓縮空氣儲能系統。

  據了解,新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研發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技術進步:首先,由於氣體壓縮過程會產生壓縮熱,通過蓄熱技術回收這部分熱量再利用,不必燃燒化石燃料提供熱量;其次,可以採用壓縮空氣液化儲存或高壓氣態儲存在儲氣裝置中,擺脫對儲氣洞穴的依賴;此外,通過高效的壓縮、膨脹、超臨界蓄熱及換熱,系統集成優化,整體提高系統效率。

  「透平膨脹機是系統核心的做功發電裝置,其效率及運行特性對於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整體運行情況具有決定性影響。」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星博士說。

  據研究人員介紹,他們此次的研究是為了滿足壓縮空氣儲能在我國西部地區的應用需求,針對當地環境的特點,而對透平膨脹機做出優化分析。雖然我國西部地區的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適合應用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然而當地空氣粉塵含量較高,對透平膨脹機內「高流速、高轉速」特徵的核心部件具有潛在的危害。

  王星等研究人員發現,增大渦輪葉片和殼體之間的葉頂間隙可以減少磨損,然而增加葉頂間隙會增加流動損失。同時,透平膨脹機內部流動三維特徵明顯,使粉塵運動特徵複雜,需要對流場進行研究和組織,實現對部件抗磨損性能的主動優化。為此,研究人員通過耦合納維—斯託克斯方程和Tabakoff & Grant磨損量半經驗公式,建立了透平膨脹機「氣—固」多相流三維數值模型,通過求解模型獲得了各部件磨損量的分布特徵。結果顯示,透平膨脹機導葉尾緣、動葉前緣及二者間的輪轂、機匣等部位磨損較嚴重,建議增強進口過濾,施加防磨塗層等,優化葉片的抗磨損性能。

  紀律說,通過大量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突破,工程熱物理所完成了1~10MW新型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研發,創造了「國際首套、規模最大、效率最高、專利和論文數量最多」等多個世界第一。

  從2005年開始基礎研究,到2009年關鍵技術研發,到2016年10MW技術工程示範,用了約10年時間,我國的新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完成了從追趕到領先的跨越。

  2017年,工程熱物理所開始研發100MW級新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預計2020年完成樣機研製,額定效率將達到70%左右。示範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際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新型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有效促進我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及產業發展。

  一個萬億價值鏈

  那麼,為什麼要建設儲能系統呢?又為什麼要發展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呢?

  陳海生告訴記者,現行的電力系統由原材料、發電、輸電、配電和用電這五大價值鏈組成。「用消費品零售業來做類比的話,就好比原料、生產、運輸、分配和消費都有了,唯獨沒有倉儲這個環節。」

  陳海生介紹,電力系統用戶端每日的用電負荷是波動變化的,且峰谷差日趨增大。為了滿足要求,當前的發電裝機容量與電網容量需要按最大需求建設,發電端根據用電端的實時動態負荷進行匹配。在用電低谷時,發電機組停機或低負荷運行,這導致發電裝機容量和電網容量的利用率低。

  不僅如此,這種現行系統的動態平衡存在風險,比如近年來在印度、韓國、美國、英國等地都發生了大面積停電事故。增加儲能系統為電力系統提供緩衝,不失為有效的解決方案之一。

  據陳海生介紹,截至2018年底,我國儲能裝機為31.2GW,約佔全國電力總裝機的1.6%,低於世界2.7%的平均水平。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50年,我國儲能裝機將達到200GW以上,佔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提高至10%~15%,可以催生一個萬億級的產業。

  能源革命的支撐技術

  除了解決上述傳統能源的用電負荷波動的問題,儲能技術對於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和分布式能源系統的發展也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陳海生說,儲能技術可將間斷、不穩定、不可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儲存起來,再按照需求平穩、可控地釋放,具有平滑波動、跟蹤調度輸出、調峰調頻等功能,可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大規模併網,有效解決棄風、棄光問題。

  分布式能源系統是未來高效、低碳、高安全性能源系統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可是,分布式能源系統相較於大電網,具有負荷波動大、系統調節能力差、故障率高等問題。

  陳海生表示,儲能技術可作為負荷平衡裝置及備用電源,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提高分布式能源系統供電的可靠性、穩定性。

  因此,儲能技術被稱為「能源革命的支撐技術」。

  有了壓縮空氣儲能充當穩壓器,可以將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產生的急劇波動的低質量電能「變廢為寶」「點石成金」,從而促進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產業的發展,社會效益巨大。

  壓縮空氣儲能的未來發展

  陳海生告訴記者,目前壓縮空氣儲能產業的發展需要聚焦性能、示範和電價機制三個方面。

  首先是要繼續提高該技術的性能,降低成本。大規模化是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發展趨勢,也是其降低成本和提升性能的主要途徑。

  其次是多做示範。目前新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的示範系統數量少、規模小,不能滿足技術發展的示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政府、企業、科研院所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多建示範項目,推動技術應用和產業化。

  最後是要建立合理的電價機制。目前,其他大規模儲能技術尚未享受到和抽水蓄能同樣的兩部制電價機制。「因此,如能進一步全面體現壓縮空氣儲能對電力系統的貢獻,形成合理的電價機制,將有效地激勵壓縮空氣儲能等各項新型儲能技術產業的發展和應用推廣。」陳海生說。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 2019-08-26 第7版 能源化工)

相關焦點

  • 陳海生:跨越從科研到產業化的「死亡之谷」——以壓縮空氣儲能為例
    我們研究的新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通過高效壓縮、膨脹、蓄熱、換熱、集成優化等方法來提高系統的效率;將空氣以液態或者高壓氣態進行儲存,擺脫對大型儲氣洞穴的依賴;通過壓縮熱回收再利用,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壓縮空氣儲能技術複雜,牽扯到多個行業,甚至受政府政策的影響,是一個典型的需要長期投入的硬科技,其通過死亡之谷的難度非常大。
  • 科學網—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
    本報訊(記者彭科峰)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
  • 中科院理化所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獲突破
    日前,記者從中科院理化所獲悉,該所王俊傑團隊,在低溫液態空氣儲能技術的基礎理論及模擬仿真方面開展了細緻而深入的研究,創新性地提出採用梯級恆溫蓄冷、小溫差傳熱的高效蓄冷流程,在理化所廊坊園區搭建了國際首套基於雙級液相工質蓄冷的液態空氣儲能實驗平臺,蓄冷效率測試結果達90%,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國際首臺百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問世—新聞—科學網
    這一進展是該團隊研製國際首臺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系統樣機的重要一步。 壓縮空氣儲能的技術原理是在用電低谷時,將空氣壓縮儲存於儲氣室中,使電能轉化為空氣能存儲起來;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高壓空氣進入燃燒室,帶動發電機發電,是一種極具發展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但是,傳統的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存在依賴儲氣洞穴、依賴化石燃料以及系統效率較低等瓶頸問題。
  •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電站主體工程開工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隨著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一聲宣布,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範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開工。省發改委、省能源局、中國鹽業、華能江蘇等相關部門領導到場共同見證這一時刻。明年上半年,一期即可發電併網,掀開我國製鹽行業鹽穴綜合利用發展史重要一頁。
  • 多能互補壓縮空氣儲能海上電站初探
    原理簡單具備經濟性海浪能、風能、太陽能多能互補壓縮空氣儲能(CAES)海上發電站,其原理是將海浪能、風能轉變為壓縮空氣,太陽能熱量進一步加熱壓縮空氣增加能量,以壓縮空氣為工作媒介推動透平膨脹機—發電機發電。
  • 山東省首個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開工建設
    巖鹽資源開發後留下的廢棄鹽穴,也能變成能源「聚寶盆」——位於山東省肥城經濟開發區的全省首個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項目,日前正式開工建設,項目測腔水密封實驗已完成,近期將鋪開注氣排滷工作。在巖鹽資源綜合利用上,該區給出了耳目一新的「答案」。肥城經濟開發區擁有全省最大的巖鹽礦床,當地立足資源優勢,不斷拓展鹽礦價值,建成現代鹽化工產業園。
  • 英國將提供季節性的可再生能源儲能 利用壓縮空氣儲存太陽能和風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研究人員已經研究了利用壓縮空氣在近海鹹水含水層儲存可再生能源的潛力。這項技術可以在英國水域保持77-96太瓦時長達兩個月。根據愛丁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英國水域下的鹹水含水層可以儲存77-96太瓦時的可再生能源動力壓縮空氣,以滿足兩個月的季節性能源儲能需求。愛丁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在6,300-7,800口這樣的海上油井投資1,600 - 5,900萬美元,可以實現54-59%的儲電效率,由此產生的電力成本為每千瓦時0.42-4.71美元。
  • 中科院物理所李泓:十四五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機遇
    在儲能方向有一些能量回收的應用,特別是調頻的地方,但是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這是由上海奧維安仲勳提供的詳細的技術參數和未來希望達到的指標體系,目前看這個指標體系是可以做到的。還有大規模的先進的壓縮空氣儲能,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包括輔助服務,國外單機做到300MW,國內目前在努力中,已經有了一些發改委的項目獲批。
  • 儲能崛起,3大應用領域,11種儲能方式,25家儲能上市公司業績,你了解...
    壓縮空氣儲能和飛輪儲能。截至2012年底,全世界儲能裝置總容量為128GW,其中抽水蓄能為127GW,佔99%。截至2017年底,中國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已居世界第一,在運規模2849萬千瓦,在建規模達3871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運行總容量將達4000萬千瓦。
  • 【中國科學報】實驗室,「不一樣的煙火」
    在1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系統建設初期,客觀條件導致混凝土施工需要連夜完成。凌晨兩點鐘了,戴著黑框眼鏡的李文老師仍然與工人一起,拿起鋤頭用力地將混凝土按圖紙的要求進行固型和平整。  作為工業級的示範系統,1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系統的建設凝結了整個團隊的心血,既需要實驗室中的冥思苦想、精打細算,又需要施工現場的擼起袖子、親力親為。
  • 中科院自研「1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系統膨脹機」通過集成測試
    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通過壓縮空氣存儲多餘的電能,在需要時,將高壓空氣釋放通過膨脹機做功發電,在電力的生產、運輸和消費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是大規模儲能技術的研發熱點。在電網負荷低谷期將電能用於壓縮空氣,將空氣高壓密封在報廢礦井、沉降的海底儲氣罐、山洞、過期油氣井或新建儲氣井中,在電網負荷高峰期釋放壓縮空氣推動汽輪機發電的儲能方式。自1949年StalLaval提出利用壓縮空氣儲能以來,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世界上已有兩座大型傳統的壓縮空氣儲能電站投入運營。
  • 電化學類儲能應用最為廣泛,一文了解儲能技術分類及優缺點
    編輯 | 國際能源網/儲能頭條 瑤瑤儲能是近幾年能源發展領域的大熱門,為促進行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先後多次發文鼓勵發展儲能。那麼儲能技術有哪些呢?不同類型的儲能技術優缺點是什麼?編者整理了常用的儲能技術。
  • 清華大學電機系聯合中鹽集團舉辦鹽穴儲能產業高峰論壇
    梅生偉作主題匯報 青海大學副校長、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梅生偉以「鹽穴儲能技術及展望」為主題,從鹽穴利用史及現狀、鹽穴建庫關鍵技術、鹽穴儲能新技術,尤其是儲氫、儲氦、液流電池和壓縮空氣儲能等方面進行了主題匯報
  • 【中國科學報】大連化物所提出「氫農場」新策略
    【中國科學報】大連化物所提出「氫農場」新策略 2020-03-23 中國科學報 劉萬生 李仁貴 趙越 【字體:大 中 小】
  • 2021年中國儲能技術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電儲能是最主要的儲能方式,按照存儲原理的不同又分為電化學儲能和機械儲能兩種技術類型。其中,電化學儲能是指各種二次電池儲能,主要包括鋰離子電池、鉛蓄電池和鈉硫電池等;機械儲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和飛輪儲能等。
  • CESE2019 第四屆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展覽會
    原標題:CESE2019 第四屆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展覽會CESE2019第四屆中國儲能技術與應用展覽會4th China Energy Storage Exhibition2019年10月10日~12日,深圳會展中心八號館
  • 儲能產業資訊:江蘇啟動首例風電儲能招標;佔歐洲31.4%!2019年德國...
    中國電建中國電建與蘇利南自然資源部籤署了蘇利南胡亞巴和皮金斯萊村微電網光伏項目補充協議(哈利比與德裡塔貝切微電網光伏電站擴建工程)和蘇利南村莊微電網光伏二期項目合同,兩個項目規模共計3.8MW/10.6MWh。
  • 消防車廠家帶你了解CAFS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
    湖北消防車廠家帶你了解CAFS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CAFS系統消防車」與傳統消防車相比具有以下顯著的優點: ① 滅火效率高。1996年CAFS開始進入中國,目前,在國內大多數消防站作為主戰車推廣使用。 CAFS是一種高儲能泡沫,它含有大量高壓空氣,在CAFS中,水仍是最主要的部份,主要由泡沫、壓縮空氣和水的預混合,將泡沫水溶液充分細化和泡沫化,從而極大的增強了滲入燃燒物內部和粘附燃燒物表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