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vel「爆款」專業選不選?牛劍錄取者不約而同選了這四科!

2020-12-11 唯尋在帝都

申請XX專業,你的選課是什麼樣的呢?

這是在採訪113位牛劍錄取者時常問的一句話。

不過在對這些學霸們的回答進行總結後,驚奇地發現,儘管他們申請的學校或者專業並不同,但大都選擇了相同的科目。

注意!注意!

學霸選課方案大公開

劍橋葛同學--工程專業

選課:計算機、高數、物理、經濟

劍橋郭同學--自然科學

選課: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牛津賈同學--數學專業

選課:數學、高數、經濟、計算機、物理

劍橋黃同學--數學專業

選課:數學、高數、物理、化學

牛津凌同學--化學專業

選課:數學、高數、物理、化學

牛津葛同學--工程專業

選課:數學、物理、化學

劍橋鄭同學--教育學

選課:數學、物理、化學、經濟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不論是申請劍橋還是牛津,不管是選擇理科還是社科專業,幾乎每位牛劍錄取者的選課中都離不開數學。如果把範圍再擴廣些,甚至可以說是幾乎都會選數學、物理、化學、經濟這四門科目。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牛劍錄取者們為什麼都偏愛選擇這些科目?這些科目好學嗎?該怎麼學?

為啥學霸都愛選偏理科的科目

數學本身就是一個複雜且燒腦的學科,學起來並沒那麼容易,但拿到牛劍錄取的勇士們都去學數學,這可不是為了刻意彰顯學霸的「牛掰」氣質,主要還是因為選了數學科目後不論你是選理工科類專業還是部分經濟、金融相關的專業,有了數學後都可以申請

說白了就是百搭啊,想搭哪個專業就搭哪個專業,簡直不要太方便。

其實如果不確定自己想選的專業方向,那麼:

選擇數學、物理可以申請任何一門理科專業

物理和經濟可以申請絕大多數的金融方向的專業

數學本身也是中國學生較為擅長的科目,而很多與理科相關的專業都需要數學知識來做基礎,所以大學官網上多數理工專業會明確要求必須學數學。這就有點強迫性的味道,你不想選也要選,除非不申這個專業了。

現實是,除了以上這些原因,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選數學容易得A/A*,基本上多刷刷題就能拿高分,這對中國學生來說「小菜一碟」嘛。

實際上除了數學外,牛劍學霸們愛選的「理科鐵三角」之化學、物理,雖然科目涉及的內容不同,但有些知識點是相通的,比如說,關於天體的形成問題,可以從物理的角度來看也可以從化學的知識點回答。

不過與數學組成「理科黃金搭檔」的化學、物理,也和數學一樣,雖說也是抽象注重邏輯的學科,而敢於選擇這燒腦三人組的學霸們,看來是想將自己的大腦燃燒到底啊!

雖然這些「燒腦派」看起來很可怕,但事實上卻是生們得A/A*率較高的學科

那麼熱門科目的A*率各是多少呢?,別急,我們一一來看。

熱門科目是爆款,A*率會高嗎?

牛劍學霸們愛選的數理化經,基本也是ALevel學生都愛選的「爆款」科目,不過成為人人愛選的大熱門,那就意味著競爭也會加大。那些牛劍學霸們偏愛的熱門科目,A*真的很高嗎?

Maths數學:A*率16.3%

近5年數學學科成績變化趨勢
近5年數學學科考生人數變化趨勢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就數學考生人數來看,相較於2108的考生人數2019年的學生人數小幅度下降約6000人。從A*率來看的話卻是有小幅度增長,佔比達到了16.3%

Physics物理:A*率8.5%

近5年物理學科成績變化趨勢
近5年物理學科考生人數變化趨勢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物理考生人數從2018年的34,831增長至2019年的36,021;在考生人數上升後,物理科目的A*率卻有所下降只達到8.5%

化學Chemistry:A*率7.2%

近5年化學學科成績變化趨勢
近5年化學學科考生人數變化趨勢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化學考生人數較於上一年增加了4000多學生;高分比率也是隨人數增加而有所下降,2019年化學科目的A*率為7.2%。但去年也是首次化學考生中女生人數超過男生

Economics經濟:A*率只有6.5%

近5年經濟學科成績變化趨勢
近5年經濟學科考生人數變化趨勢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19年經濟考生人數較前一年降低了400人;而高分比率也是稍稍下降,經濟科目的A*率只有6.5%

當然除了數理化經四門熱門科目外

還有這些熱門科目的A*率也必須了解

全都在這了

其他熱門學科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

本以為最燒腦最難的高數居然以24%的比例排在A*率最高的榜首

數學緊隨其後,有16.3%的學生能夠拿到數學A*的好成績

物理和化學分別以8.5%和7.2%的比例排在數學的後面

直白點,想拿A*我該怎麼做?

這些熱門科目的A*率看起來還是蠻誘人的,而被認為最燒腦細胞的高數居然A*率最高,不過這也可能與選擇高數的學生人數相對少些有關。基本上選數學就能滿足的專業,大多數學生還是不願去碰那難度甩了數學幾條街的高數。

但是話說回來,想拿這些熱門科目的A*真的很難嗎?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成為百分之幾中的一員呢?接下來,讓牛劍錄取成功者來告訴你,學習不同的科目各有什麼不同的拿A*秘訣!

首當其衝看數學

選擇ALevel數學的學生不論你是哪個考試局,都逃不過純數、力學、統計這三個板塊,要說哪個最難,還真是因人而異。

數學這個學科是理科專業必選之「金牌科目」,而進牛劍的學霸們說的最多的也就是刷題。可為啥仍有多數同學刷了題也沒用呢?學數學真的一絲絲「抄近路」的機會都沒有?

總結公式>死刷題

牛津數學--孟同學

學數學呢,我覺得就是要多刷題。

除了刷題外總結數學公式也非常實用,可以把alevel數學上的公式都證明一遍,這樣做不僅對數學學習有幫助,對後續的面試和step考試也有幫助。step比ALevel數學要難,像我準備step的時候就是把08年後的題目都刷了一遍。

熟能生巧式練習

牛津化學--凌同學

我覺得數學和高數並沒有那麼難,雖然看上去有很多唬人的東西,像是微積分符號之類的。

數學搭檔選物理

ALevel物理的試卷分為6卷,其中3卷和6卷是實驗部分,剩下的四卷涵蓋了力學、電磁學、電動力學、原子物理、粒子物理相對論、天體物理和宇宙學。

看到這些千萬不要被嚇倒,雖然包含的知識點多,但考核的深度和難度還是相當平易近人的。想拿A*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熱愛是學習的動力

劍橋自然科學--郭同學

我喜愛天文物理,但自己學的是CIE考試局的考綱,並不包含這一塊內容。但悄咪咪說一句,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天文物理的嚮往

自己後來找物理老師借了大學裡的教材,這本書內容有點難,但高中水平也能理解,給人一種深入淺出的感覺,在提到形體發展的過程時一口氣就把那三章看完了。所以提前了解你所選擇且熱愛的專業是極其有必要的。

想要提高物理成績的話就是多刷題,把往年的考卷多刷幾遍。因為考試裡的題目很多都是換湯不換藥,題型十分相似甚至會有重複的題目,題型知識點不會變,把一些公式、定義、計算思維掌握牢固,多刷題可以了解更多的題型,考試的時候也就會更加遊刃有餘。

想做實驗學化學

學習alevel化學需要了解有機化學、無機化學中所包含的知識點,一些化學方程式、源自結構、化學鍵等內容都會有涉及。

但高中時的化學是更偏向於理論,靠記憶得分,實驗的部分就比較少,而大學時要學的化學,偏向於理解原理,更看重實驗操作。因此想在高中階段拿化學A*也沒有那麼難?

從三方面拿下化學

牛津化學--凌同學

化學呢,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敲重點,敲重點了!)

首先,課本知識很重要。一定要先回歸到課中,把知識點先搞懂。

其次,可以先找一張早幾年的past paper,嘗試著自己去做一下,寫個一兩張熟悉一下套路,最後也會知道哪些是重點。

最後,複習的時候就從考綱出發。把考綱中一個個的小點對應到書上的內容,這樣是比較高效的學習方法。

理科之中加經濟

經濟是很多學生都喜愛的一門科目,而ALevel經濟根據難度根據AS和A2分為兩個層次,但在內容上具有連續性。在AS階段就會接觸到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的內容,但大都是比較基礎的知識點,在A2階段的時候學習的是更深層次的內容

相較於數理化這些傳統的中國學生佔優勢的理科科目,經濟這門課有些偏文科,需要記憶的知識比較多,所以到底怎麼做才能拿到A*呢?

理論與實踐結合

牛津數學--J同學

關於經濟,我複習的小方法是刷歷年的pass paper卷子,真的很有用。

開始的時候老師也會給我們讀一些文章,但對我來說沒有任何用,我就是看卷子了解往年題型進行總結。如果你看書也不理解某個定理或者圖,建議先做pass paper中相關topic的題目,做了這方面的題再回頭看那些,就能夠很好地幫自己理順邏輯。題目雖每年不同但也萬變不離其宗,考試時就會如魚得水。

當然,這些只是被牛劍錄取的學霸們給出的一手學習經驗,真正想拿到高分還是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調整

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很多本該出國的學生選擇了Gap,而這必然會導致2021年的申請人數爆炸式增長。

新一輪申請季即將到來,那些選擇Gap的學生可能早已準備好大學所需的要求,在愈發激烈的競爭中,你目前能做的還是要提升申請的敲門磚--標化成績啊!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唯尋在帝都

相關焦點

  • 當政治家和外交官,這個大學專業最對口,高中選科這門科目必選
    政治學是近代從西方傳到中國來的一門學問,屬於社會科學,是政治家和外交官最對口的大學專業。本科專業目錄裡,政治學是屬於法學門類。本文介紹政治學類專業及考取熱度、選科要求,供大家參考。2020版本科專業目錄,政治學類下設6個具體的專業,分別是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外交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和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其中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是特設專業。
  • 選科組合選不對,48%的專業選不了
    這屆高一生也太難了吧!親愛的同桌不在身邊,真讓人頭大俗話說得好「選科就是選未來」讓我們聽聽新東方老師怎麼說高考綜合改革後,即2021年起夏季高考實行「兩依據一參考」的招生錄取模式,即由招生學校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考生。
  • 高一學霸選科的3個重要提示,必選物理,化學還選嗎?
    作為高中老教師,我深感選科是門大學問,涉及的方方面面實在太多,也非一篇文章就能講得清。今天藉此問題,來關注高一學霸的選科問題。女生、年級至少前十,這是典型的學霸,加之還不偏科,高考絕對是霸主型選手。但是,再優秀的學生,也要努力做出最好的選擇,從而讓選科效果最大化,為此,需要注意以下3點——1、先選物理,這個「1」決定了今後職業生涯的大方向學霸上理科,這是文理分科時的基本選科原則。
  • Alevel選什麼課「才配」申請牛劍?
    然而…牛劍對A-level選課可是要求非常嚴格的。A-level科目沒有選對,初輪篩選都過不了,就算勉強進了面試,面試很多問題會圍繞相關科目內容展開,還是會直接影響到錄取結果。 A-level選什麼課「才配」申請牛劍?
  • 經濟學相關專業對於新高考選科最為友好,基本不限選科
    新高考3+1+2選科,給予考生一定的選科自由度。當然對於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下的一部分文理兼報的專業來講,在新高考後,其實對於選 科的要求多數是不限選科的,所以說是對於考生們來講,是想當的友好。大家就PK分數唄!
  • 新高考「3+1+2」選科中的定性變量與定量變量
    今天紀老師給大家介紹一個新高考「3+1+2」模式下的選科公式。這個公式不是什麼研究成果,也沒有什麼數據支撐,畢竟新高考312模式還沒有經過真實的高考錄取檢驗。這個公式其實很簡單,所謂的「最優學科組合」還是「3+1+2」的結構,紀老師只是把每個選科的過程給大家做了一個註解,並引入了相對常量、定性變量和定量變量的概念而已。
  • 新高一選科常見五大誤區,沒有分數作保障的選科都免談
    如果大家都是這種想法,多數同學都棄選物理,這就形成了已選物理的好學生,因為選擇人數少,而排名靠後,賦分較低的現象,這顯然與高考的公平性相悖。在浙江省的選科中,出現了這種現象,但是在山東,得到了糾正。選科不僅僅是體現考生的分數,更是大學專業學習的必須,根據選考科目錄取到相應專業,是選科的根本原則。
  • 選科選不好,填報淚兩行!不同選科組合的「奧秘」首度曝光
    最近英才君經常收到高中生留言諮詢,新高考改革後的選科問題弄得自己「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科學選科,各個選科組合的優劣勢有哪些?今天英才君就結合今年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市之一的山東省為例來為給大家進行選科說明。
  • 新高考3+1+2選科攻略!如何選科才讀到心儀專業
    ●「3」為語文、數學、英語,所有學生必考;  ●「1」為首選科目,考生須在物理、歷史科目中選擇1科;  ●「2」為再選科目,考生可在化學、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選擇2科。  在「3+1+2」模式下的選考學科中,將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於給偏文、偏理的考生指出了更簡便的選擇之路。
  • 英國高考A Level 選課?選什麼?怎麼選?
    話說凱文同學,到了9年紀後,我這中國的學霸老媽就已經放棄了對他的學術霸凌(教不動了),但是我這當老媽的還是有些成就感的。至少在學術上在班級中的分級一直在我們滿意的範圍,至少開家長會的時候,報告看起來還過得去。唯一的缺憾就是凱文在中文上的保守,抗拒和退步,遠遠沒有達到虎爸的要求,基本上聽和說沒大問題,讀和寫中文仍然停留在小學水平。
  • 高中選科難?新高考選科不會怎麼辦?
    只是如何確定選考科目,既能確保將來有最大範圍高校和專業可以選擇,又能夠獲取最大化的分數,這就是一門技術活了。選科比較難,難在哪裡?1.那麼中等層次的學生選擇物理(不考慮專業選擇的情況下)賦分必然吃虧。而這一群體的學生和家長卻是最大多數的。他們會很糾結。2. 新高考錄取按照總分實行分段錄取制(20%、60%、90%)。一段考生擁有高校和專業的優先選擇權。
  • 新高考選科:名校專業必選的那些科目!
    新高考選科,不能錯過的重點!很多學生家長在選科時,都忽略了!那就是,好大學好專業對選科是有要求的,沒選擇這些必考科目,即便你的成績過了分數線,但也是不被錄取滴!而結果出乎意外,去年高考更容易被重點大學好專業錄取的,反而是那些選擇了物理且發揮不錯的考生。其原因是,挺多重點大學好專業對選科有要求,比如物理,挺多好專業明確要求了選考科目,學生選考了,才有機會報考此專業。
  •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
    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三:影響選科的因素分析上一篇文章《新高考改革之選科專題二:選科原則》中提到,選科的建議是: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氣質特點——初步的職業規劃——尊重自己的興趣——結合學習能力——選擇專業的大概範圍——最後的選科。
  • 新高考如何選科選專業選學校?高考志願填報工具書來了!
    針對新高考選科選專業選學校的工具書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在上海、浙江先行先試,重慶、湖南、江蘇、福建、廣東、河北、遼寧、湖北作為第三批試點省市,在原來第一二批6個試點從不分文理科到走班教學,從選科報考到招生錄取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各個批次合併,志願填報模式也由傳統的「院校+專業(類)」改為「專業(類)+院校」』或「院校專業組」。重慶實行「專業(類)+院校」,其中本科提前批B段和本科批都採取專業平行志願,填報數量分別是60個、96個。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翟騰飛介紹,面對全新的政策、海量的信息、大量的專業,很多考生及家長往往難以把握。
  • 「簡單粗暴」的4點選科策略,弄清了選科不迷惘!附985院校專業選科...
    新高考改革下,選科成了關乎考生專業和職業規劃的重要選擇,高校專業對考生的選考科目也有要求。 不少學校在高一下學期要決定選科了,早選科對學力一般的學生是好事,起碼不用九科全學,有所側重會輕鬆不少。
  • 選科僅僅是選科嗎?你糾結的心結到底在哪裡?
    強大大這兩天累並快樂著。一篇《山東新高考新高一選科:物化史得天下,物化+X也不差》的微信文章,瞬間引爆山東高一家長考生甚至老師群體。兩天來,閱讀量已近2萬!QQ群新加入者、個人微信新好友紛至沓來。 諸多家長紛紛諮詢選科事宜,問題多集中在選科組合將來能報哪些專業,哪些專業就業前景好,及這些專業的錄取分數等問題。眾口紛紜,強大大是手忙腳亂疲於應付。就想到了再研究整理一篇文章,將眾多家長所問的共性的問題,集中起來統一作答。於家長、於本人,都省時省心不少。雖然強大大辛苦了點,但能為家長考生們提供些許幫助,也就倍感欣慰了。
  • 大學選專業是理工科?理科和工科要區別對待!附專業選科要求
    導讀:絕大部分理科生高考志願會選擇理工科專業。理科和工科在培養方向和就業上有什麼不同?新高考選科有什麼要求呢?自主招生在線團隊整理理工科專業相關內容,供家長和考生參考。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情況下,大部分理科生選大學選專業都指向了理學和工學裡的專業,因此人們常常將這兩大門類統稱理工科。
  • 有中學強制學生更換選科,這些選科組合要被淘汰了?
    萬萬沒想到,選科也沒有自由?近日,有網友爆料稱廣東某中學以一些科目的搭配比較少為由,強制要求學生更換自己原有的優勢科目,也不肯走班制教學。然而這並不是個例,早在2021屆高三學生選科的時候,有的中學就以某些選科組合人數太少/可選專業少、學校教學資源有限不支持走班等為由,讓學生重新選科。
  • 英國衛報的六大A-Level選科法則,你記下了嗎??
    選科選的好,工作沒煩惱。將專業選擇和未來工作和平均薪資掛鈎漸漸成為國內以及留學生的常態。也因此相對一部分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正是為了在畢業後不僅可以找到薪資不錯的工作,同時希望工作內容還舒適。前提是申請者本人需要足夠優秀的學習能力和申請條件,才能獲得名校專業青睞。經過四年學習最終收穫一份滿意且興趣濃度高的工作。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留學生將目光投向了英國,傳言也就隨之出現了。「需要的材料沒有美國多,簡單多了。」「選科的內容高中都學過,對中國學生很簡單!」「隨便選幾門就能上大學,G5的話有A就行了。」選科,可是門大學問。
  • A level 選3門們還是4門呢?
    我的A level選了3門,我的小夥伴選了4門?這有什麼去別的,會影響我的目標院校對我的評估嗎?因為通常進階數學是基於A-level數學水平的學習,二者經常成對出現,如果只學習3個科目,其中兩門是數學,未來大學專業的選擇面未免太窄了,所以這樣的同學常常會學習4門A-level。一般大學申請目標專業數學、計算機、工程或物理的學生,會學習4門A-level。2.也有少部分學生學習數學和三門科學A-l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