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萬世師表。其思想和知識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甚至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有3000多名學生,72名入室弟子,他的教育方式也一直被人們所推崇,其主要特色是「因材施教」,即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特長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而孔子當年一句罵學生的話,卻成了千古名言,這是為什麼呢?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能有那麼多的學生,可謂人數眾多了,自然這其中有得意門生,比如顏回等,也就會有個別不聽話調皮搗蛋,亦或不好好學習的學生的。而有個叫宰予的學生就是如此,大白天的,大家都在課堂上認真聽孔子講課時,他居然在課堂上睡著了,顯然沒有把老師和學習放在心裡。孔子見此情景後,心中當然感到十分生氣和憤怒,所以,當時就脫口而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意思就是,你就如同一塊腐朽的木頭,根本不可以拿來雕刻,就像用糞土壘起的牆,沒有辦法粉刷一樣;對於你這樣不求上進的人,我還能有什麼話用來責備你的呢?
作為一個聖人老師,用「朽木」和「糞土」這樣的語言來罵自己的學生,看起來似乎是有點過了。但是,其實這個宰予並不是個不想好好學習,不學無術的學生,反倒是個很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之人。自從拜在孔子門下後,還時常發表過自己很有見解的不同觀點,與老師孔子進行學習和探討,比如子女都要為父母守孝3年等問題,就連大思想家孔子都認可他是個有想法有見地的人。可見,孔子罵宰予,應該是激將法,是用來激勵宰予的,是希望他以後能夠好好學習,不再偷懶,而要讓他真正成為一個有價值的有用之才。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朽木不可雕也」卻被以後傳承為千古名言,成了現在許多老師嘴裡的慣用口頭禪,而其目的和意義都是「恨鐵不成鋼」,為了激勵和教育那些不好好學習的學生的。
其實孔子除了對自己的學生非常嚴厲外,對其他人的要求也是比較認真的。有一次,孔子的老友原壤伸著腿坐在地上等待孔子。孔子見後用拐杖敲著他的小腿說: 「你小時候就不知道謙遜孝悌,長大也沒有德行值得稱道,你這個老不死的,真是個禍害。」就因為老朋友不注意身份和形象禮儀,孔子就罵他「老不死的」,夠厲害了吧?但是,我們不妨從孔子的這兩句所謂的「罵人的話」中,看出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以及他講究規矩禮法道德的理念。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啊!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