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孔子當年一句罵人的話卻成了千古名言,為什麼?

2020-12-11 我來說人文

孔子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萬世師表。其思想和知識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產生過極其深遠的影響,甚至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有3000多名學生,72名入室弟子,他的教育方式也一直被人們所推崇,其主要特色是「因材施教」,即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特長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而孔子當年一句罵學生的話,卻成了千古名言,這是為什麼呢?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能有那麼多的學生,可謂人數眾多了,自然這其中有得意門生,比如顏回等,也就會有個別不聽話調皮搗蛋,亦或不好好學習的學生的。而有個叫宰予的學生就是如此,大白天的,大家都在課堂上認真聽孔子講課時,他居然在課堂上睡著了,顯然沒有把老師和學習放在心裡。孔子見此情景後,心中當然感到十分生氣和憤怒,所以,當時就脫口而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意思就是,你就如同一塊腐朽的木頭,根本不可以拿來雕刻,就像用糞土壘起的牆,沒有辦法粉刷一樣;對於你這樣不求上進的人,我還能有什麼話用來責備你的呢?

作為一個聖人老師,用「朽木」和「糞土」這樣的語言來罵自己的學生,看起來似乎是有點過了。但是,其實這個宰予並不是個不想好好學習,不學無術的學生,反倒是個很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之人。自從拜在孔子門下後,還時常發表過自己很有見解的不同觀點,與老師孔子進行學習和探討,比如子女都要為父母守孝3年等問題,就連大思想家孔子都認可他是個有想法有見地的人。可見,孔子罵宰予,應該是激將法,是用來激勵宰予的,是希望他以後能夠好好學習,不再偷懶,而要讓他真正成為一個有價值的有用之才。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朽木不可雕也」卻被以後傳承為千古名言,成了現在許多老師嘴裡的慣用口頭禪,而其目的和意義都是「恨鐵不成鋼」,為了激勵和教育那些不好好學習的學生的。

其實孔子除了對自己的學生非常嚴厲外,對其他人的要求也是比較認真的。有一次,孔子的老友原壤伸著腿坐在地上等待孔子。孔子見後用拐杖敲著他的小腿說: 「你小時候就不知道謙遜孝悌,長大也沒有德行值得稱道,你這個老不死的,真是個禍害。」就因為老朋友不注意身份和形象禮儀,孔子就罵他「老不死的」,夠厲害了吧?但是,我們不妨從孔子的這兩句所謂的「罵人的話」中,看出他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以及他講究規矩禮法道德的理念。正所謂「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啊!大家以為如何呢?

個人觀點,歡迎評論,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孔子被學生惹怒,罵了一句很難聽但話,但是卻流傳千古!
    在歷史上孔子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他不僅是儒家最偉大的一位聖人,而且他也是我們中國思想史上一個最傑出的代表。他提出的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還有他的論語,曾經深刻地影響著我國中國人民的思想文化進程。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如此文雅的大學問家,卻在歷史上說出一句非常難聽的話,這句話不僅罵醒了他的學生,而且也成為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警句。在歷史上對於孔子的記載是非常多的,在春秋時代,諸侯之間相互爭霸奪權,各大學派都主張利益和鬥爭,只有他一直堅持著推行自己的仁義禮智信,希望恢復到曾經的仁義時代。
  • 「朽木不可雕也」其實後面一句,堪稱罵人的最高境界
    在學校裡也是,有愛學習的,也有不愛學習的,老師對於不愛學習的學生通常都會說一句「朽木不可雕也」,這句話源自於孔子對他的一個學生說的話。我們都知道孔子的學生特別的多,人家是桃李滿天下,學生也都成為了棟梁之材啊!
  • 孔子被弟子氣到罵人,罵人的話竟被千古傳頌,成了老師們的口頭禪
    他就是孔子。孔子身為萬世師表,歷來被眾人推崇和學習。從古至今,孔子說過的話都是指引我們人生的精華。包括現在也是,凡是讀過書上過學的人就都讀過論語。什麼「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什麼「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還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都是我們隨口就可以吟誦出的。
  • 史上最有名的五句罵人名言,很高級,要是沒點水平都不知被罵!
    史上最有名的五句罵人名言,很高級,要是沒點水平都不知被罵!,他們罵人很少帶髒字,而在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史上最有名的五句罵人名言,很是高級,毫不誇張地講,要是沒點水平都不知道自己被罵了。可以說這句名言是聖人孔子損人句子中最為得意的一個了,當時這句名言罵的對象就是孔子的弟子宰予,提及宰予相信大家也是不陌生的,他身為孔子的學生,但是不思進取,觀念陳舊,面對這樣的的宰予,孔子最終忍無可忍才說出了「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汙也」罵人之語。而這句話就此成為了流傳千古的名言,尤其是前面一句的朽木不可雕也更是成為了當代人群的口頭語。
  • 孔子無奈下說了一句穢語,卻意外成千古名言,如今是很多人口頭禪
    孔子無奈下說了一句穢語,卻意外成千古名言,如今是很多人口頭禪孔子是一個大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論至今都非常的有名,句句見解獨到,充滿著生活哲理。孔子是中國最早的開設私學並且還始終大班授課制的教育家,他一共收了三千多弟子,所謂的桃李遍天下不過如此了。而作為孔子的弟子,他們把孔子的言論搜集起來,組成了一部《論語》,經過世世代代的傳播,孔子的思想得到了延續,至今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了,每次讀來都受益良多。
  •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卻成了千古名言,很多現代人還用作自己口頭禪
    但是數千年來唯一被世人所承認的聖人卻只有「孔子」一人。因為他影響了中國數千年的讀書人,被譽為至聖先師。孔子出生於公元前551年,正是春秋戰國時期,也是被哲學家們稱之為「軸心時代」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的中國正是百家爭鳴,文化的花朵盛開,智慧的結晶穎聚的年代。百家爭鳴,為何孔子能被稱為「至聖先師」呢?這自然要用孔子的影響力來說了。
  • 史上最狠的八句「損人名言」,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真聽不出來
    史上最狠的八句「損人名言」,罵人不帶髒字,沒文化真聽不出來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文由【歲月往事知幾何】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hello大家好我是小編歲月往事知幾何,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來看小編的文章,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關於歷史上最「狠」的八句名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我們一直都遵守儒家學說,也是從春秋戰國開始,我們開始不斷學習,才成就了我們今天的中國,聖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懂得了語言的魅力。
  • 孔子名言「朽木不可雕也」,其實下半句更絕情,卻十人九不知
    人們小時候都有背誦過「名人名言」,尤其是作為至聖的孔子,更是給大家貢獻了眾多的名言,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等,當然人們聽到更多的,可能還是那一句「朽木不可雕琢也」,相信每一個「皮孩子」在小時候都有被老師這麼訓斥過。
  • 孔子一句髒話成經典,2500年後成為老師的口頭禪,網友:孔子可愛
    教育歷來都是所有行業的重中之重,說起孔聖人,名丘,字仲尼。中國儒學的代表人,又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在推崇儒學的歷朝歷代成為學習的對象,古代的帝王見到孔聖人的畫像也要行禮,可以說孔聖人給我們帶來的儒學,是中華文化長河中最為璀璨的一顆。
  • 劉備死後留下兩句千古名言,一句黑幫常掛在嘴邊說,一句教育後人
    從三國上看,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會說話,隨隨便就是至理名言,流傳千古。很多人大概想不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一名言,乃是出自野心勃勃的諸葛亮之口吧。在《三國演義》中,劉備也留下許多經典名言,至今仍流傳深遠,傳頌不止。今日僅討論他最出名的兩句名言,其中一句成了香港黑幫的語錄,一句成了千古名言,被寫進了教科書中,對後人有警戒的意義。
  • 孔子說了一句「髒話」,流傳千年,成了我們今天老師們的口頭禪
    孔子,孔聖人,萬世之師表,甚至他的每一句話都成為了後世的至理名言。但萬萬沒有想到孔子也說過「髒話」,而他的一句「髒話」,流傳了千年,最後竟然成了至聖名言。那麼,這句「髒話」到底是什麼,孔子為什麼會說了這句「髒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
  •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如果這一段千古名言,真的是宇宙生成論的話,那這一段話放在《繫辭》中,應該跟《繫辭》上下文的意思相連貫才是,但根據《繫辭上》第十一章的內容,總覺得宇宙生成論跟前後文的意思,是很不通順連貫的,甚至跟「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這兩句話,都不通順連貫,這實在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 孔子怎麼罵人?他的罵人「金句」,有的竟成為今天的俗語
    孔子是聖人,聖人也有喜怒哀樂。孔子生氣的時候,同樣會破口大罵。這不能說聖人沒有修養,因為罵人正體現出孔子的真性情。王小波說,孔子數落起弟子來,就像「數落孫子」一樣。當然,孔子不僅罵弟子,別的該罵的人,他也不會客氣。
  • 千古聖人孔子不為人知的六個秘密!
    孔子在中華民族的地位自不必多言,但鮮有人了解真實的孔子,今天筆者且從幾個方面,給大家說一說真實的孔子。孔子一生頗為艱難,三歲喪父,晚年喪子,且最得意的弟子顏回也早逝。我們現在考察孔子的生活,《論語》當為第一手資料。這本書,由其弟子、再傳弟子根據孔子平時生活、授課時的言論,編輯而成。
  • 孔子也罵人?聖人可不興幹這事,不過罵的都是古文,也挺有意思
    孔子在世的時候還不是聖人,是個受尊敬的人,但也是個普通人。自然也就有著急上火發脾氣的時候。論語中記載了不少這類的故事。子路是性格最為率真的,挨孔子罵也是最多的。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
  • 為什麼孔子,現在被尊稱為千古聖人,在那時卻一生沒被重用
    說起來孔子,提起來他大家對他的印象是什麼?那肯定就是聖人呀,肯定就是各種頭銜和標籤,說起來可是一個閃亮亮響噹噹的人物,可是就是在現在這麼厲害的人,而且在中國封建社會2000年來這麼厲害的一個人,可是他的一生卻都沒有被重用。
  • 身高一米九的孔子也是有脾氣的人,只說過兩句髒話卻被流傳千古
    而小編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這位聖人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在我們印象中孔子好像是一位非常高尚,崇尚禮節,很有禮貌,從不與人爭吵的聖人。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無完人。就是這樣一位彬彬有禮的聖人其實也是有脾氣的,而且還罵過他的徒弟,你相信嗎?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並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 千古第一聖人,不小心說一句髒話,如今被老師們當做口頭禪
    禮儀之邦然而,自先秦時期以來,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就是「儒家思想」,所以,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才會被中國後世稱之為千古第一聖人。秦始皇時期, 為了推崇孔子的思想,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可見,孔子在中國人心的地位。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是聖賢也有犯錯的時候,就比如孔子。
  • 孔子也罵人!他的老而不死是為賊到底是什麼意思?
    孔子是文質彬彬的君子,後來更被尊為「聖人」和「至聖先師」,但真實的孔子是個血性男兒,對看不慣的事情,也要痛罵一頓。在《論語》中,記載了好幾次孔子罵人的故事。罵的最多的人是子路。對子路,孔子是一三五小罵,二四六大罵,周日不休痛罵。用明代思想家李贄的話說就是,「先生每於子路下毒手」。
  •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流傳千年,卻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是哪句呢?
    這句經典罵人的話,出自先賢聖人孔子之口。孔子所痛罵的人,是他的弟子宰予。自儒家思想開始普及至今,孔子的大名,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即便是小學課本裡出現的孔子,也是在教導孩子:「孔老夫子是一位謙謙君子,是一位聖人,同學們一定要立志成為他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