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農
提到中國,外國人一直認同的看法,就是「禮儀之邦」,這和我們中國5000年的文化傳統不無關係。

然而,自先秦時期以來,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就是「儒家思想」,所以,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才會被中國後世稱之為千古第一聖人。
秦始皇時期, 為了推崇孔子的思想,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可見,孔子在中國人心的地位。
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即便是聖賢也有犯錯的時候,就比如孔子。

時值春秋時期,孔子有一位特別喜愛的弟子,叫做宰予。說到此人,聰明異常,但是他的想法卻也是非常奇特。
當時在是人的眼裡,父母如果去世,是需要守孝三年的,但是宰予卻覺得沒有必要守孝三年,一年足以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孝道。
孔子為了此事,對宰予進行了一番教育。宰予表面裝作欣然接受,實在不以為然。
後來,宰予經常在孔子上課的時候打瞌睡,他覺得學習靠的是悟性,而不是勤學。孔子再三提醒教育他,卻沒被他放在心上。

氣不過的孔子終於爆發了,於是對宰予說到:「朽木不可雕也!」。這句無意間對學生的批評,也成為了孔子一生中唯一的一句「髒話」。
時至今日,現代的老師都經常以「朽木不可雕也」為口頭禪,去批評班級裡面不學無術的學生。可能就連孔子也沒有想到,他無意間的一句話,對後世影響那麼深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