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發言摘登

2020-12-16 求是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闢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2020年7月18日至19日,由生態環境部宣教司、中宣部理論局、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2020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宣部、全國人大環資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有關司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部分地方黨委政府代表,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150餘人匯聚一堂,研討交流,形成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價值的思想觀點、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意義和偉大實踐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闡述了四方面關係、具有四方面重大意義(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 孫金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麼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釋了發展與保護的關係,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錨定了生態坐標;深刻闡釋了環境與民生的關係,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賦予了新的特定內涵;深刻闡釋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為築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綠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領;深刻闡釋了國內與國際的關係,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厚植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理論成果和精神財富,標誌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思想精華和理論品格,創造性地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自然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植根和升華於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讓中國傳統生態文化和生態智慧源遠流長,發揚光大,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位、目標任務、總體思路、重大原則作出深刻闡釋和科學謀劃,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凝結著對發展人類文明、建設清潔美麗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鮮明的世界意義。

  近年來,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在戈壁荒灘等非耕地上發展特色林果產業,取得良好經濟和生態效益。圖為2020年7月19日,在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黑泉鎮十壩村,農民將採摘的枸杞裝箱。 新華社發 鄭耀德/攝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指導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諮詢委員會主任 徐光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別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並在指導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一是彰顯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特點。所謂「根本性」就是挖根子、抓要害、找關鍵,即要挖掉存在問題的根子,抓住造成問題的要害,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從根本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所謂「開創性」,就是要破除舊思想、克服舊習慣、「創」出新路子,即破除只要發展不要生態、GDP是唯一政績的舊思想,克服要發展就挖礦找地、要增長就加大開發力度的舊習慣,「創」出一條資源節約、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所謂「長遠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謀得透,著眼於長遠性目標,著力於持久性奮鬥。二是全面部署,重點突破,切實加大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力度。三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所謂「歷史性」變化,就是歷史上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從來沒有取得的成效、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局面,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我們做到了、我們取得了、現在出現了。所謂「轉折性」變化,就是長期形成、仍在發展的自然環境的嚴重問題、發展勢頭得到有效解決和明顯遏制,自然環境狀況和發展向好的方向前進。所謂「全局性」變化,就是包括思想理念、方針政策、決策部署、發展規劃、工作措施、行為方式、制度法制等事關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全面部署、全面安排、全面推進、全面見效。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莊國泰)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明了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目標、原則和路徑,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在思想認識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本質問題作出了深刻回答,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論斷,樹立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理念,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在發展理念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述闡述了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要求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找到了一條重塑人與自然、社會與自然關係的現實路徑。在價值取向上,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於人的全面發展,提出了「環境就是民生」的重要論斷,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反映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立場和價值目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理念的具體落實。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貢獻(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吳舜澤)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在借鑑吸收古今中外先進思想基礎上,結合當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要求所進行的理論創新,體現了理論的創新性、論斷的科學性、指導的全局性、影響的長期性、實踐的有效性和內容的體系性。一是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卓越貢獻;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人與自然觀的新境界。二是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治國理政方略的高度,把生態環境作為重大的民生問題、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三是深化了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認識,體現了我國邁向新時代的文明自覺和自信。四是標誌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

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體系建設實踐與思考

加快構建生態文明五大體系(甘肅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肖錚)2013年2月、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兩次到甘肅視察,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構築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對於祁連山生態保護給予「由亂到治、大見成效」的評價。

對於甘肅而言,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厚重深遠的現實和歷史意義。甘肅省委省政府牢牢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生態文明體系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一是實施「生態立省」戰略,推動形成以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為剛性約束的經濟社會發展決策自覺。弘揚古浪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鬥精神。初步形成了以生態價值觀念為準則、彰顯甘肅特色的生態文化體系。二是出臺《關於構建生態產業體系 推動綠色發展崛起的決定》,設立總規模2000億元的綠色生態產業發展基金。十大生態產業增加值增速高出全省GDP增速1.6個百分點。三是強化責任擔當,積極構建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目標責任體系。取消對甘南、臨夏和75個縣的GDP考核,實行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年度考核生態環保一票否決。四是持續推進改革創新,積極構建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設立跨地區集中管轄環境資源案件專門法庭,探索環境資源案件審判的甘肅模式。穩步推進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五是築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按照「抓點、帶面、治汙、降耗、增綠」的思路,積極構建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

提高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執行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 高世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涉及生態文明領域的法律法規體系、行政管理體系、市場交易體系和社會規範體系,共同對政府部門、企業組織、社會組織和公眾的行為產生約束和影響。要使這一套制度體系充分發揮作用,需要進一步理清不同主體的內在激勵和行為特徵,分析對不同主體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生態文明制度能夠得到有效實施。要不斷地改善外部環境、理順內部機制,使法治、行政、市場、社會規範等不同手段能夠及時有效地為保護生態環境、提升人民福祉發揮作用。

  由於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境內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恢復,藏羚羊整體資源逐步上升。每年5月至7月上旬,藏羚羊從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前往可可西裡卓乃湖集中產仔。圖為2020年5月15日,幾隻藏羚羊在可可西裡地區活動。 新華社記者 吳剛/攝

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制度政策(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秘書長 劉青松)注重發揮體制機制的引領作用,通過構建完善生態文明綜合決策機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建設體系,創新環境經濟政策手段等,統籌引領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國有一批地方率先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浙江省麗水市在全國率先探索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動形成多條示範引領全國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浙江省湖州市建立了水源地保護生態補償等制度,近5年來全市財政累計安排生態引導資金近6億元,帶動社會資本120多億元;福建省南平市在全國首創「生態銀行」模式,探索生態資源價值實現機制,光澤縣主動融入南平市生態資源保護開發運營,探索「山水生態銀行」試點;全國林改第一縣福建省武平縣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率先開展林權直接抵押貸款盤活林農資產,率先探索重點生態區商品林贖買機制,讓原本待砍伐商品林變身「綠色不動產」,率先探索興「林」扶貧機制;安徽省旌德縣在全省率先推進林權收儲擔保融資試點,創新實施「林農增收五法」,實現「不砍樹能致富」;江西省崇義縣打造「崇義綠色生態板塊」,建立了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平臺。

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協同並進

加快形成綠色發展的基本框架(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劉世錦)綠色發展在應對疫情衝擊、經濟復甦和高質量發展中至關重要。我國有效應對疫情衝擊,在全球率先恢復增長,應抓住疫後經濟恢復的機遇,在堅持綠色發展上表現出遠見和定力,爭取實現綠色復甦。包括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綠色內涵,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低碳和韌性基礎設施、建築能效提升、綠色城區、綠色技術等,避免採用化石能源驅動恢復經濟;支持綠色就業,實施勞動密集型生態公共工程;在刺激消費中重點鼓勵綠色消費。可以考慮推進形成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設為龍頭,產業結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為主體,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為兩翼的結構性潛能挖掘格局,全方位地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

「十四五」時期,要加快形成包括發展理念、政策目標、重點領域、體制機制、關鍵技術等在內的綠色發展基本框架。在發展理念上,促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進一步落地,形成包括綠色消費、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金融等在內的完整綠色經濟體系。在政策目標方面,將「十四五」規劃綠色發展目標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互銜接。圍繞增強人類健康和福祉,建立綜合性指標。在重點領域方面,把握疫後經濟復甦的戰略機遇,推動綠色發展,為構建韌性經濟社會確立方向。在體制機制方面,採取綜合措施,考慮短期和中長期目標銜接,提高綠色治理的協調性和效率。在關鍵技術方面,一是要解決好綠色發展中的「算帳」問題,實現生態資本服務價值可度量、可核算,二是要把綠色創新作為全部創新的重要內容和前置環節,向全社會推薦推廣綠色城鎮化進程中的重大技術。

  2020年4月25日,湖南省嶽陽市城陵磯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主體工程——全封閉「膠囊」形散貨大棚正式投入使用。該散貨大棚長470米、寬110米、高46.5米,具有全封閉、裝卸能力強、覆蓋範圍廣等優點,將有效解決城陵磯港的貨場粉塵汙染問題,有利於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圖為無人機拍攝的湖南岳陽全封閉「膠囊」形散貨大棚。 新華社發 陳振海/攝

深度挖掘生態資源潛力,落實「三個最大」要求(青海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湯宛峰)2016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視察時提出「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要求,強調「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最大」是一個辯證統一、不可割裂的有機整體,價值是根本、責任是保障、潛力是動能,價值源於需要、重在體現,責任源於使命、重在擔當,潛力源於現實、重在挖掘。「三個最大」確立了青海發展的價值觀、責任觀和潛力觀。青海初步形成以國家公園、清潔能源、綠色有機農畜產品、高原美麗城鎮、民族團結進步「五個示範省」建設為載體,以生態、循環、數字、飛地「四種經濟形態」為引領的經濟轉型發展新格局。因地制宜發展生態旅遊、生態畜牧業、林業經濟等特色產業,建成全國最大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綠色發展模式。

汙染防治攻堅戰與增進民生福祉

堅持造福人民群眾和依靠人民群眾的統一(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張雲飛)堅持將造福人民作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生態惠民,將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讓人民群眾從生態文明建設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堅持生態利民,將生產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服務作為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能。堅持生態為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

堅持依靠人民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路線。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構建和完善生態文明全民行動體系。堅持用制度和法律保障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權益,充分落實人民群眾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建言獻策和批評監督的權利。堅持推進人民群眾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的綠色化,以此推動人民群眾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綠色化,進而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實踐的重大變化(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郇慶治)與改革開放之初相比,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的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了四個重大變化:一是在生態環境治理上,更加呈現為綜合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過程(源頭預防、過程減量與末端治理相結合)和區域整體性(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的協調聯動機制);二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設定上,更加強調「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統籌推進以及生態環境治理和治理體系與能力的現代化;三是在綠色發展戰略取向上,更加重視「生態現代化」和「綠色發展」的共同引領與協同推進;四是更加明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準確把握「五大關係」,推進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副總經理 孫志禹)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正確把握「五大關係」,加大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工作力度,堅定信心、咬定目標,苦幹實幹、久久為功。

根據習近平總書記指示批示要求,三峽集團準確把握好「五大關係」,推進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正確把握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三峽集團基本實現在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業務全覆蓋,同時聚焦環保督察任務和生態環境突出問題,並以城鎮汙水處理攻堅戰為切入點,推進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和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二是「正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係」。探索區域片區綜合開發、導入生態產業,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提供案例支撐。從更多專業、更寬領域創新構建生態空間、綜合評價生態效益,算大帳、算綜合帳。三是「正確把握總體謀劃和久久為功的關係」。高度重視頂層設計、規劃引領,研究確立了清潔能源和長江生態環保「兩翼齊飛」發展思路,逐步由「建設三峽、開發長江」向「管理三峽、保護長江」轉變。四是「正確把握破除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係」。堅持資本、資產和項目協同聯動發展,努力實現項目由外部「輸血」到自身「造血」轉變。五是「正確把握自身發展和協同發展的關係」。搭建長江環保集團、綠色發展基金、工程研究中心、產業聯盟和專項資金五大平臺,與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全面對接,強化市政、水利、生態、環境等多專業、多領域的協同融合,持續完善「共抓」格局。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決摘掉汙染的黑帽子(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 高建民)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耗能、高汙染、高排放問題如此嚴重,導致河北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沒有扭轉。河北省委省政府為切實解決大氣汙染問題,出重拳、下猛藥,統籌推進壓能、減煤、治企、降塵、控車等重點任務,打出一套標本兼治的組合拳,藍天保衛戰取得了突出成效。一是壯士斷腕,壓減產能。2013年初至2020年6月,累計壓減煉鋼產能6811.4萬噸、水泥產能7704.9萬噸、平板玻璃產能8643.5萬重量箱。二是全面發力削煤減煤。累計清潔能源改造764萬戶,推廣潔淨煤514萬戶,實現農村散煤清潔替代全覆蓋。煤炭消費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2015年82%下降到2019年75%。三是超低標準排放改造治理。在全國率先開展鋼鐵、焦化、燃煤電廠、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等六大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四是法制先行,嚴管車輛。京津冀同步制定頒布了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汙染防治條例。探索建立了重點運輸單位綠色運輸承諾制,國V以上的排放標準和新能源車輛使用佔比達到90%以上。五是差別管理,嚴防一刀切。將全省重點工程、民生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疫情防控等4466家企業納入監管正面清單,不限產、不停產、不檢查、不打擾。

來源:《求是》2020/15

作者: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依法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生態環境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關係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全局高度,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治國理政突出重要位置,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論研討會」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光明日報社理論部共同主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論研討會」12月3日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召開。
  • 讓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中央黨校(國家行政...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這一思想作為教學科研的重要內容,作為推進綠色生態美麗校園建設的指導方針,紮實開展工作,取得顯著效果。黨中央提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進一步加大這一思想的教學分量,著力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目的上,主要幫助引導學員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重大意義、實現路徑,提高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自覺性、堅定性、科學性和實效性。
  • 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推動憲法全面實施(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認識我國憲法的深厚底蘊、實踐根基、優勢功效,切實尊崇憲法,嚴格實施憲法,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更好發揮憲法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毫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範式」研討會召開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範式」研討會召開 2019年12月19日 14:0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王廣祿 陳緒新 字號 內容摘要:12月14日,江蘇省哲學學會
  • 「學習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登
    為深入學習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日前召開理論研討會,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動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本報摘登研討會上9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以饗讀者。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工作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新疆工作總目標引領譜寫中國夢新疆篇章的前進方向。
  • 深入理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價值
    原標題:深入理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價值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理論部主任黃承梁研究員著作完成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智庫重大專項成果——《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概論》,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黨的十九大以後較早系統學習和研究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專門性著作。
  • 深入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保駕護航
    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  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正式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這是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最高準則,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
  • 學習與思考(6)|環境人文社科視野下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
    編者按:2019 年5 月19 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與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在京聯合舉辦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討會。與會專家、代表重點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理論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貢獻突破」「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政策實踐」三個主題進行了觀點闡釋和實踐經驗分享。
  •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理論研討會舉行
    中國江蘇網12月9日訊 12月8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和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理論研討會在省委黨校舉行。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愛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出席會議並致辭。
  • 全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發言摘登(一)
    編者按:12月23日,州委宣傳部、州社科聯舉行全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州直相關單位和州內高校負責人及專家,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思路、方法、措施進行了發言。現分兩期摘要選登,敬請關注。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回答時代之問,不斷引領時代前進,是新時代精神的精華。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討會發言
    新時代,我們黨正在帶領全國人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書寫實現歷史使命的新篇章。  新時代賦予實現歷史使命新內涵。實現歷史使命需要科學戰略指導。科學判斷歷史方位、及時完善發展思路並作出新的戰略安排,是我們黨牢牢把握執政規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重要體現,也是我們黨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標誌。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用習近平法治思想...
    習近平法治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體現了深遠的戰略思維、鮮明的政治導向、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法學界、法律界的重大政治任務。
  • 北大習研院等三家單位共同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論研討...
    、北京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光明日報社理論部共同主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理論研討會」12月3日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召開。與會專家學者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深刻內涵、實踐要求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和交流。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長何毅亭、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光明日報社總編輯張政等出席會議並致辭。
  •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保障西藏長治久安高質量發展
    開欄的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人民法院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是人民法院推動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行動指南。為了更好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法院報特邀請大法官、專家學者,結合法院工作談觀點說體會。西藏法院認真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黨的新時代治藏方略,聚焦「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發揚「老西藏精神」「兩路精神」,為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貢獻司法審判智慧和力量。
  • 山東政法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2020年11月23日,山東政法學院召開學習宣傳貫徹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座談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黨委書記李玉福主持會議並講話,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會議。10名黨員幹部代表和師生代表做了表態發言,交流了初步學習成果。
  •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開展2020年第三次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集中學習
    雲南省生態環境廳開展2020年第三次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集中學習 2020-12-12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郭聲琨發表署名文章: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奮力開創...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奮力開創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郭聲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是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科學方法論——讀《中國制度面對面》
    作為「理論熱點面對面」系列叢書的一名忠實讀者,以及長期跟蹤和研究生態文明建設的高校教師,我對該書第11章《家在青山綠水間——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如何為美麗中國保駕護航?》特別感興趣。這一章對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科學內涵、實踐要求等各方面的全面透徹解讀,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蘊含的科學方法論的系統闡釋,令人印象深刻,讀後深受啟發。理念與制度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