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家訪要精準

2020-12-27 中國教育新聞網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教師足不出戶使用微信、QQ等方式就能與家長溝通,方便又快捷。但是,這種方式導致家校中間隔了一層屏障,教師不能及時體會對方的感受,容易忽略細節,解決問題停留於表面。

在特殊教育學校擔任班主任過程中,我發現不少「問題學生」是家庭因素造成的,在對這樣的家庭家訪時,班主任要找到學生出現問題的根源,精準家訪。

對於不願入學的新生,他們的問題原因很多,一般在心理學層面認為是孩子童年經歷過分離焦慮創傷,希望找到有安全感、可依戀的人與可依戀的環境,所以他們迴避新環境,在入學初期會莫名地煩躁,有時還會出現攻擊行為。

這種情況下,班主任家訪要以「安全感」為主線。一是環境安全。帶著學校相關視頻資料或紙質圖片家訪,包括班級位置、班級布置、授課教師、班級同學照片等。二是情感安全。班主任事先要從家長處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並以此為切入口,讓學生感受新班級的溫馨、包容,轉移學生對新環境的恐懼。三是創傷還原。班主任可以適時將話題引到孩子6歲前分離性焦慮形成的關鍵時間節點,對該階段產生的創傷進行還原,可以讓家長講述,班主任傾聽,講到分離時孩子哭泣、恐懼等情景時,班主任表達自己的感同身受,讓學生內心獲得更多的支持系統,拉近與教師的距離,形成新的依戀關係。

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如果發現有破壞行為、攻擊行為或對立違抗行為,且學生品行障礙行為持續半個學期以上,影響了同伴、師生關係或學業,這時就要進行家訪。對有品行障礙學生家訪時,班主任要以「親子關係」為主線進行家訪,了解家長的人格特質對學生的影響,同時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

首先,班主任家訪前要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家長要真實呈現家庭生活狀態。其次,班主任在家訪中協調親子關係時,要觀察學生的問題是否能在原生家庭找到根源,進而引導家長進行反思。再次,糾正家長教育孩子的不正確行為。最後,引導家長使用討論、協商等方式教育孩子,減少家庭內的負面事件及家長自身的不良行為;採用陽性強化法、消退法和遊戲療法幫助學生消除不良行為,建立正常的行為模式。

實踐中,班主任還會遇到患有焦慮症的學生,這類學生主要表現為:沒有具體目標便出現廣泛性焦慮,或沒有誘因便突發強烈恐懼、憤怒、緊張。對這類學生的家訪要以減弱期待值、合理看待成就動機為主線。

第一步,家訪前初步判斷學生是否有強迫、依賴、迴避等行為,家訪時了解家長的期待值是什麼,明確與學生能夠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同時建議家長給孩子合理的期待和積極的肯定。第二步,降低家長的焦慮。不少學生的焦慮來源於家長焦慮情緒的轉移,班主任可以以案例為開頭,引導家長認識焦慮症,阻止焦慮輸出。還要看學生的成就動機是否過於強烈(避免因無法完成而自責的情況),然後給學生一個合理的動機歸因,共同設定一個合理目標,並設想遇到困難時可以採用的解決方法或求助對象。在學校,班主任也要給焦慮症學生創設體會成功的環境,積極肯定和強化學生的自我價值。第三步,家訪結束後班主任要督導和鞏固效果,預防問題反彈,用積極強化和關注為核心,做好每個階段成長記錄與整理。

面對「問題學生」,班主任電話溝通10次不如家訪一次,與家長面對面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找到看似不可理解行為背後的需求,既避免了「開錯門」「拔錯牙」,也提升了班主任的專業素養。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杭州市城西中學)

《中國教師報》2020年10月21日第11版 

相關焦點

  • 巨野縣田橋鎮車聯小學「精準」家訪把「關愛學生」做到「家」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繫,取得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與理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近日,巨野縣田橋鎮車聯小學組織開展了「精準」家訪,把「關愛學生」做到「家」系列活動。根據學校實際,該校以班級為單位,教師分組、分片、進行家訪,突出家訪重點,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困難生、心理行為偏常生等家庭進行了家訪,並做好了家訪記錄和訪後分析。本次活動,宣傳了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導家長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增進了學校與家庭、學校與社會、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相理解。
  • 《中國婦女報》報導學院「百人百村訪百生」精準家訪讓資助育人...
    「今年9月馬上就要大四了,一定要做好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一同入戶家訪過程中,在了解到管理學系困難學生薑娟的學習及家庭情況後,協和學院2009屆校友、正致力於母嬰行業創業的李懷澤表示非常青睞姜娟的組織協調能力,當即拋出橄欖枝:「我公司提供的崗位可以讓你發揮專業優勢,將來也有望成為創業項目合伙人。」當日,李懷澤在隨行家訪中,將多名貧困學生收入「囊中」。
  • 班主任家訪要注意哪五個問題?(上)
    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單槍匹馬是不行的,還必須爭取家長協助班級工作。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走出去的藝術,主要是班主任進行家庭訪問的藝術。搞好家訪,並不是輕而易舉的,既要講求科學性,也要講求藝術性。(一)家訪要普遍化、經常化所謂普遍化,即是對全班學生的家庭要普遍進行訪問。
  • 與愛同行,暖心扶貧——北大培文貴安高級中學教育精準扶貧暖心家訪...
    教育精準扶貧,重在扶教扶智。為深入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進一步推進和落實「扶持對象精準」要求,聚焦建檔立卡貧困戶,對貧困學生實行精準化識別、動態化管理,準確掌握底數,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北大培文貴安中學各班級的老師們走村竄寨,愛心家訪活動持續進行中。
  • 開學老師家訪,這類學生才是重點!
    在西部某縣,從縣級層面到教育局,再到學校,三級均已召開控輟保學會議,班主任、科任教師紛紛深入鄉鎮,對可能失學的學生進行家訪,精準摸排,精準家訪。但是真正到了開學的時候,總有一部分學生還是輟學了。原因無外乎有這麼幾種:第一種,家裡貧困,不能有效解決學習中的費用問題。這類問題好解決,國家給出許多補助政策,學校也會通過各種渠道爭取資金,完全可以解決這類學生的困難。
  • #百人百村訪百生#文化產業系:精準家訪 將資助政策送到家門口更送...
    李女士的侄女名叫李雅婷,目前就讀於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文化產業系2015級,是此次精準家訪受訪學生之一。在家訪過程中,了解到杜偉明這一想法後,院學生事務部主任童穎嫻鼓勵他,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多參與各類活動,全方位鍛鍊自己,並表示不管在學業還是在生活工作中遇到問題都可以到學生事務部需求幫助。
  • 老師對居家網課學習的學生進行家訪,疫情期間家訪要做到「八忌」
    因此,班主任以及科任教師紛紛走出了校園,深入到了學生的家中,以往常規性的家訪活動得以重啟,實現了和學生及其家長進行了近距離的交流。疫情期間的家訪活動,情況特殊,所以,家訪過程學要注意一些事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社會影響和家長的反感。
  • 暑期將至 教師家訪要講些啥?
    該負責人介紹,家訪對落實教育精準扶貧,促進家校教育的融合和樹立我省教師良好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今年,我省將推進「萬師訪萬家」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擴大家訪活動的社會效應。重點關注留守兒童家庭、單親子女家庭、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家庭、殘疾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家庭、學習困難家庭、心理和學業有重大變化的學生家庭等7類人群,力爭家訪覆蓋率達100%。    對情況特殊的貧困家庭要做好記錄並及時主動地向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匯報,積極爭取和努力協調解決一些特困學生家庭的實際困難。
  • 工人日報:入戶家訪,關鍵要有溫度
    原標題:入戶家訪,關鍵要有溫度   近日,一條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局公開回復家長疑問的帖文,在網上引發關注和討論。家長發帖問:學校為何放著電話、微信等通訊便捷的方式不用,反而安排入戶家訪,並直指入戶家訪「耗時」「沒必要」,質疑這是一種形式主義。
  • 石柱西沱中學開展精準扶貧大家訪活動
    華龍網10月18日10時28分訊(特約通訊員 隆太良 汪萬英)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扶貧政策,推動學校在教育扶貧工作中取得實效,準確了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的家庭實際情況,近日,重慶石柱縣西沱中學組織教師利用周末休息時間,對全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進行精準扶貧的大家訪活動。
  • 關愛貧困學生,臨沂汪溝閔家寨小學暖心家訪
    臨沂汪溝閔家寨小學教師踏上了幫扶貧困「家校共融」的暖心家訪之路。家訪是孩子、家長、教師三者之間面對面的一次坦誠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師、家長和教師、孩子和家長心靈和諧的橋梁。 老師上門家訪,零距離了解貧困家庭子女就學需求,傾聽貧困家庭群眾的心聲,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幫助貧困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 山東的學生,老師要家訪了!最近山東出臺了家訪8條要求
    山東的學生,老師要家訪了最近山東出臺了家訪8條要求。每個學生2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好多年沒有聽說過家訪這個詞了,最早是在小學的時候編作文的時候寫到過,幻想老師來家訪。現實生活中沒有遇到過,不過按照這個規定,我家孩子要至少被家訪2次,想想還是挺期待的。我是支持這個政策的。如果你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老師不說,你怎麼能知道?父母面前的乖寶寶,說不定在學校男朋友都好幾個了。老師家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一些孩子他們是聽不進去父母的教育,但是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能當成聖旨,就是這麼神奇。
  • 家訪追求好效果,要強調「備課」,不需要「造勢」
    教師往學校群裡發,證明本人進行了家訪。領導往教育局群裡發,證明學校安排了家訪。如此家訪,違背了「初心」,其實是在留影、造勢!真正的家訪,是家校合作育人的有效方式之一。要做好家訪,讓家訪發揮應有的價值是需要「備課」的。一要精準確定家訪對象。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堅持家訪 促進少數民族學生成長
    在青海省化隆縣昂思多鎮爾尕昂村,藏族學生貢保東智的母親端出滾燙的酥油茶和糌粑熱情招待家訪教師。  在吐魯番市恰特喀勒鄉公相村,家訪教師和學生阿熱芒·阿力木一家,圍坐在鋪著地毯的地炕上,邊喝磚茶邊拉家常。  「你們是我們平時宰羊也請不到的尊貴客人。」阿熱芒的母親用維吾爾語夾雜著在農民夜校學來的普通話說,這幾年新疆變化很大,受益於國家的好政策,兒子去了陝西上大學,家裡的葡萄還沒成熟就籤下了訂單,加上學校的精準資助,再也不愁他的學費和生活費了。
  • 家訪形式不是個問題
    有人認為,這種創新形式可以方便工作,提升效率;也有人認為,流水式和程式化的家訪出現時,教師關心和尋解的就不再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了,而是在浮光掠影中追逐所謂的效率。在教育、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兩個聯繫緊密、不可或缺的部分,家訪則是家校密切聯繫的有效形式。
  • 山東中小學家訪新規: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
    明確家訪工作的周期和次數,實現每名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二、做好訪前準備。要根據學生個體情況,明確家訪目的,精心設計家訪內容。要通過任課教師及班級同學,廣泛收集學生在校情況,包括課堂表現、完成作業、參與活動、學業成績、同學相處等日常表現。對於特殊情況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家訪策略。根據家長的工作和居住狀況,提前與家長商定家訪時間。
  • 好老師全年家訪百餘次 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
    家訪已經成為83中學的優良傳統,每一位班主任老師都要對班裡每一名同學進行家訪,遠到康平、法庫、遼中,近到瀋北區域內,不僅班主任參加,科任老師也會根據學校安排參與家訪,據統計,每年83中學的家訪量都達到百餘次。  楊校長表示,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支心懷教育夢想的教師隊伍,才成就了83中學低進高出,全市教育評估領先的地位。
  • 精準扶貧進農家 家校連心育學生
    一、領導小組組長: 劉彥副組長: 秦海書 鄧勁松 方家勇 馮平二、家訪時間:2018年4月8至5月8日三、家訪主題:精準扶貧進農家 家校連心育學生四、準備階段:按時家訪,確保安全和效果;2、家訪時要注意自己形象,要衣著大方,態度和藹、對人誠懇。
  • 學生兩年內至少接受一次入戶家訪
    但是,山東省教育廳表示,一些地方還沒有部署開展家訪工作,部分地方和學校在推行家訪過程中,還存在簡單化、形式化的問題,引起家長和教師的不滿;對於為什麼訪、訪什麼、誰來訪、怎麼訪等問題認識還比較模糊。為此省教育廳出臺了《山東省中小學家訪八條要求》。  《要求》明確,中小學校要建立「校長帶頭、中層示範、班主任為主體、全員參與」的家訪工作機制。
  • 城北中心小學「精準」家訪獲家長點讚
    11月28日,城北中心小學政教處牽頭組織校委會部分成員,各年級班主任騎自行車到各自所帶班級同學家中進行家訪。為避免傳統家訪搞形式,走過場,開學初學校多次召開會議,依據校情、學情、班情、疫情,制定切實可行的家訪計劃,充分利用節假日,以片區為單位,分組定人,走村串戶深入到學生家中,與家長促膝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