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今天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成立了,這是一個大事因緣】

2021-02-19 華藏衛視

點選最下方的「閱讀原文」可以直接觀看視頻

尊敬的副總統閣下、陳總裁、謝執行長、各位佳賓、各位大德,大家好。今天我感到很榮幸,能夠參加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開幕典禮,在座有許多老朋友,也有不少新朋友,大家集聚一堂,共襄盛舉,一起見證這個歷史上重要的一刻,我們感到非常歡喜。

 

古人常說:「飲水思源」、「知恩報恩」。如果我們走在漫長的旅途上,非常口渴,有好心人布施一碗水,讓我們解除了口渴之患,我們會非常感恩,這是人之常情。不僅是人,即使是動物,都知道感恩、報恩,古今中外,我們看過太多實例。如果一個人不懂得感恩,甚至恩將仇報,我們會覺得他的行為,連動物都不如。

 

必須先知恩,然後才能報恩。其實我們所承受的恩德,有很大成分是自己不知道的,我們往往是沐浴在祖宗恩德的庇蔭之下而不知不覺。如果我們不感謝老祖宗,甚至否定老祖宗,那就有失做人的原則。我們今天要來談傳統文化,就是為了提醒大家,要感恩老祖宗對我們的恩德,這才是不忘本,才符合做人的道理。

 

傳統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民族認同感的來源,也是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的來源,對我們每個人而言都非常重要。

 

中國老祖宗是以道德起家的,所以恩澤庇蔭千萬年的後代子孫。歷史上記載的「三皇行道,無為而治」,五帝時代以「德」治國,夏商周推行「仁」政,春秋時代行「義」,從秦到清都是以「禮」治天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各種哲學思想豐富而完備,對後代產生很大的影響。短短五千字的《道德經》,就帶給漢朝初年休養生息、恢復國力。接著儒家的思想,幫助漢朝成為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國家,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

 

到了唐代,唐太宗令大臣從兩千五百年經史子著書裡面,輯錄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誨,編成《群書治要》這部治國寶典,成就了大唐盛世,使得國力強大、文明鼎盛。《群書治要》傳到日本後,更成就了日本的千年盛世。宋太祖趙匡胤的宰相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充分顯示傳統文化強大的治世力量。

 

明朝鄭和七次航海,所率領的兩百四十多艘海船,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他所到之處與當地人和睦往來、互利互惠,沒有侵略任何國家,沒有佔領任何地方,顯示傳統文化協和萬邦的精神。滿清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國,由於能夠遵從傳統文化,所以康乾盛世達到一百五十年之久,國力是當時全世界第一。

 

一談到傳統文化,就有人會想到傳統藝術、民俗、文物,如琴棋書畫、戲劇、古董等等,然而,這些只是傳統文化的皮毛,傳統文化的精髓在於教育。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聖賢教育,有這四種普世教育,傳統文化才能夠代代延續,因此我說教育是文化的生機。

 

中國倫理教育的綱領是五倫,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人際關係叫五倫,如果能夠落實,世間就沒有衝突。我們觀察三、四個月大的嬰兒,可以看出他對父母的愛,這是天性的真愛,沒人教他,他出世大概一百天吧,一百天左右,你細心觀察。中國傳統文化第一個目標,就是希望將這種純真無私的親愛,永遠保持不變。第二個目標,把這樣的愛發揚光大,去愛你的鄰裡鄉黨,愛社會,愛國家,到最後凡是人皆須愛,這是倫理教育。

 

中國傳統的道德教育,以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為代表,這是做人的道德標準,也是社會安定的基石。「常」永遠不能變的,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古時候要守,現在也要守,未來還是要守。中國人的性德。

 

《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因果通三世,人要了解生死,死亡之後還有來世、有輪迴,所做的一切善惡行為,都有報應,這使人產生很大的警惕心,不敢造惡。所以因果教育,對於端正世道人心特別重要。

 

中國自古以來,教育的宗旨是希聖希賢,所謂讀書志在聖賢。成聖成賢的方法,在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格物」是格除欲望煩惱。然後才能「致知」,智慧才能現前。智慧開發之後,心性的光明恢復了,這就是「誠意」。心性起慈悲利人的作用,這就是「正心」。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聖的功夫,這就是成聖成賢;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王的和諧功夫。外王就是和平,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最終的目的是達到大同世界的理想境界。

 

傳統文化教育丟掉了一百多年,現在恢復起來也要一百多年,只要這個火種不滅,三代人之後可以興旺起來。

 

第一、要學習漢字、文言文。拿到深入傳統文化智慧寶庫的鑰匙,能夠汲取《四庫全書》、《四庫薈要》所含藏古聖先賢的智慧經驗,運用於現代。

 

第二、要辦一條龍的學校。傳統文化要真正復興,關鍵在下一代。真正紮根要從娃娃教起,根才牢。所以要辦私塾,辦一條龍的學校,從幼兒園、小學開始,然後再到中學、大學、研究所。

 

三、要注重蒙學與經學。童蒙養正的書很重要,像《聖學根之根》所收錄的內容有十幾、二十種,是最好的教材。四書是傳統文化精華的精華,是必修的課程,其中《中庸》是理論、是哲學,《大學》是方法、是科學,《論語》和《孟子》,是聖賢為我們做出的示範,所以四書是成聖成賢最佳的藍本。

 

第四、落實四種普世教育德行,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基礎。所以要落實倫理、道德、因果、聖賢教育,老師和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做出榜樣,教學才會成功。

 

第五、一門深入,長時燻修。具備德行和學問的基礎之後,每個人可以從《四庫薈要》裡,選擇一部典籍,十年專攻,成為這一部的專家。方法是「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以讀誦的方式修戒定慧,開悟之後,一門通門門通。

 

方東美教授說,古代的中國人非常自信、非常自豪,要恢復民族的自信心,必須從弘揚傳統文化做起。

 

今天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成立了,這是一個大事因緣。希望大家齊心合力,「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將是我們這一生中,最有意義的大事!也是我們這一生當中,積功累德最大的緣分。我們一定要掌握這個機會,不能錯過,大家共同努力來成就這一樁大業,功德無量。

本文節錄自:

2016年3月27日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開幕大典】

淨空老和尚專題開示

華藏衛視官網
http://www.hwazantv.com
華藏衛視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wazantv
華藏衛視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hwazantv
華藏衛視We Chat 微信ID:hwazan-tv

相關焦點

  • 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開幕剪彩儀式 (淨空老法師主持,觀音聖誕日)
    承傳中華傳統文化,接受古聖先賢教誨,領悟老祖宗智慧!!淨空法師主持: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開幕剪彩儀式(觀音聖誕日)(於華藏衛視2016.3.27)>視頻(建議WIFI下恭看)時長4分鐘2016年3月27日(觀音菩薩聖誕日),雲高氣爽,吉日良辰,這是一個充滿感恩、令人法喜的日子,因為歷經六年籌畫與建設的-「屏東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心」終於開幕了。
  • 淨空老法師開示: 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
    今天我們希望先談一個重要的主題,「現代童蒙養正教育的落實」。童蒙養正教育則是培養國家民族未來的棟梁,延續千秋萬代慧命的無量功德!童蒙養正教育的重要性無以復加,是當今最重要的一樁大事!《易經.蒙卦》說:「蒙以養正,聖功也。」意思是,從童年開始就要施以正確的教育;童稚蒙昧之時最容易接受引導,此時應該用來導向正道,這就是造就聖賢的偉大功業!
  • 這幾個人承傳這一部大經,有這麼一個淵源在、師承在(淨空老法師)
    淨空老法師慈悲開示我們今天學的這個經本,這是一個新的會集本,七十年前會集的。,《無量壽經》會集本要是摧毀了,我們弘法利生的根就拔掉了(淨空老法師)《無量壽經》善本的出現很重要,關係到今後眾生得度的一件大事(黃念祖大德)夏蓮居大士會集《無量壽經》,關於末世法運、世運之盛衰者至深且巨國家宗教局出版《無量壽經》是用夏蓮居的會集本,這是有祖宗之德,三寶加持(淨空法師)淨空法師講出驚天秘密:夏蓮居老居士是普賢菩薩再來,黃念祖大德是觀世音菩薩再來
  • 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6.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
  • 淨空法師是清淨比丘的鐵證!
    朝元寺藏有中華佛教文化館新印行之《大正藏》,內含律部諸書,並承會性法師提示及戒兄淨空法師協助,覓得弘一大師《三十二種律學合刊》等律學要籍,用為學律之指導。首先在臺灣成立華藏圖書館、華藏講堂,以及佛陀教育基金會,後來又到全世界開創淨宗學會,在中國大陸全力弘揚淨土法門,估計有幾百萬人受到他的教化。近四年來定居新加坡,訓練了一批又一批的講經弘法青年人才,所以我應該去看看他;特別是在我閉關期間,他替我找全了《弘一法師三十三種律學合刊》借給我研究,這是我永生感激的事。
  • 【發人省思】【章嘉大師對淨空法師的教誨精華】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
    六、淨空法師的恩師章嘉活佛 6.緬懷師恩——淨空法師跟隨章嘉大師學佛的因緣章嘉大師是淨空法師學佛的第一位老師。淨空法師接觸佛法不到一個月,就承蒙鄰居敏孟經(清末蒙族的一位親王,人稱敏親王)介紹他認識章嘉大師。當時淨空法師二十六歲,尚有工作,因此,只有星期天可向章嘉大師請教。
  • 淨空老法師親贊蔡禮旭老師出家!
    今天是戊戌年春節,在這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年度佳節裡,我們舉辦這次師生聯誼會,意義很重大。今天大家能夠在這裡團聚,我感到特別高興。   回想當年,為了證明傳統文化教育確實有助於端正世道人心、促進社會和諧,我們一起在中心做實驗,成功的構建和諧社會、禮義家邦。
  • 國家能辦一個佛教大學,這樣把考試制度就恢復起來(淨空老法師)
    我們在斯裡蘭卡發起建一個佛教大學、建一個宗教大學,佛教大學為全世界培養佛教弘護人才。宗教團結起來,這股力量可以幫助社會化解所有衝突,人與人的衝突、族群跟族群的衝突、不同行業的衝突,帶動整個社會安定和諧。這股力量要好好去運用它,所以辦世界宗教大學目的在此地。宗教大學跟佛教大學活動,辦活動是重要的一種手段。這個活動像論壇、講座,短期的,有專題,吸引全世界的專家學者、宗教人士參加這個短期活動,短期是一個星期到三個星期。大學裡面附有活動中心,這個講座不中斷會產生很大的效果。
  • 在我們中國號稱「南梅北夏」,這兩位當時都稱為大士(淨空法師)
    人家一看這是個教育機構,不至於跟迷信去掛鈎,這個提議非常好。可是提出來之後,在國內從來沒有設立過,沒有正式成立過,所以念公就囑咐我,在海外成立,你在各地方講經弘法,希望各地都能夠成立淨宗學會這個部門。第一個淨宗學會是在溫哥華成立的,「加拿大淨宗學會」,現在還有;第二個學會是「美國淨宗學會」,在加州聖荷西桑尼維爾成立的,現在還在,楊一華居士主持。
  • 不得不認識的當代高僧——淨空法師
    自始至終,老法師不厭其煩地闡釋「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釋迦是一位義務的社會教育工作者;佛教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須」等思想,讓社會大眾重新認識佛教,並且也極力提倡孝道、師道和中華傳統文化。在四十餘年的弘法歷程中,法師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尤其在美洲、澳洲和東南亞地區法緣非常殊盛,所到之處極受當地社團、學校及四眾弟子的尊敬和愛戴。
  • 淨空老法師說出了自己的接班人……(萬人念佛祈福)
    一九六九年於臺北龍江街蓮友念佛團等處,聽淨空老法師講《楞嚴經》、《華嚴經》、《彌陀經疏鈔》、《彌陀經要解》、《法華經大意》、《金剛經》、《圓覺經》、《六祖壇經》、《地藏經》、《阿難問事佛吉兇經》、《大乘起信論》、淨土五經一論等,大小乘經論共約十五年。一九八四年於臺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禮淨空老法師剃度,法名悟道,字心城。
  • 佛門裡面培養弘法人才,就採取這個模式(淨空老法師)
    如果不能,沒有這個能力,聽兩個小時只能講一個小時,這個就不能培養成講經的法師,培養做護法,內護,就是道場,管理道場的人員,那叫護法。弘護一體,護法的人必須要懂得經教,不懂得經教,你往往把護法這個工作做錯、做壞了,對於弘法的人帶來很多不方便,這就錯了。所以這些全都是屬於供養,供養的範圍非常廣大,普賢行願裡面講得非常清楚。今天這個佛法能不能復興?能不能發揚光大?
  • 認識淨空老法師
    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說,大開印贈經典及運用影音設備、網絡、衛星電視普及仁慈博愛之全民教育的風氣。至今已印購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經》贈送全球高等學府、國家圖書館暨各宗教團體。曾受聘任臺北十普寺三藏學院教師,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內學院院長。創辦華藏視聽圖書館、佛陀教育基金會與澳洲淨宗學院。指導新加坡淨宗學會創辦「弘法人才培訓班」。
  • 選舉制度最早是在佛門,​佛教要興旺,一定要恢復叢林制度(淨空老法師)
    第一種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他老人家一生是職業老師,用我們現在的話說,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他本身的身分,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他不收學費。他的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生沒有建學校。在什麼地方教學上課?山林、樹下,人數不少!所以我們現在想想不簡單。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不離開他的,臨時來的,我想至少也有這個數字;換句話說,他講學聽眾應該有二、三千人。
  • 學誠法師:心文化是傳統文化精神命脈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應邀出席開幕式並作主旨發言。今天,我們在近代中國第一所大學的誕生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祥地,與海峽兩岸的各位專家學者歡聚一堂,共同探討中華文化的復興與未來,可謂因緣殊勝,意義深遠。一、全球化引發的人類命運與文化反思當今世界已經步入一個全球化時代,各個國家和區域的問題日益成為涉及全人類的普遍問題。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能利法師
    善知識者,淨空法師也。師乃當代光復佛教為佛陀教育之先軀泰鬥。其所言說皆契於佛理,合於世道;其所行處,是為眾等之楷模,人天之師表,乃吾等之真正歸依處,慚愧末學能利等,能親近老法師,得老法師親為指教,其大幸豈三生哉!先得根本智,再以多聞,則無往而不至。昔六祖能大師,三年而啟根本智,觸類旁通,聽涅盤等,未半而達經義,此方便智也。淨老法師教法與此同,師喻根本智為樹之根、幹,方便智為枝、條等。
  • 三民主義是拯救我們國家唯一的一個法寶,現在沒有人認識它(淨空法師)
    佛到中國來兩千年,已經變成中國的佛教,跟中國文化融成一體,這個不能不承認,講中國文化要沒有佛不行。這也是湯恩比說的話,他說「中國古人的心量大,能包容異族文化」,就是指佛教,能包容,能接受,「而佛教文化豐富了中國本土的文化」,這是湯恩比說的,把中國本土就是儒跟道提升了。所以中國傳統文化離不開佛教,離開佛教那就是不懂中國傳統文化,那就鬧大笑話了。可是今天,佛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延續法師
    四、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生命中的感恩(節選)——我和我的善知識們5.延續法師在新加坡的第二年,我正好碰到第二期「弘法人才培訓班」開課。培訓班導師是淨空老法師。因緣殊勝難求,我不假思索就報了名。對於淨空老法師我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老人家那攝受力極強的聲音,我在佛學院聽《地藏經》和《六祖壇經》卡帶時,就被他那淵博的學識和無礙的辯才深深地吸引住了。
  • 趙樸初老居士:要找這樣好的法師幾乎找不到
    待送走老法師回來,趙樸老已經從中揀出一篇文章,當面指示我給發表出來。這就是刊載於《佛教文化》雜誌1997年第四期的那篇《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淨空法師留下來的材料很多,為什麼趙樸老獨獨挑出這篇來,囑我安排刊發?這個疑問,存在我心裡很長時間,不時自問一個為什麼?
  • 《大經》海外放光——憶黃念老與(美國)華府佛教會的一段因緣
    佛教會也特別邀請 黃老 於馬裡蘭州蒙哥馬利學院舉辦了一場正式而隆重的法會。下面是這些法會之詳情:  九月五日,黃老 第一次給佛教會的同修們開示,講題是《無量壽經大意》。 黃老 很謙虛地說:這不是開示,只是來報告自己學習《無量壽經》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