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知識補充:颱風與副高

2020-10-18 水哥講地理

前面學了氣旋(低氣壓)和反氣旋(高氣壓)。颱風屬於氣旋,副高屬於反氣旋。它們對我們的生產生活影響很大。

一、颱風

1.概念:颱風是指發展到一定強度(最大風力達8級)時的熱帶氣旋。它在西太平洋地區稱為颱風;在東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稱為颶風;在印度洋地區稱為熱帶風暴;在南半球稱為熱帶氣旋。北半球主要發生在海溫較高的7-10月;南半球主要發生在1-3月。

2.天氣:颱風來臨時,往往帶來狂風、暴雨和驚海核浪,具有很大的破壞力,威脅著人民生命時產安全,是一種災害性天氣。同時,颱風也帶來充沛的降水,有利於緩解旱情。

二、副高

1.概念:副高是副熱帶高氣壓的簡稱。北半球夏半年,副熱帶高氣壓帶被陸地上的低壓切斷,陸地被低壓控制,副高僅保留在海洋上(見下圖)。

夏季的北半球,副高中心經常有5-6個,分別位於北太平洋西部、北太平洋東部、北大西洋中部、北大西洋西部和地中海地區等地。其中,北太平洋西部的副高對我國的天氣影響很大。

2.天氣:當副高或副高脊線控制時,就會出現高溫乾旱的天氣,如長江伏旱。

北太平洋西部的副高對我國鋒面雨帶的推移有著重要的影響。副高比往年偏強時,鋒面雨帶向北推進速度較快,雨帶在南方停留時間短,容易出現南旱北澇的現象;副高比往年偏弱時,鋒面雨帶向北推進的速度較慢,雨帶在南方停留時間長,這時則容易出現南澇北旱的現象。

夏半年,我國南方地區常受颱風和副高脊線交替影響,造成水災和旱災交替出現的現象。

(明天外出活動,公眾號暫停更新,可百度「水哥講地理」,閱讀其他文章)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今年多出現路徑詭異的颱風?可能和副高位置北移有很大關係
    今年的颱風為什麼不按照既定的三條路線來走了呢?當然,影響颱風路徑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個因素今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就是副熱帶高壓帶的位置分布。副熱帶高氣壓帶是全球性大氣環流三圈環流形成的一個氣壓帶,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每年夏季副熱帶高氣壓帶就會向西延伸影響我國,其位置主要位於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一方面,在強大的副高影響下盛行下沉氣流,給江淮地區帶來持續的乾旱,形成伏旱天氣。
  • 颱風無望,副高強悍,廣東輕鬆突破36度高溫,注意突發雷雨
    一切都是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在搞怪,一直讓高溫控制著廣東,也一直將降雨帶控制在長江中下遊,導致歷史罕見的洪澇災害。願一切儘快恢復!江西加油!遭遇洪澇的寶寶們加油!要挺住!由於副高搖擺不定,18號之前,長江中下遊強降雨,依然反覆在周邊城市搖擺。
  • 東京、名古屋是重點!颱風潭美強勢襲擊日本本土在即
    9月29日,颱風潭美已來到日本衝繩附近,龐大的颶風圈籠罩了衝繩及附近島嶼。受其影響,衝繩出現了整整一天狂風暴雨,多地錄得持續颶風,最大陣風達到16級,不少地方斷電。9月29日上午的風場掃描顯示,潭美的暴風圈、颶風圈非常巨大。
  • 8號颱風「巴威」即將生成 下周寧波高溫或將結束
    具體天氣颱風消息7號颱風海高斯登陸後,在颱風和冷空氣的夾擊下,強盛的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緩緩減弱。8月20日傍晚的衛星雲圖可見,我國東南沿海出現了密密麻麻的雷雨雲團,湖北、安徽、江蘇等電閃雷鳴。這說明,副高的下沉氣流已成強弩之末,再也壓不住對流了。
  • 剛剛,14號颱風「摩羯」生成!未來幾天,福建的天氣將...
    根據昨晚的預測颱風「摩羯」被副高壓制無法北上江浙滬閩要提高警惕!@中國氣象愛好者:目前看來,今年的副高很可能延續偏強的態勢,在8月9日之前在「摩羯」頭頂形成一道「高壓壩」,讓「摩羯」無法北上,去日本的可能性已大大減小,急轉彎去華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時間預計是8月12日,江浙滬閩需密切關注此颱風動向
  • 2019年13號颱風玲玲或下周生成 廣東或連遭三個颱風影響
    @weatherman_信欣:目前颱風楊柳之後,還有擾動發展,9月初可能成為13號颱風玲玲,直奔廣東。如果颱風強,利於偏西到珠江口西側,如果偏弱,利於偏東到珠江口東側。具體登陸時間地點,等後面玲玲生成再說,但4日前後登陸廣東,基本可以確定。
  • 除了副高和颱風,還有什麼「控制」汛期天氣
    本文專家顧問:中央氣象臺副首席預報員張峰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格苗 崔國輝雨帶南北擺動,高溫佔據「半壁江山」,在汛期變化多端的天氣背後,副熱帶高壓和颱風(熱帶氣旋系統)是公眾最熟悉的天氣系統家族「明星」成員。
  • 第16號颱風浪卡生成!颱風組團來了!接下來……
    本周, 我國冷空氣活動仍將頻繁, 前期主要影響北方, 南方大部地區本周 前期氣溫仍將處於偏高狀態, 但14日開始也會 受到補充南下的冷空氣影響
  • 「奧鹿」傳——45年來最長壽颱風的奇幻漂流
    第一回:玫瑰窮追欲鯨吞 奧鹿初生薄命胚  話說從今年4月起,北半球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的控制面積持續偏大。一般颱風誕生需滿足幾個條件:海溫高、高低空切變小、初始有擾動。而副高控制區域內盛行下沉氣流,這便不利於颱風生成。  往年進入盛夏,副高會逐漸北抬,給颱風胚胎的「溫床」——熱帶輻合帶留出空間。
  • 7號颱風海高斯在醞釀,或對準華南!它是好颱風還是壞颱風?
    昨天的文章中我們提到,接下來西北太平洋將轉入颱風低潮期,但由於近海海溫過高,有可能突然冒出颱風或颱風胚胎。今天(8月16日),颱風胚胎就在菲律賓以北突然出現,編號99W。8月16日下午99W動圖,中氣愛根據H8數據製作接下來,這個颱風胚胎將穩步發展,很可能在下周發展為7號颱風海高斯。路徑方面,由於副熱帶高壓強大穩定,這個颱風胚胎也將接受副高的穩定引導,繞過或擦過菲律賓呂宋島,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於8月19或8月20日登陸華南,最大可能是廣東西部或海南東北部。
  • 海高斯突然爆發巔峰登陸 為何最近颱風總愛近海加強?
    今年颱風不走尋常路。7月「空臺」刷新紀錄,為1949年以來首次;8月颱風又開始密集生成,每周都有颱風來「報導」,並且4號颱風「黑格比」、6號颱風「米克拉」、7號颱風「海高斯」都是近海加強後以巔峰狀態登陸我國。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颱風近海加強情況並不多見。
  • 2019颱風米娜最新消息 會登陸哪裡時間地點更新
    這次颱風沒有冷空氣參與,是本體降雨,但如果路徑有偏差,會對降水的多寡帶來差異,依然有些變數。後期颱風可能去韓國,最後轉為溫帶氣旋,也多少影響日本。對中日韓交通影響,簡單給出一些,請認真看:  1、中國——臺灣重點30日,浙江重點1日-2日晨,上海重點1日晚-2日上午  (1)航班:  臺北:30日晨已經出現降雨,30日上午到中午風雨加大,延誤風險加大,下午到夜間航班可能大延誤或取消。1日午後逐漸恢復。1日晚上以及之後無憂。  溫州:1日晨-夜間,航班可能延誤或取消。2日以及之後無憂。
  • 7月份空臺期,8月份會有幾個颱風,看看1954年夏天發生了什麼
    7月份整整31天內,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沒有任何命名颱風形成。正常來說,通常在每年的7月,西北太平洋會進入到一個颱風鼎盛時期。但是,今年颱風的表現著實令人跌破眼鏡,連颱風胚胎也僅僅只有一個——91W。也就是說,在2號颱風鸚鵡之後,西北太平洋進入到一個漫長的「空臺期」(這邊小編和大家科普一個小知識,當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時,才會由,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不僅如此,隨著江淮氣旋出動,原本已北拾的副高受到打壓,被一下子打壓回熱帶洋面,下沉氣流將再次籠罩軍颱風孕育的地方。
  • 2019第18號颱風米娜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颱風米娜路徑走向圖
    關鍵還是看30日-1日副高位置。今年18號颱風「米娜」未來120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  2019颱風米娜最新消息衛星雲圖:第18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今天白天雲圖看,東海上的雲向西北移動,說明今天白天副高在西伸北抬
  • 颱風?未來福州天氣將……
    先不提遲遲沒蹤影的颱風,就連咱福建雨季都比常年晚了7天。往常這時候,本該是泡在綿延不絕的雨裡,除溼機和烘乾機一起上,今年卻過了一個好似秋天的春天。據統計,剛剛結束的4月,我市所有縣(市)區月雨量均屬顯著偏少,月日照時數除永泰顯著偏多,其他縣(市)區均屬異常偏多。
  • 除了颱風和副高,還有它們!
    汛期天氣的「控制者」雨帶南北擺動,高溫佔據「半壁江山」,在汛期變化多端的天氣背後,副熱帶高壓和颱風(熱帶氣旋系統)是公眾最熟悉的天氣系統家族「明星」成員。但事實上,這個家族十分龐大,還有溫帶氣旋、低渦、高空冷渦、低空切變線、低空急流、青藏高壓等眾多成員。
  • 13號颱風「玲玲」生成!還有多個颱風胚胎在路上!樂清開啟「倒水...
    今天上午今年第13號颱風「玲玲」正式獲編13號颱風「玲玲」生成今8時,颱風「玲玲」位於我國臺灣省鵝鑾鼻東南方向約910公裡的洋面上,熱帶風暴級(8級, 18米/秒),998百帕。它們分別是海南近海的颱風胚胎91W,南海中部的未編號颱風胚胎,菲律賓以東的13號颱風玲玲,波納佩島以西的颱風胚胎93W,以及最東邊的颱風胚胎14W。這幾個颱風胚胎都可能發展為颱風,其中南海雙颱風胚胎將在混戰之後合併,可能成為14號颱風劍魚。14W可能發展為15號颱風法茜。
  • 颱風為什麼會打轉,難道是因為迷了路?
    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颱風,大多產生於副熱帶高壓的南緣,通常沿著副熱帶高壓的外圍移動。以今年影響東北的颱風巴威為例,在它發展初期,副熱帶高壓穩定「環繞」在颱風的東側,巴威受到其西南氣流的影響,向東北移動(圖3)。當颱風強度不如副高時,颱風自然被副高「牽著鼻子走」。
  • 2019年17號颱風路徑實時發布系統 颱風塔巴登陸時間地點
    @weatherman_信欣:【17號颱風塔巴生成】今天下午日本氣象廳將臺灣東邊的低壓升級,17號颱風塔巴生成。這個颱風不登陸我國,22日前後可能從日本九州和韓國南部之間穿過或登陸。因為颱風西側有高空槽東移打擊大陸上的副高,後期在西風槽和東側單一副高引領下,路徑走出一個弧線。
  • 第13號颱風玲玲生成,名字競爭很激烈!還有5個颱風胚胎在路上
    目前西北太平洋真的是熱鬧得不行了現在共有五個颱風或颱風胚胎都來認識下吧!它們分別是海南近海的颱風胚胎91W,南海中部的未編號颱風胚胎,菲律賓以東的13號颱風玲玲,波納佩島以西的颱風胚胎93W,以及最東邊的颱風胚胎14W。這幾個颱風胚胎都可能發展為颱風,其中南海雙颱風胚胎將在混戰之後合併,可能成為14號颱風劍魚。14W可能發展為15號颱風法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