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的舞臺造型。受訪者供圖
用革命歌曲打倒帝國主義
唱中國革命歌曲的英國人伊恩·英格利斯(IainIngl i s)火了。從參加江西衛視的《中國紅歌會》到登上東方衛視的《中國達人秀》,伊恩的名氣在不斷遞增。現在,那個曾經「不喜歡一直在一個單位上班」的打工族,早已辭去了工作,專職歌唱事業。他有鐵桿的粉絲,也有不菲的身價。
《社會主義好》、《學習雷鋒好榜樣》、《紅星歌》……他鄉之人伊恩,帶著那些革命歌曲在中國奔波演出。這些歌曲在這個外國人的演繹下,顯得分外歡喜熱鬧。在百度貼吧裡,甚至有網友將其視為代表著「當代白求恩精神」的偶像。
新快報記者 劉子珩
「我愛你啦,我們分手吧,這些歌詞沒什麼內涵」
伊恩已經厭倦自己的生活被那些革命歌曲裹挾得東倒西歪。在清明節前一天的晚上,他和朋友們吃飯時,突然又有人提議道:「伊恩,要不你表演一個吧?」
伊恩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和朋友們聚會時有人會向他提出這個要求。這要求的出現常常是在氣氛上佳的時候,就會毫無徵兆地從某個人嘴裡蹦出來。
他們口中的「表演」,就是讓伊恩唱首偉大的革命歌曲,以使眾人一笑。「我不想表演,就是幾個朋友吃飯而已嘛。」伊恩吧嗒了幾下嘴,嘆著氣對記者說。
此時,這個經常配合著朋友們的英國人,已經來中國九年了,公開演唱革命歌曲也有三年時間。
2003年,在日本教書的伊恩在飛機上結識了重慶女孩兒餘燕鈴。一年後,交往甚好的兩人一起回到中國。餘燕鈴還記得,回國後的某天,伊恩突然對她唱起了一段熟悉的旋律:「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
伊恩在大學學習的是俄語和德語,按照他的規劃,自己的理想是成為聯合國的翻譯。而早在他十四歲初學俄語的時候,就已經從俄國老師那裡接觸到了大量的蘇聯革命歌曲,「自由的祖國,你無比光輝,各民族幸福的堅固堡壘!」青年時的這種隔空接觸使得他「對共產主義有好感」,他希望看到歌裡描繪的「公平公正的社會」。
《社會主義好》是伊恩學到的第一首中文歌。他不喜歡一般中文流行歌裡的小情小愛,「我愛你啦,我們分手吧,這些歌詞沒什麼內涵」。苦苦尋找下,一次在武漢旅遊時,伊恩終於從一家音像店帶了一張滿是中國革命歌曲的VCD回到日本,此後便跟著光碟學了起來。
這些歌曲大大滿足了伊恩的共產主義情懷。他直言自己喜歡歌詞裡歌頌的革命精神,以及那種昂揚向上的氛圍,「那是個光榮的時代」。
與餘燕鈴回到中國後,伊恩在蘇州的一家公司上班。在一次單位組織的外籍人士參加的中國文化演出中,伊恩唱起了那時自己僅會的有中國特色的歌曲:「反動派被打倒,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
知道毛澤東的紅寶書,
也知道雷鋒
伊恩真正被歌曲改變生活始於南昌。2006年,為紀念長徵勝利70周年,江西衛視全國首創,舉辦了以謳歌革命為主題的全國歌唱比賽《中國紅歌會》。2010年,已經定居海南的伊恩在朋友的鼓勵下,報名參加了當年比賽。
該屆比賽來到那片紅土地的外國選手並非伊恩一人,已知的還有來自加納的「黑鷹組合」,以及來自美國的楊海麗和唐伯虎。作為首批出現在紅歌會賽場上的外國選手,他們被統一稱為「紅老外」。
但明顯不同於其他人帶著新鮮感的生澀,此時的伊恩已經是個中國通。他不僅中文說得極為流利,而且還通過學唱經典革命歌曲,了解了它們背後所經歷的中國革命的歷史。他知道毛澤東的紅寶書,也知道雷鋒的故事。
為了取得更好的舞臺效果,也為了能贏得更好的名次,伊恩精心設計了自己的演唱形式。於是,他出現在一片紅星閃閃的背景屏幕下,穿著紅軍服,拿著《毛澤東選集》,做著樣板戲與革命畫報裡誇張的動作,用依然帶著口音的中文唱道:「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
接下來的故事便不算意外了:在其他外國選手一一被淘汰的時候,伊恩卻一路高歌向前,120進50,50進30,30進20,20進10……
主持們把伊恩當做一個調節氣氛的按鈕,在需要活躍的時候,就會和伊恩搭話。一次評委表決前,主持人廖傑問道:「雄赳赳氣昂昂是怎麼表現?」伊恩面容嚴肅,直挺腰杆,一板一眼地做著原地踏步。「那打敗了敵人怎麼表現?」伊恩又像京劇演員一樣高高抬起左腳的腳跟,狠狠踏向地面,仿佛那裡會出現畫報上被踩扁的反動派。觀眾席裡笑聲掌聲一片。
異國友人、風趣幽默、態度認真、紅心一顆,主持們調侃他,觀眾們喜歡他,評委們也愛護他。
評委牟玄甫簡單明了地表明了態度:「伊恩雖然在演唱方面和專業的選手比有很大差距,但他的舞臺表現力很強。」
回國不唱革命歌曲
伊恩最終獲得了第五名的成績。伴隨著曝光度的不斷增多,伊恩再也回不到之前的生活中去了。
他開始頻繁出現在全國各地,做活動、搞演出。
首先是擔任2011年江西省旅遊推廣大使。2011年1月24日,在該年度江西旅遊工作會議上,伊恩作為歌唱表演者出現在會場。發言時,這個已經通曉中國文化禮儀的外國人表示,自己非常喜歡江西。在場的一位領導聽到後十分高興,當即表態,既然伊恩有這個想法,那就讓他做個推廣大使吧。
「其實我是第一個在江西做旅遊推廣大使的人,他們也根本不知道怎麼去操作。」後來按照慣例,伊恩參加了一個儀式,領導把證書交給他,然後是媒體拍照。
伊恩以這個身份,與江西省旅遊局去到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杭州西湖等地推廣江西旅遊。通常他的固定節目就是唱一支革命歌曲,以彰顯江西具有「紅色旅遊」的特質,「完了就沒事了」。
之後擔任的九江旅遊推廣大使也是類似的情況,在領導任命之後,就沒了下文。
但最重要的還是各地的官方活動。因為特殊的身份,伊恩開始不斷地被各地政府邀請,有時候是唱唱歌,有時候是出席一個活動儀式。比如去年的7月份,他在江西景德鎮參加「重走紅星路」的活動時,擔任的是紅軍軍旗手。一隊人穿著紅軍軍裝,他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演出密集度高的那段時間,伊恩辭去了原來三亞一家酒店管理的工作,一些商業演出能為他帶來滿意的收入。
他也對中國的政治非常關心,知道建國60周年、建黨90周年、十八大、兩會以及政府的主要人事調整,「那必須的。」他說。
但是回英國的時候,伊恩很少把中國的革命歌曲唱給家人和朋友們聽,他知道,他們不會對這個感興趣,因為就連英國本土那些歌頌「偉大的日不落帝國」的歌都沒有人在意。在英國,伊恩接觸更多的音樂是披頭四和鮑勃·迪倫他們用現實主義去反思現代社會的痛楚,得到了全世界的崇拜。
2011年,伊恩去往重慶演出,不久與餘燕鈴舉行婚禮。在中國生活了快十年,如今他正在申請中國的綠卡。這個英國人很喜歡中國的生活,也很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在中國受歡迎:「我知道,我滿足了一定政治上的需求。」
還是在2011年,在做客《魯豫有約》時,伊恩曾說,自己把唱革命歌曲作為事業。但現實的變化卻比他預想的快得多。如今他告訴記者,和以前相比演出大幅減少了,地方政府不再有那麼多邀請,「客源沒了」。
他已經投資了南昌的一位朋友經營的傳媒公司。在原來的事業開始的地方,他將要開始新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