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PDCA,你還學什麼高效工作?

2020-12-11 婉君不走瓊瑤風

上世紀80年代,日本豐田公司憑藉美國高管戴明先生的PDCA工作法,一舉成為全球汽車巨頭,PDCA工作法也從此風靡全球。

簡單來說,PDCA工作法是一套完整的任務實施循環,從任務制定到執行反饋,有序而高效。

P——Plan(計劃)

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

D——Do(執行)

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方法、方案和計劃布局;再根據設計和布局,進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C——Check(檢查)

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A——Action(處理)

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予以標準化;對於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視。對於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舉個例子,如果你需要在部門內部組織一次小規模的培訓,那麼計劃P指的就是培訓時間、培訓場地、參與人員和培訓內容等。光知道這些還不夠,你還需要在計劃中加入一些細節,比如需要提前多久進行通知,會場內是否需要投影設備等。

高效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列出儘可能完善的工作計劃,作為下一步行動的指導。

只有計劃不執行,無異於紙上談兵。在列出計劃後,你就需要對照著任務清單一步步執行。執行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狀況,而面對這些突發事件,就需要你遵循工作目標重新調整計劃,排除萬難靠近目標。

比如,公司裡唯一一個大小合適的會議室已經被提前預定了,此時計劃難以推進,你該怎麼辦?僵在原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此時就需要急中生智,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有了,到樓下咖啡廳開會,或者延遲一小時再開會,這些不都是可行的解決辦法嗎?

高效工作的第二步,就是在認真執行計劃的工作中,積極應對突發狀況。

普通人在執行過後就草草收尾,白白浪費了一次積累經驗的大好機會。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即便是順利完成的工作,也一定有值得總結和提升的地方。

比如培訓雖然順利完成了,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記住了呢?是否需要把培訓內容整理成文字版分發給大家呢?另外,在這一次預定會議室的環節出現的問題,下一次該如何避免?是不是需要提前進行籌備?

高效工作的第三步,就是在任務完成後進行檢查,回顧反思,總結經驗。

PDCA工作法的最後一步,就是要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優化處理,提煉出一套完善的執行方案,並帶入下一輪工作中。

比如,在總結完本次培訓組織中的經驗、教訓之後,就可以整理出一套培訓管理流程,詳細地列出籌備一場培訓需要注意的問題。在下一場培訓開始前,我們就可以搬出這套流程,對照上面的步驟來安排工作。

高效工作的第四步,就是提煉出一套值得傳承的工作方案,帶入下一輪PDCA中。

PDCA工作法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並不是將我們的日常工作拆成凌亂的碎片,而是像鏈條一樣,一環套一環,為你構建出一套成熟的個人工作體系。

不僅如此,PDCA工作法還適用於團隊工作,甚至是公司管理。正如前文提到的豐田公司一樣,通過科學的任務管理思路,提升整個體制的工作效率。

通過PDCA工作法,我們就能儘可能避免重複犯錯,持續地穩步提升!

END.

相關焦點

  • 百度、華為、小米 都在用的PDCA工作法到底有多高效?
    A還要求對本輪PDC的過程進行全面回顧,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發現問題,避免再次犯錯。5W1H是描述一項工作任務的基本模型,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對象(What):工作任務是什麼。 原因(Why):做這件事的意義是什麼。 時間(When):什麼時間開始,什麼時間結束。 地點(Where):在什麼地方進行。
  • 化學教材教法:化學教學運用pdca工作法嘗試
    化學教材教法:化學教學運用pdca工作法嘗試 http://www.hteacher.net2011-09-30 10:51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你不知道學什麼,往往是因為你學的太少了。
    微信裡面也常有朋友說想要改變現在混沌的情況,但不知道要怎麼做。這種「我想學/改變/提高,但請你告訴我要學什麼/改變/提高什麼」的問題還真不少。很多人雖然做的是辦公室工作,但離開學校就不會自主學習了。因為學的太少了,反而不知道要學什麼。
  • 學會PDCA戴明循環,讓你的工作更高效
    在這步最後必須確定您的任務在團隊中,每一個人,誰在什麼時間,完成什麼事情,這是第一個計劃。其次是行動。採取行動,根據資源,通過行動去執行落實上一步計劃中的任務。例如可以使用手帳、清單、桌面時鐘等等時間工具去做好這一步。
  • 高效清單工作法,讓你的工作更高效
    01一份高效的待辦事項清單有什麼用?1、掌控工作的進程待辦事項清單可以清晰地告訴你需要做什麼,以及哪些任務需要優先,哪些任務可以置後,通過任務順序的調整,掌控工作的進程,讓工作盡然有序。2、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工作任何一項任務都是需要設置截止日期的,這能幫助你合理地為任務配置時間,確保任務能夠按時完成。
  • SWOT、PDCA、SMART……這些對你絕對有用!
    1今天,認證君為各位推薦讓你的效率提升10倍的7個人生工具,很多方法,其實也是管理工具。意義:每一項工作,都是一個pdca循環,都需要計劃、實施、檢查結果,並進一步進行改進,同時進入下一個循環,只有在日積月累的漸進改善中,才可能會有質的飛躍,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項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 什麼才是高效的工作?
    職場0014 什麼才是高效的工作?很多新人,在進入職場後,會主動的去做一些事情,這是好事,但工作如何安排,也是需要技巧的。今天和尚哥就來跟大家聊聊關於工作如何安排才能提高效率的問題。經理很生氣,說:「那你什麼時候可以給我?」小王說:「最近手上事情特別多,時間有點不夠用,這樣,我今天加班,爭取把它做出來。」經理說:「好,我給你截止時間,明天上午九點,我要看到它在我辦公桌上,再出問題,我就要罰你。」從這個小場景來分析,首先,經理對助理小王的工作是很不滿意的 ;其次,小王的工作真的就這麼忙嗎?
  • SWOT、PDCA、SMART...這些對你絕對有用!
    意義:每一項工作,都是一個pdca循環,都需要計劃、實施、檢查結果,並進一步進行改進,同時進入下一個循環,只有在日積月累的漸進改善中,才可能會有質的飛躍,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項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三、6W2H法What:工作的內容和達成的目標;Why:做這項工作的原因;Who:參加這項工作的具體人員,以及負責人;When:在什麼時間、什麼時間段進行工作;Where:工作發生的地點 ;Which:哪一種方法或途徑
  • 高效工作指南·動力篇
    而我只是圍繞「高效」這個主題做了整合梳理。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界定一下「工作」這個概念。通常一提到工作,我們的第一反應是「上班」,「高效工作指南」這個系列中的工作並不完全等同於上班,而是指「我們為取得某個成就所做出的努力」,包括了上班、學習、讀書、寫作等等。
  • 學了這麼久英語,你可能還不知道的真相
    我們都知道,學英語最基礎的就是背單詞。那我們通常都怎麼背呢?
  • 製作【PDCA管理循環】思維導圖的過程
         【PDCA管理循環】是很多人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一個管理流程工具,可以說,每一項工作,都是一個pdca循環,都需要計劃、實施、檢查結果,並進一步進行改進,同時進入下一個循環,只有在日積月累的漸進改善中,才可能會有質的飛躍,才可能取得完善每一項工作,完善自己的人生。
  • 找工作半個月了,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怎麼辦?
    我記得當初畢業後,工作半年,共跳槽3次。第一份工作,嫌工作地點遠了,辭了,第二份工作,因為要上夜班,受不了,辭了,第三份工作,因為老闆太摳,看不順眼,辭了。後來,我也乾脆不找工作了,其實,是心裡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也不知道能做什麼。
  • 你竟然還不知道這個學習方法?開發右腦,高效學習
    開發右腦以後它會激勵你的左腦更有效的吸收。」眾所周知 ,右腦的記憶速度是左腦的100萬倍,信息存儲量是左腦的100萬倍,反應速度比左腦快千分之四秒。 並且我們所知道的天才,愛因斯坦、達文西、貝多芬、愛迪生、牛頓等等,科學家、藝術家、發明家、政治家,他們的右腦能力都是超過常人的。
  • 高效溝通的本質:你說了什麼不重要,別人聽到了什麼才重要
    因此,高效溝通的本質在於「你說了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別人聽到了什麼。」那想做到高效溝通,具體怎麼操作呢?這主要與你的大腦結構有關,人的大腦都容易遺忘且比較懶惰,在緊張情況下更容易受到影響,就像我們常說的大腦一片空白。人的大腦都喜歡簡潔,有邏輯性的東西。如果我們不提前做準備,很有可能在溝通過程中忘記自己要表達什麼,表述時邏輯不清楚導致讓對方很反感等情況出現。
  • 你要的高效人生從搞定PDCA開始
    鄭重強調—— 今天分享的內容趣味性會差那麼一丟丟~ 但是分量比愚公移的那座山還重! 所以各位小可愛請系好安全帶......
  • 你還指望自己變成超人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嗎?其實不然,忍者更高效
    最近發現無論做什麼事都是有底層邏輯的,包括工作效率也不例外。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控制工作效率和結果,只是因為太多瑣事幹擾我們的正常工作了。每天坐在辦公室,我們總會有接不完的電話、開不完的工作會議、見不完的客戶,當稍為閒點的時候,又會想著去看看微信或者刷一下微博。
  • 工具集錦 | SWOT、PDCA、6W2H、SMART、WBS、時間四象限、二八原則
    今天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一些經典工具,不僅可以用在工作管理上,也是人生自我管理的好工具,可以經常回顧,學而時習之。
  • 為什麼你的時間總是不夠用?高效工作法,送給即將復工的你
    我回道:每位寶媽都不容易,你在繁忙的生活當中,還抽出時間來學習,提升自己,光這一點就已經超越90%的人了。你唯一缺的就是「時間商」。每天腦袋裡都是各種工作,連做夢都是夢見工作,天天如此,我真的好煩,我怕自己又忘記了什麼重要的事情沒有做……我一看,就知道他患的是時間管理當中的焦慮症。
  • 求職面試:不知道找什麼工作?
    不知道要找什麼樣的工作,大概是做職業諮詢師這些年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之一了。無論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工作多年,因厭倦或突然被裁員而面臨轉行的職場人,那種站在橋上看著橋下不息的車流卻不知自己該何去何從,看著路旁看不到頭的林立高樓,卻沒有一個小小工位屬於自己的感覺,實在太難受了。但這個時代,卻偏偏是個始終在震蕩的時代,一個瞬息萬變,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