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學英語最基礎的就是背單詞。那我們通常都怎麼背呢?拿下面的單詞來說,大部分人應該都是把英語和中文對應,念一次gale,就念一次"大風",念一次yolk,再念一次"蛋黃"。如果我們想不起某個單詞的中文,就不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方法或許是錯的?
· 什麼才是正確的方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玩個遊戲吧。請完成下面相應的動作:
·想起一隻羊
·想起一張桌子
·想起一片森林
·想起ash
提到羊、桌子、森林時,你的腦海中是不是出現了對應的圖像?可能還有一連串其他的記憶:顏色、聲音……但提到ash,大部分人立刻會先翻譯成中文。
這說明,我們長期以來都在通過"翻譯"背單詞。但很多人並沒意識到,這樣反而會加大我們記憶的難度。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大腦在存儲圖像時比文字更加高效。在語言學習中,有一個概念叫"外語思維",就是說把讀音與圖像建立聯繫,而不經過另一個語言的翻譯。比如,提到ash,我們的腦海中應該浮現ash的畫面,而並不是像現在這樣想起"灰燼"兩個字。
· 外語思維是與生俱來的
其實我們嬰兒時期學習語言正是利用了這種"外語思維"。
嬰兒學習語言時什麼語言都不懂。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第二語言的時候根本不需要以第一語言為基礎。但很多人對於這個道理並不安心,這表現在,你想不起一個單詞的中文就會覺得不踏實。
那嬰兒為什麼能學會語言?因為我們的大腦有一種本能,就是把"概念"和"情景"建立聯繫。比如,父母每次都會一邊拍手一邊對我們說"拍手",當下一次我們聽到"拍手"這個詞語時,就能明白它的意思。
· 重拾外語思維,把單詞黏在記憶裡
那如何來建立自己的外語思維呢?網上有本叫做《象形9000》的單詞書,它是這樣做的:
它利用象形的方式,把「概念」和「情景」建立聯繫。
這樣記單詞,就像你小時候學習漢語。你聽到「蛋黃」,就能想到蛋黃的樣子,接著就能從語音中辨別它。
這種「外語思維」是絕對必要的,我們不能指望在和別人交流的同時,還能有時間在腦子裡把英語翻譯成中文。我們面對的關鍵問題是要去建立外語思維。
所以,如果你想要學好英語,不妨試試用《象形9000》的方法來背單詞,重塑自己的外語思維,讓學英語更輕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淘寶、天貓搜索「象形9000」,選擇銷量最高的店,就能買到這本書的正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