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招的時候,我自己也聽過非常多的講座或者宣講,也會在應屆生論壇上看很多過去的面經,最怕的就是看到「學歷門檻」、「實習偏好」,這種信息攝入的多了潛移默化就會緊張,就會以為自己肯定沒戲了,或者有時候就會打擊自己的積極性,把大把寶貴的準備時間花在了糾結我不是211會不會直接被刷掉上,而不是好好用心去準備,所以希望大家千萬不要太擔心這一點,P&G不是用機器篩選簡歷的,都是HR小哥哥小姐姐親自認真地去篩選的,大家儘管自信得投遞就好,千萬別糾結~
我感覺我自己的存在就是給大家最好的信心,雙非學歷,又沒有任何快消行業的經歷和實習,但最後憑藉自己的努力和表現贏得了P&G的認可,所以大家也都Okay的,最重要的是有信心和一絲不苟的準備。
這裡面有幾個需要注意的非技術點哈大家可以稍微記一下哈。首先是一個人只能註冊一個帳號,得和身份證/護照號一一對應,一旦投遞做完OT結果沒有收到上傳簡歷的邀請的話,在接下來的一年內都無法再次投遞,所以請考慮好投遞時間,尤其是春招想投遞實習生的小夥伴們,P&G的實習生和全職是在同一個招聘體系下的。
第二個非技術點是P&G和大部分公司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是先做網測,再傳簡歷,當時我自己就覺得這個流程特別棒,因為它特別為申請者考慮。很多其他公司,傳了簡歷之後,就會糾結要不要好好花很多時間去準備OT,因為不知道簡歷能不能通過。P&G的流程讓基本上所有申請者都可以免去這些憂慮和糾結。當然了,好好準備OT是很有必要的。
第三個,P&G的面試一直都是採取的傳統的單面形式,現在大多數公司都已經轉向了小組面試,也就是時下最流行的case面,而P&G仍然堅信自己以行為面試為主的單面。單面的話,勢必會有更多的細節和近距離交流交互的機會,所以小夥伴們在準備的時候,需要多下功夫。
認真研究過流程的童鞋們肯定會發現,基本上所有的招聘都是「串聯」的。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前一個環節,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只有通過所有環節,才能最終斬獲Offer. 不可謂不殘酷!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那就是冷冷的一封拒信(或者是默拒,更加悽慘)。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網申這一個環節,尤其是P&G這種人工認真去看大家網申內容的良心企業,對於每一個填上去的漢字或者單詞,都應該好好斟酌。
具體到做法上,我自己的話是先在word文檔裡把所有需要的內容先碼好,然後再進行篩選,有些內容下有字數限制的,有些需要填入相關性最高的,還有根據每個崗位的JD進行修改潤色的,把這些所有的內容修改之後,再一點點複製進網申頁面。
網申的兩個tips: 1. 好好梳理、篩選自己過去的經歷,選擇相關性最高的,精簡潤色語言;
2. 千萬別怕麻煩、千萬別嫌花時間久,磨刀不誤砍柴工。
P&G的崗位也是需要大家提前了解的,因為它的名字和很多其他公司的崗位是有一定出入的,就比如傳統的市場部在P&G叫brand management或者品牌管理,而傳統的銷售部在P&G則叫Customer Business Development或客戶生意發展部,又或者CMK和BRM的區別是什麼,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地點在哪裡,這些都是需要大家提前去了解的,內容過多,就不在這裡詳細敘述了,有興趣的可以私信。
BTW, 時間久遠,我有點忘記cover letter是在網申階段提交的,還是在提交簡歷的階段。Either way, 還是想多說一句,cover letter是你向HR轉述你殷切加入P&G的最好機會,而不是在CV寶貴的篇幅上。想我在本科時,年少天真,根本不知道cover letter是什麼,到英國上求職課的時候才仔仔細細得跟著老師學習了cover letter的寫法和作用,所以你要是現在才知道也不晚,好好準備一封沒有語法錯誤、情感真切、內容詳實的cover letter,能為你的網申加分不少。
網測的話,去年秋招寶潔換了新的形式,加入了遊戲性質的測評,說是遊戲,但千萬不要把它當作遊戲去做,否則P&G就把你當作遊戲了。為什麼呢,遊戲測評裡評判的是你的能力,就說管道題吧,它需要縝密的推理和很強的抗壓能力,再說後面的加減乘除,也是快速處理信息的能力,後面的記憶題考量的不僅僅是記憶力,還有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
所以,一定要好好準備之後再去做網測,具體怎麼做我就不在這兒明說了,但當今是一個資訊時代,搜集信息,總結方法,這個方法在我自己整個秋招裡是百試不爽,基本上所有的秋招網測我都通過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管道題,其實就是一個數字和圖片的轉換,而且做的是選擇題。我自己的方法就是,先歸納總結規律,一共把所有題型歸納成四五種情況,總結出每一種情況的最快解法,然後自己出題給自己練習,熟練之後再去做OT。還記得當時一張紙的規律,還造福了好多個朋友。
性格測試什麼的,我覺得沒有什麼好多說的,千萬別自以為什麼特質是好的,如實填就好。
一般OT結束後很快就能收到結果郵件,如果收到的是讓你上傳簡歷,那就恭喜你已經通過OT啦也可以把OT所有的內容拋之腦後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才是完成了千裡長徵的第一步,或者說真正的競爭現在才算開始。
簡歷的話,要展開說有好幾頁需要注意的事項,我自己秋招的感受就是,硬生生得把自己逼成了一個修改簡歷的專家,因為每申請一個公司就要修改一次簡歷,每一個不同的工作崗位就要根據JD去修改相應的內容。在這裡,就稍微跟大家分享一些最重要的心得吧,若真有具體的想討論的可以私信。
首先,簡歷篇幅不要超過一頁,精簡內容,突出相關性最大的內容。
再者,簡歷和新聞寫作一樣,是一個invertedpyramid, 也就是說越上端的篇幅越重要。
再次,簡歷不是堆積經歷,更重要的是怎麼做,做了什麼,取得了什麼成績。
最後,簡歷要美觀,要整潔,大到字體排版,小到空格符號。
這些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都要做到卻難上加難,相信我,真的不是開玩笑。我自己的第一版簡歷,我現在回去看,也是漏洞百出,後來不斷地找人修改提建議,包括自己也不斷去琢磨,才慢慢地完善,希望大家不要怕麻煩,簡歷是真正的敲門磚,也是後面成功面試的基礎。
先說語言。我個人的話,一面全中文,二面全英文(因為二面有外國面試官)。有時候,會經常看到大家擔心自己英語到底夠不夠的上P&G,其實這也沒有辦法、也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具體的標杆,P&G的師兄師姐也一直都在說只要能夠日常溝通就好。之前在offer party的時候,也有好多小夥伴坦言在英文面試的時候得靠中國面試官幫忙翻譯才得以過關。所以,大家也別過於執著於這一點,因為英語也不是短時間突擊可以帶來質的飛躍的,再者,面試官都特別nice,他們不會因為這個而過於為難你。
雖然心態上要對英語自信,但我強烈建議做好語言上的準備,而不是說純粹當場去靠天吃飯。比如,自我介紹強烈建議準備雙語版本,最好能準備1min和3min的兩個版本四個自我介紹以應對不同的情況,再者,建議把幾個自己要講的主要事跡用英文過幾遍,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寫一寫列一列框架。還有一個小tip, 大家可以找英語靠譜的同學,多幫你模擬模擬,用英文追問細節,相信我,這個絕對是很好的一個方法。
英語這種東西,雖然大家都從小學開始學了十多年,但往往說的用的機會有限,真的壓力一大很容易頭腦空白。最重要的是,一緊張,本來挺簡單的一件事一句話能說清的,偏偏用英文能囉裡囉唆說好幾分鐘,可能最後面試官還聽得雲裡霧裡的。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太擔心語言,說不定你英語還比面試官要好呢~~~
再來看內容,P&G的面試形式一直以來都是以寶潔八大問為框架然後延伸,看起來非常死板固定,但其中的變化卻是非常多的,因為往往看似很簡單的追問到後來都成了對細節的靈魂拷問。
我還記得我當時因為沒有拿得出手的實習經歷,主要還是focus在我校內的一些經歷,初面的時候,一個領導者的例子,足足交流了二十多分鐘,各種細節、各種辦活動的計劃以及教訓,都被放到檯面上來討論。二面的時候,又是同一個例子,不過換成了英文。但有趣的是,不同的面試官關注的點完全不同,他們追問的方向也完全不同。
這裡的話,我覺得大家沒有必要相信很多所謂秋招培訓機構的套路,面試官更想聽到的是真實的經歷和你的思考。我自己曾經聽過一節培訓機構的面試思路拓展課,當時聽完的感覺是「TMD講得太有道理了」,但是當我自己想把它講的那些用到面試的時候,我發現過於複雜反而會使我講的東西非常不真實。所以,我想給大家幾個我自己覺得比較重要的tips.
一、 梳理自己過去的經歷,不要放過任何一點有意義的細節,然後選出幾個重點的例子再進行細節的熟悉。
二、 八大問絕不是八個獨立的問題。最理想的情況下,你有兩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能回答八大問裡面的八個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很多時候面試官需要考察八個點,但他不會問你八個問題,那也太沒有難度了。打個比方,他以領導者的例子開頭,然後問你在這個例子中有沒有自己的創新,又問你這個創新組員不同意怎麼辦,最後又問你在這個例子中你有沒有遇到同時面臨多個DDL的情況。希望這麼說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所有例子都得面面俱到,但千萬不要為了回答「八大問」而回答「八大問」。
三、 面試是雙向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整個面試,你一直是以被動回答問題的姿態去完成的話,那肯定比較危險了。最理想的狀態是,相互交流。面試官也是比你大不了多少的年輕人,肯定希望輕鬆愉快地了解你,所以剛進去奠定整個面試的氛圍是很重要的。P&G的面試官在後期挑選new hire的時候對自己選進來的人有優先選擇權,換言之,面試官招的是他以後要一塊工作的人,那麼誰不想找個容易相處的有趣的人呢?千萬不要背!
四、 永遠記著要說「我」。雖然大多數活動我們都是在一個團隊中去完成的,但一定要強調你在其中的貢獻。
當然了,能說的點真的很多很多,大家如果有想了解更多的,可以留言。但不管怎麼說,充分的準備和不斷的模擬練習是最關鍵的,希望大家能找一個靠譜的隊友~~
還記得當時面試完,面試官讓我回休息室,我回到休息室的沙發上,剛解下領帶準備鬆口氣,當時也沒抱太大希望,只是覺得完成了一個任務,算是一次非常好的體驗。結果,聯絡員小哥哥和我說,面試官發現還有三個方面的問題沒問到,要再去考察一下。真的是心態爆炸!都聊了四十多分鐘了還有三個方面沒問到= = 結果剛進房間,面試官拿著攝像機,讓我坐下,一本正經得把offer遞到了我手上,大腦一片空白。其實我的秋招,在那一個瞬間就已經結束了。
現在回憶起來,秋招是一個非常漫長和煎熬的過程。P&G的招聘過程是我所有投遞公司中最棒的,這也讓我相信它對於員工是重視負責的,我也希望各位小夥伴們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加入到P&G這一個大家庭中!祝大家好運!Best Wis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