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三環有三種翻譯 網友呼籲規範統一交通標識

2020-12-12 東南網

暈!福州三環有三種翻譯

網友呼籲規範統一交通標識

東南網10月31日訊(本網記者 顏財斌)「路名的翻譯沒有統一標準嗎?一個三環看見3種翻譯了。」近日,福州網友「天天Plus」微博反映,福州三環路多個交通指示牌上對「三環」的翻譯並不統一。對此,許多網友和專家認為,路牌標識是城市的形象和窗口,應該規範、統一路牌標識。

三環路琴亭高架橋附近的交通指示牌

三環路上的交通指示牌

位於二環路上的交通指示牌

「三環」標識牌出現多種翻譯

30日中午,記者從福州二環路經五四北琴亭高架橋上三環路不久後看到,一塊綠色交通指示牌橫跨在道路上方,其中對「三環(金山)」的英語標識是「3Rd Ring Expwy(Jinshan)」。然而,當記者沿三環路來到淮安出口附近時又看到,交通指示牌上對「三環快速」的英語標識為「Sanhuan Thrwy」。而在二環路龍腰高架橋下記者還發現,該處對於「三環路」的英語標識則為「Sanhuan Rd」。

此外記者還發現,在三環路上指向淮安方向的一塊標識牌上,對「三環輔路」的英文標識為「Sanhuan Side Rd」,而在北三環路上一塊指向登雲路的標識牌上,同為「三環輔路」的英文標識則為「3RdRing VoeuxRd」。

對此現象,許多網友認為,路牌標識是城市的形象和窗口,應該規範、統一路牌標識,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也方便外地遊客和本地市民出行。網友「學生街刺客」在微博中調侃道:「第一種翻譯給一環內居民看的;第二種翻譯給二環內居民看的;第三種就是給三環內居民的啦。」而網友「虎糾新聞姐」則表示,路標翻譯能否有個標準?

翻譯雖準確還需要更規範

就該道路英譯問題記者諮詢了福建省翻譯協會,該協會工作人員表示,以上指示牌對於「三環路」的翻譯都沒有明顯的錯誤,但是這些單詞都是採用縮寫的方式表達,可能與標識牌上的書寫空間不大有關係。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李瑾程老師也表示,Sanhuan Thrwy」與「3Rd Ring Expwy」都可以看出是表示三環道路的意思,但是前者用「Sanhuan」表述地名會相對比較準確,後者表述方式則顯得比較生硬。

對此,福州市民政局區劃地名處則認為,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中國地名應以漢語拼音作為國際標準,即在道路名稱翻譯時必須使用統一規範的漢語拼音,「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歡迎網友登錄論壇(bbs.fjsen.com)參與討論。

東南網新聞爆料方式:電話:0591-87095403;QQ:2410610526;東南網微信/微博;福建第一社區「有料時時報」版塊。

相關焦點

  • 委員建言|長江大橋有3種翻譯?南京規範地名導向標識
    此外,這塊路牌上字母的大小也不統一。由於「瑞金路」的拼音較少,空間寬鬆得多。這就造成「瑞金路」的拼音路名比其它路名要「壯」一點。【委員反映】長江大橋竟有三種翻譯比如,長江大橋就有三種叫法:有的翻譯成「Changjiang River Bridge」,有的翻譯成「Yangtze River Bridge」,有的直接使用漢語拼音「CHANGJIANG DAQIAO」。比如,浦鎮大街也有兩種標註。有的路牌上是「PUZHEN DAJIE」,有的是「PU ZHEN Street」。字母大小寫、英文翻譯混用、空格間隙也不一樣。
  • 深圳公布公共標識英文翻譯規則 將統一更新
    近年來錯誤乃至可笑的公共場所雙語標誌屢屢被媒體曝光,面對公示語翻譯無標準、使用無規範、參考無依據、應用無對照、城市形象受損的宿弊,市委市政府2007年明確將在全市統一採用中英文雙語標識,後來提出要確保在2011年深圳大運會舉辦之前完成全市主要城市道路和公共場所標識的設置和整改、完善、統一與規範。
  • 「大雁塔」譯成「野鵝塔」 公共標識翻譯屢現烏龍
    同一塊交通指示牌上,「路」的翻譯卻有拼音和英文兩種方式10月27日,Facebook(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在臉書上曬了一張在大雁塔祈福的照片,然而臉書一發出就引起了網友的一番熱議,原來,細心的網友發現,在扎克伯格臉書裡提到的「WildGoosePagoda」,如果直譯成漢語,應該是「野鵝塔」而不是「大雁塔」,所以不少網友都吐槽
  • 廈門雙語路牌標識用拼音 建議規範統一公共標識
    民進廈門市委提案建議,規範公共標識,推動廈門國際化晨報記者 郭欽轉廈門的很多雙語路牌,英文部分其實是漢語拼音,這樣的標識算規範嗎?除了讓外國友人難以理解以外,一些路名的譯法還不統一。記者走訪發現,廈門島內很大一部分道路標牌直接使用拼音「LU」作為「路」的英語翻譯。而在金尚路、蓮前路行車道上方的一些藍色道路標牌,卻使用了「Rd」的寫法。同一個城市同一條路的翻譯,出現了不同的用法。民進廈門市委的提案中指出,目前廈門的不少公共標牌,翻譯錯誤、漏譯、譯法不統一等較為常見。
  • 福州三環路三個英文名 專家:譯名不統一易誤導
    >)記者 練仁福/文 毛朝青/圖) 「福州就一條三環路,可交通指示牌上,『三環路』卻有好幾個英文名,這要是老外開車,肯定得被繞暈!」昨日,福州市民阮先生向本報熱線968111反映,三環沿線,不同路段的交通指示牌上,對「三環路」的翻譯也不同,易造成誤導,也影響福州的城市形象,望有關部門儘早統一譯名。主路三個英文名,輔路也有兩個SanhuanRd?3RdRingEx⁃pwy?還是SanhuanThrwy?
  • 公共標識英文翻譯雷人 代表建議規範"中式英語"
    對此,省人大代表崔太平在今年「兩會」上建議,出臺中英文公共用語規範,由政府採購,推廣給各個機構使用。  east被拼成esat,孵化園被譯成「母雞孵蛋的地方」……對於成都一些公共標識上的這些雷人英文翻譯,別說外國人看了會頭暈,連略懂英文的中國人看了,也感到很無語。對此,省人大代表崔太平在今年「兩會」上建議,出臺中英文公共用語規範,由政府採購,推廣給各個機構使用。
  • 北京出臺公共場所標識翻譯標準規範英文路標
    景區、商場、博物館等名稱也將有規範標準權威發布市民講外語活動辦公室  晨報訊(記者韓娜)「清華大學」和「清華南路」中「清華」的英語譯法是不同的,前者為「Tsinghua」,而後者是「QINGHUA」。
  • 數千萬元更新三環內交通英語標識
    本報訊(記者林靖)本報10月24日刊登了有關北京街頭錯誤的英文標識的報導後,記者從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了解到,三環路以內所有譯文不統一、不規範的道路交通雙語標識將於明年6月前更換完畢,三環路以外的不規範英文交通標誌也將在2007年底全部換新。
  • 北京公廁標識不統一,晚上找著挺費勁!市民呼籲能否規範?
    不同胡同裡,公廁外部標識不一;相距一公裡,指引牌英文不統一;夜間指引牌不亮,只能「借」機動車反射的光才夠顯眼……2019年12月,本報刊發了《公廁「體檢」報告 這些「小病」要治》的報導引發討論。有市民反映,公廁還有一些細節需要進一步完善。
  • 農業農村部規範統一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和《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要求,為進一步做好全國高標準農田宣傳,統一規範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和公示牌,受農田建設管理司委託,農業農村部工程建設服務中心承擔了《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和公示牌技術要求和規範研究》工作並順利完成任務。
  • 蹩腳英語頻現濟南街頭 專家呼籲統一路牌地名規範
    [提要]如今,濟南很多公共場所都啟用了雙語標識,不過最近記者發現,一些「不規範和錯誤的英語標識」讓人難堪。 據山東衛視《早安山東》報導,如今,濟南很多公共場所都啟用了雙語標識,不過最近記者發現,一些「不規範和錯誤的英語標識」讓人難堪。
  • 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仍需規範:同一意思三種翻譯 好像都沒錯?
    上午九點半,柯馬凱(Michael Crook)第無數次開車經過西長安街,但他還是會注意道路交通標誌牌上的英文、拼音和大小寫是不是正確、符合規範。「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柯馬凱是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專家顧問團的專家,他的父母是著名的國際友人戴維與伊莎白·柯魯克夫婦, 50年代在北京出生後,他目睹了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的變遷。「50年代的問題是沒有標識,有了之後剛開始質量比較差甚至有誤導性,本意是這邊危險,指示成了這邊請;誤導克服之後是鬧笑話,小心地滑翻譯成了小心翼翼地滑,誰看了也不會真的去滑一下試試,但就是笑話。還有一些菜名,直譯其實很不雅。」
  • 地鐵奧體中心站有三種譯文?
    南京地鐵:將統一換為「OLYMPIC STADIUM」昨天上午,市民張先生撥打本報熱線電話反映,春節期間,他陪同從外地來寧過年的表弟乘坐地鐵十號線,發現奧體中心站的站臺、列車、站廳內標識信息,對「奧體中心」的英語翻譯有三種不同譯法
  • 公共場所英文標識統一標準
    首部《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南》發布公共場所英文標識統一標準本報訊(記者胡楠 通訊員劉自強 胡信)「會合點」翻譯成「Meeting Ponit」,這種中式英語讓老外都犯暈(本報2012年2月11日曾報導)
  • 武漢將統一公共場所英文標識 公廁譯為Toilet
    全市公共場所標識將統一「漢譯英」交通指示牌「大街」不能叫「DA JIE」 「公共廁所」要譯成「Toilet」 本報訊 (記者 孫珺)「公共廁所」到底是翻譯成「其中,公共場所將啟用規範的中英文對照標識,如公共廁所統一叫作「Toilet」。公共場所英文標識將有規範武漢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何偉介紹,配合我市建設現代化國際性城市的步伐,4月底將啟動「家在武漢」工程。其中,市民和外籍人士都很關心的公共場所英文標識問題有望解決。
  • 上海市出臺新規 統一規範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譯寫
    上海市出臺新規 統一規範公共場所英文標識譯寫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1月30日16:30   滬上公共場所的英文標識有了統一標準
  • 長途客運南站英文標識欠準確 公共場所英語翻譯盼統一
    10版刊登《長途客運南站英文標識欠準確》一文,一石激起千層浪,讀者紛紛來電反映上海公共場所的英文翻譯沒有統一的標準,容易讓人誤解。記者昨天採訪了本市的一些窗口單位,發現不同的地方請來的翻譯專家各不相同,這種「百花齊放」確實造成了翻譯紊亂。
  • 合肥大劇院公共標識有錯別字 英文翻譯鬧笑話
    其中,「觀眾」翻譯成了「vistor」,「門票」翻譯成了「tiket」,「演職人員」無論男女都成了「actor」。除了拼寫上的硬傷以外,合肥大劇院標識的翻譯,正如網友所說都是「漢字直譯」,按照中文的順序,將一個中文翻譯成一個英文。這樣的英語翻譯,恐怕很難讓人看得明白,偏偏又出現在人氣極高的合肥大劇院。怪不得網友「格言看合肥」要擔心,「這些標識杵在那,難免成為五湖四海中外藝術家和觀眾的笑柄」。
  • 武漢首部用於公共場所英文標識統一標準的規範出臺
    (長江日報記者 胡楠 通訊員 劉自強 胡信)「會合點」翻譯成「Meeting Ponit」,這種中式英語讓老外都犯暈(本報2012年2月11日曾報導)。昨日,我市首部《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南》發布,今後,我市公共場所標識都有了標準英文翻譯。  《指南》由市外僑辦負責起草,共分為通則、實體名稱、組織機構和職務職稱、交通、旅遊、文化體育、教育七部分。
  • 長江大橋竟有三種翻譯?一個不小心就導航到了揚子江...
    最近,有市民反映,南京街頭的一些標誌牌太讓人困惑了,同一地名出現了多種形式的翻譯,甚至還有漢語拼音和英文混用在一起。光是南京長江大橋就有三種叫法,這讓一些外地和外國的朋友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