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登全球第一:最新PISA測試成績出爐

2020-12-13 機器之心Pro

機器之心報導

機器之心編輯部

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 2018 年全球學生 PISA 測試成績中,中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測試中都拿到了第一。與此同時,研究也發現這是在全球最高的學習壓力下實現的成績。但必須承認,和 2015 年的全球普查結果相比,這一次中國的成績進步很大——這或許意味著近幾年來國內的基礎教育水平正在提升。

全球學生素養普查 PISA

PISA 全稱是「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即「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起的 15 歲學生閱讀、數學、科學能力評價研究項目。從 2000 年開始,每 3 年進行一次。

該項目的目的是讓參與國在測試過程中將本國的教育與其他國家進行比較,從而反思本國教育的不足,實施改革措施。

在測試中表現不佳的國家通常會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德國在參加了 2000 年的 PISA 測試後,發現本國學生的閱讀素養表現落後,於是採取了多項改革措施,包括提早入學年齡、延長學時、關注移民子女等。

而在測試中表現良好的國家通常會成為各國觀摩的典範。

PISA 測試分為兩個部分:兩小時的電腦考試和 35 分鐘的背景問卷調查。電腦考試部分不局限於測試學生掌握的知識,而是學生的外推的能力,即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背景調查是為了收集學生、教師和學校的背景信息,分析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形成對整個教育體系的評價。

內地學生測試奪冠,港澳學生緊隨其後

2018 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共測試了 79 個國家和地區 60 萬名 15 歲學生的閱讀、科學及數學能力。在本次測試中,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地的內地學生和港澳臺學生都參加了測試。

其中,內地四個省、直轄市的學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個方面的測試中都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

由於本次測試比較注重閱讀,所以本次排名按平均閱讀分數降序排列。按照這一標準,新加坡和中國澳門、香港的學生分列第 2-4 位。

在閱讀方面,內地四省學生的測試結果與第二名新加坡差距不大,但在數學和科學方面,其他國家的學生和中國學生相比,卻有著明顯的差距。

當然,本次參與測試的內地學生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眾所周知,這四個省份和直轄市的教育水平是較為領先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參加測試的學生都來自經濟發達省份,但很多學生都來自農村學校,所以綜合來說調查結果是比較嚴謹的。

中國學生此次在 PISA 測試中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亮眼,進步也是非常快的。在上次測試中,中國僅排第十位,而奪得第一的國家是新加坡。

2015 PISA 測試結果。

中國學生學習好,但學習時間長,幸福感低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分數,報告中的一些細節值得我們注意。

在高分的背後,中國的學生是否承擔了過多的負擔?他們的學習效率如何?在學習過程中的幸福感如何?

報告中用一張圖展示了參與測試的學生們「每周學習時長」與測試成績之間的關係,縱軸為分數,橫軸為時長。

內地四市的符號出現在「右上角」,這說明的是,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的學生雖然取得了最高的分數,但他們也付出了異於常人的努力。

根據統計,內地四市的學生每周在學習上花費 57 小時左右。與內地學生分數不相上下的新加坡學生,學習時長不到 51 小時,而同樣位於前十名的芬蘭學生,每周學習時間僅有 36 小時左右。換算下來,內地四市學生每一天都需要比芬蘭學生多學習 3 個小時。

如上圖標註所示,OECD 國家每周學習時長的平均線為 44 小時左右。韓國、泰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的學生們每周學習時長也遠在平均線之上。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學生的每周學習時長在平均線以下,是 42 小時左右。

在測試之外,PISA 也對學生們做了一份「幸福感調查問卷」。中間一欄代表不同地區的學生,右邊是幸福感指數,在這張圖上,內地四市的學生不再居於高處,他們表示自己「不那麼幸福」。

左邊是幾個用來衡量幸福感指標:一是對自己生活感到滿意,二是身處校園中並沒有局外人之感,三是面對失敗時也不會懷疑人生。在這幾個指標中,內地四市學生的選項值都在「0」這個數字附近徘徊,他們思考的結果並不是很鮮明,類似於「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淡淡的憂傷」。

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中國學生確實不太快樂。

中國師資短缺問題突出

師資仍然是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即使是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這樣經濟水平較為發達的地方,擁有碩士及以上文憑的教師數量也不高,尚不足 5%,遠遠落後於 OECD 的平均線,幾乎是墊底的水平。

在這個維度上分數比較高的是歐洲國家,比如德國、法國、西班牙和俄羅斯等。此外,中國香港的分數也高於平均線。

而且學校之間的師資力量差異比較大,「名校」更具集聚效應,而沒有優勢的學校也很難招來學歷背景好的教師,這是一個循環。

此前,一些重點中學招聘名校碩士、博士畢業生為教師的新聞曾經引起過熱議。前段,深圳中學 2019 年招聘教師的名單出爐,超過一半的人數來自清北這樣的名校,並且均為碩士及以上學歷。

具備名校背景的高學歷畢業生擔任教師職位,從長遠上看是非常有意義的,這些教師往往擁有更廣闊的格局和視野,在教育和管理方面也更具前瞻性,也更有可能培養出卓越的學生。然而現實中確實還存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這更難解決,正如報告中所示,「優勢」學校與「非優勢」學校之間是存在很大差別的。

理性看待 PISA 成績

總體來看,2018 年的報告結果是非常值得欣慰的,證明我們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進步。但如何理性看待這一結果成為了一個新的話題。

早在前幾年,由於 PISA 影響力巨大,國際上早就出現了反對該測試的聲音。

2014 年,英國《衛報》就刊登了一份 80 多位教授和相關領域專家寫給 OECD 主管 PISA 主任的聯名信,呼籲停止這項測試。理由包括:

和其他量化測驗一樣,PISA 測驗的結果並不能準確地衡量學生的學習結果;PISA 測驗導致很多國家和地區更關注短期的改善本國和地區測驗結果排名的方案,而忽視較為長期改善本國或地區教育的目標;測驗影響力巨大,導致那些不可被量化的個人發展的其他方面,例如體育、美育等方面被忽視;OECD 實際上是與「公司」合作共同開展 PISA 測試,這些公司實際上也向某些國家和地區提供有關的有償服務等等。

這些專家認為,PISA 對全球教育是不利的,甚至正在毀了全球教育。

的確,「閱讀、數學、科學」並不是我們教育的全部,其測試結果也只能為我們提供某個維度的借鑑。因此,過度誇大測試結果背後反映的事實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更多地看到報告背後反映的問題。

正如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校長張人利所說,「我們不能過於放大 PISA 的意義,也不能片面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

報告地址:http://www.oecd.org/pisa/PISA%202018%20Insights%20and%20Interpretations%20FINAL%20PDF.pdf

參考連結: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51965808984198743&wfr=spider&for=pc

相關焦點

  • 中國四省2018PISA測試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均位居第一!
    巴黎時間2019年12月3日上午9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安赫爾古裡亞在OECD巴黎秘書處公布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排名報告。報告顯示,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的中國學生在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三項評比中分獲全球第一。
  • 多省市PISA測試 浙江學生數學和科學素養全球第二
    和最先進的教育模式有多大差距?  全球公認的一個權威指標就是這個學生能力國際評價(PISA)。在最近PISA2009測試中,第一次參與測試的上海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方面奪得第一,震驚世界。事實上,2009年,中國大陸還有11個省市作為試測地區,其中就包括浙江、北京、天津、江蘇等。
  • 最新PISA結果出爐!中國包攬閱讀、數學、科學素養第一
    根據最新「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排名數據,中國學生在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60萬學生中名列榜首。當地時間3日上午9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安赫爾古裡亞在OECD巴黎秘書處公布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排名報告。報告顯示,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的中國學生在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三項評比中分獲全球第一。
  • PISA2018出爐:中國閱讀、數學、科學三項全球最高分!
    中國小囡又在PISA中取的好成績啦!今天,OECD(世界經合組織)最新發布了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 2018 結果(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中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閱讀素養、數學素養、科學素養大滿貫!排名全部位居榜首!
  • PISA2018出爐:中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閱讀、數學、科學素養大滿貫!三項全球最高分! | 頭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第一教育」(ID:diyijiaoyu)2009年和2012年,上海代表中國參加三年一度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測評,在65個國家(地區)中取得了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第一的兩連冠,引起全球關注和國內熱議。
  • PISA排名出爐:中國學生被評全球第一,數學科學閱讀均最佳
    12月3日,世界經合組織發表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PISA)結果,中國在數學、科學、閱讀測試中排名第一。OECD教育和技能主席安德烈亞·施萊歇爾稱,全球超千萬學生難完成基本閱讀任務,但中國學生的表現超好。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
  • PISA最新出爐:中國閱讀、數學、科學三項全球最高分!幾個意思?
    >測試結果在共有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約60萬15歲學生參與的測試中,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在閱讀(555)、數學(591)和科學(590)三項測試均遙遙領先,取得全部3項科目參測國家(地區)第一的成績
  • PISA排名出爐,中國學生被評全球第一
    PISA2018排名出爐,中國學生被評全球第一!2019年12月3日巴黎時間9點,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公布,中國在全部3項科目(閱讀、數學、科學)測試中均排名世界第一。但這值得驕傲嗎?PISA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起的基礎教育評價項目,目的是對15歲學生的閱讀、數學、科學素養進行評價。本次測試,共有來自79個國家(地區)約60萬學生參與。
  • PISA測試:中國學生財經素養排第一
    東方網6月1日消息:記者昨天從上海師範大學獲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發布的2015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學生財經素養測評結果顯示,在這項全球15個國家(地區)約4.8萬名15歲學生參加的測試中,中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和廣州)學生的平均分為566分,排名第一,超出OECD十國平均值(489分)
  • 全球PISA測試結果:上海孩子學習素養全球第一
    全球PISA測試結果揭曉  上海孩子學習素養全球第一  晚報記者 楊玉紅 報導  昨天,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正式公布2009年第四次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調查結果。
  • PISA測試:上海學生成績全球第一 作業時間也列第一
    上海學生表現優異,以數學613分、閱讀570分和科學580分,在所有65個國家(地區)中位居第一,這也是上海在2009年首度參加PISA之後,又一次獲得冠軍。86.8%的學生達到或超過OECD平均成績494分,並再次呈現出上海義務教育校際差異小、均衡程度高的特點。
  • 中國排名第一!PISA測試結果公布,江浙滬京學生成績問鼎全球
    在全部79個參測國家(地區)對15歲學生的抽樣測試中,我國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作為一個整體,閱讀、數學、科學三項關鍵能力素養上的平均成績分別為555分、591分、590分,3項科目在參測國家(地區)排名第一。
  • 中國學生最勤奮!PISA測試拿三個世界第一!參賽者來自京滬蘇浙
    今天下午,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2018 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上一次測試(2015 PISA)的總分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獲得三項第二名。
  • 最新!2018PISA測試結果出爐, 中國學生三個項目全部第一!還有一個結果令人深思
    、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上一次測試(2015 PISA)的總分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獲得三項第二名。中國澳門獲得數學和科學項目的第三名。有7個國家在所有三個主題的平均表現都在下降:澳大利亞,芬蘭,冰島,韓國,荷蘭,紐西蘭和斯洛伐克(如下圖所示)。
  • PISA2018測試結果新鮮出爐,中國學生包攬三項第一!
    中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測試中獲得全球最高分數,排名第一,新加坡排名第二,中國澳門排名第三,中國香港第四。中國四地的閱讀、數學、科學三項測試的成績分別為555、591、590,OECD的平均分數為487、489、489。
  • PISA2012財經素養結果出爐:上海學生成績一枝獨秀
    2012年PISA財經素養測試結果此前在去年12月,在OECD公布的「2012年PISA國際測試」成績中,上海學生在數學、閱讀素養、科學素養等三個領域的平均成績繼2009年之後,均蟬聯全球第一。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PISA中國上海項目研究中心相關副主任陸璟說,「上海要建設國際經濟和金融中心,提高青少年的財經素養也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基礎。」她認為,上海學生在財經素養中奪冠,與他們在數學和閱讀領域方面的優勢緊密相關,也與他們長期在大都市的生活環境中耳濡目染有關。
  • PISA測試:數學、閱讀和科學領域上海全居第一
    東方網12月4日消息:【男】東廣聚焦關注名為「PISA」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項目:  說起PISA,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披薩餅。不過,在教育屆,有一項全球知名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項目,也叫做PISA。三年前,首度接受PISA測試的上海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三個領域,都獲得了世界第一。
  • PISA2018測試,中國四地區全球排名第一,學生幸福嗎?
    圖片源自網絡此次中國參評的四個省市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組成的部分地區聯合體,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590分的成績登頂榜首。然而經合組織秘書長古裡亞(Angel Gurria)強調,中國東部的這四個省市"遠不能代表中國的整體情況"。自2000年以來,有超過90個國家或經濟體參與PISA測試,所有的測試國家的經濟體量佔到全球經濟總量的87%以上,總的學生人數超過300萬人。
  • 《PISA 2018國際學生評估》:中國學生全球第一!
    2019年12月3日,PISA 2018國際成績發布會召開。會議期間發表了PISA(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中國學生全球第一!
  • 最新PISA結果出爐!中國包攬三項第一
    文匯網12月3日消息,巴黎時間當天上午9點,世界經合組織(OECD)發表了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PISA 2018):北京、上海、江蘇省和浙江省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分別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測試均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