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試駕測評] 提到MPV,相信大多數人腦子裡會出現本田奧德賽、別克GL8這樣的名字,毫無疑問,它們是國內MPV市場的標杆級產品。不過,如果將預算縮減至10-15萬元,那麼可選的合資產品就少之又少了,這一價位幾乎是中國品牌的天下,除了廣汽傳祺(品牌特賣)GM6、吉利嘉際之外,還有一位新晉選手——上汽大通G50(參數|詢價)。
針對上汽大通G50,廠商推出一套名為蜘蛛智選的智能定製服務,通俗點說就是選裝服務,與一些豪華品牌的定製選裝非常類似。選裝項目相當豐富,從外觀樣式、內飾材質、功能配置都可自行選擇,在官網上定製完成後,廠家會在兩個月後交付車輛。對於上汽大通G50來說,這也是它的一大優勢。
● 外觀
車型首頁 | 參數配置 | 圖片 | 口碑 | 車型報價
大通G50提供4種中網樣式,消費者可根據喜好進行選裝,除了亮銀色橫格柵之外,其餘3款均需要支付一定費用。設計方面,G50保留了部分家族風格,但更加年輕富有活力,家用屬性更強。
相關車型尺寸對比 | ||||
車型 | 長(mm) | 寬(mm) | 高(mm) | 軸距(mm) |
大通G50 | 4825 | 1825 | 1778 | 2800 |
吉利嘉際 | 4706 | 1909 | 1690 | 2805 |
傳祺GM6 | 4780 | 1860 | 1765 | 2810 |
長安歐尚COSMOS | 4840 | 1860 | 1890 | 2820 |
在同價位的MPV中,大通G50的尺寸屬於中上等水準,車身高度、長度都還不錯。它並不像嘉際、GM6那樣追求流線設計,而是保留了比較方正的造型,對於車內空間來說會有一定幫助。另外,在接近1.8米的車身高度的襯託下,17英寸的輪圈比較顯小,側面比例稍有失衡,廠商也並不提供更大尺寸輪圈的選擇。
配置方面,試駕車帶有360°全景影像、前後泊車雷達、雙前門無鑰匙進入、自動大燈、LED大燈等配置,結合它的定價來看,還是比較優秀的。
● 內飾
中控臺採用了轎車化的設計形式,強調環抱感,功能布局比較傳統,很好上手。中控臺的用料不錯,上方大量軟性材質,但工藝水平一般,按鍵、旋鈕的手感都有些粗糙。當然,內飾同樣提供多種選裝方案,主要針對座椅材質、顏色和飾板顏色。
全系中高配車型標配了12.3英寸的中控大屏幕,內置斑馬智行系統,這套系統不算陌生,在上汽的大部分車型中都有搭載。屏幕顯示效果挺好,界面設計也比較入時,但操作表現並不好,觸控反應慢,界面切換也不太流暢,語音識別的響應速度和準確性都很一般。
配置方面,試駕車帶有一鍵啟動、7英寸液晶儀表、四門車窗一鍵升降、自動空調、手機無線充電、全景天窗、胎壓顯示、自動駐車等功能,整體表現依舊出色。
● 乘坐空間
頭部空間表現非常好,這主要得益於車身高度,無論是上下車還是內部乘坐都有不錯的體驗。我的兩位同事身高都是180cm,無論坐在第二排還是第三排,頭部餘量都不小,不會有壓抑感。
大通G50提供多達5種座椅布局形式,包括:2+3五座、2+2+2六座、2+2+3七座、2+3+3八座和2+3+2七座,選擇可謂豐富。試駕車是2+2+3的七座布局,前排座椅的舒適性欠佳,靠背和座墊都比較硬,第二排座椅要比前排軟一些,舒適性略好。
相比之下,腿部空間的表現只能算是中規中矩,雖然車身長度超過4800mm,但軸距只有2800mm,並不算突出。第二排座椅的前後移動範圍不算很大,移動至最後時,體驗者腿部空間不到兩拳,和同價位的其它MPV相比並無優勢,但滿足一家人出行問題並不大。兩位身高均為180cm的體驗者分別坐進第二排和第三排,調整第二排座椅後,兩位體驗者都能獲得相對舒適的空間,日常使用的話不成問題。
考慮到它的售價,我認為乘坐空間表現是值得認可的,但仍有提升空間。第二排座椅前後移動的範圍可以適當增大,因為實際購買者中一部分人會把MPV當成四座車來使用,那麼第二排座椅的舒適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部分用戶的需求應當被考慮到。另外,可以在B柱上增加一個扶手,方便老年人上下車。至於側滑門,這當然是人見人愛的配置,但受限於成本控制,它的缺席完全可以理解。
● 儲物空間
以MPV的標準來衡量,儲物表現屬於中等偏上的水準,滿足一般使用問題不大,但設計亮點略微少了些。我認為廠商完全可以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像別克GL6就做的不錯,中控臺上方的儲物格以及前排座椅後方的儲物袋都是比較有亮點的設計,實用性也很高。
● 後備廂空間
後備廂的表現很好,在第三排座椅立起的狀態下,可同時放入20英寸和24英寸的兩個行李箱。在放倒第三排座椅的情況下,用它拉貨搬家也不是大問題。不過,我也發現一些不足,後備廂缺少限位裝置,當放倒第三排座椅後,後備廂內的物品放置不穩,行車時容易四處滑動。
● 動力表現
動力方面,1.5T發動機最大功率169馬力/5600rpm,最大扭矩250牛·米/1700-4400rpm,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並不陌生,它在上汽榮威、名爵的一些車型上也有使用。
絕對動力是足夠的,在渦輪完全起壓後,它可以很好地完成超車等動作。不過,動力響應比較慢,這對於日常駕駛來說非常不友好。在高速巡航時,一腳全油門下去,變速箱響應速度和降擋速度都慢,再加上渦輪遲滯,大概2秒以後才會有明顯的出力。即便忽略變速箱的動作,發動機對於油門踏板的響應速度也依舊不是很積極。城市中走走停停時,小幅度的油門變化是很常見的,但發動機無法在第一時間給予回饋,有一定的滯後,日常駕駛時比較難受。
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也同樣不是太好,降擋慢是一方面,低速蠕行時,前兩擋會帶來一定的頓挫和拖拽感。另外,油門的調校不是很線性穩定,有時候同樣的油門開度下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發動機出力。不過,對於乘客來說,動力方面的短板似乎並不是大問題。我特意坐在副駕駛和第二排進行了體驗,前面所說的變速箱頓挫、拖拽感,以及遲滯的動力輸出對於乘客影響比較輕微。
● 加速測試
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保護程序對起步轉速有一定限制,發動機最大轉速可以保持在2100rpm左右,藉助渦輪起壓的瞬間鬆開剎車,可以獲得最好的加速成績。前輪只有非常輕微的打滑,輪胎抓地力不錯,最終3擋破百,成績也比較喜人,在同價位產品中具有一定優勢。
● 油耗測試
全程共行駛116公裡,平均時速32km/h,消耗92號汽油11.29L,表顯綜合油耗為9.3L/100km,實測綜合油耗為9.6L/100km,表現平平。
● 行駛表現
大通G50的視野還不錯,前風擋和三角窗帶來比較通透的感覺,盲區相對較小,如果可以把反光鏡再增大一點會更好。方向盤手感比較輕,路感並不多,但日常開還是比較順手的,回正速率、轉向角度都比較正常,沒有奇怪的手感。
以它的定位來看,底盤屬於正常表現。小顛簸和起伏都沒問題,但通過減速帶時稍顯狼狽。一方面,懸架韌性不足略顯鬆散,另外,濾振能力也比較有限,通過減速帶或中大幅度顛簸時,後橋有一定彈跳感,復原過程比較生硬。
整體來看,大通G50的動態表現並不理想,主要的槽點在於動力響應較慢。如果你對駕駛感受並不敏感那請忽略這一點,如果你比較在意動力表現,那我建議你親自去試駕感受。
● 剎車測試
初段腳感一般,有輕微的虛位,但制動力釋放比較快且強勁,輪胎時刻保持良好的抓地力,車身在極限狀態下比較穩。連續十次剎車測試成績都很穩定,基本保持在38-39米之間,對於一臺MPV來說令人驚喜,和同級別的其他產品相比,表現也屬於優秀的水準。
● 噪音測試
畢竟是MPV車型,車身高,撞風面積大,NVH會比轎車差一些。大通G50的表現還算不錯,測試結果比汽車之家推薦標準值要低,在測試期間,也沒有發現行駛中的車身異響,整體表現令人滿意。
● 總結
從產品角度來看,大通G50在空間和配置方面表現都不錯,再結合其8.68-15.68萬元的官方定價,性價比是它比較吸引人的地方。它比較適合注重空間並且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家用的話是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另外,得益於外觀氣質和車身高度上的優勢,G50還可以兼顧一定的商務用途,相較於廣汽傳祺GM6、比亞迪宋MAX等車型來說,這也是它的一大賣點。
不過,作為一臺MPV來說,光有漂亮數據是不夠的,如果只追求大空間,那買一臺SUV何嘗不可?MPV產品需要在屬性和產品力上與SUV劃清界限,依靠的不僅僅是座椅布局和第三排空間表現,貼心的細節以及舒適的駕乘感受同樣是關鍵。相比之下,大通G50雖然在性價比和空間方面有不錯的競爭力,但正是在細節和駕乘感受方面的不足,讓它欠缺了令人心動的能力,欠了一點細膩,欠了一點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