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影片《同義詞》斬獲金熊,政治社會議題依舊是焦點

2020-12-13 澎湃新聞

當地時間2月16日晚間,為期十天的第69屆柏林電影節落下帷幕。以法國著名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Juliette Binoche)為首的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將最高榮譽金熊獎授予了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皮德(Nadav Lapid)的《同義詞》,而分量僅次於此的評審團大獎銀熊獎則由比諾什的老鄉弗朗索瓦·奧宗(Francois Ozon)執導的《感謝上帝》獲得。演員獎項上,在中國導演王小帥的《地久天長》裡擔任男女主角的王景春和詠梅雙雙獲獎。

朱麗葉·比諾什將最高榮譽金熊獎授予了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皮德(Nadav Lapid)的《同義詞》。本文圖片 視覺中國

今年,主題聚焦於政治和社會議題的影片仍舊是柏林電影節當仁不讓的寵兒。進入金熊獎最終對決(場刊上同獲得最高的3分)的兩部影片——《同義詞》和土耳其導演埃敏·阿爾柏(Emin Alper)的《三姐妹的故事》(A Tale of Three Sisters)都屬此類。前者關於一個青年帶著一本法語-希伯來語辭典,逃離祖國以色列,來到巴黎生活;後者關於一個貧困家庭的三姐妹分別被寄養在富裕人家後的不同命運。而奧宗的《感謝上帝》則呈現了三個在少年時代遭遇神父性侵的朋友,人到中年後的生活。

最終勝出的《同義詞》是柏林電影節歷史上第一部出自以色列導演之手的金熊獎獲獎影片。有趣的是,就在上月,德國媒體還曝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給德國總理默克爾寫了一封長信,希望德國政府停止再為柏林電影節撥款,理由是柏林電影節長期支持巴勒斯坦,杯葛以色列。此番《同義詞》的「為國爭光」勢必會在以色列國內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

今年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17部參賽片中,有7部來自女性導演,比例達到41%,遠勝威尼斯和坎城。最終,女性導演也的確不辱使命。德國導演諾拉·芬沙伊德(Nora Fingscheidt)憑藉處女作《系統破壞者》拿下旨在獎勵創新的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另一位德國導演安格拉·夏娜萊克則憑藉《我當時在家,但……》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由此可見,困擾三大電影節的性別平等問題,最終的癥結不在女導演夠不夠多,還是在於電影節本身願不願意給予她們機會。

王景春獲最佳男演員獎

王小帥導演的《地久天長》雖未能斬獲金熊,但助力王景春和詠梅同時拿下最佳男女演員獎,也能證明這部聚焦中國家庭變遷的影片實力不俗。尤其,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中國演員包攬「歐洲三大電影節」的演員類獎項。事實上,中國演員包攬A類國際電影節的表演獎項都很罕見,上一次還要追溯到2010年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上,王千源和範冰冰分別憑藉《鋼的琴》和《觀音山》雙雙獲獎。

詠梅獲最佳女演員獎

除了獎項的揭曉外,當晚的頒獎典禮上,有兩個環節非常令人動容。其一是全體嘉賓起立向前一天(2月15日)去世的著名演員布魯諾·甘茨(Bruno Ganz)的致敬。這位瑞士演員與德國電影界、柏林電影節和柏林這座城市的淵源頗深。他在維姆·文德斯的《柏林蒼穹下》中,枯坐於勝利女神像上的畫面,無疑是這座城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記憶之一;而他在《帝國的毀滅》中也塑造了影史上最惟妙惟肖的希特勒形象。

此外,當德國文化部長莫妮卡·格魯特爾(MonikaGrütters)上臺,表彰即將卸任的電影節掌門人迪特·科斯裡克(Dieter Kosslick)在18年裡兢兢業業,將柏林發展為「全世界擁有最多觀眾以及最具政治銳度的A類電影節」時,也獲得全體嘉賓的起立鼓掌。

王景春和詠梅同時拿下最佳男女演員獎

中國電影方面,除了《地久天長》外,關注同妻及子女教育問題的《再見 南屏晚鐘》拿下專事獎勵涉及同性題材的泰迪熊獎評審團大獎。這部年輕女導演相梓的長片處女作入選了今年的「全景單元」中,由娜仁花主演。

【第69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獎名單】

最佳影片金熊獎:《同義詞》(Synonymes)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感謝上帝》(By The Grace Of God)

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系統破壞者》(System Crasher)

最佳導演銀熊獎:安格拉·夏娜萊克(Angela Schanelec) 《我當時在家,但是……》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王景春 《地久天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詠梅 《地久天長》

最佳編劇銀熊獎:毛裡齊奧·布勞奇(Maurizio Braucci)/ 克勞迪奧·焦萬內西(Claudio Giovannesi)/ 羅伯託·薩維亞諾(Roberto Saviano) 《少年黑手黨》

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拉斯穆斯·維澤貝克(Rasmus Videbaek) 攝影 《外出偷馬》

格拉蘇蒂紀錄片獎:《與樹對談》(Talking About Trees)

GWFF最佳處女作獎:《奧雷》(Oray)

最佳短片獎金熊獎:《本影》(Umbra)

短片評審團獎銀熊獎:《藍色男孩》(Blue Boy)

相關焦點

  • 伊朗影評人票選2019年度佳片,以色列影片《同義詞》上榜
    伊朗影評人票選2019年度佳片,以色列影片《同義詞》上榜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2020-01-08 16:17 來源
  • 柏林金熊獎獲獎影片《同義詞》:如何逃避「以色列式命運」
    2月13日下午,離《同義詞》(Synonymes)在柏林電影節的世界首映還有幾個小時,我在凱悅酒店的走廊裡遇見飾演女一號的露易絲·舍維洛特(Louise Chevillotte,成名作是2017年加瑞爾的《一日情人》)。影片媒體場反應兩極化,前一天晚上的日報場至少有一半人中途退場。舍維洛特說:「太棒了,這才是藝術。」
  • 第69屆柏林電影節——影片《同義詞》獲最佳影片金熊獎(1)
    新華社照片,外代,2019年2月17日(外代二線)(4)第69屆柏林電影節——影片《同義詞》獲最佳影片金熊獎2月16日,在德國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法國著名女演員朱麗葉·比諾什(前左)為以色列導演納達夫
  • 《同義詞》: 作為武器的語言
    柳鶯作為第69屆柏林電影節最令人期待的主競賽影片之一,納達夫·拉皮德的《同義詞》一經首映就引起了強烈的爭議。在這部與導演個人經歷息息相關的影片中,躁動不安的男主角約哈夫從以色列逃離到法國。而卡洛琳也在與約哈夫的接觸中,漸漸生出了不一樣的情愫……《同義詞》是一部充滿力量的影片,也是本屆柏林電影節的最大贏家,朱麗葉·比諾什為主席的評委會將金熊獎頒給了它,費比西影評人獎也將其譽為一次對「當代西方社會毫不留情的拷問」。明眼人很容易就能看出,《同義詞》的敘事前提基本上就是植根於導演本人的親身經歷——從以色列初來乍到巴黎,一心要在法國文藝圈紮根。
  • 柏林金熊獎《同義詞》發首款預告片
    時光網訊 2019柏林電影節獲得金熊獎的影片《同義詞》今天發布首款預告片,影片講述了一名以色列青年士兵約阿夫為了避開壓抑的環境逃到了法國,但是他法語不好,只能依靠同義聯想的方法來背誦法語詞典,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約阿夫是否能在法國立足呢?
  •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獲獎片 《同義詞》發中文預告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獲獎片 《同義詞》發中文預告 時間:2019.07.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Serko
  • 《同義詞》柏林獲獎影片,網友:尺度只是外衣,包裹著身份的象徵
    大家好,我是愛劇的加斯加,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69屆金熊獎獲獎影片《同義詞》。《同義詞》講述的是一個以色列人約亞夫獨自離開母國,去了法國並試圖丟棄包括自己的母語、社交關係等融入到法國中。影片的開始在屋內洗澡的約亞夫,衣服和隨行物品全都被盜走。落難的約亞夫差一點被凍死,在鏡頭的晃動下,他絕望的撞擊著房門表達自己的無助。最終落難的約亞夫被兩名叫做艾米勒與卡羅琳的法國男女救下。艾米勒和卡羅琳收留了約亞夫,在發現他是猶太人之後,開始教育引導他,試圖讓他成為法國的一部分。
  • 金熊獎獲獎片《同義詞》公布美版海報
    1905電影網訊8月22日,從7月初發布中文版預告片後就再無消息的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獲獎影片《同義詞》,公布了美版海報。海報中,湯姆·梅西爾飾演的以色列人遠離祖國,穿著杏黃色大衣在街頭擺出持槍射擊的姿勢。
  • 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同義詞》:巴黎的局外人
    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匹德(Nadav Lapid)的第三部電影長片《同義詞》(Synonymes)是一部拍攝於巴黎的法國主製片電影,處女作《警察》(Ha-shoter,2011
  • 推個電影|《同義詞》
    影片講述了一個以色列人逃離故土試圖跨越文化融入法國然而最終失敗的故事。在影片中,主人公拉夫是一個從以色列逃亡到巴黎的青年人。剛來到沒有落腳處的拉夫只能偷偷的進了一棟私人住宅,悄悄跑進來洗澡的拉夫,卻在自己洗澡的時候被人洗劫一空,甚至連件蔽體的衣服都沒有留給他。
  • 這部去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影片展示全球化大背景下的身份認同困境
    去年的第69屆柏林電影節把最佳電影金熊獎頒給了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皮德的《同義詞》。五大電影節各有各的特色,柏林電影節的特色就是關注政治和社會現實。《同義詞》很能說明這個特色。這部片子的資金來自法國、德國、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皮德先後在特拉維夫大學學習哲學,在巴黎學習法語文學,在耶路撒冷學習電影。
  • 《同義詞》的形式 / 關於電影物質性的思考
    關於《同義詞》的內容,以及表現的動機與想法,導演已經在訪談中說得很清楚了。這裡做一個關於影片形式的思考,側重點在影片引發的「物質性」的思考。德勒茲在關於力量方面有個有趣的觀點,他說作畫過程中「你畫的只是力」。
  • 【SQL】同義詞 SYNONYM
    私有同義詞使用scott用戶創建私有同義詞SQL> conn scott/tiger; Connected.一般用戶如果沒有所有者或sys授權的話,是不能訪問同義詞的SQL> conn tiger/scott; Connected.
  • 舌尖上的政治——以色列的阿拉伯語現狀以及語言斷裂背後的社會鴻溝
    可見,語言作為一項重要的個人和民族認同因素,以及一種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互動基礎,其作用早已為世人接受。當然,在一些國家,比如比利時、瑞士等等,多種語言作為官方語言和諧共存的例子也並不鮮見,這樣的雙語或者多語種的共存也是一種社會民主的體現。多種語言的共存常常出現在社會中幾種不同語言實力相對接近的狀態下,多種語言接近平等的社會,代表著各個部分都獲得了相對合適的代表權。
  • 從概念到規則:「政治正確」及其對民族議題的影響
    有學者介紹說,1793年政治正確(politicallycorrect,簡稱PC)一詞在美國最高法院亞歷山大•齊斯霍姆(AlexanderChisholm)起訴喬治亞州的庭審中最早出現,當時有一個名為詹姆斯•威爾遜(JamesWilson)的法官負責審理這樁案件,他在反對通用的祝酒詞時,第一次使用了「政治正確」這個詞。
  • 「凍獨」議題測試蔡英文政治高度
    「凍獨」議題測試蔡英文政治高度 2014-07-14 09:08:21這說明「凍獨」議題在臺灣絕非僅是民進黨的家務事,而是臺灣社會內部高度關注的重大議題。  從目前民進黨政治領袖的響應來觀察,民進黨中央核心領導層對現階段處理「凍獨」議題的意願似乎不那麼高,因此,「凍獨」議題在今年全代會上通過的可能性並不大。事實上,「凍獨」或「廢獨」之議題並非今日才出現,過去十多年以來皆有這樣的聲音持續出現,但為何一直沒有被重視呢?
  • 新書推薦|《同義詞詞典》
    《同義詞詞典》賀國偉  主編
  • 環球時報年會直擊:「臺灣統一」議題成焦點,2020或是關鍵階段
    本次年會的主題是「世界之困,中國之治」,此次年會中的議題,皆是當下中國社會最受關注的政治議題,如香港的命運、臺灣的統一、中美博弈和民粹全球化的問題等天樞哥對本次年會所關注、爭論探討的主要焦點議題,如香港議題和臺灣議題進行了跟蹤梳理。
  • 【強推】《劍1~劍15同義詞替換》高清pdf免費領取!
    可能會有雅思小白還不明白為啥同義詞替換在烤鴨圈人氣這麼高,小雅菌先來列出幾組數據,用數字讓大家直觀的感受同義詞替換的重要性:在雅思選擇題、配對題中,有70%考察同義替換原則,也叫paraphrase。所以今天,小雅菌就將整理完畢的全套《劍1~劍15同義替換詞》打包,一鍵分享給各位烤鴨們!同樣都是高清可列印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