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心理所商業江湖 發證是一門大生意

2020-12-03 環球觀視角

2017年,人社部發布了(2017)68號文件《關於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其中,心理諮詢師的國家職業資格認證從名錄中消失。這意味著,國家將從此退出心理諮詢師的職業資格認證。

對於當年的眾多新聞來說,這條新聞在行業外人員的眼中並不起眼,而且隨後不久,這條新聞淹沒在各種網際網路新聞的熱潮中。

但是人們不可能想到,這麼一顆小石頭,將會激起數十億心理諮詢師發證市場的狂濤巨浪。

對於國家來說,這本來是一條簡政放權、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好政策。

心理諮詢師退出國家職業資格認證,意味著從事心理諮詢師將不再有國家強制標準。對於心理諮詢行業從業者來說,可以自由從市場上選擇心理諮詢師的能力測評。

而心理諮詢師的能力測評,只要是合法、營業範圍內覆蓋的企業都可以去做。只要你的體系科學、先進、有權威性,在未來能夠被市場認可即可。

例如華為的硬體工程師的認證,微軟的軟體工程師的認證等。這些企業都是根植於自己行業的佼佼者,在從事認證這一行業之前,已經積累的完善的培養體系和考核標準,以及優秀的、與時俱進的教材、師資等。

如果心理諮詢師的能力測評和認證如果也是這麼發展,那麼對行業、對心理諮詢師、對需要心理諮詢的消費者來說,都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但是後來的發展,卻讓路走偏了。

品牌的建立是需要長期的實踐、時間的磨礪、教材的大量投入和完善,但是市場上諸多的教育公司、培訓公司已經迫不及待了。

在國內,有許多線上教課的教育培訓公司,也有很多線下開班的教育培訓公司,但是還有一類教育培訓公司卻是以銷售為主的公司。這類公司可能沒有多少自聘的老師,一般都是兼職或者外聘,更有甚者,連一個兼職老師都沒有。

它們有的是廣告費和數以百計乃至千計的銷售人員。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大批量的投放網際網路廣告,在接到意向客戶後,用大量的銷售人員去轉化成為付費客戶。

這類公司,完全就是把教育當做了一門生意。

而恰恰教育和醫療,是最不能當做一門生意的。當逐利取代奉獻和傳承成為第一目標後,所有的參與者都會異化成眼中只有金錢的怪獸。

前有莆田系的醫院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而後,教育培訓行業也正在步醫療生意的後塵。

這類眼中只有金錢、利潤、投效比的教育培訓銷售公司,已然嗅到了心理諮詢師被移出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的巨大市場。

它們急需一個能夠接盤原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的心理諮詢能力測評品牌,去幫助他們收割這數十億的心理培訓市場。

中科院心理所進入了他們的視野,在他們以利益的誘惑下,中科院心理所也即將成為「教育培訓行業的莆田系」。

中科院是個好牌子

作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中科院是與教育部平級的正部級單位。而旗下的中科院心理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也自然都籠罩著國家的信用和光環。這是優勢一。

具備著天然的國家公信力,同時又不受教育部管轄,中科院心理所作為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在市場上比普通高校天然具備了更多的操作空間。這是優勢二。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同時也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心理學系,其戰略定位是:探索人類心智本質,揭示心理和行為的生物學基礎與環境影響機制,為促進國民心理健康和推動社會和諧發展提供重要知識基礎和科技支撐,成為引領我國心理科學發展並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著名研究機構、服務國家科技創新與城鎮化發展的心理學科技智庫。具備足夠高的學術權威性。這是優勢三。

這些優勢,自然也是教育培訓銷售公司所最為看重的品牌優勢。有了這些品牌優勢,那些猶豫不決選擇哪家去考取心理諮詢師能力認證的學員自然會放下心中戒備,爽快的掏出學費。

中國心理學會心理諮詢師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春教授在談及自家業務的時候說道,每年參加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考試的總人數在3萬人左右。中科院心理所為避免「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便將培訓業務交予一些經考察合格的社會機構。目前,與心理所合作的對接機構有300多家,為了保證培訓質量,心理所要求,培訓機構的收費不能低於3000元,心理所對每個學員收300元的技術服務費與考試費,通過考試的另加60元的證書費。目前,還有1000多家社會機構在排隊申請和心理所合作。

按照其描述的市場粗略估計,按照培訓機構的收費不能低於3000元計,每年參加其職業能力認證的市場收入最少9000萬起。同時,中科院心理所收取的360元考試費和證書費更是成本低廉、利潤豐厚,收入計至少1080萬元人民幣。

按照排隊的1000多家社會機構排隊申請的情況來看,心理所心理諮詢師業務的銷售額未來不會低於4億人民幣。頂的上多家A股上市公司利潤的總和。而1000多家逐利的教育培訓銷售機構爭相排隊與中科院心理所合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是一處水草豐美、滿地黃金的商業處女地。

但是,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在學員和民間開始流傳。

與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品牌權威性不符的是,很多學員和業內人士反映學習的教材陳舊,「甚至還在沿用幾年前的教材書籍」,「理論脫離實際」太嚴重,很多機構聘請的老師講的不仔細甚至不專業,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甚至只放視頻給學員看,而且,「基本上給錢就能考過」。部分學員甚至覺得中科院心理所就是在賣證。

無論是否在賣證,無論學員是否真的學到了東西亦或是真的有資格做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至少有一幫人賺的盆滿缽滿。

同一批人的江湖?

金庸說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與金庸小說不同的是,金庸小說裡的江湖人士是基本不用錢的。而中科院心理所聚集起來的江湖人士,卻大多都是逐利而來。

除去市場上千家以上急於與中科院心理所合作發證業務的公司以外,還有一群人明顯也是這波心理諮詢師認證中的受益者和江湖大佬,無論是名或者利,至少有一項是他們坐擁著江湖地位帶來的好處。

據《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發證業務的負責人林春說,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書取消後,為滿足社會對於心理學學習的巨大需求,以當初設計這一考試的國家心理諮詢專家委員會為班底,中科院心理所牽頭,在國家考試培訓方案上做了一些改進,設計出了《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

所謂的舊的國家心理諮詢專家委員會班底,是由中科院心理所、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的專家組成,稱為中國心理學界的「三會一所」,是4支國家隊。其中,中國心理學會是一個中國最早的心理學學術組織,掛靠在中科院心理所。

而在中國心理學會的官網上也顯示,中國心理學會的支撐單位就是中科院心理所。

無論是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發證業務,還是中國心理學會標準與研究服務委員會的《心理諮詢專業技能證書》發證業務,讓人很難不去想像這是否慣常所用的一班人馬,兩套牌子。

或許無法做到完全掌控中國心理學會,那麼,有一個標準與研究服務委員會也是很好的。

發證大戶心理所

中科院心理所的發證業務由來已久,除了林春所說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發證業務外,還有近期被《中國新聞周刊》曝光爆雷的社會事件裡,《同等學力申碩研修班》業務也是一門巨大的生意。

據了解,這項業務的代理機構同樣是社會性的教育培訓銷售公司。在銷售公司的利潤導向加持下,這樣研修班的收費往往不低。以中科院心理所婚姻家庭與親子教育心理學專業、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等幾個課程研修班為例,課程學制為兩年,收費均為3萬元上下。

學員當然不會為了一個研修班的結業證去花費數萬元人民幣,他們往往在銷售公司的暗示下忽視了申碩的難度,較高難度的英語和導師讓95%的研究班學員無法獲得碩士資格。換句話說,假設有100個碩士資格名額,而研修班卻往往招生2000人。

這就導致了一個現象:無法找到導師導致無法申碩的學員柳勇說,他了解到這樣的現象不少,社交媒體上,有差不多10個人私信他表達相同的境遇,他開玩笑說,「自己還想多交錢,但不給我機會」,「人家關了門,我沒鑰匙」。在他看來,往輕了說,這是制度不合理,重了說,很有可能是學校相關部門借申碩斂財,不管學生能不能拿證。

當然,這裡面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以每個學員收費3-5萬計,那麼每年這項業務的銷售額至少就有6000萬到1個億。如果嚴格篩選學生質量的話,那麼銷售額就會降低到300萬到500萬。

沒了利益,江湖兄弟們自然就會離心離德。

當然,這麼大的經濟利益,同樣也是受益於中科院心理所的三大優點:國家的信用和光環、更多的市場操作空間以及大眾心目中學術上的權威性。

但是這項業務也有著與之前同樣的缺點:研修班的授課質量,也是褒貶不一。網絡課至少應該是互動性的直播課,但登錄授課平臺才發現,全部都是沿用幾年前錄好的視頻,沒有更新。翻看一門名為《普通心理學》的課程評價,還有「老師聲音小,聽不清」「視頻少了一節」「一直講故事找不到重點」等此類評價。

2013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部門等發文,要求研究生培養單位不得以「研究生」和「碩士、博士學位」等名義舉辦課程進修班,「這是為了將課程學習和申請學位脫鉤」。但是中科院心理所此舉已然涉嫌違反相關部門的規定。

在中科院心理所爆雷事件後,有網友評論道:長久以來,中科院心理所一直是國內繼續教育和培訓市場上的發證大戶。經多年的不懈努力,「中科院心理所XX碩士」已泛濫成災,大量僅持有課程結業證書的學員紛紛以中科院心理所碩士自居,尤其是在心理諮詢領域,可謂「中科院心理所碩士」遍地走,導致很多全日制心理專業碩士的不滿,有人調侃道:「突然之間,就多出了很多沒見過的師弟師妹。」

除學歷教育證書外,中科院心理所也高產各類培訓證書。以《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為例,每年報考的人數達到3萬人之多。

終有一天 活成了自己曾討厭的人

當事業單位、協會的印章淪為培訓公司的斂財道具,當嚮往心理學的學員成為市場上爭相搶奪的財源韭菜,所有人不禁思考:「導致這一切的根源是什麼?」

或許,用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傅小蘭的一句話可以覺察到些許原由:「我們順著市場需求,沒有在這方面強加限制,才有了現在這一局面。」

當教育以銷售為導向,當印章成為斂財道具,當發證成為暴利業務,當教育培訓銷售公司以成交作為KPI考核,那麼,教育培訓行業已經離「莆田系」不遠了,不管它是國家隊還是民營。

中科院心理所的發證業務構建的商業版圖裡,攜帶國家、學術權威光環者位於食物鏈的頂層,眾多民營教育培訓銷售公司作為食物鏈的中下層,而最終的底層受害者,是那些嚮往知識、嚮往真理、嚮往學習或者嚮往學歷的普通學員。

中科院心理所,理所應當成為探索人類心智發展的權威,而不是發證的權威。中國心理學會,理所應當成為中國心理學、心理諮詢行業的服務者、協調者和裁判員,而不是肆意降低準入標準,以市場、銷售為導向的盈利機構。

當江湖裡的泰山和北鬥都開始肆意迎合市場需求的時候,眾多逐利的企業小弟自然更是鞍前馬後的為了盈利肆意妄為。誇大其詞、虛假宣傳則必然成為行業的通病。

願應當的回歸應當,讓市場的回歸市場。以研究為首要任務的學術機構和非盈利的學會組織應當摒棄發證市場的巨大利益誘惑。這樣,心理諮詢行業的亂象,才能從根子上解決,讓混亂的心理諮詢行業,朔本清源。

人心淨了,行業自然就淨了。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發證全球通用?「國際心理諮詢師」被曝水分大
    在12345市民服務熱線,不少消費者反映,「國際心理諮詢師」證書的培訓課程教學質量「水分大」、證書含金量低,與承諾的相距甚遠。有人拿著這張證書去應聘相關心理諮詢崗位,由於無法從國內機構裡查詢到證書編碼,當場被判定為無效,不予面試。
  • Qing調查丨諮詢培訓江湖背後的發證亂局
    事實上,除了心理諮詢專業之外,情感諮詢、婚姻諮詢、健康諮詢、職業諮詢等名目這些年頻頻出現,各類諮詢專業在市場上的需求很大,但「正規軍」因為管理變嚴導致招生規模日漸萎縮,各類商業培訓機構卻抓住了「商機」,以能發放職業證書為噱頭,將這個本就暗流湧動的「培訓」江湖攪得波濤洶湧。
  • 王恆晉:從中科院心理所爆雷事件,能否為心理諮詢師敲響警鐘?
    王恆晉講到,長久以來,中科院心理所一直是國內繼續教育和培訓市場上的發證大戶。據內部學員稱,此事涉及學員近萬人,倘若如此,退款金額將數以億計。經多年的不懈努力,「中科院心理所XX碩士」已泛濫成災,大量僅持有課程結業證書的學員紛紛以中科院心理所碩士自居,尤其是在心理諮詢領域,可謂「中科院心理所碩士」遍地走。
  • 王恆晉:從中科院心理所爆雷事件,能否為心理諮詢師敲響警鐘?
    隨後我們來到了蒲蕊心理,與王恆晉老師針對心理諮詢師未來發展之路展開討論。培訓證書越來越多,心理諮詢師不可勝計?王恆晉講到,長久以來,中科院心理所一直是國內繼續教育和培訓市場上的發證大戶。據內部學員稱,此事涉及學員近萬人,倘若如此,退款金額將數以億計。
  • 熱點|央視曝光心理諮詢行業的亂象,中科院心理所發表嚴正聲明
    | 央視財經報導隨著心理健康意識的提高,心理諮詢行業越來越受關注。在心理諮詢需求越來越大的情況下,這個行業的收費、服務以及行業門檻又能否匹配呢?3 門檻低缺監管 心理諮詢業亟待規範△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視頻報導。價格差距大的離譜,服務良莠不齊,證書又真假難辨,那麼到底要如何來辨別心理諮詢師的資質呢?
  • (中科院心理所考試發證)昭通慧馨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班——2021年第一次考試報名通道現已開啟
    自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開辦心理諮詢師培訓項目後,慧馨心理作為第一批通過認證的機構(機構代碼: JC1853SYHX)獲得心理所繼教學院同意,引進心理諮詢基礎培訓項目(可登陸心理所網站首頁「心理諮詢培訓服務系統」欄目,點擊相關新聞查閱對接機構名單http://jcpx.psych.ac.cn)。
  • 中科院心理所爆雷後 弱勢群體何去何從
    同時,在錄取時跟著通知書一起來的是申碩考試輔導班的推薦資料,要說輔導班和心理所完全沒有利益關聯誰都不會信。」學員孫家曉慧在留言中稱:「2019級的因為疫情以及去年國慶聽課影響,課程嚴重滯後,且線下改成線上,目前也就上了21門課中的3/4門課,且一般時間線上。 老師剛剛群裡巨逗,說大家可以從21年開始考。還說,23年能考,但不給文件。
  • 中科院心理所頒證:2021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班
    京師博仁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項目(中科院心理所頒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51年,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科研教學機構。京師博仁(北京)教育科技中心(機構代碼: JC1811JSBR),成立於2006年,首批獲得中科院心理所繼續教育學院授權,引進該項目,開設本培訓班。京師博仁作為老牌心理培訓機構,可以為學員提供哪些優質服務呢?
  • 在生意江湖,尋自己的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當下的時代,我們在全球一體化的市場裡面做生意,所處的世界也就是全球化的生意江湖。 江湖門派 武俠世界,同一個江湖裡,是有各色人等的。
  • 中科院心理諮詢師怎麼報考
    在中國心理諮詢師協會籌備委員會的倡導下,在人社部國家心理諮詢師專家組的指導下,中國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心理所」) 的「心理諮詢基礎培訓課程」及考核規範,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個標準的、統一的、專業規範的培訓項目,承接社會各界通過非學歷教育學習心理諮詢的需求。
  • 中科院心理所爆雷後 弱勢群體維權該何去何從
    中科院心理所是否應當為往屆維權學生負責?招生前或涉誇大宣傳和故意隱瞞申碩難度 涉嫌故意下套中科院作為和教育部平級的機構,其主要任務是國家科技戰略、重大基礎前沿問題的研究上,而中科院心理所研修班規模比較大,「涉及到招生和培訓」,偏離「國家隊」的使命有些遠。或許這是國科大停止同等學力考試的一個根本原因。
  • 參加了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考試
    提問一:為什麼選擇報考中科院心理研究所&34;項目考試?直到今年,我偶然看到中科院的這個心理諮詢師培訓項目,介紹說是在國家取消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考試後,中科院心理所為解決心理諮詢培訓行業亂象問題、引導行業入門者走向正規培訓所做的努力。我覺得特別符合我的需求!
  •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培訓綜合全國統一考試落地甘肅玉門定西
    8月15日,甘肅省玉門市教育局、定西市通渭縣教育局聯合承辦的甘肅省心理諮詢師學會對接的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基礎培訓項目全國統一綜合落地考試分別在玉門市一中、定西市通渭縣溫泉路學校舉行。學校領導班子和老師非常重視,我們像高考一樣對待這次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培訓綜合考試,4個考場內全程監控和手機屏蔽,讓考生考出水平和能力。
  •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培訓綜合全國統一落地考試在甘肅玉門定西舉行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培訓綜合考試定西考點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培訓綜合考試玉門考點本次試點考試全國共300餘個機構申報經玉門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通渭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領導小組辦公室批覆《關於同意在玉門一中設置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全國統考考點的批覆》和《關於同意設立溫泉路學校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全國統考考點的批覆》,該批覆報請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項目組同意,設立了落地考點。
  • 【科技日報】中科院心理所朱廷劭
    如何讓網際網路技術更好地服務於社會,並營造一個積極、健康、理性、文明的網際網路使用氛圍,了解用戶在虛擬世界中的心理和行為規律就變得至關重要,並由此出現了網絡心理學。近年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朱廷劭研究員帶領團隊致力於網絡心理學的前沿課題攻關,並取得了重要突破。
  • 心理諮詢師入門必備丨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項目
    相信學習過心理諮詢的人們都知道啊,心理諮詢作為一門專業性非常強的行業,從業者必須遵守職業倫理,經過系統的培訓德瑞姆獲得中科院心理所繼教學院同意,引進心理諮詢基礎培訓項目(可登陸心理所網站首頁「心理諮詢培訓服務系統
  • 中科院心理諮詢師證書到底怎麼樣?國證?哪裡查詢?是否通用?
    自從去年11月開始心理諮詢師開始全國「推行」後很多學員問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單位?它們頒發的《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合格證書》證書國家認不可用?有沒有用?含金量到底怎麼樣?這個證怎麼去查詢真假?該怎麼報考等等一系列問題,現在銘科君針對以上問題簡單幫大家分析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中科院心理所聯合騰訊搭建心理援助平臺,助力心理重建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發展,心理疏導和幹預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日前,國務院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將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屬、病亡者家屬、弱勢群體、參與疫情防控醫務工作者、公安民警(輔警)和社區工作者等一線工作人員作為重點,持續開展心理疏導服務。
  • 中科院心理所祝卓宏教授的博士學位被撤銷
    今日 ,網傳中科院心理所祝卓宏教授的博士學位被撤銷。具體原因不詳。,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師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諮詢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註冊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系統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學會危機幹預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知行為治療專委會委員, 中國社工聯合會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婦科分會常務委員
  • 2014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測試結果
    2014中科院心理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測試結果 http://ysx.eol.cn  來源: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兒童研究中心  2014-05-15  字體:大 中 小   2014超常兒童研究中心測試結果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