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教學治理+人才培養雙引擎驅動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2020-12-11 人民網教育

暨南大學宣傳片

人民網北京4月27日電 (記者何淼)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政府創辦的華僑學府。「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學校是直屬中央統戰部管理,由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共建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據介紹,學校學科齊全,文理工醫兼備,設有37個學院和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有58個系,20個直屬研究院(所);有本科專業9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4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1種;有博士後流動站19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近年來,學校學科建設和實力明顯提升,共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4個、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個。學校的工程學、化學、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環境科學/生態學、 植物學與動物學9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30個一級學科上榜,數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聞傳播學獲評A-,應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工商管理獲評B+。

據了解,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結構優化,有專任教師2534人,其中兩院院士(含雙聘)7人,長江學者(含特聘教授、青年長江)15人,傑青、優青獲得者39人,「珠江學者」51人,教授788人,副教授964人,博士生導師896人,碩士生導師1669人。

學校構建獨具特色的「三三三本科教學治理體系」+「『卓越未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雙擎驅動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推進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全面深化,基本實現100%的學生納入本科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國內率先成立「WE創」港澳臺僑青年眾創空間,已入駐項目團隊77個,孵化公司五十多家。學校連續五年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獲獎,多次獲獎總數位列全國高校第一。

學校面向內地通過普通高考招收考生,具體可細分為普通類、專項計劃類、藝術類、高水平運動隊等體育類的考生。同時面向香港、澳門、臺灣及海外大量招收優質考生。詳細本科招生信息可聯繫暨南大學本科招生辦(微信號:暨南大學招生辦公室)。

(責編:何淼、熊旭)

推薦閱讀

立足新時代,如何上好勞動教育這門「必修課」「蠶豆種植、土豆種植、種桑養蠶、小兔養殖、……」在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孩子們挽起袖子、走向田間,親身體驗農場勞作,與植物、動物的生命建立起了親密的聯繫。【詳細】

2020年高考延期後有哪些新安排?教育部10問答詳解教育部正式發布公告,明確2020年全國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今日就高考安排及相關工作回答了記者提問。【詳細】

相關焦點

  • 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原標題: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六項重點任務   ●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推進協同育人   ●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改革教學管理制度   ●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
  • 聚焦: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應協同發力 構建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
    聚焦: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應協同發力 構建立體化實踐教學體系 2016年06月04日 09:16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曹繼軍 顏維琦 字號 內容摘要:到2020年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
  • 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用「實戰教學」培養全媒型人才
    原標題: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用「實戰教學」培養全媒型人才 教育部日前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級和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其中,作為中國新聞教育的華南重鎮,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廣告學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廣播電視學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給本科教學最好的出路(教育視界)
    近年來,暨南大學創建「三三三本科教學治理體系」,推進以立德樹人為導向的本科教學內涵式發展,凝聚了一批本科教學核心力量,建設了一批優質課程,培養了一批創新人才,實現了從「本科教學管理」到「本科教學治理」的轉變。
  • 暨南大學助力灣區腹地高水平理工人才培養
    近日,暨南大學對口幫扶五邑大學工作獲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幫扶工作中期檢查組高度肯定。高校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近兩年來,暨南大學針對五邑大學發展需求,明確了「1-3-5」幫扶工作思路,推動五邑大學辦學水平快速上新臺階。如今,五邑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科研成果轉化交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
  • 雙創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養體系
    本期我們特邀3所高校的三大教務處處長,分別從3個獲得第二屆大賽金獎的項目切入,為讀者解讀雙創教育如何融入人才培養體系。「雙創大賽加快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由『兩張皮』向有機融合轉變,由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轉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第二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落幕之際,向全國各高校提出殷切希望。
  • 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如何發力
    儘管有強烈創業意願的企業家人才「原料」在高校佔比較低,但這個群體正是中國保持長期經濟增長所急需的,也是社會發展和文化進步所必需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不僅契合了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要求,也是提升人才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創新創業人才因其思維導向、能力構成和知識儲備往往更具競爭力。創新創業教育是大學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職能的結合部,應增強教育的自覺性、主動性。
  • 暨南大學律政精英創新人才孵化基地揭牌
    >   中新網廣州1月10日電 (廖麗麗 彭梅蕾)10日,暨南大學「卓越未來」律政精英創新人才孵化基地正式揭牌。  暨南大學副校長林如鵬介紹,「卓越未來」創新人才教育計劃是該校最新推出的一項人才培養系統工程,旨在通過「實施多元的創新人才孵化項目」,探索優才優育和個性化培養模式,促進拔尖創新人才的湧現,造就一大批未來在各自領域具有持久競爭力的卓越人才。
  • 上海大學構建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體系
    上海大學構建創新創業一站式服務體系 2018-03-06來源: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政策引導和過程監督,納入全系統管理考核指標,並將創新人才培養的效果納入學科評估和教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目前,已建設23門核心通識課、200多門通識選修課、300多門新生研討課,涵蓋包括創新思維和創業教育在內的六大模塊,湧現出「創業人生」、「創新中國」等多門優質創新型教學課程。
  • 蘇州科技大學:電子信息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成效顯著
    當前,我國高校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積極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仍存在大學生創業「兩低」(低創業率和低創業成功率)的問題。蘇州科技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依託2項江蘇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課題和14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省重點專業和一流專業建設(電子信息工程)為基礎,深化產教融合,以「目標導向、深度融合和多維協同」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為指導,構建了「專業教育、思政教育、雙創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探索與實踐,重點解決電子信息類專業學生科技創業能力差、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
  • 學生工作巡禮丨創新驅動創業,創業成就夢想
    回望2020年,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始終秉承「追日唯實」的學院精神,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使命,主動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到人才培養全過程,不斷開拓創新,深化「服務+」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探索建設具有科院特色的「三園融合聯動發展」創新創業教育路徑。
  • 暨南大學幫扶五邑大學打造大灣區腹地高水平理工人才培養基地
    近日,暨南大學對口幫扶五邑大學工作獲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幫扶工作中期檢查組高度肯定。高校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近兩年來,暨南大學針對五邑大學發展需求,明確了「1-3-5」幫扶工作思路,推動五邑大學辦學水平快速上新臺階。如今,五邑大學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教師隊伍建設、科研創新平臺建設、科研成果轉化交流、研究生招生等方面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突破新成效。
  • 暨南大學幫扶五邑大學打造大灣區腹地高水平理工人才培養基地
    近日,暨南大學對口幫扶五邑大學工作獲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幫扶工作中期檢查組高度肯定。高校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開展近兩年來,暨南大學針對五邑大學發展需求,明確了「1-3-5」幫扶工作思路,推動五邑大學辦學水平快速上新臺階。
  • 構建贏創山大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
    近日,山東大學開展了校級本科教學成果獎評審工作,在全校範圍內評選出50項優秀教學成果,涵蓋一流本科教育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學科專業與課程體系建設、教學內容更新與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踐能力培養、教學團隊與高水平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與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內容,各項成果都經過長期積累、創新性強,並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 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是實施"師"字號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培養知識結構合理、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會計師、工程師、建築師、康復治療師等"師"字號應用型創新人才。三是組織實施產學研一體化的產業人才培養計劃,以培養學生全面素質、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積極拓展校企之間、學校與科研單位之間的合作,將理論教育、實踐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有機結合,培養複合技能型人才。
  • 浙江工商大學創新財經類專業多元思維人才培養體系
    他僅是浙江工商大學培養財經類專業學生的「計算為本、數據為融、智能為用」層次化思維能力教學模式的受益者之一。  「工」「商」攜手共破財經人才培養瓶頸  近年來,浙江工商大學作為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務部和教育部共建的重點財經類大學,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了大批財經專業人才。
  • 李家華:新時代中國特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
    2017-11-02《教育部黨組關於教育系統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的通知》指出: "打好教育改革攻堅戰" "要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 "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推進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
  • 來暨南大學,做聯接世界的灣區人才!
    7月15日,南方日報、南方+、廣東教育推出暨南大學培育一流人才,激發創新活力的專題報導《暨南大學肩負獨特使命,創新三類人才培養,建設立足灣區、聯接世界的人才「孵化池」》。報導介紹了暨南大學在「雙一流」建設、「部部省」共建等機遇疊加的窗口期,充分發揮特色優勢,不斷創新內地生、港澳臺僑生及留學生三類學生的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建設立足灣區,聯接世界的人才「孵化池」,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精心擦亮百年僑校的金字招牌。
  • 四維育人:新建本科高校要創新應用人才培養
    左右連接,打通新舊動能轉換路徑,提升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左抓產業創新化,組織教師開展校企「雙走進、雙服務、雙促進」專項活動,關注新技術、新工藝的產業化應用;右抓創新產業化,採用「導師+項目+團隊」的形式,打造「師研生隨、師導生創、師生共創」校內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內外連接,打通大學集群與區域發展需求間路徑,提升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 大學聯合共建:「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暨南大學結對幫扶五邑大學逾一年,學科建設人才培育成效初顯  「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日前,由暨南大學與五邑大學聯合共建的「非人靈長類大動物疾病模型研究聯合實驗室」已經完成招投標工作,預計將於春節後進入動工建設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