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讀的陶淵明,被誤解的語文學習

2020-09-07 如水教育網

中小學的語文課本中一直入選的是陶淵明的田園詩,中小學的語文課上一直評價陶淵明是一位熱愛田園的隱士和詩人。


這是錯誤的。


陶淵明留在世間百餘首的詩篇中,他的《歸園田居》是五首,加上其他有一點田園的內容,總共寫田園的不過十首詩。


那麼其他的詩歌中最多的是什麼詩?——交友詩。熱愛田園並非陶淵明這個人的全貌。


魯迅先生評判陶淵明較為公允:「除了論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著他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一個人,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


魯迅怒言——陶淵明被選家凌遲了。


陶淵明被誤讀,因為我們讀到的只是陶淵明的十首左右的田園詩。這是我們熟悉的內容,這是我們好懂的內容,這是與我們以往的認知是相符的,於是我們就一直在這樣的誤讀中學習。


那麼,語文的學習過程是否也是如此?


因為身邊大部分人都告訴我們——多讀書語文成績就會好,所以我們就以為語文的學習僅就是多讀書罷了,而忘記了讀書中培養有序有效的思維方式才最重要。


因為身邊大部分人都告訴我們——要多背多記,所以我們僅用記背這種最節省能量的方式學習語文,殊不知,建立記背信息之間的聯繫才可以真正重要的,這樣知識才可以得到整理隨時得以調用。


因為所有人都告訴我們——聽講聽講聽講,所以我們以為求知識就是多去聽聞,殊不知,在「聞-思-修」的進階鏈條中,「聞」只不過是一個起點。思考不起作用,多也無意義;有了思考之後,還要隨時運用實踐——這就是「修」。隨處都有學習,隨時都有語文。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是運用,這就是語文的修行。考試中的運用也好,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也好,都是要運用。運用才是學習的最終目標。


最後回到陶淵明,要告訴大家的是,陶淵明在29歲的時候當的第一個官是江州祭酒——相當於主管江州教育的老大。後來隨便當了一下的彭澤令,雖然不是個很大的官,但他歷任服務的五個上級,有兩個當了皇帝。陶淵明的祖上顯赫。


所以陶淵明雖在田園中過得窮困潦倒,但其實是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大人物。後輩我等一直在以憐惜的眼光看小人物陶淵明,實在是錯得太離譜了。


推薦書籍:《陶淵明集注》


下期預告:文言文的若干錯誤教法及學法

相關焦點

  • 【大語文試聽課】陶淵明--「隱逸詩人之宗」
    他就是田園詩鼻祖——陶淵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陶淵明在遠離喧囂的城市後,守護的那一方心靈的淨土吧。  適合的學員:  1、希望通過大語文提升語文學習興趣的同學。  2、希望通過大語文增加語文知識、系統閱讀中外文學經典名著、掌握寫作技巧、提升語文素養的同學。
  • 成語溫故丨不求甚解:被誤解了的陶淵明的會意和真意
    很多成語被誤解了,從成語的本源詳解,然後溫故而得新知。今天大部分人在使用成語「不求甚解」時所取的意思,差不多等同於其諧音「不求深解」。不求甚解,語出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不慕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欣然忘食。」這個「甚」字,是指過分的、偏執的意思。古人常會用「甚矣」做口頭禪,其意思大概等同於臺灣人很喜歡用的「太超過了」。
  • 觀察|有多少「西方教育理念」被誤讀
    這無可厚非,推動中國教育現代化必然要學習和借鑑其他國家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實踐。但這種學習和借鑑首先要建立在全面真實了解的基礎上,然後根據中國的現實國情、文化傳統、社會心理擇善而從、擇時而動,否則,南橘就可能變成北枳。  但遺憾的是,隨著教育國際化程度的加深,我們發現,我們對國外教育,在很多方面存在誤讀。誤讀倒也罷了,更可怕的是,有時候誤讀會誤導我們的行動。
  • 怎樣預習語文課文?
    語文學習就好比」釀酒「,把「米」最終醞釀為「酒」,需要時間,需要」發酵「。在我們生活中,很多人會對語文學習產生一些「誤解」:一種誤解是覺得只要認識字,就不用學語文了,學語文就是認字;另一種誤解是語文成績好的人都是靠學生自學的,而非老師的功勞。
  • 中青報:有多少「西方教育理念」被誤讀—新聞—科學網
    比如旨在均衡教育資源、治理擇校難題的北京義務教育綜合改革大幕開啟,東城區率先公布的改革方案被評價為「要逆天」;期末考試,北京、杭州等地的一些小學低年級告別了傳統試卷,代之以遊戲;浙江今年將有11所高中推行「無班級管理」,試行「走班教學」。 和以往一樣,在這些教改行動中不乏「他山之石」,像浙江的「走班教學」,教育部門和學校都不諱言其中有歐美高中教育的影子。
  • 「桃花源」還是「歸園田」,世人要誤讀陶淵明到幾時?
    世人認為,桃花源是陶淵明筆下的理想聖地,但其實,《桃花源記》不是他的人居理想,若大而觀之,兩者皆言田園之美,細細品來,《桃花源記》是武陵人誤入桃花深處的遐想,《歸園田居》才是陶淵明親身自躬的感受。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虛虛實實,徜恍迷離。
  • 新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7課《歸園田居(其一)/陶淵明》知識點總結
    《歸園田居》(其一)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一單元的第四課,屬於必讀課。這首詩是陶淵明山水田園詩的名作,寫於他辭官歸隱之後,著重表現了詩人的超凡脫俗,希望掙脫名韁利鎖,遠離齷齪官場,回歸清新自然的閒適之情。通過本詩的學習,能使學生對山水田園詩有初步的理解,感受田園生活的喜人情趣和作者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本次課授課對象是高二學生。高二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詩歌感受能力、鑑賞能力。
  • 思考:「英語退出高考」為何一再被誤讀 圖
    5月18日,顧明遠表示消息系誤讀,高考如何改革還需等待教育部出臺具體方案。隨後,教育部發言人表示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和完善之中。儘管確定是誤讀,但這已經不是媒體第一次對「英語退出高考」進行誤讀了,為何會一再如此?此外,高考改革是一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我們究竟應該對高考改革抱有怎樣的態度?應該如何理性地看待高考改革中的熱點?
  • 上海中小學課程計劃被誤讀 「不考」英語是老規矩
    【新民晚報·新媒體】一個不是新聞的「新聞」,卻在昨天被無限放大甚至被誤讀。隨著上海中小學2015學年度課程計劃的公布,有關小學階段考試科目設置的問題引來輿論關注,特別是期末考試不考外語,更被誤讀成是「減負新舉措」,其實這是本市多年來反覆重申的一個「老規矩」。
  • 中國教育報:「英語退出高考」為何一再被誤讀—新聞—科學網
    5月18日,顧明遠表示消息系誤讀,高考如何改革還需等待教育部出臺具體方案。隨後,教育部發言人表示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和完善之中。儘管確定是誤讀,但這已經不是媒體第一次對「英語退出高考」進行誤讀了,為何會一再如此?此外,高考改革是一項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我們究竟應該對高考改革抱有怎樣的態度?應該如何理性地看待高考改革中的熱點?
  • 許知遠:他說你像行走中的荷爾蒙,姜文:人生是建立在誤讀之上的
    姜文:多大的誤解啊。許知遠:這個誤解是什麼呢?姜文:我覺得這個人肯定荷爾蒙他也沒見過,還行走中的荷爾蒙,胡說八道。這個誤解也不在我身上,其實我還是那句話,我覺得人生就是建立在誤讀之上的。因為你不是上帝,反正你一直在誤讀吧,然後上帝看著你們這幫誤讀的人,從生到死,一波走再來一波,他挺幸災樂禍的。你以為,咱們弄不明白,好多事不明白。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上帝已經樂半天了,咱倆在這聊這個。許知遠:包括你上次說做一個創作是表達自我,但是一個人表達自我也可能會陷入一種自我沉溺,這兩者之間對你來說你需要找這種界限嗎,還是說沒有?
  • 評英語退出高考:防「誤讀」還需說實話出真招
    不知從何時起,「誤讀」兩字隔三差五地會進入人們的視聽範圍,只要在搜尋引擎上鍵入「系誤讀」「被誤讀」等詞語,立即會跳出一大串相關新聞。  誤讀何其多,問題出在哪?  且看「英語退出高考」。始作俑者稱消息來源於對中國教育學會原會長顧明遠的採訪。然而,經媒體發布才半日,顧明遠就表示這純屬斷章取義,是誤讀。
  • 初中語文字音字形的辨析方法
    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小編準備了初中語文字音字形的辨析方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1. 以音辨形   因形近而產生的錯別字,如果讀音有異,我們就可憑讀音來鎖定它。例如"氣慨"、"撲溯迷離",根據形近字與其讀音的差別,只要一讀,就會發現:慨讀kǎi,概讀gài,此處應為"概";溯讀sù,朔讀shuò,此處應為"朔"。   2.
  • 學習語文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語文,在大學裡稱漢語言文學,包括語言和文學,筆者根據自己多年讀書和教學經驗理解,把語文分為小語文和大語文。小語文是什麼呢?小語文就是「用教材教」的「教材」,就是專家編入教材的「範文」,小語文還指以分數為評價標準的應試語文。小語文學得好指語文考試成績好,中考、高考分數高。
  • 《語文》新教材發布,魯迅沒走!又來了他和她……
    《語文》新教材發布,魯迅沒走!據介紹,2017年教育部啟動普通高中高中 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統編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教材編審工作全部完成,將於2019年9月率先在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級開始投入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 教育部闢謠魯迅文章退出語文教材 近年來,魯迅的作品退出語文教材的傳言時常出現,引發輿論關注。
  • 北師大教授:英語退出高考是對自己言論的誤讀
    新華社中國網事  【北師大教授:「英語退出高考」是對自己言論的誤讀】針對有媒體對自己言論的「斷章取義」,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顧明遠18日表示,英語實行社會化考試、一年多次考試是改革方向,但這並不等於英語退出高考。
  • 別誤讀了,Office 365真不是寫文檔那麼簡單
    雖然大多數人都用過Office系列的產品,但是真正了解Office 365的人卻寥寥可數,對於Office 的各種誤讀更是花樣百出。9月8日,微軟大中華區Office產品總經理鄭弘亦就這些誤讀進行了剖析,同時給出了Office 365的正確打開方式。
  • 鍾南山給孩子們的學習建議:語文是所有學習的基礎
    鍾南山先生英語這樣好,但他給孩子們的學習建議卻是「要學好語文」。在一次採訪中,他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第一條就是學好基本功:最基本的知識有了才能往上走。基本功裡面學好語文是最重要的,學好了語文,才能懂得如何對事情進行分析、總結和綜合。
  • 如何跳出語文學習的惡性循環 | 詳解語文學習綜合策略
    苦惱語文成績上不去,憂心忡忡,卻無他法?花費了大量時間,可語文成績總是不如意,久而久之,心灰意冷?但你真的找到「語文學習」的癥結所在嗎?是時間不夠、努力不足、興趣全無,亦或是提分難,付出的心血如東流之水一去不返?不,這些都不是。語文學習問題的本質在於:學考分離。
  • 陶淵明不懂種田?細讀《歸園田居》,品味農耕詩人的世界
    陶淵明的一生是農耕經驗長期積累,農耕文化浸潤的一生。他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農民詩人,也是對農民生活了如指掌,熟悉農耕生產的行家裡手。陶淵明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多是在鄉村度過的,具有豐富的農耕經驗和深刻的生命詩意體驗。陶淵明入仕很晚,卻出仕很早。陶淵明做官為吏只有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