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1000頁的《牛津英語詞典》被認為是學英語必備的工具書,陪伴了好幾代中國學生和老師。面世90年以後,這本詞典已經從學生的課桌、書架上走到他們的手機App、視頻直播課裡。
在1748年創立之後,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教材、學術文獻、小說等大量內容。《牛津英語詞典》是最有名的出版物,它不僅可以查詢單詞的意思,還會記錄、追溯60萬個英語詞彙的使用歷史、背後文化變遷。因此,這本詞典成為許多中國人接觸英國、美國等海外文化的一扇窗。
1980年代,《牛津英語詞典》進入中國,面向非母語學習者的《牛津高階英語詞典》在中國已經達到1500萬印數。中國文化也成為詞典收錄的內容,牛津大學出版社全球業務發展部門總監、詞典部總裁Casper Grathwohl介紹,「guanxi」源於中文的「關係」,已經被牛津詞典正式承認為一個英語單詞。
但面對網際網路浪潮,邁入90歲的牛津詞典也開始憂慮自己的未來。
紙質的《牛津英語詞典》很容易打斷學生的學習過程。Casper Grathwohl向界面新聞解釋,學生遇到不懂的單詞需要停下來查閱詞典,然後再放下詞典繼續閱讀、學習。另外,紙質詞典不能追蹤學習數據,沒有數據支持,詞典很難更深入地參與學生學習的過程。
Casper Grathwohl推動了牛津詞典擁抱網際網路,他認為在線教育為詞典提供了極大的新機遇。Casper Grathwohl說:「我認為在線學習是語言學習發展中最好的變革,不僅增加了學習機會、降低學習成本,還有利於根據個人水平定製教學。在線教育對我們來說,可以將詞典的語言學習數據和學習體驗更好地融合起來。」
在中國,《牛津英語詞典》已經和有道、搜狗、百度、騰訊等公司合作,主要集中在查詢單詞、翻譯方面。Casper Grathwohl介紹,線上的牛津詞典不是照搬紙質詞典,而是提供智能語言數據,例如把一個單詞打上各種標籤。學習者閱讀的時候可以不用停下來翻字典,能夠快捷地看到單詞釋義。
在線英語教育也是《牛津英語詞典》的重點合作對象。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中國合作對象包括VIPKID、DaDa、VipJr、學而思網校等。除了授權原版教材,詞典也為在線平臺上的學生提供幫助。
「給學生提供更準確的內容,學生才更容易理解,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 Casper Grathwohl說。他告訴界面新聞,中國的在線教育公司負責研發課程,而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專家團隊負責審核內容質量,保證學習材料正確,詞典正是保證學習內容準確的重要依據。
另外,在線英語教育公司會記錄中國孩子學英語的數據,例如課程內容測試結果、學習時機和進度。這對於牛津大學出版社來說,有利於監測自身學習材料的真實教學質量,及時根據學生反饋調整內容。
現在,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對於《牛津英語詞典》變得越來越重要。Casper Grathwohl告訴界面新聞,近期研究顯示全球英語學習者已經有十億人,到2020年會增至20億。而2020年中國學英語的人數可能達到5億,這甚至超過了美國的總人口。
為此,牛津大學出版社有40至50名編輯關注世界各個地區的英語使用,中國是重點關注的國家。「中式英語」反映了中國英語學習者的使用習慣和特色,它被認為是英語作為全球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成為了牛津詞典一大語言材料來源。
除了英語,中文學習也成為牛津大學出版社計劃的合作方向。Casper Grathwohl表示,出版社積累了大量中文數據,將和更多中國科技公司合作中文學習、中文翻譯等服務。
除了與科技、教育公司合作,牛津大學出版社也在考慮推出自己的電子語言學習工具。
Casper Grathwohl說:「我們暫時沒有做軟體的計劃。但是未來,我個人非常期待我們自己做在線的詞典。」他表示,牛津大學出版社內部已經建立了機器語言學習、深度學習、數據處理、語義分析的工程師團隊,目前採用與其他公司合作的方式。未來,《牛津英語詞典》可能會開發自己的在線詞典,成為越來越多在線學英語的中國學生手機上的權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