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免發論文?難道我真的可以「混」過三年研究生了?

2020-09-13 亓simple


前段時間,「研究生免發論文」的消息瘋傳全網,作為準研究生的我看到新聞,心裡一陣竊喜,難道我真的可以「混」過三年研究生了?!


該消息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所公布的多項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等方面,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陳規等舉措。而在2019年,清華大學也提出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的唯一依據,並且不再將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這樣說來,研究生們真的解放了嗎?


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教育會議現場


作為一個剛剛從雙非二本院校考上211研究生的我,著實有些膽怯研究生的學習和生活,因為網絡上所描述的研究生生活是這樣的......



沒有任何科研基礎的我,耗費九牛二虎之力,花費5個月的時間,經歷無數次與論文內容和格式的廝殺,才規範地完成了一篇本科畢業論文。如此科研小白的我要怎麼才能適應這痛苦的研究生生活啊?



我大學所在的班級,是我們專業第一屆本科生,今年畢業,不僅不幸的碰上了肺炎疫情,還趕上了學校本科評估。高標準、嚴要求,使我們這批小白拼死掙扎了5個月的時間才算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從未系統的學習過規範論文寫作,也從未接受過任何科學研究、實地調研的培養。面對畢業論文的撰寫,我們甚至連文獻綜述都不會做,然後稀裡糊塗勉勉強強的完成。



一直以來,我並不排斥論文寫作和學術研究,而我想讀研,也是為了今後能夠讀博,能夠在自己喜歡的學術領域有所造詣、有所建樹。對於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來說,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都是必修之課,而發表論文也往往被看做是取得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


不過,近20幾年來,人們普遍把研究生在學習期間發表論文的質量和數量作為衡量一位研究生優秀與否的條件,或作為申請學位、論文答辯的前提條件。但愈來愈多的論文發表數量,真的等同於高質量的研究生培養、等同於高水平的學術研究嗎?相反,如今社會上學術不端事件屢見不鮮,很多研究生迫於論文寫作和畢業的壓力,不惜一次次拋棄學術嚴謹的作風,急功近利的撰寫論文,甚至弄虛作假、買賣論文。


就像我一樣,一個從未接受過系統學術訓練,連本科論文都完成的那麼勉強的學術小白,怎麼才能寫出一篇能夠發表的論文呢?就算能夠寫出來,那這些論文真的有學術價值和創新意義嗎?能夠發表論文,對於一位研究生來說也許是最好的檢驗標準,但是具備真正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夠去解決實際問題,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而此次中國傳媒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就是基於這種思考。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的陳規,為的是拋棄研究生沉重的束縛,更多的注重學碩生學術能力和專碩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雖然這一舉措也引起了社會上不小的爭議,但研究生學習期間發表論文與學位申請、學位資格脫鉤已是大勢所趨,而取消這一陳規,也並不意味著研究生們就能「混」過幾年的學習生活,相反,更沉重的課程學習和更全面的監控體系,將會使得研究生的生活更加「充實」。

相關焦點

  • 研究生免發論文 研究生會不會變得「更水」?
    此前,清華大學已於去年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提出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並且不再將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由此可見,研究生學習期間發表論文與學位申請、學位資格脫鉤已是大勢所趨。而在脫鉤後,要建立新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健全導師制,強調教師對研究生的過程指導、教育與管理。
  • 研究生,要不要發論文?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公布多項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等方面,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陳規等舉措,引發眾多關注。研究生究竟要不要發論文,這是一個討論多年的老問題。老問題重新被關注,不是老調重彈,而是形勢所迫。
  • 研究生免發論文不意味著培養質量「放水」
    此前,清華大學已於去年修訂《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提出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並且不再將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由此可見,研究生學習期間發表論文與學位申請、學位資格脫鉤已是大勢所趨。而在脫鉤後,要建立新的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機制,健全導師制,強調教師對研究生的過程指導、教育與管理。
  • 取消論文「硬槓槓」是研究生教育創新之舉
    近日,中國傳媒大學公布多項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等方面,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陳規等舉措,引發眾多關注。研究生究竟要不要發論文,這是一個討論多年的老問題。老問題重新被關注,不是老調重彈,而是形勢所迫。
  • 研究生論文如何快速發表,研究生三年經驗助你少走彎路
    在現階段,無論哪所高校都有論文的要求,本文基於研究生三年論文經驗,總結了五點對於科研論文有幫助的學習習慣,希望能夠對廣大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提供幫助。當我們寫論文時,最後都需要引用文獻。堅持對文件進行分類整理,對以後的寫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些研究生沒有使用筆記表達的習慣。當他們閱讀和積累時,他們總是把下載的文檔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中。這樣如果過了一段時間真正要用的時候,很可能找不到當初的文檔了。
  • 我就是想混個研究生文憑
    她說,自己有清晰的職業規劃,讀研只是為了混個研究生文憑,然後準備報考公務員,或者考教師編制。一般情況下,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在體制內上升空間會更大。所以,她並不在意高校的知名度,只要順利畢業,拿到研究生文憑就好。這位同學認為,就算考上211高校研究生,也不見得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如果沒有遇上一位敬業的導師,說不定讀研三年非常痛苦。因此,她不想去遭冒那個風險。
  • 在職研究生可以混?你好天真!沒有這3個能力就別考了
    在職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不脫產讀研究生。一方面,這類研究生不需要辭去工作,在學校進行全日制教育。另一方面,這些研究生可以參與到碩士的教育中,拓展自己已有知識的深度。眾所周知,去年在職研究生進行了政策改革。改革只針對雙證在職研究生,而單證的在職研究生依然可以按原來的經驗和規定報考。
  • 光明時評:取消論文「硬槓槓」是研究生教育分層分類發展的必然
    作者:肖羅近日,中國傳媒大學公布多項研究生教育改革措施。其中,在規範博士生和學碩生科研訓練、專碩生實踐訓練等方面,設置多元化學術評價指標體系,取消碩士生發表學術論文與學位資格掛鈎陳規等舉措,引發眾多關注。研究生究竟要不要發論文,這是一個討論多年的老問題。老問題重新被關注,不是老調重彈,而是形勢所迫。
  • 「畢業論文寫不出來,我有些後悔讀研究生了」
    昨日,看到中傳研究生黃靜怡因導師薛某不給畢業論文籤字跳樓的新聞事件,我感到深深的難過,研究生生活真的挺艱難的。因此,作為一個正在準備論文的研二學姐,我想告訴考研黨:真的不要把研究生生活想得太簡單,研究生真的不是誰都能讀。
  • 研究生學歷真的重要嗎?
    本期作者:趙力超 | 美編:蔡惠敏這是我在知乎上回答過的一個問題:研究生學歷真的重要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6149746/answer/1014130666我不同意研究生學歷很重要的說法,但是研究生階段對一類人很重要。我先說幾點看法供想考研究生或博士生的學生參考:1、讀研究生真的很累很辛苦,這個辛苦不一定是體現在實驗強度上,精神壓力其實非常大。
  • 研究生的三年怎麼度過
    研究生陸續都開學了,是否還能記起去年的艱苦奮鬥?小編今天就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編的研究生三年都是在幹什麼,在這裡僅供大家參考,給新一屆的研究生一些方向感。第一點就是即便已經考了研究生也不到停止學習。研究生一年級學校主要就是學習基礎課程,這一年的基礎課程對於研究生來說就是為論文做準備,當時小編是跨專業所以在學習之餘又不斷地去讀相關書籍,這為我研究生二年級論文的基礎方向有了很大的幫助。在這個階段小編建議有能力者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然後去考取相關的證書。第二點二年級就要開始為論文做準備。
  • 研究生三年生活的正確打開方式!
    讀研的重中之重還是在於學習,用三年的拼搏去成為更好的自己,讀研的目標並 不應該僅僅是順利畢業。導師是科研的支持力量一位合適的導師能夠讓你的研究生生活順暢很多。以我為例,在剛剛入學的時候曾經感到過迷茫, 有一段無所適從的日子,不知道每位老師都提及過的「研究問題」到底是什麼?
  • 考研面試時導師問如何規劃三年研究生生活,如何回答得高分?
    從考官提問的角度來說,提問"考生如何規劃三年研究生生活?",應該是學碩的面試環節,傾向於考核某個考生的"科研潛力",即是否適合讀研。導師在招生後同樣有焦慮,如團隊如何維持、學生如何培養。往年,有考生聯繫選擇小西做導師時,我都會和考生會有一次面談,而"如何規劃三年研究生生活"是必須聊到的話題。在你畢業答辯時,回頭看三年時間過得很快,同屆的同學之間差距早已拉開,規劃真的是重要!
  • 研究生論文選題及創新:我的個人體會
    不管是研究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如何確定一個好的論文選題恐怕是幾乎所有研究生都或多或少困惑過的事情。記得當年自己讀碩士時,為確定論文研究題目和內容絞盡腦汁,最後選中了指數基金業績評價的話題。基金業當時(2000年)在我國剛剛興起,而指數基金更是一個新生事物。
  • 兩年研究生和三年研究生有啥區別,畢業哪個更有前景,差別很大
    不過,對於研究生可能沒接觸過的人,都不知道研究生還有兩年制和三年制的區別,對這一內容也並不是很了解。 其實,兩年研究生和三年研究生差別真的很大,兩年制的專業型研究生簡稱為專碩,而三年制是學術型研究生,簡稱學碩。
  • 研究生:本科生,我勸你抓緊時間找對象
    ‍‍ 研究生:學業大有進步,可感情上依然波瀾不驚,是誰告訴我變更好就有男朋友的?難道是想騙我再讀個博?退一萬步來講,如果研究生期間找不到男朋友,本萌勸你再等等耐心,或許你的男朋友正備戰中考呢?你不嫁我不嫁,養老院裡跳恰恰!
  • 經驗分享 | 三年·蛻變(研究生規劃)
    劉教授對待學術非常認真嚴謹,對我也是以最高標準要求,在確定論文題目後,明確要求我要把論文做到能拿校百篇優秀的水平,此外,每兩星期要開一次匯報會,向老師還有研究生的學長學姐匯報論文進展。那段時間,整個人處於高速運轉狀態,下載文獻,閱讀文獻,然後搜集數據,實證分析,撰寫論文,從一無所知到熟諳自己的研究領域, 學習到了非常非常多的東西。
  • 清華研究生可停學三年創業
    清華研究生可停學三年創業此舉是教學改革的一部分 改革還包括研究生將不會再只畢業而無學位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5-6-28 雷嘉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清華大學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將最多可以停學三年進行創業;普博生的最長修業年限將限定在六年,到期就必須結束學業並辦理離校手續。
  • 研究生再也不是混日子了,教育部今年將重點抽查已畢業研究生論文
    最近教育部發布公告,今年將對已畢業的研究生論文進行重點抽查,對存在學術不端、存在捏造事實、查重不過關的論文進行整頓,撤銷該學生的研究生學歷學位,對該研究生的導師取消研究生導師的資格。根據過去教育部對已經畢業的研究生的畢業論文的抽查結果,發現在抽查的論文中存在1%以上的畢業論文存在學術不端的問題,已經對論文存在問題的學生研究生學歷及學位進行撤銷。
  • 清華修改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 研究生可停學三年創業
    清華大學校務會議日前通過《清華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修訂方案。今年秋季起,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如想創業,可停學三年。此外,規定新增最長修業年限,博士研究生將不能再無限期延期畢業。  據介紹,此次修改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是清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