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髖部疼痛沒重視 錯過最佳「保髖」治療時機只能換關節

2020-12-22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8月6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徐海濤 石榮 實習生 孟凡佳)髖部疼痛難耐,不僅坐凳子難受,走路也跛了,走兩三百米路,整個胯部、大腿就痛得走不動了。日前,家住婁底的張女士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醫學中心 " 保膝髖痛 " 專病門診診斷為股骨頭壞死。然而,由於就診不及時,她錯過了最好的 " 保髖 " 治療時機。

張女士今年 43 歲,早在八九個月前左側胯部、大腿根、屁股就開始反覆疼痛,不舒服,剛開始比較輕,休息下就好轉了,也就沒重視。近 10 來天,這種痛感加劇,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對生活影響很大,也不能上班。在當地醫院照了 X 片,也沒發現問題,便暫時靠止痛藥控制疼痛。

近日,張女士多方打聽,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醫學中心 " 保膝髖痛 " 專病門診就診。骨關節運動醫學科徐海濤主任醫師接診了張女士。仔細檢查後發現張女士髖痛很明顯,雖然能夠彎腿,但髖關節旋轉明顯受限。

追問病史進一步得知,張女士 1 年前曾患腎病,應用過激素治療。髖痛出現後,在當地醫院 X 片也只照了關節正位片," 就像照相只從正面照了,只能看到正臉,不能全面反映關節情況 "。和張女士仔細溝通後,徐海濤教授為張女士照了髖關節 " 蛙位 " 片,片子上看到股骨頭前上部已經塌陷變扁了,高度懷疑股骨頭壞死。進一步完善髖關節磁共振檢查後,明確了股骨頭壞死診斷。

遺憾的是,張女士疼痛已經超過半年,X 片顯示股骨頭前上部已經有明顯塌陷,磁共振檢查也顯示股骨頭頸部有廣泛水腫,綜合評估張女士股骨頭壞死已經錯過了早期,錯過了最好的保髖治療時機。目前能做的是選擇合理的工作生活方式,控制症狀,等待關節置換手術治療。

徐海濤教授介紹:股骨頭壞死可以臨床治癒,有成熟有效的治療方案。股骨頭壞死目前治療難點不是技術,而是早期診斷,早期識別。股骨頭壞死保髖治療適合人群是股骨頭壞死早期,髖部疼痛 6 月以內(最好沒有明顯疼痛),股骨頭沒有明顯塌陷,比較年輕患者。

徐海濤強調,股骨頭壞死一旦出現明顯疼痛,通常就提示股骨頭軟骨下骨折,股骨頭開始塌陷,一旦塌陷超過 2 毫米,就錯過了保髖治療最佳時機。所以髖部周圍出現疼痛,一定要及時就診,明確診斷。

股骨頭壞死如何才能早期診斷,抓住保髖的最佳時機呢?徐海濤指出,磁共振檢查是股骨頭壞死早期診斷的金標準,通過磁共振檢查,可以在 X 片出現病變前、股骨頭塌陷前早期、準確診斷股骨頭壞死。對股骨頭壞死高危人群進行磁共振篩查是實現股骨頭壞死早期診斷的有效手段。

那麼,哪些人是股骨頭壞死的高危人群呢?酗酒,使用激素病史(強的松、潑尼松、地塞米松等);髖關節脫位、股骨頸骨折患者治療後,一側已經發生股骨頭壞死者都是股骨頭壞死高危人群,建議使用激素、髖部脫位、骨折後 3 — 12 月進行股骨頭壞死磁共振篩查,如果沒有發現壞死,應在 1 年後再複查一次。

徐海濤教授提醒,股骨頭壞死不可怕,可防可治,早期診斷是關鍵,綜合治療效果好,難的不是技術,是觀念,珍愛關節,早診斷,早治療,把握 " 保髖 " 時機,守護健康人生。

相關焦點

  • ...走路也跛,走兩三百米髖部疼痛難耐,去醫院一查竟是股骨頭壞死
    髖部疼痛難耐,不僅坐凳子難受,走路也跛了,走兩三百米路,整個胯部、大腿就痛得走不動了。日前,家住婁底的張女士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醫學中心「保膝髖痛」專病門診診斷為股骨頭壞死。然而,由於就診不及時,她錯過了最好的「保髖」治療時機。
  • 「視頻」股骨頭壞死:保髖or換髖?看這篇就夠了!
    早診斷並非只有換關節一條路股骨頭壞死也是臨床上骨科常見的難治性疾病之一,雖然常見,但是也有許多臨床骨科醫生對此病缺乏足夠的認識,在臨床工作中會漏診、誤診或者不能提供很好的治療方案,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患者最後不得不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 要警惕髖部疼痛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易延誤治療
    東方網9月28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青年人出現髖關節酸脹疼痛,或膝關節酸痛等症狀,切勿放鬆警惕,延誤治療,這可能是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記者從日前由新華醫院主辦的首屆上海國際髖關節發育不良高峰論壇上獲悉,目前在50至70歲的中老年人工關節置換病人中,約三分之一的人工關節置換病人為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 髖關節疼痛是何原因引起,五種情況多重視,對症治療
    髖關節疼痛就是很多人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有一些人認為出現了這個問題就很有可能是有股骨頭壞死。但是並不是這樣的,其實有很多疾病都會出現髖部疼痛的,而這一類的疾病通常都是髖關節內部的病變情況,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視。要找到引起疼痛的原因是什麼,並且能夠採用對應的方法來治療。
  • 康復患友實錄|新的一年不再「拖延」,骨壞死最好的治療還是保髖
    骨壞死拖延治療一年,今年立志不再「一拖再拖」 坐在病床邊上的就是今年34歲的周先生,從與股骨頭壞死「結緣」到下定決心來專病醫院保髖,中間相隔了近一年的時間。「起初是腹股溝、大腿內側疼痛得很是厲害,一按壓更是疼得受不了」,這個蹊蹺的疼痛促使周先生趕忙去了醫院,後來就知道自己得了雙側股骨頭壞死。
  • 南京股骨髖醫院患者實錄:股骨頭能晚換就晚換,能不換就不換
    除白天上班外,晚上鍾女士回家還要接過婆婆的「接力棒」照顧還沒滿歲的寶寶,時常髖部酸痛,鍾女士也沒在意,只當是過度操勞了,年後又趕上疫情,免去了通勤的奔波,全身心在家照顧寶寶,大概是心裡的甜蜜掩蓋了身體的疼痛,倒也不覺得辛苦,髖部也沒察覺到疼,但是疫情後又開始上班就遭不住了,還沒上幾天班就疼得受不了了,便休了病假。
  • 35歲女子腹股溝疼痛近15年,一直未重視結果要動手術
    經骨關節運動醫學科柴志勇教授體格檢查,隨要求周女士行髖關節X線照片及髖關節磁共振檢查。最後確診為髖關節撞擊綜合症,予以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治療,恢復良好,疼痛解除。柴志勇教授解釋,髖關節撞擊症候群,又叫股骨髖臼撞擊症候群,是髖部疼痛中較常見的原因,主要好發於喜歡運動的青壯年。
  • ...髖醫院李科主任提醒:飲酒不僅會「喝傷」股骨頭 還會「喝蒙」神經
    47歲的羅先生,平時沒啥愛好,就愛喝點小酒,每日還不能少於半斤,入夏以後,羅先生喝酒更是「變本加厲」,直到突然出現髖部屈伸困難走路開始有點跛了,去醫院一查就確診是雙側股骨頭壞死,而且病情已經發展至中晚期了。 現實中,像羅先生這樣的骨壞死患者不在少數,相信大家都有共同的疑惑:這點「小酒」真有如此之大的「威力」嗎?
  • 一次感冒差點換關節
    泗陽26歲女子小王做夢也沒想到,半年前偶爾一次感冒發燒,使她年紀輕輕的差點要付出換關節的代價。半年前家住泗陽的小王,偶爾一次感冒發燒,體溫不退,為了圖省事,就在家門口一家小診所看看,醫生為了能儘快把體溫降下來,慣用了一些小診所常用的「三素」治療方案,既「激素、抗生素、維生素」,掛了一個星期水,體溫降了下來。
  • 2020日照保髖保膝學術研討會召開,醫學專家「華山論劍」共話骨關節...
    12月20日上午,日照市第四屆保髖保膝學術研討會暨日照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關節學組年會、日照市首屆保髖保膝專科聯盟學術會議、魯東南微創骨科關節置換培訓中心掛牌儀式在日照萬興源大酒店順利召開,會議由日照市中醫醫院副院長高楠主持
  • 溫和開髖,排清體內垃圾,擺脫經期疼痛,做一位「乾淨」的女人
    溫和開髖,排清體內毒素,擺脫經期疼痛,做一位"乾淨"的女人!這個月的姨媽期目測又該雙叒叕的"作妖",這是多少美眉們每月必經的痛苦之路,會讓你疼到一度懷疑人生。所謂的痛經則是在經期前後有下腹部的疼痛及墜脹感,偶伴有腰酸或者其他等不適之症。
  • 股骨頭壞死微創治療——髓芯減壓、打壓植骨術!
    點擊查看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個病例:患者男性,30歲,7個月前左髖部出現疼痛,疼痛逐漸加重至影響休息,隨後出現跛行,左髖關節活動重度受限。於當地醫院行雙髖MRI檢查,診斷為「左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 「譯文分享」彈響髖症候群的成因分析與康複方法
    關節囊內彈響髖:在這一類別中,髖關節是由實際的髖關節問題或受傷引起的。與外部或內部彈響髖症候群不同,關節內的彈響不是由肌腱或肌肉引起的。許多彈響髖的情況是無傷害的,但會增加關節損傷的風險。對於運動員和舞者來說,情況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疼痛並影響他們整體的運動表現。
  • 練瑜伽,如何收髖,讓髖部更穩定?
    練瑜伽,我們經常會練習開髖的動作,一個靈活的髖部,不僅意味著可以get更多的瑜伽體式,更是我們身體健康的需要。但過度的開髖,髖部沒有力量(髖部僵硬≠有力量),不穩定,不僅不利於瑜伽的練習,而且對身體更是有害無益。
  • 髖關節疼痛、僵硬、活動受限,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可以這樣應對!
    保守治療根據患者疼痛情況階梯式選擇控制症狀的藥物和改善病情的軟骨保護藥;熱療、超聲等物理因子治療可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環,消炎鎮痛,也是臨床常見輔助手段;運動療法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全身或局部運動功能,幫助關節功能恢復,也越來越引起重視。
  • 髖部疼痛不要拖,有可能是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是由於外傷、激素、大量飲酒等因素破壞了股骨頭局部的血供,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坍塌,患者會出現疼痛、功能受限,甚至關節變形。因此,發現股骨頭壞死後應該儘早進行治療,避免病情加重對健康造成影響。 72歲的史大娘,是在深山裡生活了幾十年的農民。
  • 髖部太緊?試試這套瑜伽開髖序列,有效打開髖部,精進你的習練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髖部,髖部緊會導致什麼呢?會導致下背部疼痛。如果你精進練習,一定發現髖部緊會導致你無法做很多高難度體式。髖部也分前側後側外側內側,髖部緊與其周圍的肌肉有關,最主要是大腿的肌肉,所以我們要拉伸大腿的內側、外側、後側,慢慢地,髖部就打開了。
  • 成都保髖股骨頭醫院實錄12歲的他不僅走路正常了,個子也高了一截
    近日,2018年曾在我院保髖治療的小馬同學的家長給我們發來了小馬同學最新的恢復情況,視頻中小馬同學已經可以正常的走路,個子比兩年前明顯的高了一截,胖嘟嘟的討人喜歡。 兒童正處於身體發育的時期,偶爾出現的關節疼痛屬於正常現象,醫學上稱之為生長痛。專家表示,當孩子前一段時間喊過疼,過段時間走路不對勁,一定再做複查,看是髖關節的問題還是膝關節的問題。如果有這兩個症狀,家長一定不要掉以輕心,不要簡單地理解為「生長痛」。
  • 從青蛙趴到一字馬,做這13個動作,教你開髖告別疼痛
    說到髖,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髖到底是什麼?髖是指我們常說的髖關節,髖關節是人體中一個典型的杆臼關節。它像杆臼一樣,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了解以後,我們可能會想到很多髖關節的疾病,比如股骨頭壞死、髖關節炎、坐骨神經疼痛等。這都是由於我們日常不良的生活習慣、或者髖關節血液循環不暢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