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出身決定未來?中國如此,外國也如此

2020-12-12 華圖事業編

常言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寒門出貴子。古時候寒門學子聞雞起舞,鑿壁偷光,「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然而現在的社會卻不是足夠努力讀書,就能成為「貴子」。

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敗更看重個人能力,人脈,資源,錢財,影響力等等。有些人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從落地的那一刻開始便站在了別人一生奮鬥的終點。有些人出生平平奮鬥一生只站在了別人的起點。

打個比方,有錢人家的孩子五六歲時便跟著父母去過各個省市,見識過不同的風土人情,到過各種高檔場所博物館科技館,參加各種夏令營冬令營等等;而寒門子弟五六歲時都還沒出過所在的地市,甚至不知道火車是什麼樣,長大成人後終於過上了富家子弟剛出生時的生活。可能舉例有些片面,但我們不能否認,富家子弟在起跑線就已經甩開寒門子弟一大截,眼界見識都普遍高於「村裡娃」。

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城市與農村的宴席,一場宴席是最能看出人性和格局的地方。

大城市的宴席是什麼樣的?人們盛裝出席,有的溫文爾雅,有的熱情奔放,推杯換盞間談著生意,談著日後的計劃,曲終人散後,人們獲取了自己需要的資源人脈或是名聲。再看看農村的宴席,一份菜品剛剛上桌便被圍坐的人哄搶,不出五秒鐘就剩下一個空盤子了,更有甚者只挑葷菜,青菜一口不動,有的甚至直接將一盤葷菜直接佔為己有,收在自己提前準備好的食品袋或者箱子裡。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怎麼早當家,怎麼能成為貴子呢。

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在一次採訪中,談起了對「寒門難出貴子」的感受。

他這樣說:「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產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不難看出,熊軒昂大膽承認了家庭出身和地域教育資源的差異,這一點也影響了其他大多數省市的高考狀元。

英國BBC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人生七年》,這部紀錄片一經播出便震撼全球。

該片講述了14個孩子的一生,從七歲一直記錄到63歲,唯一不同的是這些孩子出身,有的生在農民家裡,有的生在商人家裡,有的是貴族世家,幾乎代表了每一個社會階層。在這50多年的時間線裡,每個孩子在人生軌跡的關鍵時期都做出了不同的選擇,當然最後的結局也是不同的。

上流社會出身的孩子,上了好學校,接受了更好的教育,畢業後也有了好的工作,人生精充實而精彩。而下層社會出身的孩子也大都重複著父母的生活,日復一日。在這部紀錄片開拍之前導演曾經預言:「孩子的出身決定他們的未來」,從紀錄片的結尾來看,果然是這樣,令人感到震撼。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沒有人事先規定好他們人生軌跡,但事實卻一步步按照劇本上演著。

最終,人們終於研究出了問題所在,出生在上流社會的孩子受父母的耳濡目染,打小就有自己的想法和規劃,加上父母的社會資源和人脈資源的連接,這些孩子自然會有更優質的成長道路和未來。而出生在下層社會的孩子跟著父母以吃飽穿暖為生存目的,對未來沒有更多的思考,有宏偉的計劃,也大都因為父母沒有更多的資源能夠給他,最終破碎,所以也走上了父母的老路子。

可見,一個人的出身對未來有著極其重大影響,尤其是父母的格局,眼界以及能提供給的資源。

那麼,寒門真的就出不了「貴子」了嗎?答案顯然是讓否定的。我們不難看出,由於出身,成長環境和父母的能力資源等等因素導致孩子的成長軌跡產生差異,客觀的講,寒門確實難再出貴子,但不代表寒門不能出貴子,從當今社會來看,我們無可否認讀書是寒門子弟成為「貴子」的一條捷徑。

十年寒窗苦讀有用嗎?

有用,非常有用,雖然教育資源上不佔優勢,但古往今來無數的例子說明,讀書確實是寒門子弟翻身的最好途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的過程中,除了知識的積累外,最重要的還是格局的改變和眼界的拓寬,對世界和人生的認知發生變化,這才是讀書的對於寒門子弟最大的意義。

對此,您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再難出「貴子」?《光明日報》曾在《「寒門難出貴子」是個偽命題》一文中指出,中國有句俗話,「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今天,我們自然不會為苦難粉飾、亦無須為逆境歌唱。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他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的是這樣嗎?
    面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我們依然可以淡定的說一句「so what?」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ID:jinrongbaguanv),作者黃明亮。寒門何以再難出貴子?大概一年以前,有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北大才女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決賽演講《寒門貴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有人說,她用四分多鐘的演講讓整個世界沉默。
  • 寒門難出貴子?看鄭強、曹德旺、陳丹青怎麼說
    教育的問題一直受普羅大眾的關注,學區房能夠炒出天價,也都是因為中國家長對孩子的基礎教育極其重視。教育一直都是中國家長的心頭大事。而近年來,"寒門難出貴子"的話題甚囂塵上,無不體現著中國廣大普通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憂心。而來自不同領域的佼佼者,都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話題有不同見解。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是否難出貴子?
    而有的人則認為當下寒門照樣能出貴子,並且列舉出大量的案例,某某名人是寒門出身,某某富豪是寒門出身。首先,要說說什麼是貴子?考上名牌大學算不算是貴子?大學畢業考上了一個金飯碗算不算是貴子?在自己的崗位上當上了領導算不算貴子?有房有車算不算是貴子?開了個公司,有一點小小的事業算不算貴子?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這些耳熟能詳的商界奇才,富豪巨賈,通常都認為他們來自「寒門」,但諸多文章卻指出他們的成功都與其「不平凡」的家庭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與普通家庭來比較,他們的出身並非「寒門」,但也稱不上是「貴門」。
  • 不要聽信「寒門再難出貴子」,高考依然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馬上就要開始2020年高考了,聯繫到最近網絡上曝光的山東高考生頂替上大學事件,又有很多吐槽「高考不公」和「階層固化」的聲音,「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斷,也甚囂塵上,覺得很有必要再探討一下這個話題。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幾個概念,明確幾點共識,這樣才能心平氣和的理性看待這個話題。一、什麼是寒門,當今的寒門指的是哪種家庭?
  • 寒門真再難出貴子嗎?
    你覺得自己是家境普通甚至出身貧寒的人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是吧。因為,據數據統計,我國富人僅佔比3%,中產階級佔比百分之87%,以下都是窮人。之前有一位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表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想要出人頭地,比我們父輩那代更難了,引發了非常熱烈的討論。今天,我這個不起眼的窮人,想對此發表一下我的觀點,我出生農村家境貧寒,這一路走來,難嗎?難!
  • 寒門難出貴子?高考狀元告訴你,現實並非如此!
    就在大家紛紛認同「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調時,有媒體報導了一位高分的寒門貴子,在低矮逼仄的家中,說她想當一名法官。肖澳彬,2018年巨鹿縣高考文科第一名,634分。她的家在河北巨鹿夏舊城村。進入低矮的小院,院裡擺滿了各種農具,客廳裡沒有家電,只有兩個破舊的沙發和一張桌子。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寒門難出貴子」,之所以是寒門,首先這個家庭的掌門人,他很有可能是一個懶惰的人,是一個不願意付出的人,是一個自私的人,是一個沒有學歷、不愛學習、不愛成長的人,因此不成功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如果父母不愛學習,不願成長,思想落後,甚至不願意付出,等等這些行為習慣、性格特質,會影響到孩子,孩子成為這樣的人的概率是很高的。窮人是因為有窮人的思維、習慣、心態才導致成為窮人!
  •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
    前段時間無意間刷視頻看到了一個演講節目裡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我翻閱了一下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寒門再難出貴子》,簡單交代下背景,家在蘇北農村,算是很貧窮的農村,初中時還吃不飽飯的那種,父母是老實巴交農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對我的教育也僅限於學習學習再學習。小學初中時自己成績不錯,基本上都是前一兩名吧,高中之前沒去過鎮上之外的別的地方...高中在縣城,也在那裡慢慢變得自卑。
  • 「寒門再難出貴子」就是一個坑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採訪中,他說到: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的而且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農村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
  • 寒門再難出貴子?底層之痛!一篇引起千萬人共鳴的好文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言論在網絡上甚囂塵上,繼而成為全民討論的又一疑難教育問題。教育的問題總是像那個著名的哲學問題「世界上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令人費解,最重要的原因恐怕還是教育觀點都需要踐行才能有結論。
  • 「寒門難出貴子」的時代困境與逆襲之路
    來源:中國青年研究【摘要】「寒門」能否出「貴子」是近年來社會熱議的話題。本文從歷史的維度對「寒門出貴子」這一現象進行了系統考察,分析了當前寒門學子實現社會階層流動與上升的時代窘境,並從社會資源佔有、教育資源分配、家庭教育投入等方面探討了新時代背景下寒門子弟階層流動的逆襲途徑。
  • 寒門再難出貴子
    自古以來「寒門出孝子,豪門出敗家子」這一觀點深深地烙印在我們的心裡,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逐漸發現這一觀點是錯誤的
  • 寒門再難出貴子?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連續兩年三位寒門學子工地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誰還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同時,趙桂寧再次證明了寒門出貴子的說法。家境貧寒艱苦,同樣可以金榜題名,拔得頭籌,進入高等學府,發光發亮。趙桂寧勤工儉學的事情,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讚,有網友表示英雄不問出身、寒門出孝子、好學生都是品學兼優的等等……但也有網友對趙桂寧選擇的暑假打工方式提出了異議。他們說都已經可以上清華了,暑假可以打更高級的工啊,當家教不好嗎?可以遠程教學啊之類的話語。對於這些網友的異議,小月認為他們有些過於操心了。
  • 寒門再難出貴子?天助自助者,成功者自救!
    連續兩年三位寒門學子工地打工被清華大學錄取,誰還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相信有很多考生,在高考完去打暑假工。比如,是為了給自己賺一些零花錢,又或者去鍛鍊一下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而有的卻是為了補貼家用。同時,趙桂寧再次證明了寒門出貴子的說法。家境貧寒艱苦,同樣可以金榜題名,拔得頭籌,進入高等學府,發光發亮。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鄭強教授指出:主要是因為這項制度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寒門想要出貴子,不單單只是拼努力那麼簡單了。而寒門再難出貴子,才是當代社會折射出的現狀。我看到過這有一個節目,在節目中主持人問鄭強教授:為什麼寒門現在再難出貴子?鄭強教授便提到了一個原因:有沒有想過關於自主招生!所謂自主招生指的是通過高考自主招生筆試和面試之後,可以享受相應的高考降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