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一、相關性研究

2020-12-12 生物谷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描述疾病和健康狀況在時間、地點和人群方面的分布信息,向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流行病學家提供最基本的數據資料。描述性研究利用的信息來源有:普查資料、生命統計記錄、僱員健康檢查記錄、醫院臨床記錄、疾病監測記錄及國家食品、藥物或其他產品消耗的數字等。由於這些數據常是常規收集並且容易獲得的,描述性研究比分析性研究省錢、省時得多。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學研究的基礎步驟,常可通過對疾病和健康狀態的基本分布特徵的描述,獲得有關病因假設的啟發。但是,描述性研究在描述疾病發生的類型以及形成研究的問題上更為有用。描述性研究主要有三類:相關性研究、個例調查或病例報告及橫斷面調查。

一、相關性研究

  (一)基本概念

  相關性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又稱生態學研究(ecological study)。它是以人群組為基本單位收集和分析資料,從而進行暴露與疾病關係的研究,即用代表人群組特徵的量度來描述某些因素與疾病的關係,例如年齡、時間、衛生服務的利用,或者食品、藥物及其他產品的消耗等。它描述某疾病或健康狀態在各人群中所佔的百分數或比數,以及有各項特徵者在各人群中所佔的百分數或比數。從這兩類群體數據分析某疾病或健康狀態的分布與人群特徵分布的關係,從而探求病因線索。

  (二)研究類型

  1.生態比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這種方法系比較在不同人群中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別,了解這些人群中某些因素的出現率並同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對比看是否一致,從而為探索病因找到線索。

  例如,通過生態比較研究發現:①大腸癌在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更常見。這促使人們考慮飲食習慣和環境汙染是否與大腸癌發病有關。②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性別比接近1。這提示有關的暴露在男性和女性中應是相近的;並再次提示與飲食和環境暴露的聯繫。③大腸癌的發病率城市高於農村。這提示某些危險因素在城市比農村更為普遍,因此工業活動導致的環境汙染應考慮可能為與大腸癌有關的因素。

  2.生態趨勢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係指連續觀察一個或多個人群中平均暴露水平的改變和某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的變化的關係。世界衛生組織資助的心血管病趨熱監測方案從1984~1993年,包括27個國家、39個中心、113個報告單位和1300萬人口。其主要目的是測量心血管病發生和死亡的趨勢,並將其與危險因素的變化,衛生保健和社會經濟條件聯繫起來分析。這就是著名的MONICA方案。我國北京心肺血管中心1984年正式參加這個方案。北京市7個地區70萬自然人群,通過三級心血管病監測網進行監測。就一個人群來講,屬於單組時間趨勢研究;就整個MONICA方案來講,則屬於多組時間趨勢研究。根據MONICA協作組和北京心肺血管中心已經報告的部分結果來看,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與某些危險因素的變化,例如吸菸率、血壓的平均水平、血清膽固醇水平等的變化有顯著的相關關係。這不僅再次說明了吸菸、高血壓和高膽固醇血症等為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同時明確地提示心血管病是可以預防的,人們可以按計劃採取行動,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和死亡。

  (三)研究步驟

  1.確定研究人群 根據具體情況,研究人群可大可小;可以是不同行政區或地理區域的全部人群,也可以是由其中不同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宗教和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群所組成。確定研究人群時必須考慮到能否收集到有關研究人群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及有關暴露的資料。

  2.收集資料 以群體為單位收集資料。例如,若以全縣為基本觀察和分析單位,可以從各縣的統計資料中得到有關人口學和社會經濟方面的資料。如不同人群的年齡、性別構成,家庭平均收入,成年人受教育情況,人口密度,各民族人口所佔的比例,城鄉人口的比例,各種職業人口的比例,煙、酒的人均消費情況以及環境情況等資料;從衛生當局可以收集到不同年齡組各種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各種疫苗接種情況,動物傳染源和媒介昆蟲消長的資料。在作生態趨勢研究時,還可以收集有關疾病時間趨勢的資料。

  3.分析資料 比較不同人群組的特徵,進行生態比較研究,觀察疾病與有關暴露之間的聯繫;亦可作生態趨勢分析,觀察不同人群組的特徵的變化及疾病的變化之間的聯繫。

  由於所分析的各人群人數可能有很大不同,因而各人群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不同,因此,在作相關和回歸分析時,常需進行人數標化(加權分析)。

  (四)主要用途

  1.通過生態學研究可以提出與疾病的分布有關的病因假設。

  2.可用於評價幹預實驗或現場實驗的效果 例如,在某人群中推廣低鈉鹽,然後比較推廣低鈉鹽前後人群平均鈉攝入水平的變化與人群平均血壓值的變化趨勢,以評價低鈉鹽幹預的效果。

  3.在疾病監測工作中應用生態趨勢研究 以估計某疾病的趨勢,有利於預防和控制疾病。

  (五)生態學研究的局限性

  生態學研究對於調查某些因素與疾病或健康狀態之間的關係時,能夠快速、經濟地完成,並且常可利用現有的資料,如人口學的和各種產品的數據資料,疾病發生和死亡的資料,衛生資源利用情況的資料以及監測規劃和疾病登記的資料等。

  但是,生態學研究只是粗線條的描述性研究。生態學上某疾病與某因素分布的一致性,可能是該疾病與某因素間真正有聯繫,但也可能毫無聯繫。當生態學上的聯繫與事實並不相符時稱為「生態學謬誤」(ecological fallacy)或「生態偏倚」(ecological bias)。這就是生態學研究的局限性所造成的。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

  1.缺乏暴露與疾病聯合分布的資料 這是指研究者只知道每個研究人群內的暴露數和非暴露數,患病數和非患病數,但不知道在暴露者中有多少發生了疾病或非暴露者中有多少發生了疾病。也就是說,生態學研究不能在特定的個體中將暴露與疾病聯繫起來。例如,有人研究了1950~1954和1965~1969年間宮頸癌死亡的減少與每年進行巴氏塗片篩檢的婦女的百分比的相關情況。結果發現,篩檢婦女百分比越高,宮頸癌死亡下降越大,二者之間有很強的統計學意義的正相關。因而認為,篩檢規劃可能導致宮頸癌死亡率減少。很顯然,只根據該資料不可能決定經過篩檢的婦女的死亡危險是否確實下降,因此不能檢驗該假設。

  2.缺乏控制可能的混雜因素的能力 1964~1965年在28個國家裡的一項研究表明,平均每人每天攝入豬肉量與乳腺癌死亡率之間有很強的正相關,提示豬肉攝入和乳腺癌死亡之間可能有聯繫。然而,增加豬肉消耗可能只是與乳腺癌危險增加有關的其他一些因素的一個標記,如增加了脂肪攝入,減少了蔬菜攝入或豬肉攝入多的人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等。利用相關資料不可能將這些潛在的混雜因素的影響分離開。因而,相關的存在並不一定表明真實聯繫的存在。反過來,相關性研究缺乏相關,也並不一定表明缺乏真實的聯繫。例如,70年代的早期,美國口服避孕藥(OC)的使用增加,而同時育齡婦女中冠心病(CHD)死亡率下降約30%。這些相關資料提示使用OC與致死性CHD間有負的聯繫。然而,大量分析性研究一致表明,使用OC者比不使用者平均致死性CHD危險增加約1倍。

  3.相關資料中的暴露水平只是近似值或平均水平,而不是個體實驗的值。因此,有時相關並不能精確地解釋暴露的改變量與所致疾病發病率或死亡率的改變量的關係。有時還可能在疾病和暴露之間蒙上了更複雜的聯繫。例如,有人研究了19個國家酒精消耗與CHD死亡之間的相關。結果為明顯的負相關,酒精消耗越多,CHD死亡越低。實際上,分析性研究表明,酒精消耗與CHD死亡之間不是一個簡單的負的聯繫,而是一個「J」形曲線。重度飲酒者CHD死亡危險最大,中等量飲酒者致死性CHD的危險比重度飲酒者和不飲酒者均低。相關性研究很難看出這種非線性關係。

  (六)研究實例

  我國醫務工作者應用相關性研究獲得令人信服的結果者不乏其例。

  例如,散發性腦炎,因各家對本病看法不一,故命名亦異,曾命名為「散發性病毒性腦炎」、「非特異性腦炎」、「不典型腦炎」、「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瀰漫性多灶性腦病」等。1978年全國第二屆神經精神病學術會議後多稱「散發性腦炎」。

  1976~1988年溫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379例「腦炎」病例的發生與溫州市咪唑類驅蟲藥年銷售之間有明顯的聯繫。由表3-1和圖3-1可見,1976~1982年四咪唑(TMS)的銷售量越大,「腦炎」病例數越多。1976年TMS上市不久,年銷售量15kg,當年病例數11例;次年銷售量增至52.5kg,病例數增至40例;隨後幾年,兩者幾乎呈「並行」關係,為典型的正相關(r=0.994,P<0.01)。1982年下半年,衛生部發文淘汰包括TMS在內的127種藥品,1983年病例數即由1982年的37例降為11例,1984年僅8例。病例數下降的時間比藥品淘汰時間延遲的原因,作者推測可能與基層單位及民間江湖遊醫仍在應用TMS有關。1985年「腦炎」病例數有所回升,則可能與左旋咪唑(LMS)上市及大量應用有關。LMS與TMS的化學結構、藥理作用相似,用法用量相同,基於上述分析得出結論,TMS在溫州市的應用與淘汰是造成該市「腦炎」發病數驟升與驟降的直接原因。1983年和1984年「腦炎」病例數減少是TMS被淘汰帶來的幹預作用。LMS取代TMS上市,又使「腦炎」發病數回升。因此,咪唑類藥物的應用與散發性腦炎的發病存在因果關係的可能性很大(藥物流行病學雜誌.鄭榮遠等.1993)

表3-1 溫州市咪唑類驅蟲藥年銷售量*及「腦炎」病例數(1976~1988年)

   年 份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TMS(kg)

15.0

52.5

52.5

69.5

42.5

55.5

2.5

0

0

0

0

0

0

LMS(kg)

0

0

0

0

0

0

2.5

40.5

87.5

107.5

107.5

105.0

80.0

例 數

11

40

38

52

37

50

37

11

8

17

26

23

29

  *重量均按基質計算。鄭榮遠等,1993

圖3-1 溫州市咪唑類驅蟲藥年銷售量與「腦炎」病例數的關係

(1976.1~1988.12)

相關焦點

  • 《流行病學大講堂》第十二講:描述性研究(四)生態學研究
    第十二講  描述性研究(四)生態學研究生態學研究(ecological study)又稱相關性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種,是以群體為基本單位收集和分析資料,在群體的水平上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狀況與某種疾病的頻率,研究某種因素與某種疾病之間的關係
  • 【主編講堂】關於科學研究的描述性研究
  • 微博使用習慣與自我意識及動機的相關性研究
    揭示性格與微博這一媒介使用的關係,這是本文想要探索的主要問題。 同時,對微博這一「社交網絡」的定位,來源於習慣用法和文獻,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其「社交」用途進行一番研究。 「使用與滿足」理論主要關心:(1)社會因素;(2)心理起源引起需求;(3)需求激發對大眾媒體和其他來源的期望;(4)期望造成了不同類型的媒介接觸;(5)最終導致了需求的滿足和其他非企及性結果。 儘管關於受眾研究的社會心理學、傳播學理論紛紜複雜,並且尚未達到一個能夠解釋大部分現象的精緻化理論。
  • 中學生研究性學習之科學假設與科學描述
    中學生研究性學習之科學假設與科學描述很多學生在做研究性學習課題的時候,對科學假設與科學描述會分不清楚。哪些又是科學描述呢?科學描述和科學假設的區別在於,描述的是什麼樣(what),假設要想知道為什麼這麼樣(why)。因此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在進行的過程中,能夠進行科學假設,是做好課題研究的一個良好基礎。
  • 教學研究| 外語能力與音樂介質相關性的國際研究綜述
    腦神經科學的有關實驗研究成果從不同維度支持這一論斷。譬如,Patel et al.(1998)採用事件相關電位(ERPs)研究方法,指出語言和音樂在認知過程中表現出共同的神經特質,應對其開展平行研究。外語能力與音樂介質相關性研究的梳理分析表明,音樂和語言之間具有交互作用,外語教學過程中使用音樂介質有助於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提升其學習效果。然而,這一研究領域仍處於探索發展階段,且具有跨學科特色,在研究視角、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尚存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提升。(1)研究視角方面,理論分析不夠系統。
  • 帶你一文了解描述性統計分析
    如正態分布、相關性分析用起來啊,也就是真正開始進行數據分析的時候,其他業務人員可能是看圖說話,通過散點圖,覺得兩個數據之間有關係,而你作為一個數據分析師可以直接通過一個公式,一個指標相關係數,告訴他們是否真的有關係,關係的強弱。所以啊,學好描述性統計是數據分析師的基礎,魚粉們還不趕緊學起來吖!
  • 推薦 | 王豔豔:商務英語課程中的發展性學業評價實證研究
    第1章   研究概述 11.1  研究背景 / 11.1.1  商務英語課程 / 21.1.2  發展性學生學業評價 / 101.1.3  教師的二語習得觀念 / 121.2  研究目的 / 141.3  研究問題 / 15第2章   發展性學生學業評價
  •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維生素D缺乏與新冠病亡率或存在強相關性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維生素D缺乏與新冠病亡率或存在強相關性 科技日報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8日報導,在研究了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數據後,科學家發現,嚴重缺乏維生素D與新冠肺炎死亡之間存在著強烈的相關性
  • 繪製家族企業研究中的敘事:研究人員的指導方針
    因此,在交流重要信息時,敘述性方法可以減少偏見和其他阻力(Litz,1997)。它還有助於避免那些對理解家族企業複雜性沒有幫助的數據(McCollom, 1990)。這一過程不斷地從認知層面轉移到關係層面(Hjorth, 2007),讓研究人員能夠理解「家族企業是如何在新興的人際互動中被社會地創造和維持的」(道森和Hjorth, 2012: 342)。它回答了舊的問題或提供了新的見解。
  • 學術書摘 | 《語料庫與學術英語研究》(一)
    全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對語料庫的範式和學術英語的發展與研究路徑作了總體介紹與回顧;第二、三章分別圍繞語言功能和形式、拓展與應用,對國內外學術英語語料庫研究進行了深入細緻的梳理和評述;第四章闡述了學術英語語料庫研究的常見方法;第五章通過基於學術論文語料庫的立場名詞研究、基於歷時語料庫的學術元話語研究兩個案例,完整示範了學術英語語料庫研究的開展;第六章分析了學術英語語料庫研究的發展趨勢並對未來,特別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 專著推薦| 王豔豔:《商務英語課程中的發展性學業評價實證研究》(互動贈書)
    第1章 研究概述 11.1研究背景 / 11.1.1商務英語課程 / 21.1.2發展性學生學業評價 / 101.1.3教師的二語習得觀念 / 121.2研究目的 / 141.3研究問題 / 15第2章 發展性學生學業評價 16
  • 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研究
    (2)將學科教學中的案例、探究實驗、閱讀材料、知識融入研究性學習中能豐富研究性學習的素材及開展途徑。高中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都有一些探究實驗,可以直接作為研究性學習實驗類的探究課題;語文學科的名人名篇、寫作技巧都可以遷移到研究性學習中;數學學科中的統計方法、嚴密的邏輯推理也可以應用研究性學習中。
  • 研究方法 | 一文讀懂案例研究方法與紮根理論
    因此,案例研究法所得出的結論不依賴於抽樣原理。根據Robert Yin和其他案例研究法的資深學者的觀點,案例研究適合回答「怎麼回事」和「為什麼」的問題。案例研究作為經驗性的研究,通過搜集事物的客觀資料,並用歸納或解釋的方式得到知識,研究的結果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研究者本身的能力。根據研究的目的可以將案例研究分為描述性、解釋性、評價性和探索性的研究。
  • 相關性 ≠ 因果性
    為了研究海參和聰明之間的關係,研究人員通常是這樣做的:首先在一定的人群中統計一下他們是否平時常吃海參,挑選出常吃海參的一組和不常吃海參的一組。然後進行智商測試,對總體結果進行統計,看看哪一組智商平均值更高,或者直接統計吃海參頻率和智商之間的相關係數。如果常吃海參的一組平均智商得分更高,那麼研究人員就會得出結論:常吃海參和智商高之間是呈正相關的關係的。
  • 病例對照研究:利用「真實世界」證據來發現相關性
    通過巢式病例對照研究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吸入長效b2受體激動劑(LABA)和長效毒蕈鹼受體拮抗劑(LAMA)與心血管疾病(CVD)之間的相關性。研究數據來自臺灣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NHIRD)。   · 什麼是病例對照研究和巢式病例對照研究?
  • 臨終病人預立維生醫囑與ICU入院的相關性研究
    臨終病人預立維生醫囑與ICU入院的相關性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9 22:39:03 美國華盛頓大學Robert Y. Lee課題組進行了臨終病人預立維生醫囑與ICU入院的相關性研究。
  • NEJM:細菌性陰道病與脫屑性陰道炎研究進展
    為此,赫爾辛基大學醫院婦產科 Paavonen 博士等就上述兩種常見陰道炎症做一綜述,旨在通過對比分析其臨床特徵、病因、發病機制、流行病學特點和診治要點,幫助臨床醫生更好地鑑別診斷及規範治療這兩種陰道炎症。該文章於近期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下面對該綜述的主要內容做一總結。1.
  • 如何確定研究性論文的選題與研究問題?
    如何確定研究性論文的選題與研究問題?很多人在說papercrazy帶來的更多是一些大學生學歷論文的一些寫作技巧與方法方面的相關報告 ,然而對於一些研究生學歷論文以及或是一些學術性較強的論文寫作方面的卻很少。今天papercrazy就此應廣大學者們的需求,關於研究性論文寫作做些分享,研究生期間最重要的工作莫過於學位論文的撰寫,對於博士研究生來說,還面臨著小論文的發表壓力。
  • 中國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流行病學現狀:多中心回顧性觀察研究
    文章翻譯自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一篇文章,內容是關於中國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流行病學現狀的研究。   背景: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ICU最常見的醫院獲得性感染。然而中國VAP的流行病學臨床數據非常局限。
  • 2021考研教育研究方法講義:第四章 教育觀察研究
    四、教育觀察研究   教育觀察研究的特點: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對觀察對象不加任何幹預控制;研究者的能動性;有翔實的觀察記錄   教育觀察研究的優缺點:不能判斷「為什麼」這一類因果關係的問題,只能說明「有什麼」或「是什麼」;受觀察時間和情境的限制,在研究對象多且比較分散的情況下應用較困難;由於教育現象的複雜且處於不斷變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