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講堂】關於科學研究的描述性研究

2021-03-05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圖片來源於聚圖網

描述性研究又稱為敘述性研究,指為研究結果為正確描述某些總體或某種現象的特徵或全貌的研究。其任務是收集資料、發現情況、提供信息,從雜亂的現象中,描述出主要的規律和特徵。描述性研究就是要說明一個事物是「什麼樣的」,其對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現象進行描述,而不是對那些片面的、特殊的、不能反映總體面貌的現象,真正做到真實、客觀、準確的描述一個總體的特徵。

 

描述性研究常用於流行病學研究,教育方面的很多研究也都使用這類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重點不在於為什麼會存在這樣分布狀況,而是描述(敘述)分布情況的準確性和概括性。描述性研究常見類型主要有:現狀研究(橫斷面研究)、生態學研究、案例報告、病例系列分析、個案研究、歷史資料分析、比例死亡比研究等。

 

描述性研究與探索性研究的差別在於它的系統性、結構性和全面性,以及研究的樣本規模大。一般是有計劃、有目的、有方向,有較詳細提綱的研究,收集資料主要採用封閉式問題為主的問卷調查,並採用統計方法處理資料數據,得出以數字為主的各種結果,並把它們推論到總體,既用研究的樣本資料說明總體的情況。屬於這種研究類型的方式有多種,例如,普查、抽樣調查、個案研究、比較研究、相關研究、發展研究。

 

(主編李志民)

相關焦點

  • 【主編講堂】我國高水平大學建設(三)研究型大學要更加重視基礎研究
    自然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是指為獲得關於現象和事實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識而進行的實驗性和理論性研究,是對新理論、新原理的探討,目的在於發現新的科學知識,為新的技術發明和創造提供理論前提,但它不以任何專門或特定的應用或使用為目的。基礎類研究與應用類研究都是科學研究,其區分是就某個時間段而言的。
  •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一、相關性研究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描述疾病和健康狀況在時間、地點和人群方面的分布信息,向公共衛生管理人員和流行病學家提供最基本的數據資料。
  • 描述性統計分冊》
    描述性統計分冊》 作者 總主編:徐天和   分冊主編:田考聰書號 ISBN 978-7-5037- 6468-4開本 16開裝幀 平裝出版時間 2012年4月定價 38元內容簡介:    《中華醫學統計百科全書》是一部醫學統計參考工具書,讀者對象主要是醫學統計工作者、醫療衛生機構的統計信息工作者和醫學院校的師生
  • 中學生研究性學習之科學假設與科學描述
    中學生研究性學習之科學假設與科學描述很多學生在做研究性學習課題的時候,對科學假設與科學描述會分不清楚。哪些又是科學描述呢?科學描述和科學假設的區別在於,描述的是什麼樣(what),假設要想知道為什麼這麼樣(why)。因此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在進行的過程中,能夠進行科學假設,是做好課題研究的一個良好基礎。
  • R描述性統計
    這裡就是描述性統計分析,下面看看描述性統計分析在R中的實現。」      導入數據,這裡我通過choose.files()命令調出複選框選擇我存在電腦中的mydata.csv文件,colClasses是對數據框列類型進行設置,這裡我設置mydata數據前4列為字符型,後8列為數值型。
  • 楊振寧:科學研究的品味
    2019年3月21日,《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執行主編、神經生物學家蒲慕明和史丹福大學加速器物理學家趙午(Alexander Wu Chao)赴清華大學,與楊振寧先生進行了一場對話,在對話中,楊振寧回顧了楊-米爾斯理論產生的歷程,並談及與他同時代的物理學家、科學研究品味、中國科學研究的現狀與未來發展等多個話題。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日本篇(九)日本學術振興會簡介
    作為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基金機構,基於公平公正的審查、評價體系,資助以大學為主體的學術研究以及國際交流活動。成立之初,JSPS是為獎勵學術研究活動而創建的財團法人機構,並確立了兩大目標:通過國家和民間財力對科學研究進行補助和支持;組織對社會及科學發展有意義的重要課題進行研究,振興和推動日本科學技術進步。1967年,JSPS成為特殊法人機構。1995年,日本國會通過了《科學技術基本法》,政府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加大,JSPS的經費幅度也出現了顯著的上升。
  • 西北研究院冰凍圈科學研究框架與學科體系研究獲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簡稱西北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秦大河、丁永建、效存德等在總結國內外冰凍圈研究現狀和態勢基礎上,通過對冰凍圈研究與冰凍圈科學關係、冰凍圈科學基本概念及主要研究內容等系統分析,闡釋了冰凍圈科學的學科內涵,並在此基礎上簡要勾畫出冰凍圈科學研究的框架與學科組成,為冰凍圈科學研究與學科發展提供了清晰概念。
  • 《流行病學大講堂》第十二講:描述性研究(四)生態學研究
    第十二講  描述性研究(四)生態學研究生態學研究(ecological study)又稱相關性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種,是以群體為基本單位收集和分析資料,在群體的水平上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狀況與某種疾病的頻率,研究某種因素與某種疾病之間的關係
  • 齊魯大講堂:初中英語《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本單元的主題是「movie」,主要圍繞電影的類型、描述電影類型的相關形容詞 「齊魯名師講堂」系列叢書簡介    「齊魯名師講堂」系列叢書為山東省教科所楊玉春博士承擔的國家級課題「齊魯名師講堂——國家課程資源建設項目」研究成果,叢書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卷,共九本,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於2012年5月全資資助出版。
  • 【主編講堂】​關於教育的社會屬性
    1.教育具有永恆性教育的永恆性是由教育本身的功能決定的。教育具有永恆性源自於教育的兩大社會功能:一是使年輕一代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生產力,教育傳授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知識和技能;二是使年輕一代適應當時社會發展的生產關係,這種關係是指勞動者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生產創造過程中,形成的勞動互助、合作關係,適用當時的法律、政策、制度、勞動分配等。這兩種功能在任何社會都會得到體現,社會的存在和延續離不開教育。
  • 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 科學研究的方法(二)
    圖片來自Pixabay編者按:       做科學研究,首先要學習做研究工作的方法
  • 不可不知的描述性統計 | Descriptive Statistics
    我們知道統計學包括描述性統計和推論統計,而今天的主題是描述性統計的介紹。什麼是描述性統計呢?中文翻譯:描述性統計是一種匯總統計,用於定量描述或總結信息集合的特徵。這裡把關鍵詞勾劃一下:1、Describe-描述2、Summarize-總結注意:描述性統計的對象既可以是總體,也可以總體的一部分即是樣本。
  • 統計學之描述性統計 | Descriptive Statistics
    我們知道統計學包括描述性統計和推論統計,而今天的主題是描述性統計的介紹。什麼是描述性統計呢?中文翻譯:描述性統計是一種匯總統計,用於定量描述或總結信息集合的特徵。這裡把關鍵詞勾劃一下:1、Describe-描述2、Summarize-總結注意:描述性統計的對象既可以是總體,也可以總體的一部分即是樣本。
  • 描述性統計與分位數回歸
    只要做了都有分,但不按照要求的話,分就相應要低一些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相互分享相互學習描述性統計描述性統計,維基百科的定義是:「描述性統計是一種匯總統計,用於定量描述或總結信息集合的特徵」。從這個定義,我們不難看出,描述性統計包含兩個重要的特徵,描述和總結。通常情況下,我們把描述性統計分為兩大類:離散趨勢和集中趨勢,兩種分類常見的統計量如下:
  • 「主編講堂」全球學術英國篇(三)英國大學的職稱體系
    是英國大學授予研究或學術成就名突出的學者頭銜,要成為Reader,需要具有優良的學術出版物,獲得過研究資助並有外部推薦,也稱待位教授,指的是以前對教授名額有限制時,等待老教授退休補位的學者;Professor,教授,資歷深,學術地位高,是英國大學向資深學者授予的最高學術頭銜,位於大學學術領域的最高位置,負責該領域的教學和研究。
  • 【主編講堂】日本大學的職稱體系
    教授須有:(1)博士學位;(2)相當於博士的學力及研究成果;(3)或其他大學教授經歷;(4)大學副教授經歷及教育研究成果;(5)5 年以上其他專科學校教授經歷;(6)藝術、體育等方面的特殊技能及教育研究成果。
  • SAS統計分析系列:描述性統計分析 (三)-- 描述性統計量
    描述性統計量。本文介紹描述數據分布形態的描述性統計量。在進行統計分析時,通常需要假設樣本服從某種分布。所以在進行分析之前有必要對數據的分布形態進行初步的了解,檢查數據是否大致服從某種分布,然後再運用統計理論去進行假設檢驗。描述數據分布形態有兩種基本方法,一種是計算統計量,一種是作圖。百分位數是一種位置指標。
  • 搞研究!什麼是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雖然包含「科學」兩個字,但是可不表明它只和科學有關、不能用在日常生活中。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科學研究是什麼。 1、科學研究是一種方法 百度百科上說:科學研究是指利用科研手段和裝備,為了認識客觀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運動規律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實驗、試製等一系列的活動。
  • 【主編講堂】目標與目的的區別
    甲描述道「今年至少要讀20本書,其中至少10本小說散文類,5本歷史傳記類,以及5本專業知識類」,而乙描述道「今年要通過讀書提升自己的認知,充實自己的生活」。兩位朋友哪一位制定的是「目標」,哪一位表達的又是「目的」呢? 到底如何區分「目標」與「目的」?首先,看看兩個漢語詞彙的釋義差別。目標:[1] 射擊、攻擊或尋求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