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詳解疫情全球影響:中美將成資金「安全港」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目前,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擴散,全球經濟都將受到影響。近期,高盛全球投資研究部(「研究部」)將美國2020年經濟增速下調至1.3%,年初這個預測是2.3%;歐元區一季度、二季度受到的經濟拖累或達0.3和0.6%。

3月5日,高盛投資策略組亞洲區聯席主管王勝祖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提及,「儘管中國、美國等全球多國增速預期都已被下調,但是我們目前認為不會出現衰退。股市可能存在一定的下行風險,但我們持續建議客戶保持投資。如果市場進一步下跌,而美國及其他地區的感染率沒有進一步惡化、且經濟衰退的概率沒有進一步提高,我們建議可以利用下跌的機會適當買入。」

在風險飆升時,美國資產向來被作為避風港。不過,王勝祖此次表示,A股也將有所表現,目前A股的表現仍屬於恢復性行情。在高盛投資策略組1月份發布的2020年投資展望中,預計今年新興市場的表現將略優於美股,在當前的情況下仍維持這一預測。

全球增速預測。來源:高盛

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疫情最先於中國爆發,因此中國經濟受到的衝擊最早體現。

高盛分析稱,春節過後35天(截至3月2日)的主要城市平均交通擁堵情況大大低於過去多年的平均水平。汽車銷售量在1月同比下降22%,創2005年數據發布以來的新低。

根據該機構對高頻經濟數據的分析,在春節後,例如煤炭消費、客流量、地產交易等,都較2019年同期水平平均下行,並且目前可能恢復到低於2019年水平60%的程度。

不過,由於中國最先爆發疫情,且防控措施得當,各界也認為中國的恢復也將更快。王勝祖表示, 「中國1-2月合併的進出口數據會可能受到內需和全球經濟放緩等影響,但二三季度會看到有力反彈。」

目前,海外疫情仍在擴散階段,因此疫情對海外經濟的影響以及對中國的「回溢效應」更受關注。高盛表示,目前海外的疫情發展值得關注。

截至3月5日14時,多國確診病例在增加,死亡病例數也在增多。

有觀點認為,此前美國剛宣布新冠病毒檢測可以納入低收入醫保的費用,預計可以促進全面新冠疫情的檢測,但是新增確診人數或上升。相較於年初,高盛研究部將美國2020年經濟增速預期大幅下調,並預計全球實際GDP增速為2%。

此外,該機構也認為,疫情對歐洲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拖累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其中,德國經濟受到的影響將最大,該國將被全球增速疲軟拖累,同時產業鏈的破壞也會使其受到影響;疫情較為嚴重的義大利也會深受影響。

全球寬鬆潮將加速、中國會小幅回應

也正是基於全球經濟的判斷,高盛認為全球寬鬆潮將會加速。

「在七國集團(G7)緊急開會並發表聯合聲明後,美聯儲就提前緊急降息50bp,大大超出了市場認為3月18日才降息的預期,這意味全球各國央行都可能會隨之採取行動。」王勝祖告訴記者,一般而言美國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在大選年都較為寬鬆。

「此次緊急降息,也可能是新冠疫情的發展超出美聯儲的預測。」高盛預計,美聯儲6月底前會累積降息100bp,歐洲和日本央行等也會採取行動。

談及中國,王勝祖認為,「美聯儲降息50bp後,中國也會大概率做出回應。中國歷來對美聯儲降/加息的反應都更小,美聯儲降息25bp,中國通常是以降息5-10bp來回應的,這次美聯儲降息50bp,中國可能也就是下降5-10bp,年內還會有50-100bp的降準,且財政政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近期,各界對於中國央行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預期也開始升溫。

有觀點認為,央行應該下調存款利率、為銀行「減負」,再進一步釋放MLF、LPR的下行空間;但也有觀點認為,應以市場化為導向逐步取消存款基準利率,無需再調整。

對此,王勝祖分析稱,高盛在這方面尚無官方預測,「但預計中國央行會考慮所有貨幣政策工具,存款利率是其中的一種,在央行下調了MLF、LPR後,銀行資產端的收益是有所下調的,那麼央行也可能考慮對負債端的利率進行平行的下調,以確保利率走廊的寬度不變。」

中美將成資金「避風港」

在風險來臨時,美國資產是傳統意義上的避風港,而高盛認為,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的中國也可能成為避風港。

就美國市場而言,高盛仍然看好2020年美股相對於美債和黃金的表現。「今年全球主要股市獲得正回報的可能性相對很大。企業盈利預期一定是下調的,原先預計標普 500的盈利增速是6-7%,目前可能進一步下降。」但他認為,美國經濟即使放緩,也遠未到衰退的情況。同時,疫情是公共衛生事件,限制了人員、勞動力的流動,但並未如地震、火災等對資本、技術、基礎設施造成很大影響,一旦疫情過去,經濟反彈力度會較大。

上周,美股遭遇了2008年10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道指累跌12%,納指幅10%,標普500指數跌11%。根據相關統計,近期債券收益率下行和股價下跌導致ERP(股票風險溢價)攀升,近期已飆升至500bp附近,根據過去五年的情況,已觸發買入信號。此外,王勝祖認為,道指今年相對受到衝擊更大,因為其中的成分股包括卡特彼勒(Catepillar)、3M這類工業巨頭受到影響較大,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則更有韌性。

他認為,中國A股今年也會有所表現,「貿易摩擦對企業的影響已經階段性觸底,此後可能會反彈;疫情爆發後,中美股市都出現了一定回調,鑑於中國較早於疫情中恢復,也可能會成為全球資金青睞的避風港。」他也認為,中國科技股具備中長期的投資價值。

近期,眾多機構都表示,過去全球眾多投資者對波動率極度厭惡,因此也湧入低波動的美股,但隨著發達國家央行貨幣政策空間不斷枯竭,投資者需要增配能享受波動性溢價的新興市場資產,包括盈利仍相對較高的中國股市。同時,外資也加速流入中國債市。在持續的風險規避環境下,約22%的全球債券市場處於負收益率,64%的債券收益處於2%以下。中國10年期國債雖然流動性比不上美債,但相對收益更高。

相關焦點

  • 高盛重倉中美「後浪」市場 增持B站、樂信、Snapchat
    來源:金融界網站年初爆發的疫情,讓全球資本市場動蕩的同時,也讓優質的行業和公司更加得到國際資本的追捧。美國著名投行高盛就在1季度押注年輕人市場,並重點增持了多家中美兩國服務年輕人的代表公司,包括中國的B站、樂信,和美國的Snapchat。
  • 高盛:明年年中,疫苗接種將推動全球經濟復甦
    本文來自金十數據旗下美港電訊APP,港美股數據,就是快,請戳下載連結或掃碼立即下載。 高盛的經濟學家認為,到明年年中,發達國家將有大量人口接種疫苗。高盛經濟學家Jan Hatzius和Daan Struyven領導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美國,高危人群可能會在12月中旬開始接受疫苗注射,這可能在明年3月之前為公共健康帶來重大好處。
  • 中美競爭加深將如何影響世界政治經濟格局
    中美間戰略分歧加大、美國對華戰略定位發生重大變化、兩國關係發展的基礎出現動搖,是當前中美競爭程度加深的重要原因,也使兩國關係走到了一個新的「臨界點」。作為對當今世界有著重要影響甚至是關鍵性影響的兩個大國,中美競爭加深雖然有將世界經濟格局推向兩個平行市場的風險,但也會進一步促進世界政治格局的均衡化。
  • 疫情對中美經濟影響的比較分析
    中美兩國GDP佔到世界經濟總量的40%左右,疫情對兩國經濟的影響必然對世界經濟造成較大影響,由於兩國疫情防控策略和結果不一樣,對經濟的影響將會有差異和不同,除疫情防控方法、力度、結果不同產生對經濟的影響不同外,兩國經濟結構的差異,也將造成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不同。
  • 倪峰:新冠疫情下的美國與中美關係
    二、新冠疫情與中美關係防控疫情大流行已成為當下美國社會最重大、最緊迫的話題。我們知道,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為嚴峻的全球衛生安全危機,正如約瑟夫·奈(Joseph S.美國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妄稱,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國盟友和中國等戰略對手的行動再次表明,美國在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中是孤軍奮戰,美國有必要將基本的藥物生產和供應鏈轉移回國,減少對外依賴,從而保護公民健康以及美國的經濟和國家安全。
  • 路透:高盛旗下中國合作基金頂住壓力收購美國企業
    來源:路透社   據三位知情人士稱,儘管美國政府自去年起加大了外資投資審查力度,導致中美跨境併購交易幾乎停滯,高盛集團仍將來自於中國主權財富基金的資金投資於了一家總部位於加州的製造企業,並正在繼續搜尋更多美國投資標的。
  • 不止中美局勢最新消息,全球疫情突然爆出三大重磅新聞!市場情緒或...
    此外,中美局勢方面,今天也有最新消息出爐:當地時間周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做好了帶頭對抗中共的準備」,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3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做了回應,稱「他的攻擊是政治謊言大雜燴。」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全球的疫情形勢嚴峻,歐洲出現第二波爆發的跡象,今天英國太陽報、衛報等媒體最新消息,英國首相詹森將暫停進一步放鬆封鎖措施的計劃。
  • 探索中美關係新範式及全球安全治理
    ,中國自身的選擇和主動作為也將產生較大影響,兩大國進入同一個等級的關係,在雙邊、地區、全球層面同時交錯互動。正是因為這兩大趨勢的存在和延伸,中美作為未來全球最舉足輕重的兩個大國,需要把相當精力用在管理、談判、協調上,兩國互動除了互相塑造未來國家形態和民族心態之外,也將產生巨大的外溢影響,在治理方面促進新的「全球範式」形成。
  • 全球大銀行紛紛重啟裁員進程 滙豐高盛花旗都扛不住了
    滙豐、高盛等巨頭都撐不住了...中國基金報記者姚波先前說好新冠疫情期間暫不裁員,但現在不少全球大型銀行仿佛「食言」,紛紛重啟裁員進程。數家10萬員工以上規模的大型銀行裁員至少在1%以上,一些深陷泥澤的銀行甚至可能裁掉25%的現有員工。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人類的苦難,影響了全球經濟,摧毀著人們的生活。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1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中國的疫情風險評估為「非常高」。1月3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此次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月4日,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很大程度上,這次疫情是中國的緊急突發事件,因為99%的病例都發生在中國。
  • 金融英語:高盛金融英語詞彙中英詳解018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金融英語>正文金融英語:高盛金融英語詞彙中英詳解018 2013-01-17 12:03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疫情全球蔓延對中國出口有什麼影響?中美貿易狀況如何?商務部回應
    目前,我貿易夥伴幾乎全部發生疫情,國際市場需求明顯萎縮,主要經濟體的生產大面積停擺,企業在手出口訂單被延期或者被取消,新增訂單同比下降。另一方面,全球供應鏈受阻,進口原材料、零配件存在困難。我加工貿易進口以中間品為主,佔加工貿易進口額的80%以上,主要來自亞洲周邊國家。受疫情大流行的影響,相關國家零配件的供應能力明顯下降,影響到我國加工貿易增值再出口。
  • 增持樂信、B站與Snapchat:高盛押注年輕人市場
    在多位創投機構人士看來,高盛此舉無疑在傳遞一個信號,即年輕人消費市場受疫情衝擊較低,將是未來數年帶動經濟平穩復甦的重要引擎。「更重要的是,高盛二級市場部門的投資新動向,也會影響到其PE/VC部門的投資決策,即未來高盛PE/VC部門也會加大針對年輕人消費領域的股權投資布局。」
  • 中美關係繼續惡化,農產品市場受此影響,利多因素佔據主導!
    儘管當前盤面榨利改善,7-8月份大豆到港巨大,油廠開機率超高,但全球貨幣超髮帶來的通脹預期,及中美關係緊張及美豆天氣市背景下,利多佔主導。豆油豆油成交連連放量令市場信心獲振,且東南亞棕油過量降雨引發供應擔憂,棕油行情強勢上漲,另外中美緊張關係進一步升級,交易商擔心後期美豆進口受影響,油脂偏強運行。
  • 高盛預言的「多頭大屠殺」在重演全球油企遇到大麻煩
    高盛預測,原油市場的「多頭大屠殺」還將繼續,不少業內專家也對短期油價前景表示悲觀。受超低油價影響,全球石油企業正在遭受巨大挑戰。中石化董事長張玉卓在最新召開的集團會議上坦言,公司生產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挑戰。頗為巧合的是,中石油在最近會議上也提出「低油價使公司大而不強矛盾凸顯」,而董事長戴厚良更是稱公司已走到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
  • 2020年中美航班量全球佔比近5成,大興機場最準點
    2020年全球民航業經歷著暫時性航班量驟降、航線停飛、航班量逐步恢復等階段。疫情之下,全球各國民航航班實際運行情況如何?全球有多少航線因為疫情而被取消?中國民航航班在全球民航市場上又發生著哪些變化?其中4月出港航班量降到最低值,為63萬班次,航班同比驟降近8成;而年度出港航班量最高值則在1月,為301萬班次。中國航班量全球恢復最快2020年中美年度出港航班量佔全球48.18%,近5成。年度出港航班量最多的仍是美國,實際出港航班量為531萬班次,全球佔比28.37%。年度出港航班量恢復最快的是中國,實際出港航班量為371萬班次,全球佔比19.82%。
  • 全球局勢丨第二波疫情即將爆發?大難當前,中美應攜手擺脫危機
    新冠疫情開始前,中美之間本就因為貿易摩擦的原因處在對立的位置,新冠疫情出現後,中美雙方矛盾繼續加大。長期以來,美國高層就將「反華」作為執政手段之一。如今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川普為了競選連任,一直將疫情的矛盾指向中國。在一連串的矛盾激化下,中美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陷入僵局,想要和緩似乎成了一個巨大的難題。第二波疫情即將爆發?
  • 金融英語:高盛金融英語詞彙中英詳解020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金融英語>正文金融英語:高盛金融英語詞彙中英詳解020 2013-01-17 12:03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金融英語:高盛金融英語詞彙中英詳解024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金融英語>正文金融英語:高盛金融英語詞彙中英詳解024 2013-01-17 12:03 來源:原版英語 作者:
  • 歐元全球支付結算份額首次超過美元?高盛:美元明年將繼續貶值
    歐元全球支付結算份額首次超過美元?高盛:美元仍被高估,明年將繼續貶值 摘要 【歐元全球支付結算份額首次超過美元?高盛:美元明年將繼續貶值】歐元在全球支付的份額超過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