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CH兒童座椅接口
有什麼用?
·供兒童乘坐,有束縛設備,緊急剎車或發生事故時,可有效防止兒童造成意外傷害。
優點:
·3個固定點連接更穩固。
·提供不同年齡段兒童使用的座椅型號。
您知道嗎?
·汽車安全帶不適合兒童使用,因為安全帶是按成人標準來設計的,如果給寶寶使用,安全帶卡在寶寶的脖子上,發生事故時對寶寶的危害更大。
·LATCH兒童座椅接口同時兼容了ISO FIX接口的兒童座椅。
·如果您不想花費太多的費用,可以選購適應更廣年齡段的兒童座椅。
技術原理:
LATCH是「Lower Anchors and Tethers for CHildren」的簡稱,中文翻譯起來很生硬,叫做「兒童使用的下扣件和拴帶」,從2002年9月1日開始,美國便規定幾乎所有種類的轎車必須提供LATCH系統的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方式。它與歐洲標準的ISO FIX固定方式最大的區別是連接方式並不只是硬連接,而是同時掛鈎方式連接,固定點比ISO FIX多一個,一共三個。
ISO FIX和LATCH兩種固定方式有共同性,ISO FIX是兼容於LATCH的,也就是說有LATCH接口一定也可以裝ISO FIX接口的座椅,但是只有ISO FIX接口的就不能使用LATCH接口的兒童座椅(因為缺少一個固定點)。
擴展閱讀:
·選購、安裝要多留心
在選購兒童安全座椅時,建議您應儘可能使用後向式兒童安全座椅,直到您寶寶的年齡超過一歲,體重超過九公斤,並且可以無需輔助地坐立,如果可能的話還應該適當延長這種座椅的使用時間。使用中當您的孩子體重超過了後向式座椅的最大承重,或者孩子的頭部超出座椅上沿後,則應該採用前向式座椅。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您孩子的體重還在後向式座椅的允許範圍內,即使躺在座椅中時膝蓋部位稍有彎曲也不會對座椅的乘座效果產生大的影響。
專家建議不要購買二手的兒童安全座椅,因為我們很難了解這些座椅過去的使用背景,如果這些座椅有些部件(包括使用說明書)已經丟失,損壞,或已被召回,那麼使用這種座椅將是非常危險的。由於塑料老化,或長期受壓產生的裂痕,甚至曾經發生的碰撞,都可能使二手座椅存在故障隱患,導致出現交通事故時不能發揮應有的防護作用。兒童座椅的最長使用壽命一般為十年,超過使用年限的座椅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再被使用。使用時間超過五年的座椅應該對其進行仔細的檢查。
如果您準備把一個前向兒童座椅安裝到汽車的前排座椅上,請務必把副駕駛座椅儘量向後移動,以使孩子離開儀錶板儘可能遠。這樣可以在汽車發生碰撞時,為孩子的頭部和胸部提供儘可能多的保護。應儘可能把兒童座椅安裝在汽車的後座上,這樣會比較安全。儘管有時出於各種因素的考慮不得不把兒童座椅安裝在汽車的前排座椅上,但是如果汽車的副駕駛位置設有安全氣囊,則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兒童座椅放到前排座椅上,因為在汽車發生碰撞時,彈出的安全氣囊會對座椅產生相當大的衝擊力,從而對兒童造成傷害。
細閱讀製造商提供的使用說明書,並嚴格遵照其要求進行座椅安裝。如果您的使用說明書已經丟失,請諮詢製造商並向其索要一份。確保將安全帶按照正確的方法穿過安全座椅。有些座椅提供了可替代的穿引通道,以便在汽車安全帶較短而不能從主通道穿過時使用。
在您將兒童安全座椅拴緊在汽車座椅上時,應稍微使勁將座椅壓到汽車座位上再綁緊,以確保兒童安全座椅被可靠地固定在座位上。座椅皮帶不應該有任何鬆弛。
安裝方式是否正確對於兒童安全座椅能否發揮其應有的保護功效至關重要,如果您對安全座椅的安裝有任何不熟悉的地方,務必請相關人員為您檢查安裝是否正確。
任何情況下不要擅自對兒童安全座椅或汽車安全帶的設計進行任何改動,以使一個原本不適合的兒童安全座椅能夠安裝到您的汽車上。 如果您經常拆裝兒童安全座椅,需在每次將座椅安裝回汽車上後,仔細檢查其是否安置妥當。如果您是將兒童安全座椅長期的安裝在汽車上,也需經常性地對其進行檢查,以確保其安裝牢固。
·安全帶接口方式
其實就是汽車本身的接口方式,它具有非常好的兼容性,可以跟不同型號的兒童座椅或不同標準的車型使用。在國內,絕大數車型兒童座椅採用安全帶方式,該方式使用簡單,方便。
安全帶固定方式是目前最多兒童座椅採用的方式,它可以支持兒童座椅正方向固定(兒童座椅面向前座椅),也可以支持反方向固定(兒童座椅面向後座椅)兩種形式。
·各國對兒童安全座椅的法規
澳洲法例
新南威爾斯:
在車內用手抱著孩童、嬰兒是違法行為;
多於一名孩童使用一條安全帶屬於違法;
如果在一個安裝了安全氣袋的前座乘客座位上使用兒童安全座椅便是違法。
紐西蘭法例
5歲以下孩童必需使用合適的兒童安全座椅;
在有供應的情況下,5歲至7歲孩童在車內必需使用兒童束縛設備;
7歲至14歲孩童必需使用安全帶,如果車輛沒有安裝安全帶,孩童則必需坐在後座。
英國法例
英國在2006年9月18日通過法例:
3歲以下孩童,3歲至12歲或135釐米以下孩童在車內必需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或加高座椅。
例外的情況則包括: 車輛後座沒有安裝安全帶;車輛是一輛計程車,或孩童需要在緊急情況下乘車。
香港也實行的這個法例,只是大陸仍未實行。
·發展歷史
20世紀60年代初,為了保護兒童乘車的安全,歐洲人發明了汽車兒童安全座椅。事實證明,使用汽車兒童安全座椅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兒童在汽車發生緊急制動或者意外碰撞情況下所受到的傷害。因此,兒童安全座椅很快被消費者接受,並且慢慢在全世界得到推廣。
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的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汽車技術飛速發展,汽車成為主要的交通工具。隨之而來的交通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各種乘車安全保護裝置相繼問世。安全帶、安全氣囊作為汽車上最常見的保護裝置,曾經挽救過無數人的生命。據統計,系安全帶可減少46%的死亡可能和76%的重傷可能,在美國因此每年減少1萬人的死亡。安全帶作為最傳統的安全防護設備,是為成人設計的,對於兒童並不適用。因為兒童的骨骼稚嫩,當汽車發生碰撞、速度迅速降低時身體會因巨大慣性向前猛衝,此時側跨身體的成人安全帶可能會造成兒童胸部肋骨骨折、窒息甚至頸骨折斷的危險。
同樣,安全氣囊的設計也是基於對成人的保護。安全氣囊爆開瞬間所產生的巨大衝擊力會對兒童造成嚴重傷害。據1999年美國統計的數據顯示,由於安全氣囊爆開致死的150人中絕大多數是兒童。
由第一代兒童安全座椅改進而來的Volvo背向式座椅加強了背部著力面及身體周邊的保護能力歐美等國家對兒童安全座椅的安裝要求非常嚴格,並且要求有專門人員輔助安裝歐美等國的家庭在出行時都會對兒童安全座椅進行嚴格檢查 成人安全帶、安全氣囊對兒童來說都是隱秘的「殺手」。在這種情況下兒童安全座椅產生了。最早的兒童安全座椅誕生於1963年,是由沃爾沃公司設計製作的,開發設計兒童安全座椅的靈感來自於太空飛行器中的太空人座椅,這種座椅可以承受太空艙升空和降落時產生巨大力量,從而使太空人免受傷害。沃爾沃公司根據這一原理,提出了後向式兒童安全座椅的概念。
歐美國家或地區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的發展及現狀起初的兒童安全座椅結構單一,只是通過後向乘坐對兒童進行保護,當時也出現了5點式安全帶,但是卻沒有對兒童進行側面保護的結構。基於對兒童乘車事故的調查數據,人們逐漸認識到側面保護對兒童安全的重要性,開始對兒童安全座椅進行不斷的改進,在兒童頭部、身體兩側及小腿部位都添加了反彈護墊,背部著力面更加柔軟舒適,從而可以對兒童進行全方位的保護。同時,適應不同年齡段兒童體型的安全座椅也相繼出現。
兒童安全座椅首先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得到了發展,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等國家相繼出臺相關的法規,強制兒童乘車時必須使用汽車兒童安全座椅,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因此得以迅速發展和普及,產品也逐步從泡沫製品向多元化新材料製品發展。
有關兒童乘車安全的法規和標準的出臺,對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以下幾大標準:歐盟ECE R44/04標準、美國JPMA/ASTM、加拿大CMVSS 213、日本JIS等,澳大利亞、中國臺灣等地也相繼頒布了對應標準。其中以歐洲的要求最為嚴格,人們使用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由自發使用轉向了強制使用。
歐美等國根據各國的不同情況,都制定了兒童安全座椅的檢測方法。各國都對座椅的動態性能有著嚴格的技術要求,對於檢測實驗中座椅的移動量也規定得十分明晰。美國相關法規中,對座椅織物的耐磨強度、耐光強度,以及帶微生物強度都提出了具體要求,與歐洲一樣,進行鹽霧試驗,以考察抗腐蝕能力。此外,歐洲還對兒童安全座椅的能量吸收性、抗翻滾能力、耐高溫性以及安全帶的調節和卷收功能有嚴格限制。
在歐洲,汽車兒童安全座椅的普及率已非常高,就像騎摩託車需要帶頭盔一樣自然,兒童安全座椅甚至已成為一些整車出廠的必備輔件。在中國,兒童安全座椅的普及程度還處在初級階段。不過,據有關部門表示,中國將於2009年(截止到2012年3月,中國相關的法規依然沒有出臺)對汽車兒童安全頒布相應的法規及標準,另外,從2009年開始C-NCAP也會增加兒童安全座椅方面的測試內容,這會對中國兒童安全座椅的推廣和普及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