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與一座城市的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是緊密聯繫、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統一體。一座城市如果沒有思想上的突破點,就不會有經濟社會發展上的增長點。市委市政府發出「我為中山高質量崛起獻一策」的呼聲,本人深受鼓舞,願意把一些思考陳述出來供參考。這些思考中,我以為起引領帶動作用的是思想解放。
現階段重點難點問題分析:
1.思想觀念轉變不足,全市上下沒有形成統一的解放思想,沒有從制度上解放政府工作人員怕擔責的「邊界」問題,做事必會出錯,做事必會有瑕疵,做事必要有人擔責,有清晰的「邊界」,才能解開辦事人思想枷鎖。
2.缺少相應的激勵機制、獎懲制度,現在政府部門的機制不少,但並不是所有的都能發揮作用和效果,「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種方式無法促進中山高質量崛起。
3.外部貿易環境的變化給中山出口企業帶來了不少困難,企業有企業的運作方式,但此時政府就應做好更多的聯絡與搭橋工作,與企業一起走出困境,利用好「中山僑鄉」這塊牌子,開拓更多市場來擴大出口貿易。
4.對自身各種資源要素的家底摸得不清,如何盤活遇到的難度較大。
5.科技產業的先發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沒有見到,國家級科研機構在中山寥寥無幾,具有未來龍頭高科技產業沒有全力做好。
為中山高質量崛起獻策:
1.轉觀念,全市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
(1)通過宣講形式,以重振虎威思想統領。全市上下達成共識,同心協力,形成想幹事、能幹事、多幹事、幹成事、能共事、不出事氛圍。
(2)全市要以實現「提效提質」為綱。政府全職能部門都應轉變觀念,提高服務意識,提高辦事效率,加快大數據服務平臺的建設,對標深圳,列出清單,(連青島都對標深圳學習,一江之隔,我們卻視而不見)減少手續,對人才引進、企業事務等,不要有「等、停、靠」的思想,主動走出去,主動為企業為百姓辦事。(多提一句,轉變觀念與全職能部門相關,像負責設計管理道路交通指示牌的部門,博愛路這條好路,設定時速60公裡/小時,如何提效?為什麼深圳能設80/小時)
(3)做好激勵機制、獎懲制度,不能做事幹活的人白做事,又與不做事的同工同酬。
2.請進來,擴大對海外華人華僑以及對香港、深圳的招商引資引智:
中山海外華人華僑眾多,有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100多萬人,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秘魯、新加坡、哥斯大黎加、馬來西亞、印尼、巴拿馬、厄瓜多、紐西蘭、日本、英國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不少人融入當地主流上層社會,成為當地的精英,既有成功的大企業家,又有大量靠智力、技能為生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等白領精英。這些精英人才文化層次較高,將會為中山「重振虎威」提供無限的智慧與資源;另一方面,就是對口做好香港、深圳的招商引資引智,中山與香港、深圳距離近,產業對接容易,有利於形成有機產業鏈,以保證企業在中山的生態運作。
3.走出去,擴大中山企業對外貿易的實力:雖然現在不談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出口、內需、投資),但從當年「四小虎」經濟發展歷史可見,改革開放之初,都是由「進口原料-加工生產-出口創匯」開路。政府要在企業出口貿易上搭好「橋梁」,做好「引路」,擴大中山企業出口貿易,穩定經濟發展。
4.掃家門,清理我市「家產」:普查土地、產業、資金、人才、信息、政策等資源要素,梳理、摸底、整合資源、充分利用。
5.重「科」「產」結合,抓住健康醫藥龍頭,讓其成為中山高質量崛起的「領跑者」。中山是全國最早8個「科技興市」的試點城市之一,對於科技與產業的「聯姻」較早,但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究其因,與科技基礎薄弱、科技研發人才奇缺、科技投入不足、科技與產業的對接鏈條不暢等有關。中山可以借鑑嘉興科技城著力打造「1+2+1」產業體系,以科技服務業為核心,主攻新培育生物醫藥產業的經驗。嘉興科技城堅持走「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的發展路子,值得我們學習,嘉興科技城的經驗,它們已經立足於走在科技帶動產業的最前端,中山可以努力爭取,引進國家級研究院來中山,我們生物醫藥是一個可選的龍頭。根據公開統計數據,2018年中山市健康醫藥產值約800億元。根據2018年8月中出臺的《中山市健康醫藥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2),到2022年全市健康醫藥產業規模達1200億元,產值比2017年增加50%,形成「千億」產業集群。中山要抓住健康醫藥龍頭,把香港、深圳的生物醫藥人才、資金等對接,加快腳步,完成中山生物醫藥產業鏈條最優。這個最優就是:研究所(國家級、世界級)-產業-人才-政策-服務等。做好技術攻堅、產業串鏈、科技賦能、示範應用、優化環境。
總而言之,以解放思想統一帶動,以提高效率為創新手段,以盤活自身資源要素為管理機制,以抓出口貿易與新興健康醫藥為龍頭領跑。全力做好中山高質量崛起。
小莉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責任編輯: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