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內江白馬老街,追尋井內古道上的舊時光!

2021-01-13 痛快旅遊

白馬鎮,原名茂市鎮,俗稱「白馬廟」,位於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西南部12公裡的沱江河畔,據《內江市志第一輪》記載,「明朝,白馬就形成市鎮 ,鎮上多廟宇。」白馬鎮東面臨江,西北南三面淺丘環繞,與白馬電廠、茂市糖廠呈三角形,房屋街道依山、坡、灣而建,是內江地區的大鎮。

白馬鎮地處沱江畔,自古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據《自貢市志第一輪》記載,清中葉後鹽業不斷發展,自流井鹽業對外運輸的16條大路,白馬鎮便是井內路上的重要驛站,經此到內江與東大路連接,過江經安嶽到川北地區。1937年,內江到自流井公路通車,古道漸漸開始衰落。如今白馬的交通更加發達,成渝鐵路、內昆鐵路、川南城際鐵路、成渝高速公路、內宜高速公路和內遂高速公路,206省道縱貫全鎮。

站在恩波廣場的白馬雕塑前更能感受白馬鎮的歷史變遷,據說這裡就是著名的「白馬臺」舊址,如今的廣場周邊早已高樓林立頗有城市的風範。

穿鎮而過的206省道,其前身正是1937年通車的內井公路,現在已很難想像當年公路的模樣。

據了解,當年「白馬溝」地名還在,不過如今名為「田壩街」和「五星街」,這裡也是白馬鎮目前僅存的老街區,基本保留著井內古道時期的風貌,毗鄰206省道。

206省道邊的這個路口即是白馬僅存的老街區五星街的入口處

站在五星街路口,已能感受到歷史街區的滄桑感!

五星街依山而建,兩邊基本上保留著老街區的歷史風貌,水泥路面替代了過去的石板路,只有房屋路邊還能看到老石板的影子。

五星街與山下的田壩街相連的小巷依舊保留著過去的石板路

靜靜地漫步在老街,感受其時光的穿越!

老街屋簷下部分殘存的傳統木製作

線網密布似乎是每條老街的特色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毗鄰206省道一側房屋略高,而田壩街一側明顯更低,體現了五星街的依山而建特點。

沿著五星街繼續拾階而上

坡上有內江市中區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宮,如今改為興國寺,可惜大門緊鎖未能入內,略有遺憾。

興國寺前眺望白馬鎮,老街與高樓、歷史與現代盡收眼底!

五星街坡上部分明顯比前一段更具滄桑感

石砌牆體和串架的組合,古樸的石板路,路面也比前一段更蜿蜒和狹窄一些。

這一段兩邊為典型的穿鬥民居建築,中間是歲月留痕的石板路,依稀能追尋出井內古道的舊時光。

沿著石板路前進,已能聽到206省道的汽笛聲,五星街的盡頭就在前方。

老街盡頭的五星街銘牌,滿滿的年代感!

206省道沿著五星街山體修建,才讓白馬的歷史老街區倖存下來。

五星街坡下的田壩街是白馬另一段老街區

老月臺、老門、老窗,都在訴說著這裡曾經的繁華和喧囂!

一條充滿滄桑感的石板路

田壩街上棚改標語非常醒目,這是第一次走進白馬老街,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右側的一排穿鬥式建築是田壩街保留較為完整的川南老民居

眺望依山而建的五星街建築群和唯美的倒影

田壩街盡頭的老糧站建築群

內江白馬老街是沱江之畔老街的歷史文化縮影,這裡的時光仿佛是靜止的,沉澱了歷史的歲月和滄桑。如今漫步其間已難尋昔日井內古道的熱鬧和繁華,唯一不變的是白馬人的記憶和鄉愁。

相關焦點

  • 進入內江白馬老街,這裡的時光仿佛是靜止的!
    一九三七年,內江至自流井公路通車,古道逐漸衰落。今天的白馬交通更發達了,成渝鐵路、內昆鐵路、川南城際鐵路、成渝高速公路、內宜高速公路、內遂高速公路、206省道縱貫全鎮。站在恩波廣場白馬雕像前,更能感受到白馬鎮的歷史變遷,據說這裡就是著名的「白馬臺」舊址,如今廣場周圍早已建起了高大的建築物,頗具城市風範。
  • 在田家鎮趕了一次場,解鎖一段內江舊時光,滿滿的都是回憶!
    走在田家鎮的橋邊上上,心情莫名地變好。挑籮筐的,背背簍的,提菜籃子的,也有空手純粹去場上看熱鬧的,都是屋前屋後的熟人,隔老遠就喊:今天你也趕場啊?小商販的叫賣聲,市民的砍價聲,鄰裡間的問候聲,還原了腦海裡淳樸、熱鬧的場景。我不禁感嘆:這就是記憶中的童年,這就是生活原本的樣子多少次,你在田家的橋上看風景坐茶館的人,在橋下看你?
  • 這6條鮮為人知的老街,沉澱著蘇州古城舊時光的味道
    蘇州是千年古城,但凡歷史悠久的城市,時光沉澱與新舊交替總是同時進行的。推翻、重建、擴張、開發,不過百年,就能換一代人,也讓一座城煥然一新、面目全非。在時間的洪流中,總有那麼幾條老街倖存下來,經歷過風花雪月,見證過繁華蒼涼。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蘇州的平江路、山塘街,實際上蘇州的老街遠不止這兩條。
  • 內江河壩街:舊川南最熱鬧的老街
    在上了年紀的當地人的記憶裡,這條街下去就是內江的東渡碼頭,街上店鋪林立,熱鬧非凡。可以說,河壩街在整個川南都是一條很有歷史感的老街。  今年102歲的陰鈞陶老人,從15歲做學徒時開始,就在河壩街生活。「當年的河壩街分上河壩街和下河壩街,最熱鬧的是上河壩街。當時上河壩街街心三尺寬,兩邊有一丈五寬的街沿,路上就是人挨人。」
  • 大千故居--四川內江「東興老街」開街(圖)
    原標題:大千故居--四川內江「東興老街」開街(圖) 大千故裡--四川內江「東興老街」原貌 郭建輝 攝 郭飛 攝   中新網內江1月16日電(王爵 郭飛)16日,歷時3年改造、總投資1.46億元的大千故居--四川內江「東興老街」正式開街。改造後的老街,將集購物、休閒、娛樂、餐飲於一體,成為傳承歷史文化、彰顯人文特色的內江城市新名片。   當天上午,由青石板鋪就的「東興老街」街面上人頭攢動,上千名內江市民在木柱青瓦的樓閣房舍前來回穿梭,商家則大開店門招攬生意。
  • 疫情之下的東門老街,再無日進鬥金的神話
    現在再走進東門熟悉的寶華樓、西華宮,空置的店鋪讓人感覺,一切都變了。在深圳長大的小孩,放學最愛去的地方一定有寶華樓的精品店十幾年過去,我們長大了,他們還在。我們能記錄下的,是還在的建築更多的回憶已無處追尋讓人懷念的文化宮,唐宮書店都永久關門了3新與舊的碰撞
  • 九份老街的舊時光,都市現代的101大樓
    在景區裡跟親朋好友或者家人情侶,在美麗的月牙灣騎行,是最美的時光。清水斷崖:懸崖峭壁和湛藍的大海分居兩側,來到清水斷崖,俯瞰和眺望是兩個感受,蘇花公路蜿蜒崎嶇,清水斷崖卻是這裡最美的風景。震撼的地質景觀,斷崖直入大海,震撼的地方值得一去。
  • 9 條臺灣老街,漫走寶島舊時光
    只有深入街角陋巷,去老城老街走一遭,才能摸清楚當地人的生活常態。自北向南,我們挑選了 9 條臺灣老街,帶你漫走寶島舊時光。位於美麗河畔旁的淡水老街,是北臺灣最具特色的老街之一;而老街上數家老字號美食,則是淡水最具盛名的之所在。
  • 走進老街,品味老椑木遺韻
    古街椑木鎮坐落於東興區東南部,始建於唐,重修於明,據傳由於明朝官員陳鶴鳴誤把「稗木鎮」寫作「椑木鎮」得名,有「內江第一古鎮古街印象10月20日,七十多歲的鐘龍清邁著緩慢的步伐,走向熟悉的玉屏街清泉茶園,這條長長的古街道,他走了七十年,多少過客從青石板上匆匆而過,使它變得越發光滑玉潤;多少獨輪車「吱吱呀呀」的在老街行駛,經年磨礪,青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轍痕。經過褪色的「內江市椑木供銷社農資商店」,又路過老舊的「營業部」「活動中心」等舊房屋,才到鍾龍清熟悉的茶園。
  • 白馬千年老街重現浦江東部商貿繁榮之景
    12月16日,首屆金華(浦江)工藝美術展暨華服文化周在白馬鎮傅宅老街舉行。承載著「文火慢燉、做精做優」工匠之心的260餘件展品引人駐足。以傅宅老街為發展平臺,白馬鎮引進集旗袍、漢服、民族服飾等為一體的「華服產業」,將成為新的文化名片,同時對於服裝品牌建立、傳統產業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我走過這麼多的古鎮,但是一眼就相中了這裡。」在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華服原創傳統手工藝負責人陳美嫣很有信心。她表示,日後,在設計上會著力挖掘白馬文化,並將之融入中國傳統設計,凸顯個性和藝術之美。  活動現場,人潮湧動。
  • 你好,舊時光!這些老街才是「老青島」韻味的守護者
    回眸老街裡的歷史興衰或許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條道路,嘈雜擁擠,卻生機勃勃。黃島路就是無數青島人心裡的那個老地方,這條老街承載了他們的成長、成年、中年、直到老去,這裡熟悉的味道、這裡的一寸一土都是無法抹去的記憶。
  • 走進古鎮大溪老街
    可今天,老街上的居民還在痴痴地經營著他們祖輩傳下來的小本生意。老街老了,當我們走在石板街道上,照樣能聽清老街發出的呻吟聲,可居民們就是不明白,過去寬寬的老街,如今怎麼變得窄窄了!  大溪的歷史離不開老街,是她一次次無聲地訴說著時代的巨變。老街在改革開放中,向世人展現了她如今的落後。當嶄新的現代化小城市——大溪鎮,出現在老街的身旁時,可老街沒變,它依然石板街面、依然青磚黑瓦。
  • 回味遺忘的時光,老街舊巷的寧靜與淳樸
    淡水老街,指的是河邊橋頭市場那一片老城街道,解放初期淡水最為繁華的地方,淡水鎮的中心區,老一輩們曾經在這裡揮下熱汗,打拼人生。潘屋巷。雖然地面經過了翻新,但依然保留著舊貌.....它總是淡定地躺在喧囂的都市中。那流動的時光凝固下來,暖暖的,照出一群漂浮跳動的塵埃。
  • 舊時光裡話新事
    請看——舊時光裡話新事蘿苜田的紅磚古厝、逶迤深巷吸引了大批攝影師前來創作。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記憶,而承載著城市記憶的地方,往往是充滿人間煙火的老街。在高樓聳立的涵江城區,被隱藏在樓宇間的蘿苜田曾是水鄉商賈雲集、人丁興旺、物資往來流通之地,見證著涵江「小上海」商貿的繁榮。這天傍晚,我們走進蘿苜田。
  • 老街清波蕩千年——走進東安縣蘆洪市鎮
    老街清波蕩千年  ——走進東安縣蘆洪市鎮  蘆洪市鎮有一條千年老街。  正午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老街的空氣顯得格外悶熱。年逾70的藍光祖悠閒地坐在堂屋裡,邊彈琴邊唱著他自譜自寫的歌曲《願親人早日養好傷》。與他正對著的過道旁,老伴兒將簡易爐灶上的慄子翻炒得啪啪作響。  老街全長1900米,寬6米,街區面積達2平方公裡,整體呈「Z」形沿河延展。
  • 一街跨兩市,走進自貢與內江之間的章佳老街!
    老街場鎮口左側的建築又屬於自貢管轄,一間房屋上還保留著榮縣管轄時期章佳鄉的老門牌。 如今的章佳老街基本上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的建築為主,不過走在並不寬敞的街道上還是有點老街的韻味。
  • 書海滄生《同學錄》白馬時光中文網全網首發!
    走過《十年一品溫如言》的輕轉流年,看過《昭奚舊草》海底的白珠、懸崖上的紅花,被譽為情調最高的言情作家書海滄生,終於暌違三年推出了讓粉絲望眼欲穿的最新作品《同學錄》!新作的電子版也將於紙質書同步上線!現在登錄白馬時光中文網讀者們就可以一睹為快!
  • 短短600米的泰州老街,裝著這座城市的舊時光和老故事
    說起來,好像每一座城都會有一條這樣的老街,每個城市的老街都有自己的特色。11月的最後一個周末,我來到了泰州,因為想早茶了,常州過去車程1小時。常在網絡上看到,但真正到了實地,才發現這條老街其實很年輕,是在原來老街的基礎上,不斷擴大,重建的,建築風格也老式明清風格為主,也放了不少老玩意。雖說它不算真正老,但用心觀察會發現街裡頭處處都是小心思,青瓦紅柱子,富有年代感的窗戶。
  • 青島百年老街的復古時光
    10月21日,青島市,歷經百年歲月的多條老街上,歷史和文化的痕跡遍布斑駁的光影之中,講述著過去、現在和未來。這裡有數十年住在一棟院落中的老者,也有外來務工的新市民,忙碌的市井生活演繹著一座城市背後的故事,深入肌膚,不曾停歇。逛老街,追尋歷史風貌,讓遊客漫步在往日的時光裡,正成為觀光旅遊、特色消費的新起點。
  • 白馬時光躋身民營出版前十強
    本報訊近日,成立五年的白馬時光在京舉行發布會,總編輯何亞娟對白馬時光傳媒未來發展做出了新的布局和展望。     作為業內「書影聯動」發展模式最早的踐行者,白馬時光傳媒打通了圖書、網站、版權、影視、有聲、文創等核心產業板塊,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立足女性閱讀,運行全版權經紀人模式經營理念,形成女性文娛產業鏈良性生態閉環發展的綜合性文化傳媒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