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票」最受歡迎,「克隆票」最仿真;「坐商」最隱蔽,「遊商」一個月賺幾萬元,最大的老闆開有印刷廠;罰款最無力……
「不好意思,您的購物小票還要嗎?給我成不?」思諾(化名)站在北京一家超市的收銀臺外,不停地詢問著每一位剛結完帳的顧客。
思諾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到了年底,按公司規定,所有的廣告提成都需要以報銷發票的形式發放。她向記者抱怨道:「每年年底,少說也需要十幾萬元的發票,就算天天來超市收銀臺要小票都湊不齊,這可咋辦?」
又到了年底,發票又成了緊俏品。為了避稅,許多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報銷發票的形式發放年終獎、過節費等。為了湊齊這少則幾千塊,多則幾十萬的發票,這些白領們獲得了一個時髦的稱謂——「票奴」。
發票販子樂了,因為他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賺錢黃金季」。一位票販子稱:「好多老客戶,每到年底,都會在我這裡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地買發票,一個月我就能賺好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