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2020-12-17 騰訊網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看看你家孩子是否有以下幾種表現:

寫著寫著作業就開始玩鉛筆了,只要媽媽不提醒,能玩得越來越歡;

說了不讓孩子吃飯咬筷子,但孩子總是聽不進去,同一件事要反覆很多遍;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寫作業的時候漏題,過後才發現沒寫……

以上這些表現是孩子們成長中都會遇到的問題,但如果是成年人就很少犯類似的錯誤,這就是大人和孩子專注力的區別。

一位哲學家曾說過「學習的根本拼的是專注」,專注力好的孩子上課更加仔細認真,記下的知識比智商高的孩子更多,這也是為什麼機靈的孩子學習成績還不如其他孩子,就是專注力的差別。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教育學家們早早就發現了專注力的重要性,國內外研究學者們多年來不斷摸索探究,希望掌握孩子們專注力培養的關鍵,能夠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天才。

日本的腦神經專家林成之就是其中一員,經過多年的分析總結,他得出了一個結論:

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0-3歲:腦神經細胞快速發育,訓練3種本能

新生兒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在0-3歲的過程中身體和大腦在高速同步發育,是一生中發育最快的階段,也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基礎。

林成之專家認為,這個階段需要培養孩子的生存本能、求知本能和交友本能這3項。因為專注力的前提是興趣,孩子只有對一件事情產生興趣,才能有長時間專注的能力。

4-7歲:腦神經細胞發生「間撥」,糾正習慣

人的大腦是不被完全開發的,每個人左右腦的使用程度也不同,所以會存在智商差距。主導專注力的腦神經也是如此,需要在4-7歲不斷的篩選,捨棄無用細胞,強化運轉神經細胞,這一過程被林成之專家定義為「間撥」。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輔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糾正丟三落四、三心二意的壞習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樣才能充分調動有利於專注力培養的腦神經細胞。

8-10歲:腦神經網絡不斷擴展,培養孩子獨立

林成之專家發現,8-10歲的孩子腦部神經系統呈網狀發育,綜合連接各部分的能動性,孩子也開始有了自主判斷意識,同時會產生一種不利於專注力培養的「報償型」神經思維。

所謂「報償型」思維就是,命令父母的命令,孩子開始有了牴觸情緒,他們更願意沉浸在自己選擇的世界裡。這時候,想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父母就要換一種教育方式,朋友式的交流更有利於專注力的養成。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還要那些專注力弱的表現?歡迎留言評論。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家長別錯過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期日本腦神經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腦神經外科終身教授林成之經過多年的研究,在他的書《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中提出: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培養孩子專注力,3個轉折點很重要
    日本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林成之教授表示:孩子的大腦在10歲之前處於成長期,把握好成長期,能更好地培養專注力。林成之教授把孩子10歲前的專注力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0-3歲,4-7歲,8-10歲,而3歲、7歲和10歲就是三個重要的轉折點。
  • 北師大兒童教育心理專家:培養專注力要趁早,學前階段是黃金時期
    其實,這些都是專注力不足的表現。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專注力不足問題?不得不承認,小孩子專注力不足是一種普遍現象,它並非個例,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那樣。北師大兒童教育心理專家:培養專注力要趁早,學前階段是黃金時期對於培養孩子專注力這件事情,北大兒童心理專家早在幾年前就發表過評論,專家認為,學前階段是解決專注力問題的黃金時期。
  • 10個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腦神經終身教授助你,造就孩子專注力
    因此,只有能夠總是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才有望最終成為真正意義上強大的人,而不會出現不穩定的發揮。三、3歲、7歲、10歲,三個不同年齡段的專注力培養重點專注力的培養不會晚,但是在最初的三個階段的效果最好。人類大腦在十歲之前存在三個階段的發育:第一個階段是0-3歲,腦神經細胞不斷增多;第二個階段是4-7歲,是腦神經細胞發生「間拔」現象的階段;第三個階段是8-10歲,主要是信息傳遞迴路的發展期。三個階段大腦發育的功能不同,所以需要相應給與對應的關注,才能有最好的有效的培養。
  • 3-6歲是孩子培養專注力的重要時期,抓住黃金時期,分段式培養
    讓默默父母好好培養一下小孩的專注力,抓住培養小孩專注力的重要時期,也就是小孩三歲至六歲這段期間。為什麼小孩三歲到六歲是培養專注力的重要時期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小孩三歲至六歲是小孩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也是小孩行為習慣養成的最好時期。
  • 提升孩子專注力,父母要抓住10歲前的黃金期,養育方式是關鍵
    所以,同樣的老師、同樣的學習時間、同樣的試卷,一個班的孩子的成績也會呈現出優良中差的差異。 那麼,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日本大學榮譽教授,世界著名腦神經外科專家林成之教授表示:孩子的大腦在10歲之前處於成長期,把握好成長期,能更好地培養專注力。
  • 如何培養專注力?
    之前看過幾本跟專注力培養相關的書。其中,日本林成之教授的《兒童專注力培養方法》,跟我一直以來的想法契合:寶寶小時候家長不要想著培養專注力,而是把寶寶自身的專注力保護好,等再大點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連帶著對做事專注、注意力強也有幫助。
  • 藏在孩子身體裡的專注力秘密
    對此,國際神經外科領域研究的前沿專家,曾擔任美國邁阿密大學教授、日本奧運代表團專注力訓練特別顧問的林成之教授表示:小時候家長不要想著培養專注力,而是把孩子自身的專注力保護好,等再大點培養好的生活習慣,連帶著對做事專注、注意力強也有幫助。林成之教授將人體的神經結構和對生活的觀察結合起來,認為孩子專注力的培養要符合大腦的發育階段,幫助萬千焦慮的父母,培養孩子專注力。
  • 3-6歲是培養記憶力黃金時期,這3個方法,輕鬆提高孩子記憶力
    ,導致孩子從小就記憶力薄弱,所以長大學習才會變得吃力,那麼,父母該如何幫孩子培養記憶力呢?專注力是記憶力的基礎想要培養孩子的記憶力,那麼首先要讓孩子具有專注力。我把拼音畫成了身邊相似的事物,這個時候琳琳就會被它們吸引,專注力自然也會集中,果然不出我所料,琳琳一天就學會了10個拼音,我也很欣慰。2.
  • 現代式教育方法,家長在這3個階段培養孩子,比學習成績重要!
    孩子10歲前的專注力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0-3歲,4-7歲,8-10歲1、0-3歲,培養孩子本能的關鍵期專注力的起點是感興趣,有趣的事物可以激發孩子的大腦本能,讓孩子喜歡周圍的人,還能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的能力。
  • 劍橋教育:孩子學齡前的「黃金三階段」,容易忽視的是第2個階段
    劍橋大學兒童教育研究團隊曾做過類似的跟蹤調查,發現兒童在學齡前有三個黃金教育期,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一點,對於孩子今後的學習將會提供較大的幫助。「黃金三階段」,容易忽視的是第2個階段1、2歲左右的孩子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認為,孩子在2歲左右會達到一個腦發育的高峰時期,這一階段對孩子進行教育,是理想的階段之一。
  • 娃6歲前,是大腦開發的「黃金期」,提升智力試試這5個生活小遊戲
    為什麼說6歲前是孩子大腦開發的「黃金期」?權威腦科專家稱我們人類大腦發育在6歲前有這樣的三個黃金階段:第一階段:懷孕3~6個月,這個階段,稱為大腦長數量的階段。第二階段:寶寶出生後六個月至三歲寶寶的腦神經細胞體還在不斷增大,腦神經細胞迅速分裂、增殖,大腦就進入了長質量的時期,組成身體傳遞信息的神經通道,影響寶寶大腦神經信息的傳遞功能。
  • 孩子專注力的養成,離不開3個方法,做好了你也能收穫一枚準學霸
    由此可以看出,孩子專注力的資質並非天生的,而是由父母、老師不斷培養及鍛鍊的。那麼該樣培養擁有超一流專注力的孩子呢?1)注重培養「有情緒」的大腦「喜歡」、「感興趣」、「有趣」、「好玩」等各種積極情緒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也是專注力得以持續的燃料。
  • 6歲前是鍛鍊專注力的黃金期,正確使用3個方法,孩子也會是學霸
    注意力也就是專注力,是指做一件事時所投入的精力狀態。如果孩子出現這幾種情況,那說明專注力不夠。第一種:玩具玩一會兒就換。3歲左右的兒童如果在玩玩具的時候,經常玩一會就不玩了,換其它的玩具或者做其它的事,那麼是專注力不夠的表現之一。
  • 李玫瑾:小天才的共同點是「超強專注力」,3歲開始就可以培養
    專注力的兩個階段和四個特質美國心理學家阿諾德·盧修斯·格塞爾有做過一個有名的實驗,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進行專注力的測試。但一旦年齡超過了4歲以上,孩子們的表現有了明顯不同:動線圖更簡明,在某個玩具上停留的時間也更長,專注力相對4歲前,高了很多。沒錯,4歲是專注力兩個階段的「分水嶺」,4歲以前,孩子主要存在的是「無意注意」,跨過4歲後,「有意注意」就開始成形並發展。
  • 0~3歲是早教最重要的時期,決定孩子學習能力的強弱,家長該知道
    給孩子上各種早教班,花了不少錢,但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因為有些家長把起點弄錯了。孩子們在三歲之前不需要學習很多技能。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發展腦力,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將使兒童終生受益。在寶寶在母體內的發育過程中,大腦神經元的數量會不斷增加,平均每分鐘有25萬個腦神經元。
  • 孩子寫作業不專心?培養孩子專注力的4個方法,學齡前就要重視了
    在0-3歲這種天生的專注力被父母打斷了,當孩子認真地做一件事時,總有長輩過來說「來吃個這個」、「來脫件衣服」,漸漸地孩子開始不耐煩,專注力不再集中。由此可見,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專注力,在父母的「胡亂關心」下慢慢地喪失了原本的專注能力。0-3歲學齡前是孩子們專注力消退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黃金階段。
  • 兒童心理學專家:小學時期更適合學習!要好好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孩子6歲之後,青春期之前,是個非常特殊的時期。6歲前的大腦是混沌的,而青春期的大腦會再次變得混亂,甚至有點瘋狂。兩者中間的這個時期,大腦很平靜。這個時期,很適合學習。由此可見,小學期間是培養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才能等到初高中時的突然「開竅」。本身學習就是一件需要靠內驅力達到效果的事情,所以小學階段打基礎是重中之重。尤其要著重培養這2種學習能力!
  • 6歲前是鍛鍊專注力的黃金期,正確使用3個方法,孩子也會是學霸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學霸的潛力,普通學生與高考狀元之間區別就在一點,學習的好壞不在智商,而是專注力。如果孩子出現這幾種情況,那說明專注力不夠。第一種:玩具玩一會兒就換。3歲左右的兒童如果在玩玩具的時候,經常玩一會就不玩了,換其它的玩具或者做其它的事,那麼是專注力不夠的表現之一。
  • 如何培養6-12歲孩子的專注力,5個方法有效
    喜歡餵飯和讓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孩子無法專注的感受到食物,喪失了主動進食的專注力和能力。厭食和偏食是常態。美國西雅圖兒童醫院曾進行專門的研究發現,在孩子3歲前,每天看一小時電視,7歲時患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非常普遍的一個兒童行為異常症狀)的可能性就會提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