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五首:《青蛙寫詩》(張秋生)

2021-03-01 宜振談詩教

點擊上方「宜振談詩教」可訂閱!

  編 者 按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和家長歡迎。每天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班級的課餘互動活動。為此,「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專門開設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

每日一詩,每日一誦,

眼看,口讀,耳聽,心悟!

每日一詩,每日一誦,

讓最美童詩滋養每個孩子的心田!

       金波老師 得知童詩誦讀活動受到大家的喜愛,特發來祝賀簡訊:

        祝賀,願大家一起推進詩歌的閱讀和朗誦活動。

金  波         

2017.10.23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 ———

第一星期推送著名詩人金波、王宜振、金子美鈴、陳念慈、張秋生五位老師的作品,特別邀請知名詩教專家、兒童詩詩人丁雲老師引領廣大小朋友共讀最美童詩。

【第5首】

  作    品                    

青蛙寫詩

作者/張秋生 誦讀/丁雲  

 

       下雨天,

       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青蛙說:

       「我來寫一首詩!」

 

       小蝌蚪遊過來說:

       「我來給你當個小逗號。」

 

       池塘裡的水泡泡說:

       「我來給你當個小句號。」

 

       荷葉上的一串水珠說:

       「我們可以當省略號。」

 

       青蛙的詩寫成了,

       「咯咯,咯咯,

       咯咯咯。

       咯咯,咯咯,

       咯咯咯……」

相關焦點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三首:《露珠》(金子美鈴)
    編 者 按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和家長歡迎。每天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班級的課餘互動活動。為此,「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專門開設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每日一詩,每日一誦,眼看,口讀,耳聽,心悟!每日一詩,每日一誦,讓最美童詩滋養每個孩子的心田!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86首:《花和蝴蝶》(林煥彰)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家長歡迎。每天在班級微信群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學校的童詩教學特色活動之一。「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特設的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51首:《螢火蟲》(泰戈爾)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家長歡迎。每天在班級微信群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學校的童詩教學特色活動之一。「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特設的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12首:《春天》(謝武彰)
    編 者 按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和家長歡迎。每天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班級的課餘互動活動。為此,「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專門開設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每日一詩,每日一誦,眼看,口讀,耳聽,心悟!每日一詩,每日一誦,讓最美童詩滋養每個孩子的心田!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15首:《初春》(王宜振)
    編 者 按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和家長歡迎。每天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班級的課餘互動活動。為此,「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專門開設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每日一詩,每日一誦,眼看,口讀,耳聽,心悟!每日一詩,每日一誦,讓最美童詩滋養每個孩子的心田!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73首:《春天被賣光了》(杜榮琛)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家長歡迎。每天在班級微信群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學校的童詩教學特色活動之一。「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特設的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
  • 【經典童詩誦讀100首】第52首:《太陽的話》(艾青)
    經典童詩誦讀活動 開展以來,頗受各地老師、學生、家長歡迎。每天在班級微信群分享誦詩音頻,成為很多學校的童詩教學特色活動之一。「宜振談詩教」微信公眾號特設的讀詩頻道,(周一到周五)每天向語文老師及家長推送一首經典兒童詩,引領廣大小學生(包括學齡前兒童)共同誦讀,進一步提升孩子們的語文素養和審美情趣。
  • 「詩潤童心 詩伴成長」 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
    「詩潤童心 詩伴成長」,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西部網訊 (記者 賀桐)今天(4月29日)下午,西安高新第一學校大禮堂裡詩聲朗朗,詩話柔情,老教授與師生們沉浸在詩的海洋裡,一場中外經典童詩進校園活動正在進行。
  • 林良童詩二首【誦:趙依晨】| 中外好童詩
    中外好童詩 聰善賞析 林良的童詩語言淺白如清水,卻仍然有值得品味的意蘊。
  • 童詩教學|42個孩子寫了33首詩,這堂課是怎麼設計的?
    我很意外,42個孩子竟然寫出了33首詩!而要寫一首完整的詩的想法,是孩子們提出來的,我當時只要求看著圖試著寫出一個有創意的詞語,然後想根據個別同學的想像來追問、引導,長出個別的詩,沒想到孩子們紛紛說:「已經想好寫詩了!」「直接寫詩可不可以?」孩子們居然改變了我既定的教學流程!
  • 【相融語文閱讀篇】《童詩三百首》微課導讀(一年級)
    《童詩三百首》是由兒童文學研究者方衛平教授精心遴選、點評。300首童詩佳作,107位詩人與小作者,27個童詩單元,薈萃當代童詩經典,綻放童年世界的豐饒詩意,呈現童詩藝術豐厚的人文和美學內涵。全書分為三冊,單冊百首,各自獨立,互為完整。
  • 兒童誦讀教學之童詩如何教?
    作為首期親近母語閱讀種子教師培養計劃進階教師、兒童誦讀課程社群培訓師領教,劉曉琳老師心系閱讀,致力於兒童閱讀推廣,前不久,她在誦讀課社群裡分享了關於童詩教學的案例和方法,乾貨滿滿,老師們可以從中收穫很多哦!位老師們好,我是劉曉琳。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兒童誦讀教學之童詩如何教?》,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 小學語文《青蛙寫詩》——我替青蛙來寫詩
    《青蛙寫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7課的課文。作者以水中青蛙的視角寫了一首小詩,巧妙地將幾種標點符號鑲嵌在課文中,通過生動、具體、形象的事物引導學生來認識逗號、句號、省略號,極富情趣。這篇《青蛙寫詩》的課文內容如下: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青蛙說:「我要寫詩啦!」小蝌蚪遊過來說:「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
  • 童詩碩果滿枝頭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記者 唐忠明  通訊員 方西河)7月28日下午,嶽陽市少兒詩歌書畫研究會會員以及顧問、市社科聯領導在白楊坡小學參加了「不忘初心,詩意前行」交流、研討暨表彰大會,童詩創作與推廣取得的累累碩果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焦點
  • 基於兒童立場的童詩教學
    關鍵詞:兒童詩;誦讀;創作;賞析;積累 近年來,儘管眾多兒童文學家、一線教師在學校對兒童詩教學進行了推廣,童詩漸漸走進了校園,走進了孩子們心中,但是童詩教學的「根」仍然左搖右晃。童詩推廣的方式多以觀摩課呈現,而後期的「轟動效應」卻依舊氣若遊絲。書店的少兒讀物架上童詩作品寥寥,這種狀態讓人憂心。
  • 一年《青蛙寫詩》,一線語文教師講得真細緻!家長紛紛點讚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第七課《青蛙寫詩》,這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詩。全詩一共五個小節,描寫了小青蛙在下雨天用呱呱的鳴叫聲來作詩的情景。本課第一小節寫了青蛙受到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的感染,有了作詩的興趣。
  • 聰善發現詩童|茗芝童詩二首
    著有兒童詩集《夢的翅膀》《誰偷了小熊的夢》《一字一童詩》等。 而從本詩的題目和構思來看,小作者寫詩的目的是勸爸爸「不要站在風口說話」。這個天真的勸誡,在成人聽來卻是意味深長的。按理說,這個年紀的孩子說不出邏輯和哲理很深的話,然而這首小詩可以證明,孩子往往只憑本真的角度,用最稚嫩的語言即可直達事物的本質。
  • 「飛花令」——童,17首含「童」的經典古詩詞名句賞析
    17首含「童」的經典古詩詞名句回顧,溫故而知新。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徵。——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裡《宿新市徐公店》 有喬松,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高鼎《村居》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 我的第一首詩
  • 偉大的想像力從童詩開始
    到了女兒們上小學,我把這些往事告訴她們,建議她們試著寫成詩,孩子們很興奮地寫下了她們生命中的第一首詩。 這段經歷使我意識到,對於孩子們來說,寫童詩幾乎是天然的事情,只需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因為孩子天然對世界充滿好奇,她們不像成年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對事物的想像力。對兒童想像力的細心保護,也是在保護那份可貴的童心和天真,保護著詩意最原初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