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孩子三歲前將完成大腦發育。」「3歲前是雙語教育的最佳時期。」……諸如此類的宣傳口號在各種早教機構叫得很響,讓不少家長心動。特別是不少80後的年輕父母,十分熱衷於讓寶寶學習英語。近日,記者探訪發現,省城不少早教機構推出雙語教學,生意火爆,許多3歲以內的寶寶已經早早地開始學習英語。
近日來,記者走訪了位於解放路、文廟街、興海路等多家早教機構,發現很多早教機構都推出了雙語教學,一些3歲以內的寶寶在接受英漢雙語教育。
記者發現,這些英語早教機構根據年齡段分班,一般採取不超過10個寶寶的小班制教學方式。另外,3歲以下的寶寶上課時需要一位家長的陪同,課堂上老師、家長和寶寶三者之間互動,讓寶寶在玩耍中學習。
記者來到一家早教培訓機構,教室裡播放著音樂,老師說的全是英文,6個還穿著開襠褲的小寶寶坐在媽媽的懷裡,被媽媽們「遙控」著跟老師學習做一些肢體動作,邊唱邊跳,其中最小的寶寶才剛滿3個月,只能在一旁「旁聽」。
家住花園南街的徐女士,在寶寶1歲2個月大時,便把他送到附近的早教中心上課,如今已有4個月的課齡。「我們家寶寶現在上的這個課程收費是4年16000元,每周會有一兩節課,每節課120元左右,課程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調整。」記者了解到,省城雙語早教機構課程收費比較昂貴,每節課收費從100多元到300元不等,許多機構為吸引顧客,推出優惠的季度卡、半年卡和全年卡,但大多數課程全年收費都在萬元以上。
專家觀點
青海師範大學心理學專家霍靜認為,人的學習潛能隨年齡增長而遞減,0至3歲的孩子大腦語言系統功能快速發展,所以,很多人認為學語言越早越好,學英語也應該儘早。但這裡所指的語言應當先是母語,因為這段時間孩子才開始咿咿呀呀地學說話,如果爸爸媽媽過早讓寶寶學外語,很容易造成孩子混淆語言概念,導致語言發育遲緩。另外,過早學習外語會這樣,家庭中家長如果同時講多種方言,同樣會讓孩子產生語言混淆。
霍靜表示,在學好母語的前提下,可以讓孩子適當接觸和學習英語,但一定要注意學習方法,比如讓孩子在遊戲中、在音樂中快樂學習,開發潛能。「但以掌握外語為目標,過早讓孩子接受雙語教育,這種做法『性價比』很低,效果也不好。當然,如果孩子感興趣,適當去培養一下英語語感也會有一定的好處,但建議家長們順其自然,不要強求。」 (作者:郭蕊)
來源: 西海都市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