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爸爸媽媽們對孩子教育越來越重視,很多爸爸媽媽都知道寶寶的早教很重要。
0-3歲的階段是孩子發展的關鍵期,是孩子大腦神經系統發育最快,也是各種感官和體能發展最為關鍵的時期。千萬不能讓孩子一開始就落後。
但是怎麼給孩子早教?讓新手爸媽很頭疼,甚至還會陷入一些早教誤區。
早教不是想當然的早點開始讓孩子學習知識這麼簡單,比別人學的早,並不意味著比別人學得好。如果將早教與應試所需的知識學習捆綁在一起,僅僅靠會背多少首詩,會做多少算術題來衡量教育的成功與否是不科學的。
早期教育的重要目的是潛力開發。所謂潛力開發絕不是提前學會將來才學的東西,而是讓人獲得學習的能力,並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程度。
真正的早教是在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後,做一些可以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的行為。
促進孩子的社交和情緒情感、感官發育、粗大運動技能和精細運動技能,語言及表達能力,以及認知和思維能力,是一項很系統、很專業、很複雜的工程。
而不是一股腦早點教就行,教什麼,怎麼教才是重中之重。
對孩子產生正面影響
很多家長以為花了錢上早教班就能做好早教。市面上的早教班便宜的幾千,貴的上萬甚至更高,但到最後可能還會出現與自己期望值不符合的情況。
早教是不是一定要上早教班才算早教?答案是否定的,只要是能讓寶寶增進見聞、提高能力、助推成長的事兒,都可以劃入早教的大範疇。真正的早教是無處不在的,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高不可攀。
如果專業的早教機構有系統、有針對性的教程和專業、經驗豐富的老師,就可能會讓寶寶在接受引導時更容易,從而獲得更快更大的進步。
但是家長的陪伴才是更重要的事,是早教的重中之重。家長日常說話的語氣、與人交流的方式、對待他人的態度等等,都看在寶寶的眼睛中,被他吸收學習,這就是社交最初的早教。
研究發現,美國著名早教計劃Head Start項目的教學效果,與父母的參與程度密切相關!父母參與孩子早教的程度越高,孩子越能從中獲益。這是因為父母和孩子之間充滿愛意、面對面的真實互動,能為孩子的大腦發育提供適宜的刺激。
早教的意義,是為孩子提供豐富良好的成長環境,促進孩子能力發展。有家人的陪伴和示範,加之合適的環境和科學合理的方法才能讓寶寶茁壯成長。
為孩子提供豐富良好的成長環境
如果早教僅僅是讓孩子開心就行,那麼就失去了早教的意義。
讓孩子開心的方法有很多,給孩子很多玩具,或者孩子在遊樂場也可以玩得很開心,但是他在眾多漫無目的的玩具和遊樂場中卻感受不到早教的目標和意義。
早教的意義在於父母高質量陪伴孩子,增進與孩子的互動,因為這種真實的、面對面的互動,是哪種玩具都無法取代的。
父母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可以通過遊戲讓孩子感受不同的感官體驗,鍛鍊大腦和雙手的互相協調發展,精細動作的發育,大運動的發育等,孩子會願意去鍛鍊,願意在「玩中學」。
父母高質量陪伴孩子
很多父母選擇早教機構給寶寶上早教,還一定要選擇有老外的早教機構,因為這樣孩子從小就是在英文環境下,一定能早早學好英語。
但是早教機構的外教老師和專業英語教育機構的老師還是有區別的,早教機構的外教老師更多除了英語教學他還有其他的教學任務,不會把精力全部放在英語的教學上。
雖然能用肢體動和簡單的詞彙和孩子溝通,但他們和家長的深入交流是存在障礙的。
這樣的英語環境並不像家長們想的那樣能良好地塑造孩子,當孩子母語都還不太熟練的時候,這樣的外教幫助並不會很大。
這樣的英語環境幫助不大
如果家長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來好好陪伴孩子,在家裡給孩子做早教,而要求助早教機構的話,怎樣的早教機構才是適合孩子的呢?
教育理念:早教機構的教育理念和體系是否科學、系統、完整,家長是否認同,是否尊重孩子個性的發展,是否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長期的教育實踐經驗。
課程設計:課程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時間會不會太長,師生比會不會太大。
課程編排是否考慮了寶寶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是否適合孩子的月齡發展。
是否對寶寶的成長有針對性的記錄,幫助家長掌握和了解寶寶參加早教前後的變化。
課程形式是不是豐富?美國早教強調,父母需要每天都帶著孩子唱、讀、說、玩(sing, read, talk, play)這四種互動方式,最能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是不是科學?是重複的填鴨式灌輸,還是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是將主動權交給老師,還是將自主學習還給孩子。
讓孩子先自主探索、再以遊戲的方式進行反覆練習,最終掌握某項技能,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更符合孩子的認知過程,也讓孩子更有勝任感和自主感。
課程環境:一個良好的環境是早教的基礎。環境中的家具等需要避免尖銳的邊角,避免過高和過低的櫥櫃,方便孩子活動和玩耍,是很重要的。
在能自由活動,自由拿取東西的環境中,孩子才能更好地專注事情本身,而不是拿不到東西而產生挫敗感,進而把原本用於大腦發育的精力,用來哭鬧了。
孩子需要更好地專注事情本身
早教老師:早教老師是否專業,可以通過查看資質以及觀察他是否真的懂孩子,是如何和不同月齡的孩子進行交流和互動,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話題點引入,是否懂得如何引導父母和孩子溝通。
觀察老師上課的狀態,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否溫柔、親切和堅定,是否以鼓勵和肯定為主,懂得靈活變換方式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嗎,是簡單讚揚孩子真棒,還是仔細地說出了孩子到底哪裡做得好,是只盯著眼前的孩子還是能照顧到全部孩子等等。
寶寶的感受: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寶寶是否樂在其中,跟老師和同學是否能夠進行良好的互動。
遵循以上的幾個原則,就能為寶寶挑選到合適的早教機構。早教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而不是為了滿足家長的某些期待。
我是蒙多奇,提倡科學精緻育兒。背靠權威專家團隊,分享營養、運動、心理相關育兒知識。歡迎點讚、評論、轉發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