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大研支團開展家訪讓天柱留守兒童不孤單

2020-12-19 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

  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李彥龍)貴州省天柱縣第五中學地處聯山移民易地搬遷區。學校的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為進一步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情況,11月7日,江西財經大學研支團貴州分隊的成員們走進聯山移民搬遷區,進行了為期一天的家訪。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研支團成員們先來到天柱五中七年級13班楊志培同學的家。在班上,楊志培同學學習優異,熱愛運動,但性格內向,比較害羞靦腆。一進家門,牆上滿滿的獎狀吸引了研支團成員們的目光。楊志培的父親表示,楊志培從小就是一個懂事乖巧的孩子,學習自主,並不需要家長的過多監督,但他性格比較內向,平時與家長也不怎麼主動溝通交流。研支團成員了解到,楊志培的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只有過年才能回來;楊志培一直都是由他的小舅舅來照顧。由於常年見不到父母,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父母的引導與陪伴,他變得性格內向靦腆,也不知如何與父母相處溝通。

 

江西財經大學研支團成員與學生楊志培及其父親合影。江西財經大學研支團 供圖

  研支團成員柳香睿向楊志培的父母肯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與學習方法,並鼓勵楊志培繼續保持勤奮刻苦、努力學習的態度,積極參與班級學校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做一個自信陽光的少年。日前,研支團成員柳香睿引導楊志培以小播音員的身份加入了「雛鳳清音」校園廣播站,目的在於鍛鍊楊志培同學的膽量,培養他自信樂觀的生活態度。相信經過不斷的鍛鍊,楊志培同學會變得越來越自信開朗,積極向上!

  少年不識愁滋味

  鮑健軍是七年級(14)班的一名學生。引起研支團成員李穎注意的是,這孩子長相乖巧渾身透著一股機靈勁,卻很調皮,並缺乏學習自律性,平時上課喜歡講話,不能認真聽講。研支團成員希望通過家訪,與他的家長一起監督孩子認真學習。

圖為江西財經大學研支團成員與學生鮑健軍的奶奶進行交談。江西財經大學研支團 供圖

  走進鮑健軍的家,研支團成員驚呆了。小小的房子裡擠著四個孩子。過了一會後,鮑健軍的奶奶才匆匆趕了回來。經了解,鮑健軍的奶奶有三個兒子,均在外務工,留下四個孩子在家裡由她一個人來照顧。奶奶平常還要去上班,她根本沒時間也沒有精力去敦促孩子的學習。

  講過協商,研支團成員李穎與鮑健軍的奶奶一致表示,今後家庭、學校雙管齊下共同協作,加強敦促與監督,引導並逐漸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願君學長松,慎勿做桃李

  最後一個進行家訪的孩子是九年級(7)班的唐佳怡同學。最初注意到這個學生是因為她經常來校團委匯報學生會工作,給研支團成員留下了不錯的印象。通過了解,唐佳怡在班級擔任班長一職,平時要處理班級內大大小小事務,導致她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不夠,成績比較靠後。

  家訪中,研支團成員發現,唐佳怡是留守兒童,目前和弟弟妹妹一起住在她大伯家裡,由大伯母進行照顧。大伯母表示,唐佳怡平日比較有主見。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玩心較重,因此成績不是很理想。研支團成員們表示,將針對唐佳怡的數學和英語這兩門薄弱科目進行輔導,希望能幫助她提高學習成績圓夢高中!

  家訪的三位同學基本代表了天柱五中留守兒童的現狀。他們都是留守兒童,但有的刻苦學習,聽話懂事;有的調皮搗蛋,一心貪玩;還有的雖然乖巧,但意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他們同大多數在移民搬遷區的留守兒童一樣,在人生重要的成長階段,都缺失了父母的陪伴與教導。而在性格方面,由於常年獨自在家,缺乏與父母的溝通,使得他們中絕大多數同學變得少言寡語,自卑怯懦,也缺失了與他人自在相處、正常交往的能力。

  雖然家訪已經結束,但研支團成員的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移民搬遷是國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走出大山,接受更先進的教育對於這些孩子而言是來之不易的機會。但與此同時,搬遷之後,原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村民卻喪失了經濟來源,因而不得不拋下子女,外出務工。而對於這些正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們來說,沒有父母的陪伴與引導,是成長過程中的缺失,這既不利於他們的學習,更不利於他們身心成長。如何幫助這些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是研支團成員們需要去考慮並付諸行動的事。研支團成員們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和付出讓這些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相關焦點

  • 農壩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家訪活動
    農壩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家訪活動來源:雲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李旭忠 王志雲  2020年12月15日 17:11 雲陽網訊(通訊員 向垚)為進一步關心留守兒童的成長,傳遞濃濃愛心,密切家校聯繫,近日,農壩小學組織全體教師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築夢美好未來」家訪活動。
  • 平橋區洋河鎮開展留守兒童假期安全家訪活動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做好未成年人暑期安全工作要求,密切學校、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聯繫與溝通,更好地指導兒童度過平安、健康、快樂的暑假生活,提高兒童及家長的安全防範意識, 近期,洋河鎮各學校、幼兒園開展了全面性的家訪。
  • 心靈關愛 陪伴成長 ——蕉溪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教師...
    心靈關愛 陪伴成長 ——蕉溪鎮中心幼兒園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教師家訪活動發布時間:2015-11-02   作者:龍勝鳳   來源: 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內容提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裡,成為留守兒童。
  • 山區美女老師給留守兒童做精美家訪手冊,學生盼望她多去家訪
    說起家訪,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小時候痛苦的回憶。不過,在貴州黔東南州黃平縣谷隴鎮翁板小學,一名美女老師張沁文對班級留守兒童的家訪卻深受孩子們喜歡,她還根據家訪的內容自己製作了一本《六(1)班留守兒童之家》的小冊子,詳細記錄每次家訪的感受。孩子都盼望著她能夠多去自己家裡家訪。
  • 廣元市朝天一小教師家訪留守兒童帶來的思考
    為了進一步促進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今天下午,朝天一小全體教師分組對留守兒童進行了家訪。我、楊香琳、吳仕文老師和德育校長魏小平老師為一組對朝天鎮雙河村的留守兒童進行了家訪。我們首先進入的是郭欣怡小朋友家。
  • 守護童年守望成長——監利市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主題活動
    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與其他兒童一樣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更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與愛護。為了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系列工作」部署,進一步關愛我市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 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圓孩子一個大學夢
    12月9日上午,留守兒童之家的屋外長巷裡,遠遠地傳來了孩子們的問候聲。王加勝夫妻倆笑盈盈地看著朝氣蓬勃的孩子們,並迎接他們走進屬於自己的溫暖的「家」——烏江鎮濮集留守兒童之家。王加勝的善意之舉也避免不了周圍人的風言風語,有人冷嘲熱諷道:「現在大家都在辦輔導班,王老師一分錢不收,可能嗎?還不是為了出風頭!」面對此,王加勝淡淡地一笑而過。「我是一名老師,也是一名黨員,幫助留守兒童是我的本分。我和我的家人希望通過搭建留守兒童之家,幫助一些孩子改變學習習慣,讓孩子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 家訪,奏響育人「最美和聲」
    2016年5月,江西在全省開展「萬師訪萬家」活動,一年多的時間下來,看似小小的家訪,訪出了教師育人新活力,訪出了「校家同創」新合力,訪出了鄉土文明新高度。    家訪讓傳統法寶「老樹發新芽」,訪出教師育人新活力疊山學校校長曹文說,針對學校70%的學生是留守兒童這一現狀,學校除了海量普訪、主題家訪、暑期探訪外,還開展了特殊夜訪活動。
  • 四川遂寧「童伴媽媽」:用關愛為留守兒童點亮心靈的「燈」
    懂事的王凌可並不埋怨父母,但偶爾仍會感覺孤單。  「我很喜歡『童伴之家』,周末和假期我就到這裡看書、耍遊戲,還交了很多朋友。」王凌可說,這裡有很多好看的書和好玩的玩具,村裡的小朋友沒事的時候都愛到「童伴之家」來。「我也喜歡王老師,她很關心我們,很溫柔細心。」  王凌可的外婆曹世萍今年已經65歲,平日裡除了照顧外孫女,她還要飼養家禽、照看家裡的幾畝地。
  • 王加勝夫婦:讓留守兒童不再孤單 圓孩子一個大學夢
    創辦留守兒童之家 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天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而農村的一些留守兒童或多或少都有親情的缺失。41年來堅守在農村初中教學第一線的王加勝,看到越來越多的留守兒童節假日期間逗留在街頭小巷,無所事事,他看在眼裡,憂在心中。
  • 六枝特區第三幼兒園開展「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
    中國涼都網訊 留守兒童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成長、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為切實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權益保護中存在的問題。六枝特區第三幼兒園鄭曉丹園長要求教師要做好對留守兒童的幫扶工作,要為留守兒童創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地成長環境,切實為留守兒童解難事、做好事、辦實事,做好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工作。
  • 吉安縣廬陵學校:設置「愛心教室」關愛留守兒童(多圖)
    留守兒童在愛心教室看書(劉蘇丹、劉穎供圖) 孩子在念寫給家長的信(劉蘇丹、劉穎供圖)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劉蘇丹、劉穎>報導:「媽媽,我多想讓你陪著我,送我上學,給我過生日,可我知道,你需要賺錢給我念書……」吉安縣廬陵學校四(1)班的留守兒童曾慧美語帶哽咽地在教室裡念出了自己寫給媽媽地話。
  • 萍鄉登岸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貧困兒童活動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易志紅報導:喜逢國慶、中秋佳節雙慶之時,對於大多數父母無法回家團聚的留守兒童而言,卻也許只能倍增思親之情。為讓留守兒童、貧困兒童充分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愛,萍鄉登岸小學組織開展了"情暖中秋愛滿國慶"關愛留守兒童、貧困兒童活動。
  • 信義中心小學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圖書贈送活動
    為更好的關愛留守兒童,幫助他們成長、成才,10月16日上午,信義中心小學開展了關愛留守兒童愛心圖書贈送活動。活動由留守辦主任葛蕾主持,信義小學黨支部書記、信義中心小學校長雷春紅及部分教師代表參加。雷校長要求幫扶老師:要時刻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將關愛留守兒童的工作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愛人者,人恆愛之。」在關愛留守兒童的過程中,一顆「仁愛」之心是必不可少的。濃濃的愛意讓孩子們不再孤單,一本本書籍讓溫暖常駐心間。今後信義中心小學將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的關愛幫扶活動,讓每個留守兒童都能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 「有愛陪伴的童年不孤單」公益活動在興寧開展 200名兒童喜收愛心...
    本報訊 (記者王麗莉  實習生陳俊)8月20日,2020年百家社會組織走近留守和困境兒童「牽手行動」梅州組走進興寧市,在興寧市蘇林灣歡樂谷開展了「有愛陪伴的童年不孤單」公益活動,為來自興寧市羅崗鎮、羅浮鎮共200名留守和困境兒童送去關愛
  • 師愛暖童心 留守不孤單----南街小學春節關愛留守兒童
    立春剛過,新年將至,南街小學黨支部、校委會針對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者因疫情父母不能回家過年的留守兒童逐一排查,建立臺帳,制定關愛措施,繼續愛心傳遞。 師愛暖童心,留守不孤單,這個春節,這些孩子雖然不能和父母團聚,但他們同樣感受到了真切的關懷和濃濃的愛意,也能過一個歡樂、祥和、溫暖、幸福的春節。
  • 迎江區長風中心小學攜手社區開展安全大家訪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暑期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家長暑期安全監管意識,深化社區、家校聯繫機制,把暑期學生安全工作做實、做細,近日,迎江區長風中心小學攜手社區共同開展了「暑期安全大家訪」活動。8月4日下午,長風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陳四一一行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來到該校四年級留守兒童汪怡的家,與學生及家長親切交流,了解學生暑期生活,並對學生及家長進行了疫情防控、 「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疾病傳染、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知識重點講解,特別是在疫情防控方面,要求要自覺做到不扎堆、不聚集,到人員密集地方,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減少與他人接觸
  • 暑期將至 教師家訪要講些啥?
    文/全媒體記者廖濟堂    中國江西網訊 21日,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今年我省將推進「萬師訪萬家」活動常態化制度化,擴大家訪的社會效應,家訪要100%覆蓋留守兒童家庭等7類人群。    我省家長對家訪滿意度達90分以上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5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在全省中小學校(含中職學校)部署開展「萬師訪萬家」活動。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省共有15.8萬餘名教師家訪了284.3萬戶家庭,回收問卷219.8萬份,徵集家長意見220.7萬條,家長滿意度反饋達90分以上。
  • 「文明實踐在醴陵」「留守兒童之家」讓留守兒童不孤單
    紅網時刻株洲12月3日訊(通訊員 陳君)12月1日,位於醴陵市李畋鎮富裡社區的最後一處村級留守兒童之家檢查驗收完畢。至此,2020年醴陵市村級留守兒童之家項目的創建評估驗收工作順利完成。近年來,醴陵市為保障民生、做好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工作,促進社會穩定,為此採取了一系列舉措:研究出臺《醴陵市農村留守兒童之家建設與管理實施方案》,明確兒童之家室內面積不低於100平方米,室外面積不低於200平方米。需配備圖書、期刊、報紙和文體器材等,同時設置文體活動、圖書閱覽、親情溝通、手工製作、檔案管理、心理輔導等多個功能區。
  • 留守的孩子不孤單—湖北英山象鼻嘴小學開展冬至包餃子活動
    本報訊(通訊員金曉玲、劉貴松)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習俗,豐富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12月21日,湖北英山縣金家鋪鎮象鼻嘴小學組織全校師生開展了「包餃子迎冬至」活動。當天下午,趙志剛校長先跟同學講解了冬至這一節氣的特點和吃餃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