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這個系真牛,31名院士曾在那學習或任教,還有一網紅教授

2020-12-14 教育有故事

最近有人問:浙江大學化學系水平怎麼樣?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浙江大學化學系絕對強,是真的牛,原因主要有下面幾點:

第一、浙江大學本身實力強

浙江大學網絡上很多人經常黑它,說它是浙吹。其實浙江大學最近幾年確實發展得很好,國內排名第三,應該是實力的表現。最近軟科2020年大學排行榜剛剛公布,浙江大學再次霸佔了國內第三的位置。

第二、浙江大學化學系本身實力強

要說浙江大學化學系,得了解它的歷史。這個化學系跟浙江大學本身一樣,它也是由原來的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和浙江農業大學化學相關專業合併而成。

一般來說,化學在很多人的認知裡,主要分為化學和化工兩大塊,一個是理學,一個是工學。現在的浙江大學化學系,化學這塊主要繼承了原杭州大學的精華,化工當然是來源於原浙江大學本身。二者又融合了浙江醫科大學和浙江農業大學的部分優勢學科,實力可見一斑。

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們看到,不管是化學還是化工,都是A類學科,在國內都是名列前茅。

第三、培養和擁有一大批優秀的院士、專家和學者

很多不了解浙江大學化學系的人,說起浙江大學系,可能只知道原來的鄭強教授,他被稱為網紅教授。當然,它的專業水平確實也很厲害。不過目前,已經從浙江大學副書記的調任至太原理工大學書記了。

而浙江大學化學系曾經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化學院士,根據官方網站消息:

許多著名化學家如紀育灃、王葆仁、吳徵鎧、王序、盧嘉錫、汪猷、錢志道、徐光憲、錢人元、吳浩青、馮新德、楊福愉、沈家驄、陸熙炎、戴立信、謝學錦、林勵吾、沈之荃、楊裕生、陳耀祖、曹楚南、方肇倫、黃憲、麻生明、徐如人,張鎖江、丁尼、朱利中、謝作偉、陳邦林和厲良等31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其他國家院士先後在浙江大學化學系學習或任教。

這裡面,是不是有你們熟悉的院士?譬如盧嘉錫,譬如紀育灃等。其實浙江大學化學系水平怎麼樣?看到上面這份名單,你應該就明白了。

能夠培養和擁有這麼多優秀院士、專家和學者的浙江大學化學系,你說它強不強?

對於浙江大學化學系,你們了解多少?歡迎交流。


相關焦點

  • 這位教授真牛!蘇步青高足,陳景潤恩師,四個學生和兒子都是院士
    方德植是蘇步青任浙江大學數學系任教時培養的第一屆畢業生,而陳景潤是方德植任廈門大學數學系主任時培養的數學大師。  洪彥遠培養了蘇步青,蘇步青培養了方德植,方德植培養了陳景潤。薪火相傳,弦歌不輟。從教57年,培養了4名中科院院士和許多知名學者。
  • 浙江大學文科重磅引援:再添「院士級」教授!
    新聞傳播學者黃旦已確定入職浙江大學,出任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公開簡歷顯示,黃旦出生於1954年,浙江溫州人,此前擔任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黃旦早年曾在原杭州大學任教,杭州大學併入浙江大學之後,黃旦一度擔任了浙江大學新聞系主任、新聞傳媒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2001年前往復旦大學任教。△黃旦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 資料圖黃旦的代表性學術成果包括:《新聞傳播學》《傳者圖像:新聞專業主義的建構與消解》等。
  • 一系六院士,連續多年全國排名第一,南京大學的這個專業這麼牛
    大學裡有一位院士,已經是優秀的本科大學了,大部分的「雙非」大學沒有院士,院士所在城市的學部是這所大學的尖子學科,吸引了眾多考生,在大學院和博士培養階段佔據了很大的優勢。一系六院士,連續多年全國排名第一,南京大學的這個專業這麼牛。
  • 浙江大學機械系教授楊華勇新晉工程院院士
    在新增的51名工程院院士中,浙江大學機械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楊華勇就是其一。至此,浙大現有科學院院士13人,工程院院士14人。  楊華勇1961年出生,今年52歲,重慶人,在院士裡算是年輕的。  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上楊華勇,他在長沙,「下飛機的時候接到的正式通知,開心。」但,也僅此而已。
  • 瑞安發布丨來自莘塍的這位方教授真牛!蘇步青高足,陳景潤恩師,四個學生和兒子都是院士
    方德植是蘇步青任浙江大學數學系任教時培養的第一屆畢業生,而陳景潤是方德植任廈門大學數學系主任時培養的數學大師。洪彥遠培養了蘇步青,蘇步青培養了方德植,方德植培養了陳景潤。薪火相傳,弦歌不輟。從教57年,培養了4名中科院院士和許多知名學者。
  • 委屈的985重點大學,曾一系出八院士,培養的19個院士被挖走18個
    蘭州大學在1954年就成為首批教育部直屬14所綜合性大學之一,並在1960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在當時西北地區只有一所,可見教育部對蘭大重視程度有多高。事實上,蘭州大學的確非常的強,自恢復高考以來,蘭大培養的院士數量排名全國第八。
  • 兩院院士名單,這些非重點大學新增十名院士,太強大了
    隨著今天中國科學院2017年新增選院士名單的公布,今年兩院院士名單已經全部出爐,據山野老王統計,中國工程院新當選的67名院士中,來自高校的有31人,其中4人來自非重點大學;而中國科學院新當選的61名院士中,有34人來自高校,其中非重點大學有6人入選。
  • 中國「最委屈」的985大學:曾一系出8院士,但19名院士被挖走18名
    被拆分的大學最為著名的就是南京大學,一所大學被拆分成好幾所大學,而且拆分出來的大學有5所985,7所211,可以想像,如果南京大學不被拆分,可能會成長為亞洲第一名校。高校拆分有利有弊,但對於我國的發展來說,是利大於弊的,大學拆分之後,我國的大學數量增多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招生數量增多,大大緩解了我國當時的人才缺口。被拆分的大學最後大部分都恢復了元氣,雖然比不上全盛時期,但實力也不容小覷。
  • 浙大網紅教授59歲鄭強調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近日,59歲的浙江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正廳級)鄭強教授調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從這一任命可以看出,年齡不再是高校幹部選任的紅線,這是否可以看作是高校幹部選任的一種新動向呢?有待進一步觀察。4月22日,太原理工大學官網更新現任領導名單,浙江大學原黨委副書記(正廳級)鄭強教授出任太原理工大學新任黨委書記。此前,太原理工大學原黨委書記吳玉程已調任山西省委教育工作委員會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書記(正廳長級)、省教育廳黨組成員。鄭強1960年9月生於重慶,福建武夷山人,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8月參加工作。
  • 6名院士4名教授講授大學基礎課 是否大材小用?
    6名院士4名教授講授大學基礎課 是否大材小用?,大材小用了嗎    在武漢大學,有一門叫「測繪學概論」的基礎課,由6名院士和4名教授共同講授,堅持了20年。
  • 厲害了,這所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大學竟然走出了10名兩院院士
    今天要談的這所大學既非985、也非211大學,在新的雙一流高校建設中,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也非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然後就是這樣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四非」地方大學,竟然有10名兩院院士先後求學或工作於該校。這所神奇的地方大學就是南通大學。
  • 作為河海大學培養的準院士,劉漢龍教授為何加盟重慶大學?
    劉漢龍教授成長經歷劉漢龍,1964年出生,重慶大學教授。1982年,他考入浙江大學土木工程系。重慶大學校園一景在河海大學學習工作多年,科研成果豐碩成為準院士級別專家。劉漢龍,1964年3月出生於江蘇高郵。
  • 鄭強擔任書記的「網紅高校」新增三名副校長!
    近日,太原理工大學官網更新了三位副校長的簡介,這所由鄭強擔任書記的「網紅高校」新增加了三名副校長,在高校的任命中十分罕見,這或是鄭強入主太原理工半年來一次最大的
  • 一年內出了6個「網紅」,這個學院遠不止這些……
    還有53天,即將迎來浙江大學120周年校慶,官微將陸續推出浙江大學各院系的專題宣傳,本期是第一輯,介紹的這個學院可是厲害。近一年內,出了6個「網紅」!精彩的節目內容獲得了大票粉絲的支持,陳教授自己都笑稱,現在火到連賣菜大媽都拉著自己聊書法。延伸說開,電視螢屏上的陳教授溫文爾雅、風度翩翩,這樣的男神級的老師在學院裡還真不少。
  • 東南大學孫忠良院士去世 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唐瑭 記者 祁鋒)6月29日凌晨,孫忠良院士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3歲。1960年,本科畢業的孫忠良留校任教,1978年晉升為講師,1983年晉升為副教授,1987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毫米波技術領域的著名專家,孫忠良院士解決了毫米波領域中的一系列難題,為我國毫米波技術的工程應用和國防應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 「網紅」教授鄭強嚴正聲明:不得擅自傳播演講視頻 網友表示想看
    近日,關於「網紅教授」、「網紅校長」鄭強的視頻滿天飛,討論區留言更是不計其數,有的評論區留言甚至達數十萬之多。但,絕大部分是紛紛叫好,擊節稱讚的,其主題無外乎——「好好學習,愛校愛國」。正當廣大網友興致盎然之際,一條來自「強哥」的嚴正申明出現在浙江大學官網之上。
  • 鰲江流域國家一級教授、院士有幾位?
    現代平陽籍貫教授很多,未分縣之前(1981年),據平陽與蒼南教育志記載,學人數量有好幾百人,但一級教授畢竟是人中翹楚,教授中的教授,精英中的精英,經過查據證實,平陽籍貫的國家一級教授共有三位,他們是張鋆、姜立夫、蘇步青。張 鋆(1890-1977),解剖學家、醫學教育家。字伯鋆。浙江平陽鰲江人,曾留學日本慈惠醫科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
  • UCLA知名教授朱松純被曝回國任教清華:加盟自動化系
    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在多個領域內都頗有成就。誰是朱松純?1968年出生於湖北省鄂州市,1986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其後朱松純先後在布朗大學、史丹福大學工作和任教。於2002年開始,便加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任教,拿到終身教職,至今長達18年之久。擔任UCLA統計系與計算機系教授、計算機視覺、認知、學習與自主機器人中心主任。
  • UCLA知名教授朱松純被曝回國任教清華:加盟自動化系
    是最知名的華人AI教授之一,在多個領域內都頗有成就。誰是朱松純?1968年出生於湖北省鄂州市,1986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1992年赴美留學,4年後於哈佛取得了計算機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師從國際數學大師、菲爾茲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獎章獲得者,國際數學家協會前主席大衛·曼福德教授。其後朱松純先後在布朗大學、史丹福大學工作和任教。於2002年開始,便加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任教,拿到終身教職,至今長達18年之久。
  • 中國農大院士:本科畢業留校任教,85歲仍堅持站立授課,近日獲100萬獎金!
    1957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留校任教。1979-1981年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進修動物遺傳育種學。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誠耘畜牧,留校任教1935年11月,吳常信出生在浙江嵊縣。1953年,這名對生物學感興趣的追夢少年考入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他選擇了畜牧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