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新氣象,本來是讓大家都很高興的九月,但是最近就發生了一件讓人很痛心的事,有一位12歲的孩子因沒有完成暑假作業,所以他就從自家房子的7樓跳下,當場身亡,這個孩子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就這樣輕易結束了,讓人覺得非常的惋惜,但是,悲劇已經發生了,我們是否應該從這件事情當中開始反思。
這個孩子的作業究竟是多到哪個地步,以至於他要選擇以這樣的方式來告訴家長,告訴老師他完不成這個任務,是什麼樣的一個情況,才把它逼到了跳樓這一步,這個事件引發了大家的討論,站在學生家長的角度,家長現在肯定無法接受這一事實,認為孩子選擇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是因為班主任老師用開學作業未完成就不讓報名這一點來卡著學生,是非常有問題的,正是因為這一點,孩子才會選擇去跳樓,家長認為老師應該負責任。
站在老師的角度,老師這樣做是否合理呢?這個責任究竟是應該由老師負還是學校負呢?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意見,有一部分人認為是孩子的心裡承受能力太差了,才會選擇跳樓;當然也有一部分人非常的理解孩子,覺得學生的壓力確實相當大,每天天不亮上課做早操,晚上回家還要加班熬夜寫作業,不少人也覺得老師這樣的做法不合理。
不管怎麼樣,我們在當下還是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學校和家長都要共同努力才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不能完全把責任推給學校和老師,在寒暑假之所以要布置作業,是希望孩子不要忘記學習,畢竟孩子的自控力非常有限,如果在假期放飛自我,他們不會想著學習,而在寒暑假做作業也能夠起到鞏固補充的作用,對於下學期孩子的學習有一定幫助,寫作業也是為了更好的約束和管理學生。
如果布置的實在是太多,老師採用的是打擊報復性的布置作業,這對於孩子的成長肯定不利,如果老師真的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布置作業,那麼背後的目的就值得我們去深究了,通過做這件事情,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重視起對孩子心理上的教育,學校可以增設心理課程,幫助孩子緩解學習上的壓力,可以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孩子能夠說出心裡話,老師和朋友能夠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樹立一個積極向上樂觀的心態。
作為家長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狀況,在家庭當中不要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一味的打壓他們,父母也是第一次當家長,要學習的地方非常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也是父母成長的一個過程,並不是把孩子送到學校之後,家長就可以放手不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父母必須擔起教育的責任,給孩子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形象,並且建議家校聯繫能夠在緊密,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以外,也要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狀況,避免再次發生悲劇。
對於12歲孩子跳樓這件事,您又有什麼看法呢?這件事情主要的責任究竟在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