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教育?路漫漫其修遠兮

2020-08-28 鷹眼看教育

引子

參加頭條公開課學習,文章類第3節課布置的作業題是一篇材料作文,給出的主題和材料是:

以前,師生要面對面「傳道解惑」,今天學生通過網絡就可獲取海量課程;從前,老師只能用黑板教學,如今高科技教學設備已成為一些學校的「標配」……你如何看待科技發展對教育帶來的影響呢?

請以「科技改變教育」為主題,創作一篇文章,字數800字以上。

這不亞於一篇高考命題作文,高端大氣上檔次,不做便是零分。本人才疏學淺,只好邯鄲學步,應付公事。

教育的目的和方式

(一)、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古人總結為「傳道授業解惑」,今人歸納為「教書育人」。對此,教育方針也有明確的闡述,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教育的方式

遠古教育暫且不去探討。近代教育,只是書籍記載和某些影視劇給人留有印象,最為深刻的當數「私塾」「長袍馬褂先生」和「戒尺」。而現代教育從泥屋子、土臺子、黑板、石板、粉筆、教鞭,到寬敞明亮的教室、體育場、圖書室、實驗室,再到微機室、網絡授課、多媒體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從以上教育的發展軌跡中,人們不難看到科技的進步,教育方式的變遷。

當我們盡情地享受現代教育形式的新穎、便捷、直觀、刺激的時候,當我們讚嘆科技給教育紮上翅膀、帶來力量的時候,我在想:究竟是科技改變了教育,還是教育推動了科技?

科技真能改變教育?

教育的主體——青少年學生

教育貫穿人的一生,但最緊要處是幼兒到大學階段,特別是被稱為基礎教育的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的主體對象——人,重點是青少年學生,他們的自身特點,即人類特有的屬性並沒有多大改變。而科技是人類發明並推進的,並為人類服務,當然首先是為教育服務,通過服務教育來服務人類。在科技面前,人類永遠是家長,是主宰者。在教育面前,科技永遠是形式(方式、手段),是包裝,科技試圖包辦或替代教育,幾乎是不可能的。

1、年齡和認知度循序漸進。

兒童從呀呀學語,到接收信息知識,再到認知事物,都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跳脫這個過程,違背教育規律,輕者帶來迷惑,重者造成傷害。

幼兒園教授小學知識、古詩詞背誦大賽、過早開設英語課程、跟風學鋼琴……校外輔導班的弊端顯而易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個坑,拔苗助長無異於掩耳盜鈴。

某些電視教育節目和網絡授課,帶有譁眾取寵的誘導性,無非是搏取收視率、點擊率。現代科技手段更多地催生了商業利益,教育應當藉助利用,而不是依賴,或照單全收。有些內容顯然已超出少年兒童的認知程度,需要過濾篩選。

「按步就班」、「循序漸進」的傳統教育模式,雖然緩慢了些,卻是消化、沉澱和吸收的必然過程。「面對面」、「手把手」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會更好。自古至今,學校的黑板、粉筆沒有被拋棄,只是材質的改變,不是沒有原因。

尊重智力基礎和接收程度,逐漸開啟思維、培養創造,是基礎教育的重點,而不是捷足先登、急於求成或坐享其成。

2、科技手段無法替代情感教育

人是感情動物。青少年心理尚不穩定成熟,感情脆弱,容易波動。而情感正是教育的優勢,所謂以情感人,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便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科技是生硬的、呆板的,它本身不具備感情。只是人類在應用它的時候,通過觀察思考,賦予了它感情,正象人們拿自然界中的事物打比喻一樣。科技能夠啟發人們的情感,但不能替代情感。科技使教育形式多樣化、便捷化、時代化,唯獨少了情感化。

因此,科技不能代替教育,更不能替代教師。學生和老師是人,教育以感情作紐帶,可以溝通、交融,從而開啟心靈之窗。科技解放了教育生產力,使傳統教育更加形象直觀,但只能作為教育的輔助手段。機器人教學也有一定的局限,如同喝牛奶和直接吸吮母乳,二者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母乳的自然體溫,更易吸收消化,更適合幼兒營養,主要是凝聚了感情因素。

為什麼科技發展到今天,教師應該逐步減少,卻仍在不斷增加,道理也在這裡。科技需要人去操控應用,離開了人便無用武之地。教育需要科技,但科技無法從根本上替代或改變教育。

3、自控力呼喚教鞭,科技無能為力

少年兒童自制力差。正因為缺乏自控能力,才需要老師面對面教育,有時不得不動用懲戒,所以傳統教育離不開「教鞭」。

但是,隨著科技教育產品的大量湧現,新奇和刺激感又從某種程度上消弱了學生的自制力,衝擊著學校教育。如電視、電腦、手機、網絡等等。

老師布置了課後作業,學生本來經過溫故課程和思考,完全可以獨立完成,但是上網就能直接查找到答案,不能不助長了庸懶,懈怠了思維。上課玩手機、回家看電視很容易上癮,白白佔用和浪費了求知的寶貴時間。影視劇、網絡媒體過多的談情說愛和恐怖打鬥情節,又催生了學生早戀和校園暴力。

現實中的樁樁件件,無不說明科技每時每刻都在向傳統教育發起挑戰。當前學校教育呼喚教鞭,科技顯然鞭長莫及,或者並未涉足這個領域。在教育面前,科技手段雖然靈活,但也略顯尷尬。

最近,就疫情期間網上授課問題,一篇新華社時評,似乎與本文挈合,特引述片段如下:

網課改變了學習方式,學生靈活學習不等於自我放飛。俗話說「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過長假」,這個漫長的寒假考驗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老師隔著攝像頭看不到太多學生的舉動,有些學生發揮自控力和自覺性的優勢,更能從網課中汲取養分,有些學生則將網課上出了「網遊」效果。因此網課在設計時需要加強如何讓更多的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網絡教育很難實現知識的系統性、連續性

知識具有系統性、連續性的特徵,教育探求事物規律,講究認識過程和水到渠成,而不是隨意插鋤、單打獨鬥,把知識系統搞得支離破碎。

電視教學或網絡媒體授課,作為設計者是考慮到了內容的連續性、系統性和完整性的。但是,如同電視連續劇分集播出一樣,除非極具吸引力,讓人出工破日、按時收看,才能保持故事情節的連貫和完整,結局才令人信服。

但是,青少年學生在正常上課、完成作業,並保持一定的課外活動的前提下,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介入網絡教學系統,接受這種業餘而且高端的教育呢?即便有,也是片言隻語、淺嘗輒止,霧裡看花,對系統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起不了多大作用。

執教者在科技面前相形見絀

這裡說的執教者,既包括了學校教育中的教師,也包括了家庭教育中的家長。面對全新的科技教育手段,不少教師和家長已顯出力不從心。

不妨再借用一下新華社的時評:

其一,關於家長

網課改變了教育參與方式,學校和家庭應共同承擔新變化帶來的新責任。疫情期間,學習管理和監督的任務轉移給父母,伴隨著復工復產步伐,「學校沒法管,家長沒空管」的問題更為凸顯。未來,如何讓新技術發揮更有效服務,減輕而不是增加學生、家長和學校的負擔,值得思考。

其二,關於教師

網課改變了教育資源分布,「上線」同時也要重視落地才能確保均衡。從「一塊屏幕改變命運」到「空中課堂」,網際網路寄託著教育公平和高質量教育的希望。但大規模的網課實踐開展以來,不難發現只靠「一塊雲」,很難確保同上「一堂課」。例如,北上廣的老師利用AI技術提高課堂效率的時候,部分農村地區的一些師生還在為更好的網絡信號犯愁。

網課改變了授課方式,老師要趕上「直播浪潮」。教師群體的「信息化素養受到考驗」。有的老師完成角色轉換,實踐能力迅速升級,有的老師還停留在不接受、不造應的階段。隨著人工智慧、5G時代到來,教育者沒有掉隊的選項,需要思考給自身「補課」。

理一理科技和教育的關係

關於科技和教育的關係,可以用以下三組比喻作個展示。

1、如同爬泰山,目的是登上泰山極頂,領略一攬眾山小的感覺。有兩條途徑和方式供選擇:一是徒步攀登,可以近距離品味和體驗沿途人文底蘊和自然景色;一是坐索道直達,感覺只有驚險和刺激。

2、貨物運達目的地,過去靠肩挑人抬,後來有了小推車、馬車、 拖拉機,而現在可以用汽車、火車、飛機。科技改變的是生產工具和生產力,提高的是效率,但運載目的沒有改變。

3、產品銷售,過去依靠實體店,現在新興起了網絡銷售,實現了便捷、快速、省功省力、節約費用。但供需的目的也沒有改變。

總之,科技僅是作為實現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是形式而不是內容。科技進入教育,讓教育變得更加生動直觀、豐富多彩,把教育的效果最大化,更快捷地達到教育的目的。

科技提高了教學效率,卻很難實現資源均衡和教育公平。科技包裝了教育、服務於教育,卻無法改變教育的本質。

科技改變教育?只能用屈原《離騷》中的名句作為回答: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引用資料:

新華社3月26日時評《網課提質升級要從變中學》(新華社記者蔣芳)

原創扶持

相關焦點

  • 路漫漫其修遠兮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2020年7月7日,我與全國所有高三學子一樣在書寫自己的答卷,書寫著自己的人生。 忐忑。24日高考成績發布,與眾多高三學子一樣懷著忐忑的心情輸入準考證號、密碼,內心在祈禱,在點擊查詢成績出來的那一刻有人流出激動的淚水也有人在痛哭我就是後者。 迷茫。
  • 教師之路,路漫漫而其修遠兮
    作為老師總是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通過自己辛勤的澆灌,讓祖國的花朵和樹苗能夠茁壯成長,將青春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教師之路,路漫漫而其修遠兮!
  • 路漫漫其修遠兮,一路行一路思
    路漫漫其修遠兮,一路行一路思記2020-2021學年東莞市歐陽偉名師工作室研討活動 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終點也是起點,「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們對教育的探索永無止境。感恩此次相會,山一程,水一程,這程,這情,讓人難以忘懷。熱愛教育的語文人,無論以何種方式,或在聽課中學習,或在講座裡成長,一路行一路思,不曾停下學習的腳步。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愛國詩人屈原
    可惜,現在早已都還給老師了,只記得《離騷》的第一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這一句很顯然是在介紹自己的顯赫身世。讀書時背過很多古文,但是都太長了,全都還給老師了,但是第一句永遠都忘不了。《木蘭辭》: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 我將上下搜索路漫漫其修遠兮
    我將上下搜索路漫漫其修遠兮陽信縣實驗中學王偉燕根據課程標準和之前的教學現狀,我認為要提高課堂效率,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在課外活動中運用功夫,充分備課「好課是認真準備出來的」。二、課堂上要用能量,上課要小心(1) 更新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新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學習一些重要的數學結論的內容及其正確的論證和應用,而且要掌握數學問題的生成過程,體會數學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創造性艱辛,並通過運用獲得新的結論既有知識,又培養自己運用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數學思想去發現和探索現實生活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一內容是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驕人祖先、燦爛文化」中的第二課,旨在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自豪感以及傳承的使命感。「科學技術」對學生來說是那麼遙不可及,教師的教學很容易陷入說教、灌輸,可鄭校長呈現的課堂卻精彩紛呈,讓我們耳目一新。教學設計頗具匠心,由易到難,層層推進,各個環節既能前後聯繫,又相互滲透,如行雲流水。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泗洪縣實驗小學端午節告家長書
    雨天行走,如果路過井邊或有水源的地方時要繞道行走,加強安全防範;8.發現溺水者不要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施救。二、發現溺水者的救援辦法:如果發現溺水者,要智慧救援,不要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施救。1.向溺水者扔救生圈、木板、毛竹等物品。2.把長竹竿的另一頭送給溺水者,把他拉到水邊。
  •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 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唐琪
    唐琪學長將我們的校訓「崇文尚武,敏思踐行」一直銘記於心,他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將此作為自我勉勵,激勵自己學習前進。他不僅在學習上以求追求前進,也在生活中追求前進,他參加校內外義工164小時,活動近210個來豐富課餘生活,擔任14門課的教學助理搭建老師與同學的橋梁。他也去養老院做公益等等,幫助老人們打掃衛生,逗他們開心,他說這樣會讓自己感到開心與欣慰。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20級新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記政府管理學院2018級MPA開題答辯10月17日-18日,MPA教育中心2018級公共管理碩士畢業論文開題報告答辯會在望京校區分5組進行。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答辯會採取線上方式進行。
  • 【校獎候選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丁盛&功崇惟志 業廣惟勤——李燕紅
    【校獎候選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丁盛丁盛設計學院,2012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一一小學工作回順與展望
    一學年來在縣教育工委、縣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堅持以黨的群眾路線為指導,嚴格施行有關課程規劃及教學常規管理要求,規範各項教學行為;以人為本,整合資源,加強教師業務培訓、學習,致力於師資水平提高;紮實推進各項課題研究工作和校本教研活動,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了學生和諧發展。
  • 路漫漫其「修」遠兮
    路漫漫其「修」遠兮  □ 林 鳴  幾十年前,「修正主義」還是個敏感詞,只要被認定「變修」,人的政治生命就結束了。隨著星移鬥轉,如今市場上的「修正主義」工作者開始牛氣了——至少市民白小姐就是這麼認為的。有一天,她家的飲水機加熱功能壞了。
  • 路漫漫其修遠兮!
  • 路漫漫其修遠兮——麥克斯韋方程進化史
    時至今日,我們早已認識到,可見光實質上就是一團寬泛的電磁波譜,其輻射是由振蕩的電場和磁場所組成。我們知道,電和磁是密不可分的;變化的磁場產生電場,電流和變化的電場又會生成磁場。在麥克斯韋的模型中,當電場變化導致漩渦介質中微粒的位置發生瞬間改變時,位移電流隨即出現。也就是說,這些微粒的運動生成了電流。位移電流最令人矚目的展示之一出現在電容器上:在某些電路中,存儲在電容器兩塊平板之間的能量會出現高低值的振蕩。在這樣的系統中,我們很容易想像麥克斯韋的力學模型會如何發揮作用。
  •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今後的班會教育中,我將針對本班實際情況,開展不同形式,不同教育意義的微班會,讓「微言」也能彰顯「大義」。「工作時間決定你的現在,業餘時間決定你的未來」,要在工作時間一心一意;在業餘時間多做一點,多讀一點,多思一點,多寫一點,多研一點。      184班主任呂霞老師提到,班主任不可能只是等班級有了問題才開主題班會,也不一定非等到班會課才開班會。
  • 路漫漫其修遠兮,上下求索——抑鬱的價值
    密集接受心理治療的過程是心智密集成長的過程,所以患者需要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改變,甚至比大多數人一輩子經歷的都要多。為了這種爆發的成長能夠順利完成,他們需要在短時間內放棄相當數量的「過去的自我」,如此才能成就一次成功的心理治療。
  • 門第之選不由人7 - 路漫漫其修遠兮
    信仰、教育、家庭、性格、特長、見識……?!不要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有標準嗎?何時才算開始?一馬平川或是高山險阻?! 這六位前同事的成長軌跡,不一定符合所謂的「三歲看老」。從他們個人的生存環境和發展軌跡看,既折射出與他們原生家庭的密切關聯,也反映出社會階層固化所帶來的無奈。出生不由己,未來在個人。
  •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語文學科「提升教學質量」專題論壇
    第五樹信心,後進生是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只有抓住他們,才能拉開和其他班的差距,發現其亮點並放大,多鼓勵,提升自信心。設立多樣的獎勵機制,提升孩子幸福感。第六樂家校,利用好家長會宣傳自己和班級,在家長面前要有「兩幅面孔」,一幅是你嚴厲的面孔,一幅是你幽默好相處的面孔,這樣家長既能尊敬你,還會和你無話不說,放放心心地把孩子交給你,讓家長和你達成統一戰線,能更好地攜手並進,風雨無阻。
  • 國潮正盛,爭做弄潮兒 ——今兮古兮品牌發布會揭幕在即
    今兮古兮為浙江衿古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旗下原創國風服飾品牌。秉承「古韻今風和鳴」的設計理念,打造國風生活範。致力於打造具有中國特色服裝文化的國潮風尚,讓更多的國人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今兮古兮以原創為內在驅動,不斷推陳出新;吸取傳統服飾形制美的特點,在保留原有韻味的同時,運用改良工藝使其更符合現代穿著習慣。
  • 沭陽縣修遠中學: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
    談及修遠中學的辦學歷程,江蘇省教育學會民辦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鈕勤章給予高度評價。從新生到成年,從落後到領跑,從不被認可到獲得尊重,從名不見經傳到在宿遷民辦教育中佔有一席之地,修遠中學20年的成長蝶變經歷,背後到底有什麼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