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在冬季依然可以鳴叫的昆蟲,可能有很多人都沒有見到過的。不客氣地說,把玩鳴蟲有著地域性和技術性。所以,玩鳴蟲必竟屬於小眾群體。
說起鳴蟲的地域性,尤其是早些年的老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區針對鳴蟲的冬季飼養與把玩都是有著比較悠久的歷史的。說的話大一點,鳴蟲也是一種文化。
按說呢,那些在冬季的鳴蟲,都是活躍在夏季的昆蟲,一旦到了冬季也就是那些鳴蟲應該絕跡的時候了。
可是,在嚴寒冬季裡,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品類的鳴蟲活躍在冬季裡,供人們把玩呢?
以上也就是本文中所提到的關於冬季鳴蟲的技術性了。
在冬季鳴蟲的全部品種中,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叫做「氛蟲」。意思就是通過人工的方法在冬季將那些鳴蟲通過人工的手法,反季節繁殖出來。
說起在冬季通過人工的手法來繁殖鳴蟲,首先要有專門的繁殖鳴蟲的溫室。這個溫室可以使用塑料作為繁殖鳴蟲的日光溫室 。
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關人工繁殖鳴蟲的方法,以蟈蟈為例。
繁殖暖棚要選擇背風、向陽之處 要求採光要良好。
準備細竹杆 、毛竹片 、鋼筋等材料彎成拱形做骨架,並在上面覆蓋養殖專用網,加塑料薄膜和草氈保溫保溼。
繁殖鳴蟲的棚子要用細沙子打底,沙子保持七釐米即可。然後將待產卵的雌蟈蟈或者鳴蟲放到繁殖棚待產。
為了有利鳴蟲的孵化,應該在繁殖棚中種植黃豆、白菜、玉米等植物,這樣更有利於鳴蟲的繁殖。
拿蟈蟈舉例,幼蟲孵化出來以後,它們一般會在6到8天蛻皮一次,稱為一齡。大約生長到七齡左右即可成蟲出棚了。
在繁殖鳴蟲的大棚,始終要保持28度,是最適合蟲卵孵化和生長的 。
在冬季人工繁殖鳴蟲的時候,切記要把握好鳴蟲卵的高溫暖籽、低溫萌動、高溫孵化這三個技術性步驟,才能成功孵化出來鳴蟲幼蟲的。
在飼養冬季鳴蟲的時候,都是根據不同種類的鳴蟲來配置飼養鳴蟲的器具的。比如說,養蟈蟈需要葫蘆,蟋蟀要使用蛐蛐罐,油葫蘆就要使用紫砂泥打底的葫蘆墩等等
由於冬季氣溫寒冷,把玩鳴蟲的人們都會把那些鳴蟲連帶器具揣在身上,由於人體的溫度可達到三十六度以上,懷裡的鳴蟲就會開始鳴叫起來。
由於各種通過人工手法繁殖的鳴蟲種類是非常多的,本文只是片面地選擇了部分在冬季可以鳴叫的鳴蟲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