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過,想要寫出漂亮的字在於兩點:筆法和結體。對於軟筆而言,「筆法」包含的內容特別多,比如:包括執筆、運筆等,而且每個書家都不盡相同,單「執筆」方法就有很多種。而對於硬筆而言就會簡單些,我們只需要將「筆畫」和「結體」掌握好即可,「結體」可以參考本人之前有關於「間架結構」的文章,本篇主要講解「筆畫」。
作為家長,我們都知道孩子在一年級直接就進入了寫字的程序,沒有單獨練習筆畫的時間及學習寫字的過程,所以絕大部分孩子寫的字都是不堪入目的。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有必要讓孩子在空閒時間練習一些筆畫,因為這是寫好字的基礎。
現代書法認為,楷書的筆畫分基本筆畫和派生筆畫。派生筆畫也叫複合筆畫,每個派生筆畫都是有多個基本筆畫組成,書寫難度相對於基本筆畫有所提升。有關基本筆畫的寫法可參考本人以前的文章,
今天給大家介紹下複合筆畫中的「豎折撇」、「豎折折鉤」和「撇點」的書寫方法,供大家參考,避免在輔導孩子練習筆畫時無從下手!
「豎折撇」的書寫方法
相信大家有這種體驗:寫「專」、「傳」等字的時候,總是感覺特別難寫。是的,因為這些字裡有一個筆畫:「豎折撇」,書寫難度比較高,並且在字中屬於畫龍點睛的作用,稍有偏差,整個字就會難看的比較「突出」。
該筆畫其實可以認為是由「豎畫」和「橫撇」組成,在古代其實也有分開寫的,現代教科書上統一規定成了一個筆畫,就是需要一筆完成。書寫時要注意:
(1)「豎畫」要有一定的傾斜,頓筆之後轉左下,並不是正下方行筆,且整個「豎畫」有「撇畫」之意,但並無「撇畫」之實。
(2)「豎畫」末端停頓後轉右上方行筆,寫「橫撇」。橫畫要稍微傾斜,並非正平。橫畫末端頓筆,然後轉左下出「短撇」。
(3)注意出撇時和「橫畫」的夾角不能太小,否則會顯得「太擁擠」,如下圖所示。
(4)例字
這個筆畫,在古代字帖中比較少見,在現代楷書中應用範圍也比較窄,主要用在和「專」有關的字中,例如「傳」、「轉」等字。
「豎折折鉤」的書寫方法
「豎折折鉤」這個筆畫用途比較廣泛,常見「鳥」、「寫」等字,屬於比較難寫的筆畫。不止這個筆畫難寫,和「馬」類似結構的字個人感覺都比較難寫。在這裡給先大家講一下「豎折折鉤」這個筆畫的注意事項,然後再講一下「馬」這個字怎麼寫。
1.筆畫的書寫方法
實際書寫時,可以先將「豎畫」和「橫折鉤」這兩個筆畫練習熟練。因為這兩個組合起來就是「豎折折鉤」這個筆畫,實際古代字帖中很多時候該筆畫也是如此分開寫的。只是按照現代教科書中的規定是一筆寫下來的,書寫時需要注意:
(1)「豎畫」可以有稍微的傾斜,但是不能像「豎折撇」一樣傾斜太多。
(2)「豎畫」轉右行時,要稍微向右上方抗肩,如上圖所示,具體右行的長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要保證整個字的協調。
(3)出鉤前的「豎畫」要有輕微的弧度,如上圖所示(其中,「橫折鉤」的書寫方法可參考硬筆書法-臨摹文徵明精美小楷《琴賦》技巧總結(二))。
(4)例字
2."馬"的書寫方法
該字和很多字的結構都比較類似,例如「鳥」、「烏」等字。實際書寫時,每個人寫出來也不盡相同,但總體要保證協調、端正。以下為本人的寫法,供參考。
(1)「橫折」這個筆畫折後要向左下稍傾斜,否則會顯得整個字比較硬。
(2)「豎折折鉤」中的「橫畫」總體長度大約是「橫折」寬度的2-2.5倍左右。
(3)「長橫」書寫時要向左探出,探出的長度大約為「長橫」的一半或著多一些。
「撇點」的書寫方法
「撇點」這個筆畫多用在「女」字上,其寫法也多和「女」字有關。先給大家講解「撇點」的基本寫法,然後再結合「女」字深入了解。
1.基本寫法
(1)「撇畫」似撇非撇,和「豎折撇」中的「豎畫」類似,但是又多了一點「撇」意,實際書寫時也是按照「撇畫」的方法,只是弧度要小,不可過大。
(2)「點畫」寫的比較大,和「反捺」很像,書寫時,要有一定弧度,如上圖所示。
2.在「女」字中的應用
(1)當「女」在字的左側作為偏旁部首的時候,「點畫」要寫的短一點,且出「點」的方向和「撇畫」的夾角最大,如下圖所示。
(2)當「女」在字的底部時,「撇畫」要寫的短,「點畫」要寫的長一些,且出「點」的方向和「撇畫」的夾角最小,如下圖所示。
(3)「女」單獨寫的時候,「撇畫」和「點畫」以及兩者的夾角適中即可,如下圖所示,「撇點」和其他筆畫組合後要保證整個字端正,不可「站立不穩」。
結束語
以上為「豎折撇」、「豎折折鉤」和「撇點」三個複合筆畫的書寫方法。
每個筆畫雖然有一些基本規則,但是實際書寫時會根據個人風格有所調整。而且同一個人在不同字中的寫法都可能不同,例如王羲之《蘭亭集序》中的「之」字,具有二十多種寫法。故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當大家把每個筆畫練習至熟悉一定程度後,書寫過程中自然會有所「變」,這個需慢慢體會
PS:感謝每一位閱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