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法檢驗測風雷達運行狀態軟體投入使用

2020-12-16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趙毅勇 葉飛報導 11月14日,由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開發的「應用太陽法自動檢驗L波段測風雷達運行狀態程序」在呼和浩特氣象站投入業務應用,這是我國第一次採用太陽法對L波段測風雷達進行測角精度定標和檢驗的嘗試。

  目前,高空風向、風速氣象資料的觀測準確率取決於L波段測風雷達的測角準確度。對雷達天線水平度、機械軸、光軸、電軸的標校,通過重錘和北極星來標定。標校需要每年進行兩次,觀測員需要每個月進行一次雷達與經緯儀的同步觀測,通過對比雷達、經緯儀的觀測數據來確定雷達測角精度是否滿足業務需求。此方法檢驗精度低,觀測時間長,費時費力,而且還需要多人在晴好天氣條件下配合完成。

  該軟體利用測風雷達站所在經緯度、海拔高度以及北京時間,通過算法計算出太陽在該雷達站的天空位置,將太陽作為微波輻射源,通過程序控制雷達對太陽進行自動跟蹤,採集跟蹤期間雷達的方位、仰角數值和同一時刻太陽真實位置數據,通過計算比對得出雷達的測角準確度,從而確定雷達是否滿足觀測業務需求。

  該檢驗方法只需值班員操控雷達對準太陽,五分鐘即可完成測風雷達測角精度的自動檢驗,並將檢驗結果上傳至保障部門。該方法還能間接反映出雷達整機性能,對接收機、自動跟蹤系統等方面的故障定位和判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也為後期L波段測風雷達遠程在線定標和性能檢測做技術準備。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我國首個南極低空測風雷達「青島造」 可在南極全自動運行
    &nbsp&nbsp&nbsp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由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自主研製的相干都卜勒測風雷射雷達運抵南極中山站,順利完成安裝、調試,並進行了10個小時的連續觀測。
  • 北京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建成河北首部雷射測風雷達
    新華社石家莊10月11日電(記者楊帆、秦婧)記者日前從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政府了解到,近日河北首部都卜勒雷射測風雷達在當地完成建設。該測風雷達安裝在崇禮區氣象局觀測場內,監測區域呈扇形向東延伸,覆蓋整個張家口冬奧賽事區域。記者採訪時了解到,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比賽項目中,七成左右金牌將在雪上產生。
  • 鹽城大豐區X波段數位化天氣雷達正式投入使用
    近日,隨著雷達亮化設施的安裝完畢,大豐區X波段數位化天氣雷達工程項目全部完工,開始正式投入使用。江蘇省氣象局在很早就提出在蘇北平原地區建立針對龍捲大風等中小尺度強對流災害性天氣系統進行實時監測的X波段雷達協同網,提高該地區龍捲大風的預報和預警能力。大豐區全固態X波段雙偏振天氣雷達作為蘇北平原地區X波段雷達龍捲協同試驗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可為全國在研究龍捲風形成機理、早期精細化特徵和龍捲風早期預警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觀測資料。
  • 走進「新一代(NEXRAD)」——天氣雷達探測技術的起步與發展
    時任美國氣象局 (USWB) 局長羅伯特·懷特提出要在NSSL開發更先進的雷達處理和顯示系統,以滿足強天氣監測預警的業務需求[2]。當時主要目標是發展可以測風的都卜勒天氣雷達。圖2  1969年NSSL的10公分脈衝都卜勒天氣雷達天線和開放式塔架,發射機位於旁邊的機房(右),左邊為WSR-57天氣雷達。1971年春季,改造後的雷達開始正式投入探測使用,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幾部10公分波長的都卜勒雷達,在隨後的幾年中,多次捕捉到了強風暴和龍捲風天氣系統的發生發展。
  • 用AI技術超越傳感器融合,機器學習如何讓雷達更智能
    車載傳感器主要有三種類型:視覺(攝像頭)、雷達和雷射雷達(LiDAR)。雖然有些主機廠只使用一到兩種類型傳感器,但傳感器在所有操作條件下都不是完美的,因此撇開成本問題,應該使用三種類型的傳感器。不過,所以特斯拉的馬斯克說,雷達是人都沒有的感官,幹嘛要裝?人的視覺加大腦處理信息的模式就可以安全行駛。他更看中AI的作用。
  • 超聲波水位計和雷達水位計有什麼區別
    超聲波水位計和雷達水位計有什麼區別  一個是用超聲波,一個是用無線電波。這個還是有區別的。精度雷達高些,超聲波差些,價格超聲波低很多。實用範圍,雷達可以在比較高的溫度環境下使用,超聲波一般不能超過80度。
  • 氣象雷達的使用誤區(八)
    MultiScan或是這樣子的。。。不過這也就不是機載氣象雷達的工作範疇了。。。有點扯遠了哈,當然退而求其次,新一代機載氣象雷達的軟體分析功能還是相當實用的。不過看目前大部分公司還沒用上,就只能再退而求其次啦,自己多費費腦,進入人工分析模式啦。。。上篇講過如何控制雷達來進行天氣分析,不再重複。本篇完。。。小編,你又調皮了,這樣如何對得起關心和愛護你的朋友們呢。。。啊。。哦。。好吧。。嚴肅。。嚴肅。。
  • 全國食藥環檢驗檢測機構查詢系統投入使用
    強化技術支撐 服務保障基層全國食藥環檢驗檢測機構查詢系統投入使用為推動打擊涉野生動物和製售假冒偽劣防護物資等違法犯罪活動各項工作深入開展,近日,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針對疫情防控工作實際需要,建立全國食藥環檢驗檢測機構查詢系統,組建公安部野生動物物證檢驗鑑定戰時技術支撐工作組,為基層一線提供有力支撐和有效服務,積極服務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 華南雷達基本反射率雷達拼圖
    氣象雷達是專門用來探測大氣中雲雨的分布和變化、降水強度、雲層的高度和厚度、不同大氣層裡的風向風速和其他氣象要素的雷達。主要有測雨雷達、測風雷達和測雲雷達。     雷達發射的電磁波,在傳播過程中被目標物所散射而被雷達接收機接收到的那部分電磁波,在雷達顯示器上可顯示出反映雷達回波特徵的信號或圖像。
  • 北京:海陀山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通過現場驗收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芳璐報導 8月25日,北京市氣象局在延慶區組織召開海陀山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現場驗收會。中國氣象局、北京市經濟與信息化局專家組成驗收組現場檢查了雷達站,聽取了雷達系統建設、試運行和現場測試等情況報告,一致同意雷達系統通過現場驗收。專家組認為,雷達系統的工程建設和運行環境符合有關技術規範,能夠保障雷達正常運行。試運行以來,為北京地區強對流天氣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提供了重要支撐。
  • 首個國家級海上風電裝備質量檢驗中心將在陽江投入使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今天上午,記者從陽江高新區的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現場獲悉,該中心廠房和大部分實驗設備目前已經基本完工,預計12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 船檢英語|雷達
    在學習船檢英語過程中,他們發現找不到實用的船檢英語試題集,特別是特定檢驗場合下的英文書籍和習題。為此,他們結合工作實際編寫了這套相關場景下的船檢英語習題集。本習題集的出題點都是船檢英語較基礎的詞彙、短語、句子及報告結構。採用靈活多變、饒有興趣且難度適中的題型。希望能夠讓習作者輕鬆、愉快、快速地取得進步。
  • 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iPhone12當攝像頭創新有啥用,測身高嗎?
    ,也用在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功能上,比如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近日開始在北京運營,汽車頭頂的裝置正是雷射雷達掃描儀。測身高嗎?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頭頂的雷射雷達筆者了解到,雷射雷達掃描儀在iPhone上的作用主要有3個,第一是可以提升人像模式拍照效果。
  • Drive.ai雨中路測後,我們遠隔大洋與這家矽谷創業公司聊了聊
    兩年前Drive.ai成立之初,Google已經積累了多年的自動駕駛研發經驗,Drive.ai對Google此前的研發經驗和教訓做了總結,比如避免使用過於昂貴的雷射雷達和高精度地圖等,以及從一開始就採用深度學習的策略。
  • 追溯歷史天氣,才能搞清測風塔在野外都經歷了什麼
    標準包絡線的測風塔數據,湍流強度在15m/s時的代表值/特徵值大於IEC B類,導致可能疲勞載荷超過設計要求而選擇安全等級更高的機組,但是由於是低風速項目15m/s風速段的風頻並不太高,可能不能很準確的得出實際機組運行狀態下的疲勞載荷,這時候遇到這種湍流曲線
  • 西門子plc軟體仿真軟體使用方法圖解
    本文給大家介紹一個學習西門子s7200 plc的工具軟體,這個軟體的使用對象是剛接觸電氣行業而又想學習西門子plc的三無人員(無基礎,無經驗,無硬體
  • 汽車3D雷達竿頭日上,為什麼又出了4D成像?
    汽車雷達一路走來汽車雷達使用的半導體經過了幾代演繹,還在不斷發展。第一代產品採用GaAs晶片,直接安裝在電路板上,用導線連接起來。下一代是SiGe晶片,片上集成的功能更多。許多公司現在正在開發矽CMOS和SOI技術。許多公司使用40nm技術節點,但有些公司將其降低到28nm以下。小節點加上CMOS技術,可以在晶片內實現更高的功能集成。
  • 盤點| 從加州路測資質看無人駕駛產業格局
    此外,英偉達還展示了旗下首款自動駕駛汽車BB8,使用林肯MKC車型,能夠識別道路走向、變道,感知行人、其他車輛與交通信號燈,並在需要時作出避讓,確保安全。BB8配備了6個高清攝像頭、雷射雷達以及毫米波雷達,由自主研發的Drive PX 2車載超級電腦進行控制。目前英偉達正嘗試讓BB8在各種環境下行駛,測試其能力,初步計劃2018年之前投入40輛原型車用於路測。
  • 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推新型雷達目標模擬器 將大多數自動駕駛路測...
    如今,德國弗勞恩霍夫高頻物理與雷達技術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High Frequency Physics and Radar Techniques, FHR)推出了新型ATRIUM測試設備,可將大部分的此類道路測試轉移到實驗室。ATRIUM生成了非常接近與道路交通實際情況的人工環境,展示了汽車雷達傳感器測試。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雷射雷達採用主動測距法,接收到的是物體反射回來的雷射脈衝,雷射雷達直接測量被測物體到雷達的距離,與立體視覺複雜的視差深度轉換算法相比更為直接,而且測距更為準確。雷射雷達還具有視角大、測距範圍廣等優點。這些就需要1550nm的雷射雷達了,1550 nm波長LiDAR可以加大功率,附加的軟體模塊能夠過濾LiDAR探測的點雲數據,評估掃描可靠性,以確保車輛能夠在雨、雪、霧天氣中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