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趙毅勇 葉飛報導 11月14日,由內蒙古自治區大氣探測技術保障中心開發的「應用太陽法自動檢驗L波段測風雷達運行狀態程序」在呼和浩特氣象站投入業務應用,這是我國第一次採用太陽法對L波段測風雷達進行測角精度定標和檢驗的嘗試。
目前,高空風向、風速氣象資料的觀測準確率取決於L波段測風雷達的測角準確度。對雷達天線水平度、機械軸、光軸、電軸的標校,通過重錘和北極星來標定。標校需要每年進行兩次,觀測員需要每個月進行一次雷達與經緯儀的同步觀測,通過對比雷達、經緯儀的觀測數據來確定雷達測角精度是否滿足業務需求。此方法檢驗精度低,觀測時間長,費時費力,而且還需要多人在晴好天氣條件下配合完成。
該軟體利用測風雷達站所在經緯度、海拔高度以及北京時間,通過算法計算出太陽在該雷達站的天空位置,將太陽作為微波輻射源,通過程序控制雷達對太陽進行自動跟蹤,採集跟蹤期間雷達的方位、仰角數值和同一時刻太陽真實位置數據,通過計算比對得出雷達的測角準確度,從而確定雷達是否滿足觀測業務需求。
該檢驗方法只需值班員操控雷達對準太陽,五分鐘即可完成測風雷達測角精度的自動檢驗,並將檢驗結果上傳至保障部門。該方法還能間接反映出雷達整機性能,對接收機、自動跟蹤系統等方面的故障定位和判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也為後期L波段測風雷達遠程在線定標和性能檢測做技術準備。
(責任編輯: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