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國家級海上風電裝備質量檢驗中心將在陽江投入使用

2020-12-2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今天上午,記者從陽江高新區的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建設現場獲悉,該中心廠房和大部分實驗設備目前已經基本完工,預計12月底正式投入使用。這不僅是國內唯一一個國家級海上風電裝備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同時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風機葉片檢測基地。

記者 徐之焙:這裡是高新區的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我現在就在葉片檢測車間,站在這裡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車間真的非常大、非常寬闊。據我們了解,這個車間長180米,寬135米,可以滿足150米的葉片進行全尺寸試驗。現在已經有三個試驗臺完成安裝,還有兩個試驗臺進入到了收尾工作。

據介紹,整個檢驗中心總體面積達74000平方米,主要由葉片檢測車間、辦公樓、運轉場地三部分組成。葉片檢測車間內設有1座靜力試驗臺和4座疲勞試驗臺,其中1號至4號為疲勞試驗臺,用於檢測葉片的疲勞使用壽命,5號為靜力試驗臺在今年10月就完成安裝,並用於檢測葉片的極限承載能力。

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現場負責人 呂路勇:目前我們整個建設已經完成了90%,目前,5號試驗臺已經試運行投入使用,2號試驗臺和4號試驗臺已經完工,1號試驗臺和3號試驗臺在12月底完工投入使用。這個國檢中心的葉片測試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測試平臺。

在葉片檢測車間旁邊的辦公樓內,化學品實驗室的大部分實驗設備也已經完成安裝,這裡的主要功能是配合廠房內的實驗臺對風電裝備原材料、潤滑油、關鍵部件、整機等提供檢測分析。據現場負責人介紹,整個檢測中心集葉片全尺寸實驗室、整機實驗室以及在役機組檢驗實驗室於一體,承擔著前沿技術、基礎共性研究,以及關鍵技術攻關的功能,是陽江海上風電全產業鏈生態體系的重要一環。

國家海上風電裝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現場負責人 呂路勇:我們這個中心建成後,將從風電裝備的主機,再從大部件到葉片、齒輪箱,到最後的風電運行過程提供檢驗檢測的服務能力支撐。同時通過科研項目的落地,檢測業務的實施,能夠為陽江整個海上風電產業製造基地的技術更新迭代,產業升級提供支持。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中廣核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是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在運海上風電項目,也是廣東省首個「雙十」(距離海岸線超過10公裡,水深超過10米)海上風電項目。 2018年10月15日,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海上主體工程開工,該項目所處海域屬於淤積地形,海底淤泥懸浮層就有數十米深,工程建設難度非常大。
  • 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海上風電項目在陽江南鵬島全容量投產運行
    16日12時28分,隨著最後一臺機組的併網,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該項目年上網電量達10.1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31.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88萬噸。
  • 粵西首套海上風電單樁基礎鋼管樁在陽江投產下線
    6月22日,粵西地區首套海上風電單樁基礎鋼管樁正式在我市海上風電產業園投產下線,該產品的下線標誌著陽江海上風電產業園真正具備了大型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的能力。上午,在陽江港港務有限公司7號泊位上,由中國水電四局(陽江)海工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製造的單樁基礎鋼管樁被裝載上船,該管樁直徑達8.1米,整樁高97米,總重1567.29噸,準備運往三峽陽西沙扒海上風電一期項目16號機位安裝。
  • 中交三航局發力深遠海域的海上風電安裝和運維裝備,佔國內海上風電...
    中交三航局工程管理部執行總經理沈火群告訴記者,10多年來,三航局領先的海上施工能力有效支撐了海上風電板塊業務的全面開拓,至今已累計完成16個海上風電場建設,目前有23個海上風電場項目在建,佔有國內海上風電市場60%左右的份額,成為海上風電裝備領域主要裝備供應商。
  • 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成為國內首個完工的入嵌巖三樁導管基礎
    在6月24日上午6:30這個時間,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首個嵌巖風機基礎—WT14機位的主體鋼管樁灌漿完成,主體灌漿的完成代表著粵電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首個嵌巖風機基礎完成,成為國內首個完工的入嵌巖三樁導管基礎
  • 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16日12時28分,隨著最後一臺機組的併網,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該項目年上網電量達10.1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31.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88萬噸。
  • 中國首個單體大容量在運海上風電項目投產 可節約標煤超30萬噸
    中新網廣東新聞電 (鄭小紅 朱族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16日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該項目年上網電量達10.1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31.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88萬噸。
  • 【聚焦海上風電】​華能建成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華能江蘇清潔能源分公司以創建華能集團首個海上「國優工程」和「示範工程」為目標,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狠抓安全質量,加強現場管控和科技創新,科學有序,爭分奪秒,經受了海上颱風頻發、施工海域地形複雜等困難考驗,成功創造了國內海上風電建設領域多個「第一」,為華能海上風電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將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打造成行業技術創新...
    原創 陽江視聽網 陽江廣播電視臺作為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的分中心,陽江海上風電實驗室邀請了多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學者、科研創新團隊打造出最高智囊團,為解決海上風電「
  • 中國大唐首個自主開發海上風電項目完成吊裝
    10月31日,隨著大唐國信濱海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最後一颱風機吊裝完成,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首個自主開發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主體施工全部完成。該項目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共安裝96颱風力發電機組。據悉,濱海風電項目是中國大唐探索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嘗試,將於2019年底實現全部風機併網發電,2020年將為社會提供超過8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據介紹,相比傳統火力發電,大唐濱海海上風電項目投產後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為66萬噸、4746噸和1899噸。
  • 華電重工籤下近10億元海上風電大單,風電業務進入快車道
    合同內容顯示,華電重工將負責32臺6.45MW風機單樁基礎施工及風電機組安裝涉及的全部工作,主要包括:基礎管樁的製作、運輸與施工,附屬構件的製作、運輸與安裝,基礎衝刷防護;風機部件的裝卸、組拼裝、運輸、海上安裝、風電機組調試和送電配合等具體內容。
  • 我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落地
    記者12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國家能源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近日籤署了國家能源集團東臺海上風電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合同》和《認購協議》,雙方將合資建設並運營裝機容量達502兆瓦的東臺海上風電項目。這也標誌著我國首個中外合資海上風電項目正式落地。
  • 廣東電力設計院再獲突破 先後中標兩個海上風電項目
    日前,中國能建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海上風電業務發展再獲突破,先後中標國家電投揭陽神泉、靖海海上風電項目前期開發技術諮詢總承包項目與廣東大唐國際南澳勒門I海上風電場工程可研階段勘察及物探技術服務項目。
  • 華銳風電首席技術官華青松:「十三五」海上風電一千萬MW宏偉目標...
    應該說我們是第一個在中國率先開展海上風電項目的企業。我們國家的第一個海上風電的項目也就是上海東海大橋的項目是用我們的3兆瓦的風電機組,這是我們2008年研究設計到下線,到2015年11月份我們34臺機組經過5年的成功運行出質保了。這次會議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一個事情。在2008年我們3兆瓦的風電機組投入到上海東海大橋第一個海上項目,我們形成了海上風電發展的五個要素。
  • 創三個第一!中廣核陽江南鵬島73颱風機全容量併網
    點擊觀看視頻▼據了解,陽江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位於東平鎮南側、海陵島東南側海域,項目布置73颱風電機組,同時配套建設1座220kV海上升壓站和1座陸上集控中心,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是國內首個單體大容量、廣東省首個「雙十」、陽江市首個海上風電項目。
  • 海上風電配儲經濟性待考零碳未來海上風電仍需
    日前,在以「海上風電場儲能技術創新」為主題的英中海上風電系列研討會上,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龍表示:「對於零碳未來,可再生能源裝機必不可少,而構建合理的海上風電轉換、存儲、輸送和利用系統,將有效解決進一步開發海上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技術瓶頸,推動高效的零碳能源系統發展。」
  • 海上風電運維的四大挑戰和八項建議
    截至2019年底,全球共有23個在建海上風電項目,共7GW,其中13個項目在中國,全球已投運海上風電場共146個。全球共有10個已投運、在建、規劃中的浮式海上風電項目(不包括示範項目),超過1GW。 綜上,海上風電發展已經受到了全球的重視,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與此同時,由此衍生出來的海上風力發電機組併網發電後的運維相關問題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陽江次氯酸消毒劑檢測質量檢驗
    陽江次氯酸消毒劑檢測質量檢驗,廣工微目前包括黃埔區檢測基地(主場所)和白雲檢測中心(分實驗室),共設有四個檢測部一個分實驗室:輕工產品檢測事業部、淨化產品檢測事業部、環境衛生檢測事業部、動物實驗檢測試驗部、白雲分實驗室。
  • 利用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的專業經驗發展海上風電
    Ulstein將交付為GE海上風場設計建造風電運維船(圖:Ulstein)轉型海上風電從海上石油和天然氣轉型到海上風電就是一個很好的多元化範例,可以體現挪威的整個價值鏈。Hywind Scotland是世界上首個完全投入運營的漂浮式海上風電場Roar Lindefjeld/Wolcam/EquinorHywind Scotland項目採用西門子歌美颯6MW風機,圖為對接現場Saipem 7000 整體吊裝漂浮式風機視頻。
  • 檢測技術升級 確保風電葉片運行安全
    風力發電機組的出現,成功捕獲了風能並將之轉化為電能。葉片作為風力發電機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不僅關係到自身的可靠性,還關係到風力發電機組其他部件,甚至整個機組的安全。因此葉片檢測技術是保證葉片質量、風力發電機組穩定運行乃至我國風電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近日,由北京鑑衡認證中心承擔的國內最長的SR5.0-WB171型風電機組葉片全尺寸試驗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