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家園 盛利民 攝
機器人排查雨汙管網
綠水引得白鷺來 鬱紅明 攝
家鄉的小溪 馮益民 攝
陽臺水整治
從2014年治水至今,臨安「五水共治」已經走過了五個年頭。
如果說前幾年的汙水處理終端的擴點、截汙納管的鋪面、水岸同治、河道治理保潔……更多的是政府部門牽頭的「集團軍作戰」,那麼今年的「汙水零直排」,不管是餐飲排水戶的入戶調查、「水氣」同治、涉「汙」企業的「暗改明」,還是小區陽臺水的「雨改汙」,「集團軍作戰」開始向局部「陣地戰」轉段,更多的家庭、經營戶、企業主被廣泛動員和參與其中。
在這場「轉段戰」中,以往「推進式」的大開大合轉向「漸進式」的逐門逐戶,需要官民齊心、上下同欲,需要主導者放下身段、平心靜氣、精耕細作。為打好「零直排」戰,臨安治水人不厭其煩,數顧「茅廬」,一街一巷做排查、逐家逐戶講政策,一店一鋪做動員,直至把官方意志轉化為民眾的同頻共振,直至把一個個隔油池裝進廚房、嵌進後院,直至油煙不再擾民、雨汙各行其道、房前清流常駐……
鄉村小店的新規矩
興盛小吃店是臨安西部小鎮龍崗鎮上的一個普通餐飲店。它既不在風景區,也不在水源保護地。以往,像如此偏遠、普通的農村餐飲店,很少會有人關注其廚房排水是否合乎規範、油煙排放有否擾民。因為,要麼,它的廚房廢水已經納管到集鎮的汙水處理廠,要麼,排入後院菜地,在大自然中自淨消解。
今年,老闆娘孫豔芳發現,有人「操心」起了她小店的油煙和廚房水。「六月,鎮裡來人,說我們的廚房水出口要安裝隔油池,油煙機要安裝油煙淨化器。」儘管安裝隔油池和油煙淨化器要花費萬餘元,但孫豔芳還是全力配合鎮裡做了改造。「現在國家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把環境搞好,也是我們餐飲行業應盡的義務。」
龍崗鎮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鎮將對60家餐飲店實施「水氣同治」:餐飲場所排水口一律加裝隔油池、殘渣過濾池、沉澱池,油煙機加裝油煙淨化器,同時,整改以往煙道接入雨水管或汙水管的錯誤做法。驗收合格的,頒發排水許可證。「今後,餐飲行業都須有排水許可證才能經營。」目前,龍崗鎮已有50家餐飲店完成「水氣同治」,40家已申領排水許可證。
龍崗還是全國重要的堅果炒貨加工集散地。為把堅果炒貨企業等一些重點排水戶的汙水排放情況搞清楚,龍崗鎮組織人員深入企業內部,對企業的雨水、汙水管網開展全面排查,看是否有破損、滲漏、暗接、錯接等情況。同時,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對全鎮的雨汙管網和汙水運行設備開展無死角排查。然後羅列四張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集合匯總成集鎮雨汙管網現狀圖,為推進「汙水零直排」工作提供基礎材料。
龍崗只是臨安積極響應省市治水號召,大力度開展「汙水零直排」(簡稱零直排)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臨安將「汙水零直排區」建設作為深入推進「五水共治「工作的重點工程來抓,制定了《臨安區「汙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方案》,明確了創建目標任務,成立了技術指導小組,按照「突出重點、分類實施、統籌推進」的原則,確定了龍崗、河橋、湍口3個「零直排」創建試點鎮,20個「零直排」創建小區,以及臨安經濟開發區等4個「零直排」創建試點工業園區。
同時,印發《「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技術規範》,明確了技術標準、技術要求和驗收辦法,召集鎮街有關負責人、工業園區、餐飲行業、單位食堂、生活小區等排水戶戶主集中開展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還給一線人員印發《汙水排查、處置實戰手冊》,像小區垃圾房如何設置、垃圾桶如何衝洗、景觀水如何排放等,都做了手把手的指導。
隨後,各試點鎮、創建單位圍繞「四張清單」全面開展雨汙管網排查和排水戶調查工作,並制定了「零直排」創建方案。9月,各試點鎮和創建單位陸續進場施工。
太平溝裡的鄉愁
河橋鎮地處三溪交匯處,溪畔老街見證著「唐昌首鎮」的舊時繁華。老街上的太平溝,曾承載著河橋百姓的一日三餐,迴蕩著浣紗女的搥衣聲,映照著萬家燈火。隨著集鎮人口密度增加和生產生活的幹擾,太平溝變得渾濁,模糊了兒時的鄉愁。
去年,河橋著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老街的馬頭牆修好了,雕梁畫棟復原了,老字號開張了……千年古鎮的面貌煥然一新。但為了保護老街青石板舊時的模樣,石板路下迭代無序的汙水管網,卻一直是城鎮建設的短板。今年,「零直排」的「戰鼓」響徹四野,河橋鎮黨委政府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後人負責、重拾太平溝的鄉愁的態度,不惜人力物力甚至局部開挖重建,毅然著手對集鎮汙水管網進行截汙功能提升改造,補齊截汙納管的局部盲區和短板。經數月排查,集鎮範圍需要整修建設的汙水管網共有6.23公裡,其中多數在老街。為確保老街這一文保單位的石板路不受擾動。老街兩側住戶和商戶排水的汙水截汙納管,採用外圍包抄的方式進行,即在老街外圍各埋設一根汙水主管,實施截汙。「這樣做儘管工程量和費用比在老街的路中間埋管要高出近一倍,但為了太平溝復清,為了老街裡裡外外都能歷久彌新,我們覺得這樣做值得。」河橋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目前,河橋「零直排」項目已著手招投標,考慮到項目時間緊,河橋鎮政府繪製了「零直排」工作作戰圖,劃分了9大區塊,設立了9個專班,由鎮長親任組長,分頭推進「零直排」工作的施工保障,力爭年底前竣工投用。
給洗澡水洗個澡
湍口鎮地處偏遠山區,曾是臨安經濟欠發達鎮。據臨安區環保局2016年委託第三方開展的自然資源資產現狀和消耗情況調查,湍口鎮的環境「家底」居全區最優。這是因為湍口「一產」幾乎為零,工業對環境的擾動微乎其微。
然而近幾年,隨著溫泉酒店的建設和運營,湍口在「三產」的驅動下,實現了華麗轉身,尤其是去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昌文公路隧道的動建,更使湍口聲名漸隆,人氣看漲。來湍口泡溫泉度假的人越來越多,集鎮上的餐飲、民宿也火爆起來,光餐飲店就由前些年的5家增加到了24家。眼下湍口集鎮還要新建一座溫泉酒店,三產的快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已不容忽視。湍口鎮已提前著手應對。2016年,開工建設集鎮汙水處理廠,去年又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加大了對集鎮生活汙水的截汙納管力度。去年,汙水廠已開始試運行,重點處理溫泉酒店日排放的1000噸汙水和集鎮2000噸生活汙水。
今年,結合「零直排」和國家衛生鎮創建工作,湍口對汙水的處理更是在精細化上下功夫。除了對28家餐飲、民宿、學校、機關食堂汙水做排放前的隔油和除渣淨化,還對鎮衛生院的汙水分類處置:廚房水隔油、除渣納入汙水管網;衛生間汙水由醫療廢水處理器淨化處理;醫療廢棄物的廢水和固廢集中入庫,交由專業處理醫療垃圾的大地維康公司上門統一清運集中處理。
「上下齊動」查汙淨汙
三個試點鎮的「零直排」創建進行得熱火朝天,臨安城區和工業園區的「零直排」也開展得轟轟烈烈。
住建、國資等部門,動用管道機器人等先進技術設備,對主城區及各鎮街1260多公裡的雨水、汙水管網開展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修。目前,主城區雨汙水管網排查和整修已接近尾聲。臨安還藉此管網巡檢之機,著手建設排水管網信息系統,為雨汙管網的後續長效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與此同時,臨安治水辦牽頭,深入主城區開展餐飲行業排水調查,並著手制定專項整治方案。經過數月調查,共排查存在問題的餐飲店2576家,目前已著手整改1559家。
臨安經濟開發區是今年臨安4個工業園區開展「零直排」創建的重點區域。因為它不光體量大,而且緊鄰苕溪,是太湖流域的上遊。6月19日,臨安全區召開「零直排」動員部署會後,開發區就「上下齊動」迅速打響這場治水硬仗。地上,組織力量開展重汙染企業、餐飲場所、企事業單位食堂等排水戶的分布和數量調查;地下,藉助管道機器人等設備,對區域內73公裡的雨汙管網進行了地毯式排查,共排查雨汙管網、企業等問題243個,目前已經整改到位近200個。
經排查,開發區範圍內共有2家造紙企業,分別為青山紙業和華旺紙業,排水戶79家,其中餐飲場所39處。之前,兩家造紙廠均已按要求配建了汙水預處理系統。此次「零直排」創建,主要對廠區內部從車間到預處理池的汙水管渠實施可視化改造,將目前汙水渠上方的水泥蓋板,替換成易為肉眼觀察的格柵板,以方便汙水渠的日常巡視和檢修。目前,開發區79家排水戶整改已接近尾聲,其他三個工業園區的創建任務也正全力收官中。
陽臺水的新「奔頭」
除了街區、集鎮、企業、食堂,臨安的「零直排」創建還深入住宅小區。
為了節約空間,很多家庭在裝修時都會把洗衣機安放在陽臺上,洗衣機的排水管就直接插入地漏中。殊不知,陽臺地漏只是排放雨水的,最多也只是偶爾承接一點搞衛生、抹地板的髒水。但如果長期把富含磷的洗衣汙水排入雨水管,而且大家都這麼幹,那就要成為環境公害了。在「五水共治」日趨精細化的今天,這樣的漏網之「魚」是絕對不能被放過的。今年臨安在汙水「零直排」創建過程中,就格外注重這樣的漏網之「魚」。
坐落在苕溪之畔的苕溪人家,把洗衣機安放在陽臺上的就有172戶人家。「以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包括我自己家也是這麼做的,後來陪治水辦的同志到小區外的雨水管出口看了以後,才知道,陽臺水直排的確是個問題,排出來的水白乎乎的,在周末更多一些。」苕溪人家物管處工作人員王紅星說。
今年,苕溪人家成為臨安首批實施陽臺水截汙納管改造的小區之一,與它一同實施改造的還有其他19個小區。陽臺「雨改汙」的「手術」很簡單:把原先雨水管屋頂的進水口堵上,把地面的出水口改向接入汙水管,再從屋頂易址重新架設新的雨水管,收集屋頂雨水接入雨水管網。
「改造前,我們一家家敲門去調查,只要有一戶人家陽臺上擺放洗衣機,同一個垂直面上的整條雨水管出口就要做改向處理,絕不漏過一家一戶。」臨安治水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2個多月的建設,目前苕溪人家已完成陽臺水截汙納管工作。「現在你隨便什麼時候去看小區外的雨水排口,再不可能有肥皂水流出了。」王紅星說。
臨安區舊城區改造起步晚,老舊小區眾多,不少老舊小區的陽臺汙水沒有納入汙水管,初步統計有200個。為積極響應汙水「零直排」創建,今年,臨安對20個小區陽臺水實施雨汙混排分流改造,截至目前,20個小區已全部完成分流改造工作。臨安區規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起,新建小區陽臺水一律納入汙水管網,他們將在施工圖設計審查時予以把關。
臨安區治水辦介紹,接下來三年,臨安還將著手改造剩餘的180個住宅小區。目前,180個住宅小區陽臺水分布情況正著手入戶排查,力爭年底前全面完成。明年,臨安還將有7個鎮(街道)著手「零直排」創建,力爭到2021年,全區所有鎮(街道)全面實現「汙水零直排」,臨安全境基本實現全區「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全收集、雨汙全分流、處理全達標」,並建立完善長效運維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