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水零直排」與臨安的全民治水

2020-12-24 浙江新聞

  宜人家園 盛利民 攝

  機器人排查雨汙管網

  綠水引得白鷺來 鬱紅明 攝

  家鄉的小溪 馮益民 攝

  陽臺水整治

  從2014年治水至今,臨安「五水共治」已經走過了五個年頭。

  如果說前幾年的汙水處理終端的擴點、截汙納管的鋪面、水岸同治、河道治理保潔……更多的是政府部門牽頭的「集團軍作戰」,那麼今年的「汙水零直排」,不管是餐飲排水戶的入戶調查、「水氣」同治、涉「汙」企業的「暗改明」,還是小區陽臺水的「雨改汙」,「集團軍作戰」開始向局部「陣地戰」轉段,更多的家庭、經營戶、企業主被廣泛動員和參與其中。

  在這場「轉段戰」中,以往「推進式」的大開大合轉向「漸進式」的逐門逐戶,需要官民齊心、上下同欲,需要主導者放下身段、平心靜氣、精耕細作。為打好「零直排」戰,臨安治水人不厭其煩,數顧「茅廬」,一街一巷做排查、逐家逐戶講政策,一店一鋪做動員,直至把官方意志轉化為民眾的同頻共振,直至把一個個隔油池裝進廚房、嵌進後院,直至油煙不再擾民、雨汙各行其道、房前清流常駐……

  鄉村小店的新規矩

  興盛小吃店是臨安西部小鎮龍崗鎮上的一個普通餐飲店。它既不在風景區,也不在水源保護地。以往,像如此偏遠、普通的農村餐飲店,很少會有人關注其廚房排水是否合乎規範、油煙排放有否擾民。因為,要麼,它的廚房廢水已經納管到集鎮的汙水處理廠,要麼,排入後院菜地,在大自然中自淨消解。

  今年,老闆娘孫豔芳發現,有人「操心」起了她小店的油煙和廚房水。「六月,鎮裡來人,說我們的廚房水出口要安裝隔油池,油煙機要安裝油煙淨化器。」儘管安裝隔油池和油煙淨化器要花費萬餘元,但孫豔芳還是全力配合鎮裡做了改造。「現在國家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了,把環境搞好,也是我們餐飲行業應盡的義務。」

  龍崗鎮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該鎮將對60家餐飲店實施「水氣同治」:餐飲場所排水口一律加裝隔油池、殘渣過濾池、沉澱池,油煙機加裝油煙淨化器,同時,整改以往煙道接入雨水管或汙水管的錯誤做法。驗收合格的,頒發排水許可證。「今後,餐飲行業都須有排水許可證才能經營。」目前,龍崗鎮已有50家餐飲店完成「水氣同治」,40家已申領排水許可證。

  龍崗還是全國重要的堅果炒貨加工集散地。為把堅果炒貨企業等一些重點排水戶的汙水排放情況搞清楚,龍崗鎮組織人員深入企業內部,對企業的雨水、汙水管網開展全面排查,看是否有破損、滲漏、暗接、錯接等情況。同時,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對全鎮的雨汙管網和汙水運行設備開展無死角排查。然後羅列四張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項目清單、責任清單,集合匯總成集鎮雨汙管網現狀圖,為推進「汙水零直排」工作提供基礎材料。

  龍崗只是臨安積極響應省市治水號召,大力度開展「汙水零直排」(簡稱零直排)工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臨安將「汙水零直排區」建設作為深入推進「五水共治「工作的重點工程來抓,制定了《臨安區「汙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方案》,明確了創建目標任務,成立了技術指導小組,按照「突出重點、分類實施、統籌推進」的原則,確定了龍崗、河橋、湍口3個「零直排」創建試點鎮,20個「零直排」創建小區,以及臨安經濟開發區等4個「零直排」創建試點工業園區。

  同時,印發《「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技術規範》,明確了技術標準、技術要求和驗收辦法,召集鎮街有關負責人、工業園區、餐飲行業、單位食堂、生活小區等排水戶戶主集中開展政策解讀和業務培訓。還給一線人員印發《汙水排查、處置實戰手冊》,像小區垃圾房如何設置、垃圾桶如何衝洗、景觀水如何排放等,都做了手把手的指導。

  隨後,各試點鎮、創建單位圍繞「四張清單」全面開展雨汙管網排查和排水戶調查工作,並制定了「零直排」創建方案。9月,各試點鎮和創建單位陸續進場施工。

  太平溝裡的鄉愁

  河橋鎮地處三溪交匯處,溪畔老街見證著「唐昌首鎮」的舊時繁華。老街上的太平溝,曾承載著河橋百姓的一日三餐,迴蕩著浣紗女的搥衣聲,映照著萬家燈火。隨著集鎮人口密度增加和生產生活的幹擾,太平溝變得渾濁,模糊了兒時的鄉愁。

  去年,河橋著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老街的馬頭牆修好了,雕梁畫棟復原了,老字號開張了……千年古鎮的面貌煥然一新。但為了保護老街青石板舊時的模樣,石板路下迭代無序的汙水管網,卻一直是城鎮建設的短板。今年,「零直排」的「戰鼓」響徹四野,河橋鎮黨委政府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後人負責、重拾太平溝的鄉愁的態度,不惜人力物力甚至局部開挖重建,毅然著手對集鎮汙水管網進行截汙功能提升改造,補齊截汙納管的局部盲區和短板。經數月排查,集鎮範圍需要整修建設的汙水管網共有6.23公裡,其中多數在老街。為確保老街這一文保單位的石板路不受擾動。老街兩側住戶和商戶排水的汙水截汙納管,採用外圍包抄的方式進行,即在老街外圍各埋設一根汙水主管,實施截汙。「這樣做儘管工程量和費用比在老街的路中間埋管要高出近一倍,但為了太平溝復清,為了老街裡裡外外都能歷久彌新,我們覺得這樣做值得。」河橋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說。

  目前,河橋「零直排」項目已著手招投標,考慮到項目時間緊,河橋鎮政府繪製了「零直排」工作作戰圖,劃分了9大區塊,設立了9個專班,由鎮長親任組長,分頭推進「零直排」工作的施工保障,力爭年底前竣工投用。

  給洗澡水洗個澡

  湍口鎮地處偏遠山區,曾是臨安經濟欠發達鎮。據臨安區環保局2016年委託第三方開展的自然資源資產現狀和消耗情況調查,湍口鎮的環境「家底」居全區最優。這是因為湍口「一產」幾乎為零,工業對環境的擾動微乎其微。

  然而近幾年,隨著溫泉酒店的建設和運營,湍口在「三產」的驅動下,實現了華麗轉身,尤其是去年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和昌文公路隧道的動建,更使湍口聲名漸隆,人氣看漲。來湍口泡溫泉度假的人越來越多,集鎮上的餐飲、民宿也火爆起來,光餐飲店就由前些年的5家增加到了24家。眼下湍口集鎮還要新建一座溫泉酒店,三產的快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已不容忽視。湍口鎮已提前著手應對。2016年,開工建設集鎮汙水處理廠,去年又結合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加大了對集鎮生活汙水的截汙納管力度。去年,汙水廠已開始試運行,重點處理溫泉酒店日排放的1000噸汙水和集鎮2000噸生活汙水。

  今年,結合「零直排」和國家衛生鎮創建工作,湍口對汙水的處理更是在精細化上下功夫。除了對28家餐飲、民宿、學校、機關食堂汙水做排放前的隔油和除渣淨化,還對鎮衛生院的汙水分類處置:廚房水隔油、除渣納入汙水管網;衛生間汙水由醫療廢水處理器淨化處理;醫療廢棄物的廢水和固廢集中入庫,交由專業處理醫療垃圾的大地維康公司上門統一清運集中處理。

  「上下齊動」查汙淨汙

  三個試點鎮的「零直排」創建進行得熱火朝天,臨安城區和工業園區的「零直排」也開展得轟轟烈烈。

  住建、國資等部門,動用管道機器人等先進技術設備,對主城區及各鎮街1260多公裡的雨水、汙水管網開展全面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修。目前,主城區雨汙水管網排查和整修已接近尾聲。臨安還藉此管網巡檢之機,著手建設排水管網信息系統,為雨汙管網的後續長效管理提供技術保障。

  與此同時,臨安治水辦牽頭,深入主城區開展餐飲行業排水調查,並著手制定專項整治方案。經過數月調查,共排查存在問題的餐飲店2576家,目前已著手整改1559家。

  臨安經濟開發區是今年臨安4個工業園區開展「零直排」創建的重點區域。因為它不光體量大,而且緊鄰苕溪,是太湖流域的上遊。6月19日,臨安全區召開「零直排」動員部署會後,開發區就「上下齊動」迅速打響這場治水硬仗。地上,組織力量開展重汙染企業、餐飲場所、企事業單位食堂等排水戶的分布和數量調查;地下,藉助管道機器人等設備,對區域內73公裡的雨汙管網進行了地毯式排查,共排查雨汙管網、企業等問題243個,目前已經整改到位近200個。

  經排查,開發區範圍內共有2家造紙企業,分別為青山紙業和華旺紙業,排水戶79家,其中餐飲場所39處。之前,兩家造紙廠均已按要求配建了汙水預處理系統。此次「零直排」創建,主要對廠區內部從車間到預處理池的汙水管渠實施可視化改造,將目前汙水渠上方的水泥蓋板,替換成易為肉眼觀察的格柵板,以方便汙水渠的日常巡視和檢修。目前,開發區79家排水戶整改已接近尾聲,其他三個工業園區的創建任務也正全力收官中。

  陽臺水的新「奔頭」

  除了街區、集鎮、企業、食堂,臨安的「零直排」創建還深入住宅小區。

  為了節約空間,很多家庭在裝修時都會把洗衣機安放在陽臺上,洗衣機的排水管就直接插入地漏中。殊不知,陽臺地漏只是排放雨水的,最多也只是偶爾承接一點搞衛生、抹地板的髒水。但如果長期把富含磷的洗衣汙水排入雨水管,而且大家都這麼幹,那就要成為環境公害了。在「五水共治」日趨精細化的今天,這樣的漏網之「魚」是絕對不能被放過的。今年臨安在汙水「零直排」創建過程中,就格外注重這樣的漏網之「魚」。

  坐落在苕溪之畔的苕溪人家,把洗衣機安放在陽臺上的就有172戶人家。「以前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包括我自己家也是這麼做的,後來陪治水辦的同志到小區外的雨水管出口看了以後,才知道,陽臺水直排的確是個問題,排出來的水白乎乎的,在周末更多一些。」苕溪人家物管處工作人員王紅星說。

  今年,苕溪人家成為臨安首批實施陽臺水截汙納管改造的小區之一,與它一同實施改造的還有其他19個小區。陽臺「雨改汙」的「手術」很簡單:把原先雨水管屋頂的進水口堵上,把地面的出水口改向接入汙水管,再從屋頂易址重新架設新的雨水管,收集屋頂雨水接入雨水管網。

  「改造前,我們一家家敲門去調查,只要有一戶人家陽臺上擺放洗衣機,同一個垂直面上的整條雨水管出口就要做改向處理,絕不漏過一家一戶。」臨安治水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經過2個多月的建設,目前苕溪人家已完成陽臺水截汙納管工作。「現在你隨便什麼時候去看小區外的雨水排口,再不可能有肥皂水流出了。」王紅星說。

  臨安區舊城區改造起步晚,老舊小區眾多,不少老舊小區的陽臺汙水沒有納入汙水管,初步統計有200個。為積極響應汙水「零直排」創建,今年,臨安對20個小區陽臺水實施雨汙混排分流改造,截至目前,20個小區已全部完成分流改造工作。臨安區規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起,新建小區陽臺水一律納入汙水管網,他們將在施工圖設計審查時予以把關。

  臨安區治水辦介紹,接下來三年,臨安還將著手改造剩餘的180個住宅小區。目前,180個住宅小區陽臺水分布情況正著手入戶排查,力爭年底前全面完成。明年,臨安還將有7個鎮(街道)著手「零直排」創建,力爭到2021年,全區所有鎮(街道)全面實現「汙水零直排」,臨安全境基本實現全區「汙水管網全覆蓋、汙水全收集、雨汙全分流、處理全達標」,並建立完善長效運維機制。

相關焦點

  • 炒出「美味」 排出汙水 臨安杭派食品汙水直排昌化溪
    浙江在線環保新聞網10月22日訊(記者 吳裴 陳華清 見習記者 季建榮)  近日,本網環保投訴受理中心多次接到網友投訴,稱臨安柳溪江漂流景區上遊十幾米的地方,不間斷的有紅褐色汙水排出,對昌化溪造成嚴重汙染。汙水帶來的刺鼻氣味更是直接影響周邊百姓正常生活。
  • 臨平街道全力推進「汙水零直排區」創建
    天都花園「汙水零直排」改造管道開挖施工。  去年6月,餘杭區臨平街道全面啟動「汙水零直排」雨汙廢水改造項目,簡言之,就是通過截汙納管等方式確保汙水與雨水區分,並經過處理達標排放。  「由於街道地處老城區,地下管網建設年代久遠、情況複雜,存在建設主體多、標準不一,管網破損嚴重,施工作業空間狹窄等一系列問題,我們從2018年年底就開始進行工作部署,確保汙水零直排工作的順利實施。」臨平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 浙江青田:打造「汙水零直排區」,「活」水興業富民「潤」家園
    一根白色管道,劃分「雨汙分離」在高湖鎮新建小區,家家戶戶住房的外立面上多了一根根嶄新的白色長管,這些白色管道的設立,將讓居民們徹底告別「雨汙混排」,實現「汙水零直排」。治水成效顯著,讓百姓更有獲得感高湖鎮作為2020「汙水零直排區」創建鄉鎮,建設工作走在全縣前列,亮點紛呈。自「汙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開展以來,該鎮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工作專班、營造工作氛圍,從源頭上解決了住宅小區雨汙合流問題。
  • 全民創城丨小小一條水管 改變一個水系
    2018年,舟山市以「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為抓手,全面開展治水治汙大會戰,定海區錦鴻雅苑、普陀區浙能藍庭一期、新城管委會浙大安置小區一期和長峙島翡翠苑二期4個居民生活小區分別為舟山市首批「汙水零直排」小區創建單位。那麼,什麼是「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呢?
  • 嘉興南湖區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
    原標題:南湖區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 持之以恆提升水質,南湖區全面發力跑出全域治水「加速度」。記者從區治水辦了解到,1到11月份,全區跨行政區域交接斷面考核「優秀」,市控斷面III類水比例達到90.9%,較去年同期提升45.4個百分點,創歷史新高。
  • 「浙南水鄉」溫州:全市總動員 全民治水全民護河
    痛定思痛,一場全民治水的攻堅戰,正在甌越大地如火如荼地展開。為了母親河不再哭泣,為了我們的夢裡水鄉,為了把青山綠水還給我們的子孫後代,溫州全市動員,全域治水,全民護河……  鹿城:全面治水全民護河  7月25日上午10時,市區小南門碼頭,7月剛剛試航的水上巴士載著黃先生一家離岸東行。
  • 溫州市治水辦:「護甌越清水」長流
    」建設作為治汙水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推進治水工作不斷向源頭治理轉變。  鹿城區七都街道是溫州市最早啟動「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的鎮(街)之一。走入該鎮樟裡村,下徉河穿村而過,一幅幅多彩的山水牆繪,裝點著美麗村莊。如今這裡已然成為溫州市民打卡的網紅之地。可在兩年前,由於雨汙分流不徹底,每逢雨天,下水道便會溢流,村民們不堪其擾。
  • 寧波:長歌浩蕩五重奏 全域治水護清波
    著眼源頭 率先創建「汙水零直排區」寧波作為山水港城,內河縱橫交錯,水系發達,河網水系形成了天然的排放汙水的「毛細血管」。實現「汙水零直排」,不僅是治水剿劣的需要,也是現代化城市建設必然要經歷的一個過程。近年來,寧波市將汙水處理設施建設作為治水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汙水處理設施已覆蓋全部鄉鎮,全市汙水處理能力達到200萬噸/日。
  • 杭州高新區(濱江)治水工作再上新臺階 幸福河湖科技助力
    對於杭州高新區(濱江)來說,「五水共治」工作推行以來,濱江的水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共開工建設治水項目500餘個,累計投資約50億元,西興街道、長河街道順利完成「汙水零直排街道」創建驗收,白馬湖被評為省級「美麗河湖」,太廟橋河、廟後王河、永久河被評為市級「美麗河道」,高新區(濱江)有望建成全省首批「汙水零直排區」。
  • 溫嶺大溪:「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提速
    「管道井的標高必須符合標準,井壁的水泥施工也馬虎不得……」上月25日,溫嶺市大溪鎮生態環境辦組織人員,對該鎮上新建注塑園區「汙水零直排」工程實施情況進行突擊督查。上新建注塑園區企業林立,「汙水零直排區」建設迫在眉睫。
  • 臨安:苕溪上歸來的鄉愁
    苕溪被譽為臨安的「母親河」,是穿越臨安城區體量最大的主河道。它從著名的旅遊景區太湖源發端,途徑太湖源、錦城等鎮街,經青山湖注入太湖流域。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苕溪兩岸工農業和生產生活的發展,苕溪幾經汙染,「母親河」逐漸失色。  九十年代中後期,尤其是2013年以來,臨安逐年加大苕溪兩岸的治水力度。由區委書記親任苕溪河長和青山湖湖長。
  • 汙水實現零直排 黃巖治水成效讓百姓看得見摸得著
    據悉,園裡殿池改造之前是嚴重劣V類黑臭水體,積年累月的生活汙水流入以及岸邊亂堆放的垃圾,池塘生態受到破壞。「經街道五水辦牽頭,通過生活汙水截汙納管、池底清淤、池岸改造等多管齊下對其重新規劃改造,現在水清了,水鳥來了,再加上周邊新建的涼亭長廊等基礎設施,這裡成為附近村民散步納涼的首選之地。」半洋張村黨支部書記張友明自豪地說。
  • 餘杭:星橋街道截汙治水 碧水注入生態溼地公園
    餘杭:星橋街道截汙治水作為燕子湖水源地的打鐵橋港全長3公裡多,是星橋街道湯家、南星兩地主要匯水行洪河道,曾經飽受周邊居民生活汙水及地表垃圾等影響,水質一度淪為劣Ⅴ類。為此,街道啟動打鐵橋港水環境綜合整治,拆除違建、清理垃圾、截汙納管、雨汙分流,還成立打鐵橋港護河黨建陣地,黨員帶頭巡河護水,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經過不間斷地截汙治水,打鐵橋港成功摘除了劣Ⅴ類河道帽子,目前水質穩定在Ⅲ—Ⅳ類。
  • 主要問題涉違法圍填海和汙水直排
    反映的主要問題是涉嫌違法圍填海和汙水直排造成海洋環境汙染。汙水直排入海不僅會造成海洋汙染,更直接影響群眾生活環境質量。針對群眾反映比較突出的這類問題,各地市立行立改,快查快辦,限期整改,取得了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效。在湛江市開發區榮盛中央廣場和中澳花園交界的地方,有一排汙口將生活汙水直排入海,影響附近海洋環境,受到群眾舉報。
  • 本網介入 臨安杭派食品有限公司停產整頓
    日前,本網記者報導了位於臨安河橋鎮朱秀村的一家名為杭州臨安杭派食品有限公司在生產過程中,放任山核桃加工車間蒸煮廢水進入雨水管網,導致未經任何處理的加工汙水直入昌化溪。  相關報導:《炒出「美味」排出汙水臨安杭派食品汙水直排昌化溪》  報導後,有不少網友通過網上留言或來電諮詢最新調查情況。
  • 市水務局「接訴即辦」查汙水直排
    接到安鍾巖代表的舉報後,市水務局副局長張世清立即致電相關負責人進行處理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考題二:涼水河紅寺橋附近汙水直排誰來管?我還特意從橋南走到橋北,發現有汙水一直在譁譁地排入水體,我懷疑有人在違法進行汙水直排。」安鍾巖一邊翻著照片一邊頗為氣憤地說著,「我知道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氣對涼水河進行治理,好容易讓水變清,又有人來搞破壞,必須向你們反映。」張世清在仔細看過照片、聽完安鍾巖的講述後,馬上說了一句:「我們是接訴即辦,馬上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