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星橋街道截汙治水 碧水注入生態溼地公園

2020-12-23 中國杭州

149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區縣之窗/col/col812257/index.html城區/col/col812264/index.html

 
當前位置
餘杭:星橋街道截汙治水 碧水注入生態溼地公園



燕子湖生態溼地公園


最近,餘杭區星橋街道佔地7.8萬平方米的燕子湖生態溼地公園對外開放了,不少市民慕名而來。漫步公園,燕子湖一瀾綠波引人注目。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據公園建設方介紹,開挖燕子湖的同時,配套建設了泵站、溝渠,將附近水質較好的打鐵橋港水系進行引流,作為湖體生態流量補充。

作為燕子湖水源地的打鐵橋港全長3公裡多,是星橋街道湯家、南星兩地主要匯水行洪河道,曾經飽受周邊居民生活汙水及地表垃圾等影響,水質一度淪為劣Ⅴ類。

為此,街道啟動打鐵橋港水環境綜合整治,拆除違建、清理垃圾、截汙納管、雨汙分流,還成立打鐵橋港護河黨建陣地,黨員帶頭巡河護水,動員群眾積極參與。經過不間斷地截汙治水,打鐵橋港成功摘除了劣Ⅴ類河道帽子,目前水質穩定在Ⅲ—Ⅳ類。

打鐵橋港水質的轉變是星橋街道發力截汙治水的一個縮影。今年,街道還將全面推進「汙水零直排街道」創建工作,按照工業園區、住宅小區、市政管網、沿街商鋪、水環境、學校及醫院整治等範圍抓項目推進,助力靚城行動。目前,上塘河以南市政雨汙水設施改造工程分3個標段施工,天龍路、留月街、寶旋路等6條道路已完成施工,其餘5條路已在施工中;星樂3個自建房小區已開工建設;10家企業已完成整改並通過驗收,其餘企業預計在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

「不論是市政管網提升改造,還是小區雨汙分流改造,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不讓汙水排入河道,河道只有雨水流入,確保水質不受汙染。」星橋街道五水共治辦相關負責人說。(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

 

相關焦點

  • 深圳市福田河:治水提質,打造生態景觀
    近年來,在廣州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天河區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按照「控源、截汙、調水、清淤、管理」的治水方針,對照2017年達到初見成效、2018年長制久清的目標,近期和遠期相結合,計劃投資7.5億元,採取分步實施的方式,實施治水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抓好控源減量、截汙工程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逐步消除黑臭問題,堅決打贏治水攻堅戰。
  • 餘杭燕子湖生態溼地公園正式建成開放
    日前,燕子湖生態溼地公園正式建成開放,該公園是杭州市餘杭區星發街整治提升工程「顯山露水」的重要建設節點,也是區域水系補充平衡的重要措施。燕子湖生態溼地公園位於星發街和星都路交叉口,佔地面積7.8萬平方米,水域面積2.8萬平方米。
  • 治水攻堅:改善生態環境讓廣東水清河碧
    治水思路從注重「末端治理」向「源頭截汙」轉變:在基層社區,雨汙分流逐漸推行;在練江流域的環保園區,印染企業紛紛入駐,集中治汙;在偏遠農村,人工溼地成為亮麗風景,將汙水收集淨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9年6月30日,茅洲河龍舟邀請賽在深圳寶安區燕羅溼地河段舉行。這已是省級碧道試點茅洲河連續兩年舉行龍舟賽。「以前臭得夏天都不敢開窗,現在環境好了,我每天都過來散散步。」看著燕羅溼地由黑臭荒灘變成碧水潺潺,市民楊先生感觸頗深。
  • 「高清組圖」雲南彌勒:甸溪河溼地公園美景如畫
    甸溪河溼地公園美景如畫甸溪河溼地公園美景如畫如今的雲南彌勒市甸溪河,碧水藍天百鳥翔,風光優美如畫卷。沿河兩旁水清草綠,無數個景點或薈萃當地的民族文化,或展現當地的農耕歷史,或恰如當地現代的紅煙紅酒文化……優美的生態環境,使滅絕多年的各種鳥類重返林間,一群群白鷺、鉗嘴鸛、蒼鷺在溼地公園內飛翔起舞,讓垂釣、休閒運動和觀光旅遊者在綠水青山中流連忘返,成為市民和觀光遊覽者免費開放的美麗溼地公園,成為廣大遊客到彌勒觀光旅遊的「打卡地」。
  • 溼地生態公園、可愛實用小池塘...福清鏡洋變美啦
    今年以來,鏡洋鎮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大整改,堅決打贏碧水藍天淨土保衛戰,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保護治理力度抓好全鎮湖庫水系治理工作,實現了全域河流水質不斷改善向好,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提升。
  • 廣州海珠區創新治水模式 清水綠岸造福百姓
    拆屋建樓一蹴就,截汙治澇雙重功。一湧流水變清澈,兩岸花木更蔥蘢。問君散步去何處?最好選擇南箕湧!」  從「煥然一新」到「鳥語花香」,這是居民群眾對海珠區水環境質量改善的充分肯定,也是海珠區堅持黨建治水取得顯著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海珠區始終堅持黨建與治水相融合、相促進,深入推進黨的建設,積極踐行「兩山」理念,推動水環境治理不斷取得新成效。
  • 茅洲河黑臭不再 燕羅溼地公園成網紅打卡地
    溼地公園茅洲河畔的網紅地燕羅溼地位於光明區茅洲河上遊洋湧橋水閘上遊,位於寶安區燕羅街道,松崗水質淨化廠北側、洋湧橋大閘上遊。其「彎月形」的布局,利用茅洲河灘地,對原有荒灘地進行生態修復保護,按照地形條件結合周邊道路走向,成功打造成濱河溼地公園。
  • 餘杭這裡大變樣!新建多個公園、14萬㎡大型綜合體、會展中心……
    餘杭晨報原創 記者 陳堅 通訊員 虞倩城市提能級、環境更靚麗、民生得改善,經過300多天的努力,餘杭「靚城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特別是「東部崛起」之勢有目共睹:一個個口袋公園讓市民「推門見綠」,一條條綠道讓詩意生活成為市民日常,「三路一環」快速路網讓市民出行更加通暢……「生活在靚城裡,徜徉在幸福裡」不再是一句口號。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網媒記者參觀鳳翔溼地公園 點讚海口...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團參觀海口美舍河溼地公園鳳翔段,了解海口的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成果。南海網記者陳望攝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6月1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莊曉珊)綠樹繞岸,碧水潺潺,昔日的髒臭已不見蹤影……這是鳳翔溼地公園嶄新的面貌。
  • 溼地公園拍照打卡 河道中間踏水餵魚 觀瀾河龍崗河成市民親水戲水...
    尤其是依河而建設的溼地公園、景觀工程,不僅成為城市新風景線,也成為市民親水戲水的好去處。 觀瀾河流域 觀瀾河人工溼地公園: 讓清澈水質與溼地綠植相融合 位於龍華區的觀瀾河人工溼地公園,是龍華人民的休閒打卡勝地,家住招商瀾園的胡阿姨,每天都需沿著溼地公園晨練,她向記者坦言,家門口的這處公園,是她最愛曬在朋友圈裡的深圳地標之一。
  • 從支流到大江全是親水公園 合川治水就靠「岸上功夫」
    一座城市有好的水環境,才留得住碧水青山。如果大石街道竹山村裡的方溪支流沒有修復為Ⅲ類水質標準,這裡不可能有9000萬的農旅融合項目;如果涪江趙家渡段不作防洪護岸生態綜合治理,不可能捧回「大禹獎」。合川治水,靠的是「岸上功夫」。如今,合川三江國家溼地公園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同意建設,將打造西南最大的國家溼地公園。
  • 黑龍江佳木斯:治水興水見真章 碧水清流溼地豐美現別樣精彩
    整治後的松花江外灘公園深受市民歡迎。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楊秀峰攝市民的褒獎正是對佳木斯市以河湖長制引領治理水生態文明成果的最大肯定。勠力整治 河湖長制呵護一江碧水佳木斯地處三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平原腹地,2019年,水利部將松花江佳木斯段定為全國第一批17個示範河湖建設河段之一。佳木斯市以此為契機,建設示範河湖,繁榮綠色經濟,奏響了治水的最強音。
  • 深圳:人工溼地成觀瀾河清湖段美麗公園
    昨日(4月13日)上午,在觀瀾河清湖段人工溼地,正帶著孩子在溼地公園玩耍的陳秋娣告訴記者。同行的市水務工程建管中心觀瀾河清湖段生態治理工程項目組副組長李建州告訴記者,作為清湖段生態治理工程的「明珠」,這片位於河道南岸的人工溼地佔地3萬多平方米,建設完成後運行情況良好,成了當地一處生態公園。
  • 廣州走出治汙治水與城市溼地保護並舉之路
    廣州走出治汙治水與城市溼地保護並舉之路 原標題:   人民網廣州11月23日電(李士燕) 溼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是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也是環境保護中重要的一環。
  • 「鏡中」餘杭!這樣的「靚」城美景你見過嗎?
    據餘杭發布 報導:隨著餘杭「全域美麗大花園」的持續建設,「靚城行動(東部崛起)」搶抓機遇、注重謀劃、有序實施、強勢推進,不斷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全力打造內外兼修、近悅遠來的高品質東部城區,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透亮鏡」倒映出了一幅幅人與自然的和諧
  • 藍天碧水繪新卷 生態環境日益佳 ——安慶市「十三五」全力打好...
    夕陽下的秦潭湖溼地公園。全媒體記者 江勝 攝提「氣質」 多措並舉守護「安慶藍」 曾幾何時,每當碧空如洗的時候,「水晶天」「安慶藍」就會在朋友圈中刷屏。 早在2016年,我市啟動了城市水系綜合治理研究,編制了市域901平方公裡,重點是中心城區195平方公裡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掀開了我市城區治水新篇章。
  • 麗水打好「碧水保衛戰」守護最美生態
    近年來,麗水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的重要囑託,圍繞「高水平推進五水共治」和「決不把汙泥濁水帶入全面小康」的總體要求,打好「碧水保衛戰」,守護萬山滴翠、層林盡染、魚翔淺底、繁星閃爍的最美生態,持續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擴大生態比較優勢,打造大花園最美核心區,全市水環境質量一直穩居全省首位。
  • 坪山聚龍山生態、溼地公園
    兩個公園 一個叫聚龍山生態公園 一個叫聚龍山溼地公園 兩個公園位置相近一起介紹 生態公園佔地近1700畝 溼地公園佔地總面積約
  • 企石東清湖溼地公園工程招標
    《東清湖市級溼地公園總體規劃(2018-2022)》已經完成,規劃總目標是:通過實施綜合整治、水體修復與生物棲息地修復等工程,保護、修復溼地資源,形成一個健康穩定的溼地生態系統。東清湖為集雨湖,水位低時可由石馬河引入補充。東清湖清澈見底,碧水倒映藍天白雲。山色青青,野花怒放。
  • 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成為城市生態試紙
    碧水繞島,綠意盎然……11月27日,當記者乘著渡輪來到廣東中山翠亨國家溼地公園時,眼前展現的便是這樣一幅清新自然的生態畫卷。「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朝詩人的詩句用在此地再貼切不過。2019年12月25日,廣東中山翠亨溼地公園正式獲批成為國家溼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