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桃城鎮:強化管理長效運作 全面提升農村垃圾處理水平

2020-12-13 人民網福建頻道

一、堅持三抓三促,實現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全民化

一是抓責任,促共管。成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制定《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由村主幹負總責,實施掛鈎領導包村、駐村工作隊包片、村兩委包組的「三責包幹」制度,切實落實層級責任,推動工作有序開展。二是抓引導,促落實。引導村(社區)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納入村規民約,通過村民代表大會,以及宣傳欄、LED顯示屏等載體,將垃圾處理標準和要求傳遞到各家各戶。三是抓聯建,促長效。選聘衛生督導員,落實「門前三包」、「門前屋後達標」和環衛保潔責任制,組織鎮幹部職工定期上街開展衛生大掃除,發動鎮老人協會、退教協、婦聯等組建衛生勸導隊,深入鄉村督導不良衛生行為,促進環境衛生得到長效治理。

二、突出因勢利導,開創農村垃圾處理工作新氣象

一是管理網格化。全鎮共劃分5大責任區68個責任網格,按照每500人至少配備1名以上,村村配備保潔員,全鎮專職保潔員216人,具體負責本村(社區)的日常垃圾保潔收集處理工作。二是保潔多樣化。採取市場運作模式和村(社區)自行管理方式,對城區核心幹道、中心廣場等場所實行18小時保潔,實行市場運作管理;各村(社區)自行管理的主、次幹道及背街小巷,實行不少於8小時保潔。三是垃圾減量化。對山頂村莊或偏遠村莊的生活垃圾,採用有機垃圾堆肥、沼氣發酵等生物處理和綜合利用,減少收集、運輸、處理成本,豐山村的「豬-沼-果」成為一個垃圾處理典型。四是處理無害化。將原有的地坑式轉運站改造為密閉壓縮式轉運站,徹底告別生活垃圾運輸 「滴、灑、漏」等二次汙染問題,並添設智能微霧控制除臭設備,大大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汙染。五是分類示範化。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確定福龍麗景生活小區和桃城中心小學作試點,選擇既美麗又實用的分類果皮箱進行安裝,並利用小區和學校的宣傳欄進行宣傳,以達到人人自覺投放的要求。六是設施標準化。實行「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嚴格按照服務半徑50米的標準配置垃圾處理設施,全鎮建有垃圾池334座,垃圾箱1553個,配備小型機動垃圾運輸車16輛,實現環衛保潔全覆蓋、無縫隙。

三、構建籌資機制,保障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常態化

我鎮結合實際,採取「四個一點」的辦法籌集垃圾處理經費。一是群眾集一點:各村(社區),以村規民約的形式,按照每戶每年60-120元收取衛生費。二是村自籌一點:凡是有集體收入的村(社區),每年從集體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衛生整治,各自然村通過「一事一議」村民自治的方式籌集垃圾處理經費。三是鎮撥補一點:鎮每年安排一定資金對集體收入較差的村和衛生做得好的村進行補助和獎勵。四是縣級補助一點:縣政府按全鎮戶籍人口每年30元/人標準設專項經費進行補助。2014年,全鎮累計投入農村垃圾處理經費304萬元。

四、創新評管模式,確保農村垃圾處理工作有實效

一是開展「五星級最美家庭」創建評選活動。在農村社區實行「自評—組評—公示—村定—公布」五步走的評選模式,對垃圾分類、周邊環境衛生、房前屋後綠化美化等情況進行「星級」評定,張榜公布,授牌表彰,並在政府出臺的技能培訓、信用貸款等政策實行優惠待遇。二是推行片區衛生自評自查模式。出臺實施垃圾處理考評方案,每月按片區抽調村主幹輪流參與隨機抽查考評,對存在問題督促整改,並採取月計分年總評的方式兌現獎懲。三是建立衛生督查微信群。要求各村(社區)安排保潔專職人員加入鎮衛生督查微信群,接收查看鎮自評自查和日常巡查中發現的問題,並在當天整改反饋,確保垃圾及時有效處理,持續保持人居環境的整潔。

下一步,我鎮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學習借鑑先進經驗,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整治力度,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出新貢獻。(2015年1月13日)

相關焦點

  • 永春桃城鎮:奶茶變身「防詐騙宣傳員」
    來源:泉州網永春桃城鎮創新開展防詐騙宣傳奶茶變身「防詐騙宣傳員」臺海網1月5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你的線上理想情人,大概率都是來自東南亞的騙子,2021年,請你慎重網戀!」日前,來自永春職業中專學校的康小婷一邊喝著「反詐」奶茶,一邊念著杯上的宣傳內容。這是永春縣桃城鎮多樣化開展預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的一個縮影。
  • 農創青年航拍永春:空中俯瞰桃城鎮侖山村自然風光
    8月2日,小編應朋友邀約,到桃城鎮侖山村航拍自然風光、田園美景,由於設備電量不足只拍攝侖山村村部附近和侖山村南坪頭兩處。 ▲三面觀音菩薩航拍視頻 這邊有一座三面觀音的寺廟,應該算是我在永春第一次見到三面觀音菩薩像,聽朋友介紹這裡落成那會遊客很多。
  • 永春縣桃城鎮成立鄉村治理人才驛站
    東南網11月3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陳博文 謝麗瓊)11月3日,永春縣桃城鎮舉行桃城鄉村治理人才驛站揭牌儀式,這標誌著該鎮深化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據了解,桃城鄉村治理人才驛站是桃城鎮與永春縣生態文明研究院聯合創設鄉村治理人才平臺。該驛站通過改造村莊閒置空間,融入人才眾創和社區共建,激活傳統鄉村社區群眾活力,完善鄉村治理體制機制建設。並以鄉村產業為核心,以人才連結城鄉,構建城鄉聯動、三產互融、鄉村有效治理的發展格局。目前,該驛站主要分為善治工作坊、多功能大廳、公共文化展廳、辦公區和接待區五大空間布局。
  • 宜君縣「三個強化」開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顏模式
    清垃圾、除雜物、掃死角、治六亂……近日,宜君縣利用冬季農閒時節,在全縣範圍內集中開展環境衛生大排查、大整治,以「三個強化」開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顏模式,全面掀起村莊清潔行動冬季攻堅戰熱潮,以乾淨整潔、清新靚麗的鄉村環境迎接全面小康。強化宣傳引導,吹響環境衛生整治集結號。
  • 全面排查整治入庫小流域 保障水庫水質安全
    我市將組織實施山美水庫周邊區域農村環境連片治理  11月底全部取締惠女水庫內的網箱養殖   本報訊 (記者曾聰虹 蔣力耘 通訊員林志東)山美水庫、惠女水庫是我市重要飲用水源,其水質狀況攸關我市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
  • 垃圾去了哪?——湘西州治理農村垃圾的故事
    城鄉主幹道、背街小巷、單位院落的陳年垃圾不見了,亂搭亂建行為不見了,城鄉環境大變樣。2016年,湘西州「乘勝追擊」,拉開「美麗湘西」建設大幕。從啟動美麗鄉村創建三年行動計劃到提出「治廁所、治垃圾、治汙水、治容貌秩序、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四治一提升」的目標任務,農村垃圾治理向縱深推進。
  • 農村垃圾處理刻不容緩 城鄉一體化勢在必行
    【中國環保在線 固廢處理】農村垃圾每年產生量是1.5億噸左右,處理率只有50%左右。據悉,全國4萬個鄉鎮、近60萬個行政村大部分沒有環保基礎設施,許多地方還處於「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狀態。可以說,農村垃圾處理已經迫在眉睫。
  • 從桃溪流域治理到縣域發展布局 永春打造「清明上河圖」
    「桃溪流域綜合整治的願景是,在晉江東溪上遊的崇山峻岭中描繪一幅永春版的清明上河圖,實現為下遊百姓送上一泓清水,為環境改善、生態提升提供一個保障,為展示歷史文化風貌騰出一片空間,為經濟社會發展開闢一方天地,為沿岸居民宜居宜業構築一道風景的『五個一』效應。」
  • 鞏固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11月30日,市政府、市政協召開會議,圍繞「農村飲用水安全」民主監督議題進行專題協商。 協商會上,市政協副主席林志建代表課題組作了主題發言,6名市政協委員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如何保護好水源地環境、深化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等積極建言獻策,助力鞏固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 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
    楚雄州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由各級政府統一安排部署,各縣市政府作為實施主體和管理主體,建立行政區域內生活垃圾分類責任制,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強化公共機構和企業示範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二)示範先行,分步實施。
  • 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努力 提升垃圾分類處理水平
    陳建華參與研討會嘉賓對話  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努力 提升垃圾分類處理水平  廣州日報訊 (記者徐海星 通訊員穗府信)昨天首屆城鄉垃圾分類與低值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研討會暨廣州經驗分享會研討會嘉賓演講結束後,開展了嘉賓對話。
  • 雲南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發布!
    2020年12月1日(此件公開發布)楚雄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實施方案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啟動城市(縣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促進楚雄州城鄉人居環境提升,建設最美中國彝鄉,打造「滇中翡翠」,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
  • 強化英語水平提升 推動優良學風建設
    在校區「教學管」一體化學風建設工程指引下,財經系積極探索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營造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優良學風,針對合作辦學人才培養要求,強化學生英語水平提升,推動優良學風建設。結合實際,財經系前期圍繞學風建設開展了系列大調研活動,加強與部門、師生和家長的聯繫,全面深入準確了解學生情況。
  • 盯著問題出實招 破解難點譜新篇——浙江省走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新路徑
    截至目前,浙江省設區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85%以上,基本實現「零增長」,生活垃圾「零填埋」。新增省級高標準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200個,新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項目村536個;鞏固提升5245個分類處理薄弱村,全省農村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4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90%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走進金華市婺城區竹馬鄉下張家村,茶花產業基地鬱鬱蔥蔥,村道乾淨,村莊整潔。
  • 福建永春桃溪溼地公園試點建設穩步推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泉州市訊(記者郭紅燕)  福建省泉州市正在進一步完善國家溼地公園永春桃溪溼地公園建設和保護管理,全力把桃溪國家溼地公園建設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意空間。他們的做法有,一是強化有效管護,持續開展受損溼地修復,重點做好棲息地修復,建立健全溼地公園長效管護機制,落實管護責任,加強日常巡查與督導檢查,提升管理水平。
  • 永春桃城鎮創新基層治理 探索「微網格」服務更便捷
    近日,永春縣桃城鎮湖濱路445號門前的大樹傾倒,造成交通堵塞。轄區桃溪社區編號0305的網格員顏麗紅髮現這一情況後,第一時間將現場照片上傳到桃城鎮網格化服務管理微信群,並向社區單元網格長報告具體情況。接到信息,鎮網格化服務管理指揮部馬上同步通知所在社區協助市政部門及時處理並幫忙維持現場交通秩序,整個過程用了不到5分鐘。像顏麗紅一樣的網格員遍布桃城鎮。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創建幸福村居提升宜居水平...
    健全垃圾處理設施,完善「民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模式。加強管網、厭氧池、沼氣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溼地等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實行雨汙分流,實現農村生活汙水達標排放。加強對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文物、傳統建築民居的管理,落實維護責任和資金。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防止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造成新的地質災害隱患。  3、突出特色打造。
  • 強化素質教育 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十三五」期間,香河縣教體局堅持把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作為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任務,牢固樹立質量觀,強化素質教育,逐步構建起德智體美勞教育有機融合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全面提升教育質量。走進香河縣中小學校園,隨處可見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節日、傳統美德的宣傳圖文、板報。
  • 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一元錢」解垃圾圍村難題
    姚永亮攝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通過村民對垃圾初步分類,每人每月交一元錢的垃圾清運費,公開招標垃圾清運承包人,並採用「兩次分類、源頭減量,市場運作、三方監督」的辦法,有效解決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難題。「丹稜縣採取『兩次分類、源頭減量,市場運作、三方監督』辦法,有效解決了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投入難、減量難、監督難、保持難問題。」四川省眉山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主任萬廷建說。
  • 溼地公園,塑造美麗永春新幹線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正在試點建設中的永春桃溪國家溼地公園。&nbsp&nbsp&nbsp&nbsp作為國家級生態縣,近年來,永春全力推動生態文明試點創建,成為我省唯一同時承擔主體功能區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生態保護與建設等三項國家級試點的縣,並被列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化試點縣。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該縣創新生態保護理念,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套農村治汙的生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