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清明上河圖》上黑板,一份準備了三個月的開學禮物

2021-02-24 晨報忻州

新華社太原4月10日電(記者王學濤、徐偉)山西省繁峙縣濱河小學一間教室內,八塊黑板繞教室一周,圖畫緊密相連,青山碧水、小橋人家,河面上帆船點點,河兩岸綠樹成蔭,一幅秀麗壯美的粉筆畫版《清明上河圖》呈現在眼前。這是美術老師趙文瑞耗時三個月為孩子們準備的開學禮物。

趙文瑞在修改粉筆畫。新華社記者徐偉攝

「顏色調了四次,鮮豔一些,孩子們會更喜歡。」趙文瑞說,以前有學生向他打聽《清明上河圖》,於是他就萌生了畫出來給孩子們看的想法。

2019年放了寒假,他從網上購買了《清明上河圖》的電子版,列印出來後根據黑板數量進行摺疊,然後照著畫。有時,他在學校一畫就是一整天,中午就靠吃零食、方便麵充飢,直到下午站得腿疼難忍才回家。三個月後,他終於在4月2日完成畫作。

趙文瑞粉筆畫《清明上河圖 》的局部。新華社記者徐偉攝

31歲的趙文瑞畢業於山西師範大學美術學專業,六年前參加工作。去年初他在出黑板報時發現用粉筆畫出的向日葵立體感很強,從此開啟了粉筆畫創作之路。

他的粉筆畫成為濱河小學一道亮麗的風景。辦公室裡有《旭日東升》《村莊》《秋》,教室裡有《星空》《長城》《雪景》等。截至目前,他共創作了20餘幅粉筆畫,面積最大的達32平方米。

他查閱教材,研究怎樣把粉筆畫應用到課堂上。

趙文瑞粉筆畫《清明上河圖 》的局部。新華社記者徐偉攝

在課上,他用11個數字畫出了一個孫悟空頭像,學生們特別激動,課堂氣氛非常活躍。他還創作了一幅《十裡桃花》給孩子們講述「透視」關係等。

由於用粉筆作畫需要用力,趙文瑞的手有時會磨出水泡。但他很高興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高手在民間」「有責任心的好老師」……他的粉筆畫上傳到抖音、微博後獲得網友們的好評。

趙文瑞的粉筆畫得到了當地教育部門的支持,繁峙縣教育局為他買了黑板,學校給他提供創作空間。濱河小學副校長何秀國說,他是孩子們身邊的「美術大師」,學校計劃把他的優秀作品結集成冊,培養孩子們對美術的興趣。

「孩子們看到自己學校也有《清明上河圖》了,應該會很開心。」雖然開學時間還沒定,但趙文瑞已在期盼那一天的到來。

微信廣告合作:429069880、13903502487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上黑板:一份準備了三個月的開學禮物
    新華社記者徐偉攝新華社太原4月10日電(記者王學濤、徐偉)山西省繁峙縣濱河小學一間教室內,八塊黑板繞教室一周,圖畫緊密相連,青山碧水、小橋人家,河面上帆船點點,河兩岸綠樹成蔭,一幅秀麗壯美的粉筆畫版《清明上河圖》呈現在眼前。這是美術老師趙文瑞耗時三個月為孩子們準備的開學禮物。「顏色調了四次,鮮豔一些,孩子們會更喜歡。」
  • 小學老師用黑板和粉筆,畫出32米「清明上河圖」,網友:太佩服了
    01小學老師用黑板和粉筆,畫出32米「清明上河圖」,網友:太佩服了山西某小學的美術老師,從去年12月開始,用黑板和粉筆畫《清明上河圖》,前前後後大致用了老師談到這一壯舉,言語間皆是雲淡風輕,表示是因為有孩子對《清明上河圖》提問後感興趣才開始作畫。這幅用黑板當畫紙,用粉筆當畫筆和顏料來完成的《清明上河圖》,十分栩栩如生,山水樹木、亭臺樓宇的一筆一划都顯示美術功力不淺。根據老師的說法,這副粉筆畫總長有32米之長,共使用了長4米寬1米的8塊黑板,使用的粉筆不盡其數,但清理出來的粉筆灰至少有5大碗。
  • 初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福建省林潤生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讀中想像,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內容、特點。3、學習專題研究,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教學重點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
    幼兒在欣賞動感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環節中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欣賞《清明上河圖》,提高幼兒對名清明上河圖畫的欣賞能力,感知熱鬧的宋代首都景色。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欣賞活動,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  2、能力與知識目標:培養幼兒觀察繪畫的色彩美、構圖美與造型美的能力,感受其和諧流暢的全景式表現方式。
  • 美術老師3個月用粉筆畫32米清明上河圖
    近日,山西繁峙縣一小學美術老師耗時3個月,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幅《清明上河圖》,網友們大呼佩服。3個月用粉筆畫32米清明上河圖    老師說因為學生對《清明上河圖》很感興趣,自己就索性畫了出來,用了8塊黑板,全長32米,落下的粉筆末都有5碗。
  • 實拍: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清明上河圖》石雕
    眾所周知,《清明上河圖》,是中國著名的傳世古畫,相傳,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存的絕世精品,屬於國寶級文物,目前,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內,價值連城!能親眼見到這幅畫的人,很少很少!但是,沒關係,如果想看《清明上河圖》,可以來清明上河園看看,原因有兩個,且應我細細給你道來。
  •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清明上河圖》教案模板
    幼兒在欣賞動感的《清明上河圖》這一環節中將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活動目標: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欣賞《清明上河圖》,提高幼兒對名清明上河圖畫的欣賞能力,感知熱鬧的宋代首都景色。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欣賞活動,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
  • 小學美術老師:用3個月畫《清明上河圖》,完成32米的粉筆畫作
    小學美術老師:用3個月畫《清明上河圖》,完成32米的粉筆畫作!用粉筆畫來完成一張《清明上河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但在趙老師這裡,這一個做法被他利用假期的時間裡面實現了,而且當作品出現在大家眼前時,真是嘆為觀止。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遇見你丨劉傑:「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近日,世界技能博物館收藏了一幅《清明上河圖》手撕畫,11米長的畫卷上各色人物、大小船隻、門樓、拱橋……惟妙惟肖,很難想像這是用手一點一點撕出來的。 撕出這幅清明上河圖的是一位六旬老人,他叫劉傑。劉傑老人歷時近一年創作了這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手撕畫。今天的遇見你,我們就走進他的故事。
  • 《清明上河圖》至今仍留下多個謎團
    清院本 清明上河圖 局部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古畫。迄今為止,研究《清明上河圖》的論文有400多篇,為研究這幅畫開了三次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出了三本論文集。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圖》有近兩百年的時間在民間收藏,人們對這幅名作有所耳聞又難得一見,所以揣測摹仿的就更多了起來。在雍正年間,和碩寶親王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曾經得到過與《清明上河圖》原作接近的仿品。他覺得那幅畫雖然很大氣,但前後銜接並不太順暢,而且細部動態上也有些美中不足。於是決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圖》。他組織了五位畫家,對畫作進行了臨摹創新。
  • [分享]清明上河圖su資料下載
    >瀏覽數:576 &nbs 查看詳情 完整版的『清明上河圖』如果在手機上看太不可思議了!
  • 用英語介紹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一幅傳世畫作。It captures the daily life of people and the landscape of the capital, Bianjing, today’s Kaifeng, from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 這座屏風浮雕上驚現清明上河圖
    在「嶺南之窗」廣州文旅融合創新示範區項目《禮樂人間——廣東木雕藝術精品展》上,一大批精美木雕家具亮相廣州塔。此款浮雕清明上河圖地屏,是廣州市番禺永華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達強參與設計與製作的作品。地屏通體選料大葉紫檀,屏心雕刻清明上河圖圖案,利用深浮雕的技法再現《清明上河圖》所表現的宋代京城熱鬧繁華的人文風貌。《清明上河圖》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是北宋城市繁榮經濟的寫照。
  • 孝義:田海奎用鋼筆畫出《清明上河圖》(圖)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訊(李竹華)日前,一幅十分引人注目場面浩大的大型鋼筆版《清明上河圖》在孝義市誕生。這是該市田海奎先生耗時18天用鋼筆畫的技法創作而成的,觀者無不嘆服。田海奎先生的鋼筆畫《清明上河圖》據悉,《清明上河圖》原畫長5.287米,寬0.248米,為北宋畫家張擇端所作。該畫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繁華熱鬧的景象及汴河兩岸優美的自然風光。畫面以出郊、上河、趕集、掃墓為主題,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水平。
  • 開年巨獻——故宮隆重打造絲絹版《清明上河圖》
    近年來,書畫收藏引領潮流,「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藝術衍生品成為大家競相爭搶的目標,尤以《清明上河圖》為甚,通過統計歷年的拍賣數據發現,《清明上河圖》相關產品的成交價格驚人,在2010年6月的昆明廣交會上,一幅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叫價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清明上河圖》局部還有專門修建的水溝,用來排雨水、洪水。兩邊種了一排樹,用於鞏固岸邊的泥土。《清明上河圖》局部虹橋旁邊有風向標,方便船隻做過橋的準備。汴京曾出現過很多船過橋的意外,後來就有一個聰明人發明了虹橋。
  • 程民生談《清明上河圖》的文化效應
    現今在世界各地大博物館所藏各種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多達30餘種,僅200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清明上河圖》特展」上,就有7件藏品呈現在觀眾面前。該題材的繪畫在社會上產生的持久效應可見一斑。   到現代,把《清明上河圖》作為形容詞來使用更為廣泛。比如評價《中國當代文學編年史》的一篇文章,標題就是《在靜默中構建當代文學的「清明上河圖」》:「該書勉力追求的,正是這樣一幅當代文學的『清明上河圖』、一部由一個個被『復現』的歷史場景勾連而成且具有某種歷史動感的當代文學史。」《清明上河圖》又成了全景式、紀實式研究作品的形容詞。
  • 《清明上河圖》題跋驚現天機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共有金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題跋,其中曝出許多驚天鑑語,值得深究。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共有金元明三朝13家的14段題跋,其中曝出許多驚天鑑語,值得深究。
  • 《清明上河圖》可以有更多讀法
    作者最後指出:「我們今天關於《清明上河圖》的許多知識,包括眾多研究專家的解讀,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在錯誤的觀看方式的基礎上所產生的認識。」 「觀看」方式的差異,對我們重新審視《清明上河圖》具有點醒作用。 事實上,手卷作為一種特殊的圖畫形式,它不僅僅是空間的,更是時間的,是敘事的圖像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