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條條「暢道」「綠道」串起城市好風景

2020-12-22 中國江蘇網
  常州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市政工程建設以「人民滿意、政府放心」為宗旨,為出行添「暢」,給城市增「綠」,全面增強城市功能,持續塑造宜居美麗新品質。

    條條「暢道」「綠道」串起城市好風景

    作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一員,「十三五」時期,我市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以建設人民滿意、政府放心的市政工程為宗旨,加密城市路網、完善高架架構、建設生態綠城,全面增強城市功能,著力打造精美常州。

    貫通多條南北向、東西向市政道路,常州在深入推進軌道交通體系的建設背景下,以良好的市政道路設施保障市內交通的通暢,滿足龍城百姓的出行需求。

    建設多個生態綠城建設項目,不僅為宜居美麗明星城增添了更多綠色,也為龍城百姓提供了許多休憩的好去處。

    5年來,共完成各類市政建設項目61個,完成概算投資達105億元。其中,市政道路工程項目40個,建設總裡程達61.89公裡。機場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的建成,為我市高架道路裡程又增加了7.6公裡。完成生態綠城建設項目21個,增加綠地面積達125.29萬平方米。

    消除瓶頸路、斷頭路,暢通南北、融貫東西

    加密城市路網,提升市區道路通行效率

    橫跨京杭老運河的西倉橋,已經成為附近居民天天都要經過的便捷通路。「在新的西倉橋建成之前,這裡還只有一座供行人、非機動車通過的鋼便橋,我們這種居住在河邊的居民,開車回家需要繞相當長的一段路才能到。」薛先生家住璞麗灣,西倉橋的建成,讓他感覺家門口一下變得順暢開闊了起來。「原先早晨去上班,要從三堡街繞到懷德橋,而且早高峰的時候懷德橋不是一般的堵。西倉橋建成後,過河多了條南北通道,上班路上定心了不少。」

機場路高架西起民營三路,東接龍江路立交,全長約7.63公裡。今年1月11日,機場路高架的正式通車,實現了我市快速路網與滬蓉高速、沿江高速、江宜高速(S39)等外圍高速公路網的無縫銜接。

    去年5月26日,西倉橋正式通車,實現了大倉路和蘆墅路的銜接。常州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綜合管理科科員楊明介紹,該橋主橋為三跨變高連續梁,南北兩端引橋為等高箱梁。主橋兩側設置2.5米寬的下沉式人行道,人行道頂部為廊道形式,主橋兩端人行與地面輔道採用樓梯銜接。

    楊明表示,西倉橋周邊傳統民居和歷史建築遺存眾多,因此,新建的西倉橋最大特色是採用了坡屋頂、山牆、廊道等傳統房屋建築形式,體現了傳統建築形式在現代城市橋梁中的應用,與周邊歷史風貌遙相呼應。

    今年1月11日,機場路高架正式通車。建成後,家住綠地世紀城的吳先生從家到機場,有一半的路程可以在高架上通行,與原先相比,節省了一半的時間。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高架建設科科長薛松說,機場路高架西起民營三路,東接龍江路立交,全長約7.63公裡。機場路高架的正式通車,實現了我市快速路網與滬蓉高速、沿江高速、江宜高速(S39)等外圍高速公路網的無縫銜接。

    5年來,我市市政建設從過去的大建設時期逐步過渡到補短板、找差距,完善城市路網、提升市區道路通行效率上來,更高質量推動城市區域地位向更高提升。為打通南北向的市內交通聯繫,我市新建或改擴建蘆墅路、大倉路、白雲南路、大明路等工程,沿老運河新建或改建勤業北路橋、茶花路橋、西倉橋等多座橋梁。為打通東西向道路的交通堵點,我市實施大運河常州城區段(五星大橋—採菱港)交通疏導工程、飛龍西路延伸工程、星港大橋工程、勞動西路西延、紫荊西路、河濱東路、三堡街西段以及光華路大修工程,為消除瓶頸路、斷頭路,疏解軌道交通建設帶來的交通壓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園、濱河綠地、生態綠城項目建設「多管齊下」

    修復城市生態,塑造宜居美麗新品質

    家住陳渡新苑的市民張先生每天吃過晚飯後,都會和家人沿著皇糧浜公園內8公裡的慢行系統散步或者騎行。周末,他還會帶著孩子到這裡來好好運動一番,網球場、足球場、籃球場、健身器材這裡應有盡有。讓張先生印象深刻的是,以前的皇糧浜是片低洼地,一下雨常常被淹,如今,公園運用了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建成後,周邊地區再未發生嚴重內澇。

皇糧浜公園定位為一個能夠滯留雨水、減緩洪水、具有「彈性」的城市綠核。

    市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工程監督一科科長崔硯巍介紹,皇糧浜公園位於龍江路高架和中吳大道快速路交叉口東南角,總用地面積約27.6萬平方米,包括童子河水域、皇糧浜水域及兩岸綠地。「自2017年建成以來,皇糧浜公園成為市民感受自然的生態綠廊,是南運河沿線濱河綠化展示地之一。」

    該公園分為4塊區域,分別是:城市形象展示區,融合商業、運動、休閒等功能;堤岸防護區,滿足行洪需要,打造堤岸生態休閒帶;溼地淨化區,運用彈性水網,發揮溼地科普與遊憩功能;生態樹島區,讓林地保育與林間穿越體驗相結合。園區內設置自行車道、遊園步行道、邊界步行道、穿越棧橋4種道路形式,滿足市民多種需求。

    該公園定位為一個能夠滯留雨水、減緩洪水、具有「彈性」的城市綠核。「建設過程中,運用了海綿城市理念中的『源頭分散』和『慢排緩釋』的設計原則,公園內及周邊的雨水通過梯級淨化系統減速、消納,淨化後的雨水自然下滲或者用於景觀、綠化用水,最終匯入公園內的水系中。」崔硯巍說。

    近年來,我市通過兩輪生態綠城建設「三年行動」,先後建設了橫塘河溼地公園、皇糧浜溼地公園等公園項目,沿大運河文化保護帶、新運河開敞空間、白蕩河南運河濱河綠地打造了多個以文化保護、景觀營造、擴綠增綠為主要內容的濱河綠地項目,沿環城高架、主要幹道打造了一批城市慢行系統,為龍城百姓生態出行、休閒觀光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設施,讓一座更為現代、更加美麗、更有品質的常州城,煥發出新的活力和生機。

    本版文字 董逸 通訊員 楊皓 陳琳

    本版圖片 朱臻 夏晨希

常州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市政工程建設以「人民滿意、政府放心」為宗旨,為出行添「暢」,給城市增「綠」,全面增強城市功能,持續塑造宜居美麗新品質。

常州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區域一...

相關焦點

  • 環城牆繞山林濱長江 南京「綠道」串起江南最美四季
    吳慧 攝中新網南京3月29日電 題:環城牆繞山林濱長江 南京「綠道」串起江南最美四季中新網記者申冉春有繁花似錦、夏有江畔水韻、秋有楓紅黛粉、冬有青松映古寺……環繞著江蘇南京城區內外的863公裡「綠道」,仿佛一條綠色項鍊,串起古城處處如珠美景,引導人們感受江南如畫的四季美景。
  • 串起青山綠水 推動城鄉融合丨200公裡綠道繪就金東區和美底色
    在多湖街道東方明珠花園小區居住多年的楊女士告訴筆者,她每天早上都會帶著兒子來綠道上走走,「既鍛鍊了身體,又呼吸了新鮮空氣,特舒心。」全面啟動 掀起綠道建設新高潮2015年,金東區城市生態綠道建設全面啟動,艾青文化公園等地的遊步道改成了便於騎行的瀝青路面,成為新城區最重要的休閒環線。
  • 餘杭3條綠道獲評「杭州市最美」全區累計建成33條綠道
    經過屬地推薦、實地評估、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環節,票選出21條「杭州市最美綠道」,餘杭區餘杭塘河南岸綠道(良睦路—東西大道)、「美麗公路」良渚綠道(長連線與104國道交叉口—祥彭線)、獐山港兩側綠道(奉口港—駱駝橋港)榜上有名。入選的這21條綠道中,都市精品型綠道9條,城鎮休閒型綠道7條,鄉野自然型綠道5條。
  • 你在岸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空中看你!椒江這條「空中綠道」很...
    請大夥驗收下~在綠道下抬頭看到的風景是醬紫的超酷炫的有木有>綠道設計引入海綿城市等環保理念,架空處創新採用鋼格柵橋面,滿足底部植物對雨水光照的需求,並充分利用原有山洞、水庫等已廢棄設施,進行二次改造,通過設計賦予二次生命,喚起人們兒時記憶。
  • 三山五園綠道 | 一根美麗的紅絲線,串起了古今無限好風光
    串聯起了美麗的大學校園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充滿科學氣息的公園……它便是海澱三山五園綠道下面,就跟文旅君一起看看這條綠道究竟路過什麼地方吧綠道所在區域內共有各類公園、綠地13處:北京植物園、香山公園、頤和園、圓明園、團城湖、西山森林公園、玉泉山、北塢公園、玉東公園、丹青圃公園、玉泉公園、海澱公園、長春健身園。全長約36公裡,寬2.5—3米,路面的材質是彩色瀝青,沿途坡度平緩,老少皆宜。春暖花開,綠草如茵,這條紅色的道路在綠色當中蜿蜒,當真好看。
  • 城市綠道 | 成都綠道:面向公園城市的綠道網絡體系(一)
    原創 chsla 中國風景園林學會 收錄於話題#城市綠道5個前言近年來,全國各城市以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為指引,積極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思想,著力開展城市綠色生態空間規劃建設
  • 泰安將建5條綠道 串聯城區周邊最具特色景點
    本規劃依託泰安市生態資源基底,契合市域、市區的城鄉空間布局,有機串聯城鄉自然、人文景觀,發揮泰安特有的山水文化優勢;在泰安市域、城市兩個層面構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備的綠道網絡;將泰安綠道建設成「融合自然的生態長廊,和諧發展的綠色之路」,引導綠色出行、促進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帶動旅遊產業發展。
  • 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257公裡生態綠道串起鹽田人的愜意生活~ 2019-04-02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島外將建成3條綠道 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擬開建
    陳立新 攝  「力爭至2025年,全市新增、改造提升城市園林綠地2000公頃,建設綠道200公裡,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構建城與自然完美相融的和諧美景。」這是記者昨日從市市政園林局獲悉的。  2000公頃相當於約2800個足球場。5年2000公頃,平均每年的計劃任務量是400公頃。
  • 環東湖綠道樣板段驚豔亮相 串起東湖3個景區
    為實現市民「漫步湖邊、暢遊湖中、走進森林、登上山頂」的美好願景,環東湖綠道正緊盯今年12月28日建成開放的目標,倒計時全線推進建設。昨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市長萬勇實地調研環東湖綠道建設情況。阮成發要求,一定要按照「千年之作、傳世經典」的理念,精益求精,精雕細刻,高水準建好東湖綠道這項民心工程。
  • 兩江新區規劃建設綠道1947公裡 串起17個大型城市公園
    3月,正值山花爛漫時,城市的美麗在復甦。3月21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兩江新區獲悉,新區以城市公園綠地為基地,共規劃7條綠道主體線路,並在新區全面鋪開「花漫兩江」開花植物栽植專項行動,在立交節點和主幹道上形成花海、花廊景觀。
  • 福州這條「大福道」來了!串起屏山公園、西湖左海、金牛山……
    國慶前這條城市山水生態慢道就將全線貫通記者從福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四條慢行道中的「福道」,將於本月底打通斷點,實現閉合。福道的線路將屏山公園、西湖左海、金牛山福道、福山郊野公園和閩江串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福道。
  • 常州地鐵:運營線路1條、在建線路1條、擬建線路12條
    常州地鐵,是指服務於中國江蘇省常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其第一條線路於2019年9月21日正式開通,成為江蘇省內第四個開通地鐵的城市 。 截至2019年9月,常州地鐵運營線路共有1條,即常州地鐵1號線,裡程總長約34.2千米,共設車站29座。
  • 這條森林綠道的12個古老傳說,等你來「解鎖」!
    這條森林綠道的12個古老傳說,等你來「解鎖」!居住於此的西海龍王為了讓百姓擁有更多的肥田犧牲了龍氏家族的萬世榮華盤踞在家中化身山脈遂有了如今的龍泉山——盤龍飛天成都龍泉山相傳自盤古開天以來這座充滿靈氣的神山充滿了無數瑰麗的神話故事成都龍泉驛得名於一條東西走向的古驛道這條連接成都與重慶的
  • 高埗:將建「一環親水綠道」 打造36裡綠堤景觀帶串起「十景」
    高埗:將建「一環親水綠道」 打造36裡綠堤景觀帶串起「十景」 2017年07月14日 14:23
  • 北京今年再建283公裡綠道,城裡暢遊名勝古蹟,體驗人在林下走
    市發展改革委區域發展處處長趙雲龍介紹,北京市規劃建設市級綠道1240公裡,由28條主要綠道線路、44個綠道節點和多條支線組成,覆蓋全市16區,貫通11個新城,在空間上形成「三環、三翼、多廊」的總體布局,並構成「環帶成心、三翼延展」的空間格局。
  • 28條綠道帶你"慢遊"島外 島外規劃342公裡慢行線
    根據規劃,在島內,將依託現有道路改造並打通8條慢行線,串聯各景點、公園、山、海、湖(詳見本報6月9日12版)。      昨日,導報記者從市規劃局和市政園林局了解到,和島內8條慢行線相對應,在島外,將打造28條、總長342公裡的區域和城市綠道,並配備大小驛站67個,供市民休憩。規劃期限為2012年至2020年。
  • 國慶自駕遊,別錯過江蘇這十條最美農路
    新華網南京9月26日電(毛麗萍)9月25日上午,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江蘇10條「最美農路」。「這10條線路,或臨山傍水、風景秀麗;或串聯古今、人文薈萃,是國慶長假自駕旅遊的好去處。」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楊偉東表示。
  • 新津五條「回家的路」社區綠道溫馨亮相!好安逸哦
    一個個溼地讓你流連忘返 一條條珠璉般的綠道 溫馨地帶你走上「回家的路」 綠道美之「回家的路」 綠道不僅是群眾休閒散步的好去處,更是群眾安全出行的回家路。
  • 城西這條城市綠廊將成為大西安生態主動脈
    5年前,西鹹新區啟動對這條大西安新中心「城中河」的治理,範圍從西漢高速至灃河入渭口,主河槽長26.6公裡,河道岸線長49.6公裡。而作為核心承載區的能源金貿區內的15公裡無疑是重點。灃河生態溼地公園我們注意到,兩年前公布的《西鹹新區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十大創新行動中包括,打造貫通城市的綠色廊道,構建沿渭河、涇河、灃河三條河流組成自然生態景觀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