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條綠道帶你"慢遊"島外 島外規劃342公裡慢行線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東南網6月1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思親)帶上家人和親朋好友,漫步或騎行在蔥鬱的綠道上,體驗低碳、綠色的出行方式——— 未來幾年,廈門將在島內外打造綠色步行道和自行車道,並串聯成統一的慢行系統,同時與漳州和泉州綠道相連。

      根據規劃,在島內,將依託現有道路改造並打通8條慢行線,串聯各景點、公園、山、海、湖(詳見本報6月9日12版)。

      昨日,導報記者從市規劃局和市政園林局了解到,和島內8條慢行線相對應,在島外,將打造28條、總長342公裡的區域和城市綠道,並配備大小驛站67個,供市民休憩。規劃期限為2012年至2020年。

      同安區 9條22個驛站

      同安綠道包括4條區域綠道,長66.92公裡,一條東西貫穿,向西與集美區域綠道相連,往東延伸至翔安區。另外三條分別向北延伸,與集美區坂頭綠道、蓮花山森林公園及五峰土樓相連。沿線共設金光湖、蓮花鎮、西山、蓮花山、汀溪鎮、五峰村、大輪山7個大驛站,以及新塘村、大社村、蓮花水庫、雲洋村、後塘村、後壟村、西源浪漫休閒谷7個小驛站。

      另規劃城市綠道5條,長57.91公裡,一條從梅山—大輪山風景區向南延伸至下潭尾溼地公園、丙洲大橋的濱水休閒綠道。另一條結合東海科技園綠化線,向北連通到天馬山,形成長13公裡的山海綠道。還有一條則沿南部市政走廊。設置巖內旅遊片區梅山寺、石潯村、北辰山3個大驛站,以及西浦村、美峰水庫、潘吐、西柯和銀湖5個小驛站。

      在同安濱海新城區,公建中心及丙洲島形成新城慢行「一心」;沿濱海旅遊路串聯東西溪入海口兩側的濱海地帶和中洲島,形成「一環」的慢行走廊;沿埭遼溪生態休閒軸和沿線軌道線通勤軸構成「兩軸」。

    

      海滄區 3條9個驛站

      根據規劃,海滄區綠道包括1條區域綠道,總長7.77公裡,經過天竺山森林公園南側,向西預留與漳州綠道接通,向東與集美區域綠道相連。沿線共設置天竺山度假酒店1個大驛站及體育公園1個小驛站,沿線景點有天竺山森林公園、白鷺展覽區、真寂寺等。

      另規劃2條城市綠道,長23.7公裡,利用海滄大道規劃綠地和環灣岸線,串聯片區內的溼地、溪流和海灣,向北延伸至東孚鎮,向東進入馬鑾灣溼地公園。設置嵩嶼和日月谷溫泉酒店2個大驛站及東嶼村、鰲冠、新陽、新、東瑤村5個小驛站。

      此外,在海滄新城區,將打造海滄湖公園慢行系統和馬青路、興港路、海滄大道、海虹路慢行帶,以及海滄新市區、蔡尖尾山、三魁嶺、大屏山和狗頭山、鰲冠高端生活五大慢行組團區。

      集美區 7條17個驛站

      集美綠道包括2條區域綠道,長31.17公裡,途經新324國道,向西與海滄區域綠道相接,向東穿過生態綠楔與後溪工業組團後,與同安區域綠道及坂頭自然風光休閒區相連。設置碗窯、白虎巖2個大驛站;仙景村、雙嶺大厝、坑洋村、頂許村和皇帝井5個小驛站。

      另含5條城市綠道,長56.26公裡,主要利用現有資源,將灌口鎮、馬鑾灣、生態綠楔、九天湖、集美新城、杏林灣、園博苑連在一起,沿線景點有園博苑、集美學村、天馬山旅遊片區等。設置萬寶山觀光果園、馬鑾灣溼地公園、西亭、天馬山4個大驛站;風景湖公園、月美池、董任、山尾村、大學城和後田等6個小驛站。

      此外,集美新城區將構建杏林灣環灣慢行通道;誠毅大街、杏林—大學城、杏林—集美舊城和濱海慢行帶;依託園博苑環灣慢行通道,沿規劃綠廊輻射周邊四大片區及外圍山體,統稱「一環四帶八連」。

    

      翔安區 9條19個驛站

      翔安綠道包含1條區域綠道,長26.39公裡,結合九溪生態景區至北向南串聯翔安主要山地生態景點,向東預留與泉州綠道接通,向北與同安區域綠道連接。設置新圩鎮、曾厝村、香山、大帽山風景區4個大驛站,以及石壩宮、霞美村、呂塘村3個小驛站。

      城市綠道規劃8條,利用下潭尾灣、東坑灣、大嶝島自然海灣建設濱海綠道,與市區結合,串聯高尚濱水、新店舊城文教居住社區,翔安新城核心片區、後村港汊高端濱水商業居住區等,並向東與區域綠道相接。設置下潭尾溼地公園、英雄戰地觀光園、楊帆公園、後村4個大驛站,以及沈井村、瓊頭、窗東、下後濱、瀏五店、洪前、茂林、珩厝村8個小驛站。

      翔安新城將打造由隧道頂公園及其他城市中心公園形成新城慢行中心;沿濱海旅遊路串聯翔安東路西片區及西南片區的濱海地帶,形成半環形的慢行走廊;沿翔安東路西片區、港汊綠帶等生態休閒軸和沿軌道3號線的通勤交通軸。

相關焦點

  • 島外將建成3條綠道 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擬開建
    在綠道建設方面,通過具體項目建設將省、市、區三級綠道系統貫通一起,形成廈門慢行交通系統(步行、自行車通行的交通系統)獨特的風景。  綠道建設5年任務200公裡,每年40公裡。今年的任務主要由集美新城慢行系統一期工程、廈門山水步道系統(五緣灣-湖邊水庫-東坪山步道,即南北方向)景觀提升工程、瑤山溪綠道慢行系統工程和南鎮山公園周邊慢行系統工程四個較大項目組成,其中島外三條步道計劃年內建成,島內的廈門山水步道系統計劃於年內啟動建設。另外,還有一部分綠道建設任務則「化整為零」,通過在廈門市行政區劃內各大小公園、各條道路或幾十米或百餘米分散建設完成。
  • 福建:建設美麗廈門 島外十溪流變身景觀河
    東坑灣-南部港汊水系:為翔安新城戴上「翡翠項鍊」,打造「五區三帶」:濱海碼頭景區、東山市民中心景區等「五區」,親水生態含氧帶、濱水漫步休閒帶、城市界面形象帶為軸的「三帶」。山間溪流潺潺而下,青山綠水環抱城區。未來,島外十條「景觀河」將串聯起「美麗廈門」新面貌。
  • 最新規劃!上海崇明即將上天!厲害了我的島!
    到2035年,   規劃建設用地規模不超過265平方公裡,   其中,開發邊界內城鎮建設用地 126 平方公裡,   開發邊界外建設用地 139 平方公裡。   耕地保有量不低於63.5萬畝。
  • 北京:石景山規劃88公裡綠道
    中國園林網6月6日消息:近日,《石景山區綠道系統規劃》出臺,未來幾年,石景山將布局「三廊、多環」的綠道結構,鋪設總長度88公裡的綠道,連接該區森林、公園、歷史古蹟等文化生態資源和城市高密度聚居區,為行人和騎車者進入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提供慢行道路系統,滿足市民對綠色休閒空間日益增長的需求。
  • 中交和美新城:島外四大新城出行PK 集美勝
    規劃中的交通出行方式:海滄海底隧道(第二西通道)已經入海施工,預計2020年建成通車。未來,片區內還將擁有擁有四條地鐵線路,分別是地鐵2號線連結海滄與廈門島,地鐵4號線串聯島外四區,地鐵6號線為環灣線,地鐵8號線為機場快線。一共11個站點、4個換乘站與廈門島形成10分鐘生活圈。
  • 廈門確定建設八條鄉村振興動線 分布於島外每區各兩條
    依偎著許溪的溪林生態示範動線總長規劃4800米,途經東輝村、頂許村、溪西村三個省級試點村以及李林村等行政村。從地圖上看,它一頭串聯田李溪、東李溪,另一頭連接後溪溪直至杏林灣,如同鋪就一幅家門口的山海畫卷。串點成線、以線促面,輻射面更廣、帶動力更強。鄉村振興示範動線的建設,是今年廈門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著力點。
  • 蒙自112.46公裡彩色慢行道~
    於是,該市把城市綠道作為「中國石榴城」的標誌性工程、重要的民生工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建設。「全面規劃、分類定位」緊接著,一個「全面規劃、分類定位」的統籌規劃思路逐漸形成:把全市的綠道分為社區型、運動型及公園型3種類型。
  • 廈門島外道路限速調整提上日程 交通標示線也將整改
    在該議案的推動下,市道交辦等相關部門開始全面排查,最終先期調整了45條道路限速標準,其中主幹道限速60公裡/小時、次幹道限速50公裡/小時、支路限速40公裡/小時、準快速路參照快速路標準按70公裡/小時限速,限速標示及管理執法標準已於本月13日調整完畢。  年初,市道交辦委託專業機構,研究編制了《廈門市城市道路限速取值辦法》。
  • 憑五大優勢,特呈島拿到了這個「國字號」
    記者 歐陽澤 攝(資料圖片)    自然人文旅遊資源吸引力較強    特呈島海、泉、石、林等自然資源豐富,有長達3公裡的銀色沙灘、斷續分布的熱帶灌叢、億萬年紅碣石、有被譽為「中國最古老盆景式」紅樹林群落、數座紀念「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的冼太廟、國家級海洋公園紅樹林公園、度假天堂溫泉度假村、傍海而建近8.5公裡長的休閒觀光綠道
  • 一環兩區 二沙島體育公園開放
    二沙島體育公園的綠化升級,綠地花帶十分漂亮。據悉,接下來有部門將加強健身步道、緩跑徑建設,結合綠道、公園園道、碧道等再建設一批緩跑徑,逐步更新公園慢行系統,讓市民更好地體驗慢跑鍛鍊。  1.1公裡緩跑徑串聯起整個公園  二沙島體育公園2018年立項,開始前期勘察設計,2019年8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2020年國慶部分開放,10月21日全部開放。
  • 10公裡空中走廊 打造廈門新名片!
    廈門健康步道項目  據了解,這條健康步道貫穿廈門島東西方向,穿越城區高密度居住和商業區,連接山體公園、水域綠地和城市慢行系統,將充滿活力的城市景觀與寧靜的自然風景無縫銜接。  規劃中,目前分散的島內步道,將被7座橋、10公裡的空中走廊相連接,並結合景觀提升,為廈門市民和遊客帶來欣賞廈門的另一視角。
  • 廈門2001—至今:島內商業提質 島外加速「城熟」
    期間,廈門按照商業網點建設規劃,在商業零售領域,加快市級商業中心建設,改造中山路街區,提高了傳統老街的人氣,恢復了傳統商業區的活力,初步形成了「二路三圈」(即中山路、禾祥西路和中山路商圈、SM江頭商圈、火車站商圈)的中心商業區格局,增強了商業中心區的聚集力;規劃建設湖裡商貿區、前埔商貿區、江頭商貿區、海滄商貿區、同安商貿區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商業區;培育中山路品牌一條街、禾祥西路特色商業街
  • 怎麼建,你說了算!
    已建成的東西向廈門山海健康步道為廈門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的步道系統規劃建設中的一部分目前廈門正在積極規劃研究廈門本島南北向健康步道項目慢行步道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這是同安通山連海步道的重要一環隨著「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加速推進同安區不斷地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通山連海步道工程
  • 河北隆化:「熱河溯源」慢遊道 鋪就幸福生活路
    出承赤高速七家下路口,映入人們眼帘的是一條彩塑慢遊道,沿著武烈河河畔,蜿蜒向前!這條總長15.7公裡的慢行綠廊,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熱河溯源」慢遊道。這是承德市第三屆旅發大會隆化縣觀摩的重要節點,也是隆化縣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起點。
  • 規劃公示!西海岸新區音樂之島(鳳凰島)及周邊區域和城市設計
    日前,西海岸新區自然資源局發布關於《音樂之島(鳳凰島)及周邊區域策劃和城市設計》通告。為加強公眾參與,發揮公眾在我區規劃管理中的作用, 提高城市規划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青島市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有關規 定,對《音樂之島(鳳凰島)及周邊區域策劃和城市設計》 進行社會公示,歡迎社會各界提出意見和建議。
  • 350公裡碧道點翠僑鄉 恩平市沙湖鎮打造獨特風景線
    具體而言,蓬江區將選取江門水道北岸碧道、江海區將選取西江外海段碧道,新會區將選取江門水道新會段碧道,臺山市將選取潭江(大江至水步鎮)碧道、開平市將選取潭江(百合至赤坎)碧道、鶴山市將選取昇平河古勞水鄉碧道、恩平市將選取錦江河西門溼地公園碧道,以規劃為藍圖推進建設獨具特色的古邑僑鄉碧道。  其中,江門將重點推動潭江3條古邑僑鄉碧道建設。
  • 餘杭3條綠道獲評「杭州市最美」全區累計建成33條綠道
    經過屬地推薦、實地評估、專家評審、網絡投票等環節,票選出21條「杭州市最美綠道」,餘杭區餘杭塘河南岸綠道(良睦路—東西大道)、「美麗公路」良渚綠道(長連線與104國道交叉口—祥彭線)、獐山港兩側綠道(奉口港—駱駝橋港)榜上有名。入選的這21條綠道中,都市精品型綠道9條,城鎮休閒型綠道7條,鄉野自然型綠道5條。
  • 怎麼建,你說了算!
    >近處,芳草萋萋,蝴蝶翩遷遠望,林田錯落,屋舍儼然日前記者從同安區市政園林局獲悉省道206線同安大道至蓮花水庫段慢行步道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這是同安通山連海步道的重要一環隨著「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加速推進同安區不斷地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通山連海步道工程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先來看看這條步道通山連海步道總長67.4公裡,主要連接同安區內公園
  • 廈門一中、雙十、外國語學校又要在島外辦學
    廈門一中海滄校區開辦兩年雙十中學翔安校區外國語學校集美校區還未建成現在廈門一中雙十中學外國語學校又要到島外辦學不過,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名校在島外分校的性質,應該大多是屬於合作辦學,不是親生性質的「校區」。從今天上午對外透露的資料看,三所學校都是區屬學校。這些島外分校在哪裡?
  • 打卡環湖綠道、島上溫泉——重新認識從化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劉星彤自從廣州地鐵14號線開通,坐地鐵去從化泡溫泉或是覓食農家樂,方便了不少市民。近兩年,從化山地馬拉松(國際賽)名氣漸升,比賽的線路囊括了景區公路、遊覽綠道、山野土路,串連起省級溫泉風景名勝區、天湖風景區、百丈飛瀑、流溪河綠道、米埗田園風情小鎮等多個當地的景區景點,在比賽時就能盡情享受從化的青山綠水。而馬拉松賽起點所在的溫泉東路,剛剛經過了全新的升級改造,在溫泉鎮周邊也開設了新的溫泉酒店,讓人對探訪從化有了新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