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公裡碧道點翠僑鄉兩岸
依託骨幹水系、結合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特色,3年內規劃建設35段碧道
走進恩平市沙湖鎮,沙湖圩鎮依蓮塘河而建,沿線的親水棧道、遊人小徑、楊柳長廊等景點構成一幅別具風情的鄉鎮圖景。「我們計劃沿著蓮塘河,規劃建設約12公裡碧道,預計總投入達3300萬元。」 看著河岸兩邊的景色,沙湖鎮黨委伍錦興陷入無限憧憬。
未來三年,像沙湖鎮這樣的碧道將成為僑鄉一道道獨特的風景線。筆者從江門市河長辦獲悉,該市將在全市範圍內建設碧道工程,奮力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不斷提升僑鄉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根據《江門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工作大綱》,至2022年底,江門市將規劃建設35段碧道,總長351.4公裡。接下來,該市將依託西江、潭江、江門水道等骨幹水系,結合各大江大河的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特色,重點打造古邑僑鄉碧道。
南方日報記者 鄭琦
規劃先行
重點建設潭江3條古邑僑鄉碧道
作為珠江西岸新增長極和沿海經濟帶上的江海門戶,江門如何通過碧道建設,對接國際先進治河理念和技術,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態環境?
對此,江門市河長辦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該市將力爭今年年底前完成《江門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碧道建設要推進水環境與安全治理,打造生物棲息和公共休閒場所,促進水、岸、城、鄉聯動提升,形成碧水清流的生態廊道、人融入自然的共享廊道、水陸聯動的發展廊道,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好去處。」
筆者獲悉,目前《江門市碧道建設總體規劃工作大綱》已編制完成。根據《大綱》,至2022年底,江門市將規劃建設35段碧道,總長351.4公裡。其中,2019年全市將建成約80公裡碧道;2020年全市將建成約100公裡碧道;2021年全市將建成約120公裡碧道;2022年全市將建成約50公裡碧道。
具體而言,江門將按照市區及周邊河道兩岸優先,縣城及周邊河道兩岸優先,鎮墟及周邊河道兩岸優先,風景區、溼地公園及周邊河道兩岸優先的「四個優先」原則,穩步推進碧道建設工程,落實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水安全提升、景觀與特色營造、遊憩系統構建等五項重點任務,打造「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細化編制全市總體規劃,並突出示範樣板,在各市(區)各規劃設計1個重點段專題。」該負責人表示。具體而言,蓬江區將選取江門水道北岸碧道、江海區將選取西江外海段碧道,新會區將選取江門水道新會段碧道,臺山市將選取潭江(大江至水步鎮)碧道、開平市將選取潭江(百合至赤坎)碧道、鶴山市將選取昇平河古勞水鄉碧道、恩平市將選取錦江河西門溼地公園碧道,以規劃為藍圖推進建設獨具特色的古邑僑鄉碧道。
其中,江門將重點推動潭江3條古邑僑鄉碧道建設。「一是結合赤坎旅遊古鎮開發建設,建設串聯周邊碉樓群、僑鄉村莊、古驛道等的赤坎古鎮碧道;二是對開平城區綠道進行改造升級,建設穿越開平主城區的潭江都市僑鄉碧道;三是在沿潭江新會區政府附近段,高標準打造城鎮古邑僑鄉碧道,連接周邊梁啓超故居、陳皮村、小鳥天堂等多處地方性標誌名勝,遠期與江門水道碧道相聯通,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新區。」該負責人說,江門將通過城央綠廊省級示範碧道以及西江、潭江碧道市級示範段建設,以點帶面推進全市碧道整體建設。
重點突破
城央綠廊入選省萬裡碧道工程
今年國慶節期間,高新區(江海區)城央綠廊外灘溼地公園首期景觀提升工程完成,正式對外開放。很快,城央綠廊就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完善的配套設施、清新的風格成為周邊市民的網紅打卡點。迎著涼爽江風,市民們可沿並行四道(跑步道、人行道、綠道、騎行道)漫遊,還可以在傍晚時分欣賞白鷺的優雅姿態。
今年5月,江門水道城央綠廊碧道作為江門市唯一試點入選省萬裡碧道工程,其改造成果讓不少市民交口稱讚。10日上午,家住外海街道的沈伯帶著孫子到這裡散步,對碧道兩旁的景觀讚不絕口:色彩斑斕的堤岸、充滿童趣的巨型沙池、優美的濱江風光……「以前這裡只是一片灘涂,如今卻搖身一變為生態公園,以後我會多帶孩子過來這邊散步。」
城央綠廊碧道作為試點入選省萬裡碧道工程並非偶然。實際上,江門一直以來重視遊憩系統建設,將綠道及配套設施維護管理納入市政園林綠化日常管理中。「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建成城市綠道約551.9公裡。」該負責人表示,江門在綠道線性空間營造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為碧道建設串聯沿線空間要素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江門市已建好的綠道中,最受公眾歡迎的也是水岸綠道,其中江門城央綠廊、鶴山沙坪河、恩平錦江公園等,近年來逐漸成為人們休閒、健身、娛樂的好去處。」該負責人舉例說,江門市天沙河、沙坪河等一批河流經過系統治理,從以往水質較差甚至黑臭水體轉變為綠水秀美的濱水長廊。
在此基礎上,江門建設省級碧道試點工作全面提速。接到省級碧道試點建設任務後,江海區堅持提前謀劃、高位推進,高標準組織省級碧道試點建設工作。「在完成勝利大橋至演藝中心4公裡啟動段升級改造的基礎上,今年我們又繼續推進勝利大橋至江門船廠段、演藝中心至北街大橋段的建設工作。」江海區河長辦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該區預計年底前可完成9公裡的建設任務,目前演藝中心至江門大橋段提升改造工程正在全面施工。
為加快建設江門水道碧道工程,蓬江區參照南岸江海區的做法,大力推進江門水道北岸(北街大橋至江禮大橋)6.2公裡碧道工程建設。筆者獲悉,預計2019年底前,該區將完成蓬江橋至炮臺橋段全長約2.2公裡的建設工作,目前施工單位已進場全面展開作業。屆時,與江門水道隔江相望、相得益彰的省級都市型示範碧道將初具雛形。
全面推進
每個區(市)均建設1—2個碧道示範點
走進蓬江區人才島環島碧道,原來的水泥路被改造成了慢行系統,包括跑步道、自行車道以及人行道等,不遠處還種植了水生蘆葦和灌木類植物。中鐵建科江門人才島投資有限公司總包一部總工程師陳寶軍說,該工程與潮蓮島本土的特色人文景觀以及歷史相結合,今年5月已建成示範段1.56公裡,目前正在建設中的路段約6公裡,預計明年元旦前形成規模。
「目前,江門三區四市都已按都市型、城鎮型、鄉村型、自然生態型等不同類型,啟動1—2個碧道示範點建設工作,力求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碧道建設。」據江門市河長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各市(區)碧道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近期江門已安排1350萬元用於全市碧道規劃編制以及補助各市(區)開展碧道工程建設。在各級的大力推動下,各市(區)碧道試點建設及升級改造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推進。
其中,蓬江區人才島環島碧道工程目前已完成1.5km示範段建設,全島水系改造工程(一期)已進入竣工驗收階段,環島公園已完成初步設計;江海區西江外海碧道第一施工段(石嘴水閘至橫瀝水閘)園建部分已基本完成;新會區江門水道碧道已完成2.1公裡建設,計劃今年內向兩側拓展建設2.9公裡;鶴山市沙坪河9公裡環河碧道已基本完成,桃源河悅濟橋至棠都橋段碧道工程(4公裡)已開展前期工作。
以人才島環島碧道工程為例,該項目在廊道建設中特別設計了堤外水岸自然修復帶,利用生態修復涵養水源。「為減少人為因素對河道的幹擾影響,我們對堤外進行簡單的整治和修復,維持原生態的景色,保證西江水澈、岸綠、景美。」陳寶軍說。
除了東部三區一市,江門西部三市紛紛行動起來。其中,臺山市新昌水四九段(5公裡)結合中小河流治理已動工建設,公益水碧道工程(10公裡)設計已進入技術審查階段;開平市水大沙鎮蕉園至夾水段碧道工程(4.75公裡)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恩平市蓮塘河沙湖段碧道(9公裡)已完成上遊東邊灘涂綠化帶建設,錦江河西門溼地公園碧道(9公裡)和錦江公園碧道(3.5公裡)已動工開展升級改造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