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各區碧道建設不斷推進
市民非常熟悉的老城區碧道也相繼開工
近日,又傳來一個好消息
珠江前航道碧道(越秀段)
將建設長度7.1公裡
打造一個可慢跑、可親水
可賞景的濱江大公園
7月10日,珠江前航道碧道(越秀段)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開始招標,此前一天,二沙島環島碧道工程已經展開了招標工作。珠江前航道碧道(越秀段)建設長度7.1公裡,以「珠江碧道:百年廣州行」為主題,打通濱江岸線兩處斷點,劃分緩跑徑,串聯沿線7處文保單位、8處公園,打造一個可慢跑、可親水、可賞景的濱江大公園。
濱江沿線增加遊憩設施
根據《廣州市碧道建設方案》,越秀區建設碧道長度27.3公裡,7條河湧被選入廣州市碧道建設名錄,其中珠江前航道(越秀)7.1公裡,東山湖5公裡,東濠湧4.4公裡,新河浦湧2.2公裡,鼇湖2.6公裡,流花湖3.1公裡,沙河湧2.9公裡。
珠江前航道碧道(越秀段)建設長度7.1公裡,寬7~120米,西接人民路,東至廣州大道,途經天字碼頭、大沙頭碼頭、林則徐公園等重要節點。
其中大通路至廣州大道段(長1.9公裡)途經二沙島北岸,該段已納入二沙島碧道項目建設範圍。本次工程實施範圍為人民路至新世界別墅區域,全長5.2公裡,以江灣橋為界,劃分為西段和東段,通過全段總體設計、東西兩段分段設計的方式,以「珠江碧道:百年廣州行」為主題,講述廣州近代百年史,打造親水宜人的都市複合型珠江碧道。
沿線文保單位、公園分布圖
珠江前航道是深受廣州市民喜愛的濱江岸線,沿線錯落分布著7處文保,8處公園,6處公建,資源豐富。
珠江前航道碧道效果圖
珠江前航道(越秀段)通過碧道建設,在保證水資源、水安全、水環境達標的前提下,重點對碧道水生態進一步的保護與修復,提升水岸整體生態環境;
對周邊環境進行綜合整治,結合海上絲路歷史、碼頭文化,打造特色水景觀文化節點,達到保護和改善環境的目的;
對濱水公共空間節點以及配套服務設施等進行完善,構建遊憩系統,提升水遊憩的功能要求。選取極具廣州歷史文化、港口交流、生活休閒特色的區域,作為越秀區碧道建設的先行段,將其打造為廣州市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亮麗名片。
天字碼頭改造效果圖
珠江前航道的建設
將重點對水生態
水景觀與遊憩兩方面進行改造升級
具體而言,將打通全線現存2處斷點,貫通160米:分別為本色酒吧與江灣商業中心之間,江灣橋橋底。對沿線的天字碼頭、省總碼頭進行微改造提升,通過遷移擋道榕樹新增文化地雕、拆除無用構築擴大集散廣場及補充市政設施等方式,整體提升天字碼頭外部空間。
同時對沿線的海珠橋、江灣橋、海印橋橋下進行微改造升級。並在沿線濱江綠地內增設活動場地,打造活力公園。通過打開綠化,梳理相關植被,打造疏林草地;增設陽光草坪臺階座椅,營造活力場地空間;周邊布置一體化趣味運動設施,吸引市民使用。
海印橋橋下空間效果圖
------------- 推薦閱讀✔ -------------
來源:越秀區建設和水務局、廣州日報
編輯:方卓正
責編:翟曉雪
編審:劉榮武